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刃著的《血性草原》写的是成吉思汗的后代巴拉格特氏这支族人的故事。巴鲁等九百蒙古将士随族兄沙津追剿捻军, 腐败的清朝官员宁可护送妓女也不派兵,致使这支蒙古军全军覆没。巴鲁心灰意冷,离家出走。沙津之子巴图尔与族弟誓杀麻政和为父报仇。巴图尔跌下悬崖,比利时传教士的女儿海伦救了他。捻军虽灭,但朝廷日益腐败,社会日益黑暗。人们认为腐败黑暗是因洋人进入中国。义和团运动兴起,愤怒的百姓打死了海伦,巴图尔痛苦不已。不久,八国联军攻占北京,慈禧下令清剿义和团,当巴图尔被杀头之时,巴鲁和麻政和双双出现,二人联手救出了巴图尔。
胡刃著的《血性草原》讲述了:为报效清廷,九百土默特蒙古将士全军覆没。清廷官员对为国捐躯者的遗孀打歪主意,血性少年如何保护母亲,如何与狗官周旋,如何令其丢官罢职?
两个少年夜逐捻军,双双被俘,青面人提刀而至,一少年跌落山崖。洋姑娘满腔热情,少年冷若冰霜,他何以如此不近人情?
义和团运动失败,两义士被押刑场。青面人和捻军首领曾经不共戴天,而他们却联袂出手,这又是为了什么?
第一章
巴鲁一抬脚,麻子脸的刀“嗖”地就被踢飞了。巴鲁拽出自己的弯刀,往前一近身,刀压在麻子脸的肩头,麻子脸吓得面如土色。
清初的八旗兵勇如猛虎,天下无敌。
晚清的八旗兵形似病猫,一触即溃。
太平军横扫江南,清政府只得把八旗兵撤下来,转而起用民兵,当局称之为团练。书生出身的曾国藩以五千民兵起家,重创太平军。然而,太平天国未灭,捻军又起。不久前,捻军在豫、鲁、苏三省连战连胜,大有与太平天国南北呼应之势。
八旗兵成了美丽的绣花枕头,清廷只得征调弓马纯熟的蒙古兵。蒙古土默特右旗奉调开往山东,这就是土默川蒙古百姓至今仍难以忘怀的“打南阵”。
1863年(同治二年)阴历四月,捻军主力在山东临清州与土默特右旗蒙古军遭遇。双方打了三天三夜,捻军死伤惨重,大败而走。土默特右旗从三品参领沙津所部九百名骑兵死死咬住一支捻军,直至冠县。
太阳刚刚落山,晚霞如血一般在天边流淌,一群乌鸦“呱呱”地在树上叫个不停。沙津带住马的丝缰察看地形,前方没有崇山峻岭,只有几个小山包蜿蜒地伸向远万。
沙津吩咐手下军兵:“加速前进!绝不给捻子喘息之机。”
捻子是清廷对捻军的贬称。
蒙古骑兵来去如风,不到半个时辰,又追上了捻军。
“杀——”
蒙古军扑了过去,捻军首领麻政和率部反击。火光之中,沙津跃马来到麻政和面前,他大枪一抖,照麻政和的前心就刺,麻政和往旁一闪,手中盘龙枪压住沙津这条枪。
麻政和看着沙津:“沙将军,我们远日无冤,近日无仇,你为什么苦苦相逼?”
沙津眼睛一瞪:“你们这些捻子违逆作乱,无法无天,好端端的大清国,被你们搅得乌烟瘴气,生灵涂炭,民不聊生。不杀你们何以正国法?不杀你们何以扬我大清国威?不杀你们老百姓何以过上安稳日子?”
麻政和反驳:“沙将军,你错了,把国家搅得乌烟瘴气的不是我们,使百姓生灵涂炭的也不是我们,而是当朝统治者。朝廷对洋鬼子卑躬屈膝,对老百姓狠如毒蝎。两次鸦片战争以来,老百姓穷得就差卖裤子了,可当官的不但喝我们的血,还要榨干我们的骨髓。洋鬼子欺负我们,我们还可以卧薪尝胆,发奋图强。可当官的骑在我们头上,除了造反,我们还有活路吗?沙将军,你是个英雄,可是,大清朝大厦将倾,你纵然浑身是铁能打几根钉?听我一句良言,咱们化干戈为玉帛,携起手来推翻这个腐败透顶的朝廷,一起把洋鬼子赶出国门,还我中华净土,使天下苍生安居乐业……”
沙津怒斥:“一派胡言!朝廷被列强蹂躏,你们不为国分忧也就罢了,可你们却和太平天国的长毛子串通。国家外有洋鬼子欺凌,内有你们作乱,不安内何以攘外?不把你们剿灭,怎么抗击外寇?麻政和,我也劝你一句,你们已经山穷水尽了,只要你放下武器,遣散你的弟兄,我绝不难为你。”
麻政和眉毛往起一挑:“看来,我们是话不投机了。但我还想告诉你,你要是不听麻某良言相劝,此地就是你葬身之处!”
沙津哈哈大笑:“哈哈哈……麻政和,死到临头,还说梦话。你该醒醒了!”
说着,沙津抽枪便刺,麻政和用盘龙枪往外一挂,“瞠”,双枪相碰,火星四射。
“三哥,你先歇息一下,把他交给九弟。”
沙津的同族弟兄巴鲁晃手中大刀直劈麻政和。
巴鲁二十四五岁,高颧骨,深眼窝,面如熟杏,四方大脸,头戴青铜盔,身披青铜甲,胯下一匹大青马,手中擎着一把大刀。
身为指挥官,身先士卒重要,但操控全局更为重要。沙津虚晃一枪退到一旁:“老九,多加小心。”
见巴鲁的刀到了自己头顶,麻政和把盘龙枪往上一架,“瞠——”一声巨响,巴鲁的刀被崩起三尺多高,他胯下的大青马“嗒嗒嗒”倒退三步。麻政和也觉得两臂发酸,眼前金星闪动。
巴鲁的大刀二次劈向麻政和,麻政和盘龙枪往外一拨,两个人战在一处。
巴鲁的刀寒光片片,形似门板,快如闪电。麻政和的枪也十分了得,他把盘龙枪抖开了,犹如怪蟒,又赛蛟龙。十几个回合过去了,两个人势均力敌。
麻政和这股捻军有两千余人,绝大多数是步兵。沙津的土默特右旗将士虽少,但以骑兵对步兵,还是压着麻政和一头。沙津想,战场上瞬息万变,再过一会儿不一定发生什么情况,既然我军主动,干脆速战速决,杀了麻政和。
沙津大喝一声:“麻政和,招枪!”
麻政和与巴鲁打得难分难解,沙津的枪“扑棱”就到了,麻政和急忙闪身,可沙津这条枪太快了,“噗”,麻政和的左腿被扎了个窟窿。
“啊!”麻政和疼得一咧嘴。P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