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铁未销集(精)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理洵
出版社 未来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读书是令人愉悦的事,偶尔神会其中,亦能神采飞扬,于是援笔抒意,竟留下些许文字,是偶然思想火花的碰撞,是寻常书情书意的交融。而独于知堂,深切而倾情,是谓“闲读”,实闲中味苦也。理洵著的《铁未销集》一书分三部分,“碎读偶拾”收录了一些读书的思绪碎片;“闲话知堂”是阅读知堂、或阅读有关于知堂文字的收获;“书里春秋”是一部分书评、推介文字。

内容推荐

作者理洵是一位爱书人、读书人,数十年阅书无数。《铁未销集》一书集中收录了作者平日读书之后的一些思绪碎片,知己之论,书评推介等,文字内外,都能看出作者与书、与社会思想的碰撞火花。精致的文字中蕴含了睿智的因子,也可见出作者的一些新观察视野。文笔清简而沉郁,内容博洽而通融,书里书外、物事人情,都能以文字见分晓。一册在手,游目驰怀,信可乐也。

目录

《西京书话》出版弁言

知唐桑艾

避讳

不遇

看相

姓名传奇

想象的魅力

如是我闻

怕水冷

不忍相认

“闷骚男”雍正

念张

圆周圆心

望气

碧空楼论聂诗

笼中鸟

自说与他说

及时雨

时下的传奇

过期作废

戛然而止

遐寿

哀与怒

元芳知堂

知堂的抄书

知堂的苦

籍贯

破题

厌生

神话

硬气

平和

平实

不知所云

无一可言

雨天

学国文

叫春

读史

不可与言

仰望君子羡慕恶人

一说便俗

读《白居易诗选》

一树独先天下春

风趣年来又一新

一部文采斐然的史著

岂堪风雨饯春迟

读《闲堂书简》

质朴清新自格高

旧时明月是前身

且放梅花次第开

马治权《龙山》小论

气势两相高

时空转换中的二十四节气

读陈永笛《风起关河》

追逐远去的风骨

推荐几本书

书人荐书

致钱红丽

关于我的书话集子《与书为徒》

读书的日子

《猎书记》后记

试读章节

避讳

避讳现象的起源很早,一直有人在做着这方面的研究,一般认为它起源于西周,因为《左传·桓公六年》中有“周人以讳事神,名,终将讳之。”的话。至后来的大一统,几乎就成了一种制度沿袭下来,唐宋最为讲究,清代则更加完密,只是民国,才勇力一反,彻底废除,但,百余年来,却还有影响,可见,世人所说的深入骨髓,积重难返是怎样的一回事了。

避讳一词在《辞海》中的解释是,封建社会对于君主或尊长的名字,避免写出或说出叫避讳。我觉得它的词义还应该进一步地扩展和延伸,比如因为道德、审美的原因或可能遭到危险,以及考虑对方听到某些会引起不愉快的字眼而不愿说出,都应该是避讳的范畴。《公羊传·闵公元年》里说,“春秋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大致也把要避讳的对象表述清楚了,后人把它具体了一下就是,帝王,历朝历代的帝王;长官,下属要讳长官本人及其父祖的名字;圣贤,孔子孟子黄帝老子等;长辈,父母及祖父母等。因而有人也把避讳现象大致分为三类,亦即国讳、彖讳、圣贤讳,当然还有更为细致的分类。

历朝历代有关避讳的故事很多,有些是血淋淋的,以清代文字狱最为惨烈。湖州南浔庄廷筑《明书》案,为清初第一宗文字狱,因直书努尔哈赤之名,株连冒名出版者以及修订、写序、印刷、藏书、官员等千余人人狱,审讯后死刑七十余人,其中十八人被凌迟处死;雍正朝主考官查嗣庭摘用《诗经》中的“维民所止”作为试题,被人告发称“维止”二字为“雍正”去头.遂病死狱中,儿子处斩,兄侄流放。至于有宋一代,苏轼的“乌台诗案”就很有名了;太平天国则小兵只要与首领姓名一致,也要去死的。

有些故事则幽默而有趣。汉吕后名雉,文书上只要遇到雉字,都要用“野鸡”二字取代的;唐代的那个大诗人李贺,因为他的父亲叫晋肃,“晋、进”同音,要避父讳因而就不能参加进士考试了,郁郁寡欢,二十七岁时死了,人称“诗鬼”,后来韩愈作了篇《讳辩》,其中就反驳道,“父名晋肃,子不得举进士;若父名仁,子不得为人乎?”而五代时的冯道,历四朝十君,拜相二十余年,人称官场“不倒翁”,在给门客讲《道德经》时,就把第一句“道可道非常道”因避己讳讲不下去了,门客灵机一动,改为“不敢说,可不敢说,非常不敢说”,也是令人啼笑皆非的。

前几天读至《晋书·王恭传》,有一段也颇有意思,说朝廷要给王恭封以“平北将军”的称号,“初,都督以‘北’为号者,累有不祥,故桓冲、王坦之、刁彝之徒不受镇北之号,恭让表军号,以超受为辞,而实恶其名,于是改号前将军。”东晋小朝廷偏安建康一隅,北土五胡乱华,虽有收复失地的愿望和动作,但几次都是以失败告终,弄不成事嘛,自尊心受到了伤害,于是士族阶层都忌讳“北”这个字了,即使朝廷要给个“平北将军”的荣誉称号,也是羞于接受的。因而伤人自尊的话,是要避讳的,即使要说,也可以委婉地说,中国的语言艺术非常丰富,避讳是修辞,修辞的方式方法很多,条条道路可以通罗马的。

避讳的本质还是在维护封建等级观念,一些有权有势的阶层为了显示自己的威严和自尊而乐于延续这一习俗,有人以陋习视之,指出它种种的不足,但它也确实在维护社会公共秩序、家庭伦理道德方面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它关涉的内容太多,社会学、民俗学、心理学等等,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人类的延续它恐怕还要发挥一定的作用,在延续中改良恐怕也是最为重要的途径。

P6-9

序言

正是岁末阴冷的天气里,把五六年来所写的文字打量一过,除去《与书为徒》以及《猎书记》所录文章而外,就还有些看得过去的文字,于是动手辑录了这个书话随笔集子《铁未销集》。书名实别无他意,是我喜欢唐代诗人杜牧《赤壁》诗中的一句,“折戟沉沙铁未销”,而截取其中半句借用了。出书为我小时候的梦想,待梦已做完,却并没有感受到梦境的美好,大致数年日子里,心情是不大畅快的,忧生忧时,强颜欢笑,托无能之辞,遣有涯之日,将琐碎的时光与精力,都消磨在其间了,前人谓因寄所托,许正可以抒写我怀,亦为无奈的消解。读书于我,总还算是能让人感到充实而愉快的事情,沉潜下去,便能暂时地忘却人世的不快与相争,些许亦如刘伶的醉酒,自性是畅快而清明的,虽世俗的目光并不如此相视,而我心里明白,本意分明就不是为世俗所看的。《铁未销集》中的文字,自性的腔调似乎太多了一些,但好在还是真实,因而就是十分地看重它了。

先贤尝为自己的文字作序说,书前实在也没有什么好说的,要说的都在书里,这实在是高明的措辞,能省俭了很多尘世的缛节,而我虽是远远的不愿意体贴尘世,却还是不得不活在人世的尘埃里,仍是摆脱不了心中的俗气,作着这序,心情亦如为画好的龙在点睛,草草地投笔上去,亦权作是了却了自家的一桩心事罢。

理洵于古长安

后记

最初写下这些文字的时候,大致只是想记下自己偶然的买书的际遇与心境,篇首都有题目,能看出一篇里到底说了些什么,或者大概说了些什么,而到后来,加上题目亦变得困难起来,因为内容,无非是书人书事,汉字虽则丰美,终究使用时还是须费些心力,便偷懒着结绳为数,冠之篇首以记其事了,倒也方便。

那时写些文字,爽然落成,还是很快地要在天涯社区的“闲闲书话”栏中同样地抄写一份过去。当时的“斑竹”(版主)亦萍女士,忽然有一天建议说,何不连贯一气,形成一个独立的版块,这样自己发表时方便,读者阅读时也方便。于是就有了这样一个书事系列,它的体例亦几乎固定下来,十天半月地就会写出一篇,亦几乎成为惯例。这样的节奏与写法,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蓝紫木槿女士编辑的《天涯读书周刊》,总是垂青这些文字,基本上每期都会选一篇上去充数,这是对自己莫大的鼓励,使着劲坚持写了下来。

这样一篇一篇地写,许是有五年的天气。承平日久,有一段时间,自己看着亦觉得面目可憎,中途曾尝试着停下来,或者,改变一下书写的风格,但试了试,真是缺乏这样的勇气。或者,因为体例的固定,实在不好有新的作为了,体制如此,始作俑者亦觉得黔驴技穷,即是现状,只好一步一步地走将下去,抑或五年看改,十年看埋,由它去了。

去年年末,成都晓剑兄撺掇着,说这个系列集结可以印成一个册子,问有无意向出版,那当然是再好不过,于是整理出来交给他,他就校阅一过,出版事项随即有了结果。蜜蜂文化丛书的同仁于此过程亦是费力不少,促成这书的面世,都是让人感佩的。

自然,喜欢着我的文字的读者,亦是应该感谢的。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20:5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