励志并非粘贴在生命上的标签,而是融汇于人生中一点一滴的气蕴,最后成长为人的格调和气质,成就人生的梦想。不管你做哪一行,有志不论年少,无志空活百年。吴琼编著的的《奔腾的乐师(巴赫)/传世励志经典》是旨在让人了解德国作曲家、演奏家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的音乐轨迹和人生历程。先贤们的追求和感悟,一定会给我们带来生命的惊喜。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奔腾的乐师(巴赫)/传世励志经典 |
分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作者 | 吴琼编 |
出版社 | 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励志并非粘贴在生命上的标签,而是融汇于人生中一点一滴的气蕴,最后成长为人的格调和气质,成就人生的梦想。不管你做哪一行,有志不论年少,无志空活百年。吴琼编著的的《奔腾的乐师(巴赫)/传世励志经典》是旨在让人了解德国作曲家、演奏家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的音乐轨迹和人生历程。先贤们的追求和感悟,一定会给我们带来生命的惊喜。 内容推荐 吴琼编著的的《奔腾的乐师(巴赫)/传世励志经典》一书详细描述了德国作曲家、演奏家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坎坷却又辉煌的一生。通过阅读本书,读者可以深入了解巴赫对音乐史的贡献,也能深刻领会到音乐的魅力。文字优美,结构严谨,适合大众读者阅读。 目录 第一章 古老的巴赫家族和独特的荣耀 1.巴赫家族的祖先法伊特·巴赫 2.古老的巴赫家族 第二章 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正式出场 1.埃森纳赫时期 2.奥德拉夫时期 一3.伦伯格时期 4.魏玛时期 5.安斯塔特时期 6.穆尔豪森时期 第三章 塞巴斯蒂安再次回到魏玛 1.魏玛的宫廷生活 2.塞巴斯蒂安当时所处的环境 3.年轻的塞巴斯蒂安完善音乐技艺 第四章 塞巴斯蒂安离开魏玛 1.塞巴斯蒂安离开魏玛的原因 2.巴赫前往德累斯顿与路易·马尔尚比试音乐技能 第五章 巴赫成为科藤亲王的教堂乐长 1.巴赫来到科藤 2.妻子的去世给巴赫带来沉重的打击 3.利奥波德亲王的婚姻对巴赫的影响 第六章 莱比锡需要一个新的管风琴手 1.巴赫得到了莱比锡的职位 2.莱比锡的情况介绍 3.巴赫在莱比锡的工作环境 4.巴赫和教会监理会的冲突 5.高德利茨大学士和教区牧师戴灵 第七章 一个启蒙者和被启蒙者辈出的世纪 1.“启蒙运动”是个烦恼 2.200首康塔塔的徒劳之功 3.著名的《马太受难曲》 4.巴赫的申诉和市政当局的反应 第八章 盖斯纳对巴赫的影响 l_新校长盖斯纳的到来 2.盖斯纳对巴赫的救助和盖斯纳的自身发展 3.盖斯纳走后巴赫的生活和处境 第九章 巴赫在莱比锡的音乐生活 1.巴赫的“借鉴方式” 2.萨克森的政治变动 3.“助理大战”和传记作家 4.“助理大战”的后果 5.巴赫再次进入人生中的低谷 6.巴赫受到年轻人的青睐 第十章 巴赫遭到排挤以后的音乐生活 1.帝国伯爵凯赛林克和《戈尔德堡变奏曲》 2.封·迪斯考先生和《农夫康塔塔》 3.《键盘练习曲第三部》:三重赋格和众赞歌前奏曲 4.巴赫后期作品的“风格转变”,以及几种奇怪的分析 5.巴赫的工作方式和特色 6.卡尔·菲利普·艾曼努埃尔·巴赫和腓特烈二世 7.巴赫在莱比锡创作的一系列作品 第十一章 巴赫晚年的音乐发展 1.音乐理论界眼中的巴赫和音乐理论的误区 2.复调音乐中的巴赫现象 3.巴赫的教学活动和晚年的发展 4.《b小调弥撒曲》和《赋格的艺术》 第十二章 巴赫晚年的生活状况 1.老年巴赫的健康和财产状况 2.和校长毕德曼的斗争,以及巴赫接班人的确定 3.泰勒医生和眼部手术 第十三章 巴赫的去世 1.安娜·马格达莲娜·魏尔肯的命运 2.巴赫的音乐图书为何不见了 3.巴赫的葬礼和他的接班人 4.门德尔松在莱比锡为巴赫的声望而战 5.巴赫对后世的影响 第十四章 伟大的巴赫 1.巴赫与“巴洛克音乐” 2.1751年词典中的巴赫和戈特谢德 3.发声的宇宙 试读章节 在18世纪,乐师也属于工会,他们以自己的行业为骄傲,他们明白皇家对音乐有浓厚的兴趣,也明白这些浓厚的兴趣总能够让他们的行业大放光彩。虽然他们偶尔也会失去几文小钱,但很可能最后收回一把金币,所以最后得利的还是他们。 而今天的统治者如果要参加这种娱乐活动,就得付钱给工会代理人,可当他们去狂欢或者旅行的时候,工会代理人就会把他们的香槟喝光。 接着来说塞巴斯蒂安。让人十分惊奇的是,后来一直勤奋努力的约翰·塞巴斯蒂安在埃森纳赫时,竟然是个逃学的孩子。原因是很明显的:埃森纳赫的学校太差了,塞巴斯蒂安大概对其根本不感兴趣。塞巴斯蒂安有一副天生的好嗓子,而且对音乐非常有悟性,所以他认为在唱诗班唱歌比在学校更为有用。他不适合当学者,而适合成为音乐家。所以当他被需要的时候,他就离开了学校。他自己后来也承认应该早点用功学习,从这一点可以看出,经常不上学的塞巴斯蒂安并不是一个浪荡儿。 塞巴斯蒂安的父亲是市政委员的女婿,他同市政厅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从这可以看出,他是一位受人尊敬的人物。因为市政委员是不会轻易把自己的女儿随意嫁给一名音乐师的,除非他是一个有身份的人。 在当时,巴赫一家是一个非常热闹的家庭,孩子们都是在浓厚的音乐氛围中长大的,这样孩子们长大都成为音乐家,也就顺理成章了。 大儿子有了固定的工作,所以离开了家。塞巴斯蒂安会唱歌时,就在唱诗班里唱诗,比他大三岁的哥哥约翰·雅格布也是如此,而且他们的关系也最亲密。 孩子们的父母每天都在为填饱一家人的肚子而忙碌,所以没有很多时间来精心照料每一个孩子。他们的父母要尽很多义务:婚礼、洗礼、葬礼、公共庆典、家庭聚会和年终联欢。凡是在当地有脸面的人,在这种场合都要请唱诗班或者吹奏队前去助兴。 这是一个忙碌却充实的城市吹奏手之家,但就在塞巴斯蒂安的父亲准备和他的母亲庆祝银婚的时候,命运之神却慢慢走来:塞巴斯蒂安的母亲伊丽莎白·拉莫赫特于1694年5月去世。她的去世使这座房子失去了灵气,整个家庭沉浸在痛苦中无法自拔。 但一个家庭没有女主人是不行的,所以半年丧期过后,塞巴斯蒂安的父亲再婚。可再婚后的第二年2月,塞巴斯蒂安的父亲因病去世,享年只有50岁。 母亲去世时,塞巴斯蒂安只有9岁,这是他生活中遭受的一次重大打击。或许我们可以这样说,母亲的离世改变了很多事情,可是真正改变一切的却是父亲的离世。埃森纳赫市政厅对他的遗孀持敌视态度,他们停发工资,拒付抚恤金,并拒绝巴赫家族的成员继续领导城市吹奏队。 在这样艰难的情况下,继母离开了家庭,这意味着雅格布和塞巴斯蒂安变成了孤儿,他们失去了照顾,失去了朋友,失去了房子和家庭。这个童年并没有给他们留下任何东西。就这样,他们的大哥约翰·克里斯朵夫担起了照顾他们的责任。 当时的约翰·克里斯朵夫24岁,住在奥德拉夫,他的妻子正怀着他们的第一个孩子。教堂的结婚登记簿上写着:他是“一个年轻的艺术人才”。这说明在当时,约翰·克里斯朵夫已经是一位小有名气的管风琴师了。 P8-9 序言 为了给《传世励志经典》写几句话,我翻阅了手边几种常见的古今中外圣贤大师关于人生的书,大致统计了一下,励志类的比例,确为首屈一指。其实古往今来,所有的成功者,他们的人生和他们所激赏的人生,不外是:“有志者,事竟成。” 励志是动宾结构的词,励是磨砺,志是志向,放在一起就是磨砺志向。所以说,励志不是简单的立志,是要像把刀放在石头上磨才能锋利一样,这个磨砺,也不是轻而易举地摩擦一下,而是要下力气的,对刀来说,不仅要把自身的锈磨掉,还要把多余的部分亳不留情地磨掉,这简直是一场磨难。所有绚丽的人生都是用艰难磨砺成的,砥砺生命放光华。可见,励志至少有三层意思: 一是立志。国人都崇拜的一本书叫《易经》,那里面有一句话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是一种天人合一的理念,它揭示了自然界和人类发展演化的基本规律,所以一切圣贤伟人无不遵循此道。当然,这里还有一个立什么样的志的问题,孔子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古往今来,凡志士仁人立的都是天下家国之志。李白说:大丈夫必有四方之志,白居易有诗日:丈夫贵兼济,岂独善一身,讲的都是这个道理。 二是励志。有了志向不一定就能成事,《礼记》里说:“玉不琢,不成器。”因为从理想到现实还有很大的距离。志向须在现实的困境中反复历练,不断考验才能变得坚韧弘毅,才能一步一个脚印地逐步实现。所以拿破仑说:真正之才智乃刚毅之志向。孟子则把天将降大任于斯入描述得如此艰难困苦。我们看看历代圣贤,从世界三大宗教的创始人耶稣、穆罕默德、释迦牟尼到孔夫子、司马迁、孙中山,直至各行各业的精英,哪一个不是历经磨难终成大业,哪一个不是砥砺生命放射出人生的光芒。 三是守志。无论立志还是励志都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它贯穿了人的一生,无论生命之火是绚丽还是暗淡,都将到它熄灭的最后一刻。所以真正的有志者,一方面存矢志不渝之德,另一方面有不为穷变节、不为贱易志之气。像孟子说的那样:“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明代有位首辅大臣叫刘吉,他说过:有志者立长志,无志者常立志,这话是很有道理的。 话说回来,励志并非粘贴在生命上的标签,而是融汇于人生中一点一滴的气蕴,最后成长为人的格调和气质,成就人生的梦想。不管你做哪一行,有志不论年少,无志空活百年。 这套《传世励志经典》共收辑了100部图书,包括传记、文集、选辑。为读者满足心灵的渴望,有的像心灵鸡汤,营养而鲜美;有的就是萝卜白菜或粗茶淡饭,却是生命之必需。无论直接或间接,先贤们的追求和感悟,一定会给我们带来生命的惊喜。 徐 潜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