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应该如何去帮助白闭症谱系障碍儿童或青少年,使他们能够充分享受家庭和社会生活,与他人之间建立满意的关系,并获得良好的生活质量?这个问题促使或让父母、教育者、医生、科学家和其他专业人士阅读、研究和实验不同的治疗方法来帮助患儿。目前网络和媒体给人们带来大量阅读信息的同时,也给人们的选择带来不便。当家长和专业人员企图通过网络获得相关知识和指导性技能时,经常会在过量的信息面前感到费力与沮丧,因为他们似乎很难便捷地通过网络获得一种简单且能够正确引导他们的方法。尽管如此,研究者和专业医生还是经过大量的努力,在理解自闭症儿童的相关障碍以及怎样应对这些症状等方面,取得了较为可观的进展。实际上,如果我们给儿童提供一种可行的综合干预方法,他们可以在学习新的社会行为时取得很大的进步。但这并不像菜谱一样可以简单地为成功的社会化设计出详细的课程。本书的目的就是给干预者提供一种指导,指导其如何为儿童设计一套特定的干预方案。
想要促进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的社会性发展,我们需要对社会功能缺陷进行全面的理解,并正确把握正常儿童社会性发展的规律。作为专业人员,我们知道如何根据已有的关于儿童发展的知识,从认知的视角来理解和解释儿童的某种行为。举例来说,很多教育者和专业人士都很熟悉皮亚杰(Piaget)的儿童认知发展阶段论,皮亚杰的这一理论框架有助于我们去理解,为什么婴儿通过触觉、味觉、视觉来探索这个世界;为什么学前儿童会在黑暗的卧室里感到恐惧;为什么需要使用规则来约束小学生,当规则宽松时就可能出现问题;抽象推理如何影响青春期早期及以后阶段的行为。尽管如此,虽然已有大量研究让我们更加了解儿童的社会性发展,但我们仍然不是很熟悉社会性发展的阶段和次序。社会性发展的过程,以及它与认知因素、气质因素和社会情境的交互作用,这些方面的知识虽然不是很完整,但对于我们理解和解释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所表现出的各种功能性损伤是很关键的。
社会能力不会脱离认知、情绪和行为的发展而单独发展,它们之间存在着密切的交互作用。一些特定的能力是以常见的基本能力为基础的,如注意力或模式识别能力。当我们在制订并实施干预计划时,必须全面考虑儿童的各个方面,否则,干预计划只能是离散的碎片,从而导致儿童缺乏对新习得技能的理解和执行,也致使新技能在迁移到新的情境中时因缺乏计划性而受到限制。
本章会以心理健康专业人士和教育者的视角,对自闭症谱系障碍的定义进行阐述,以帮助读者在现实的学校和社会环境中正确理解自闭症谱系障碍。许多读者会很熟悉这些定义和描述,然而更重要的是,本章内容会帮助读者了解正常儿童社会性发展的规律,以及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在这些发展过程中的缺陷。例如,如果一个儿童在学习模仿他人时有困难,那么这一缺陷会严重影响他的社会性发展和语言发展。尽管模仿看起来是一种很简单的能力,它却需要认知能力和行为控制,而这两者也和情绪调节能力息息相关。因此,尽管自闭症谱系障碍主要是一种社会功能缺陷,但认知、情绪和行为因素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这里,我们会为大家呈现典型的社会性发展的概述,并阐释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可能会出现的特定发展缺陷。最后,本章将会为读者呈现我们所关注的儿童的案例,通过这些帮助自闭症儿童成功实现社会化的案例,读者将会感受到完成这项工作的艰巨性和复杂性。
P2-4
帮助自闭症儿童实现社会技能最大化……提供了一个让人耳目一新、实现目标的详细技术蓝图……是写给教育工作者、父母、医生和咨询师的一本有优秀读物。
——《美国儿童与青少年精神病学会杂志》
我强烈地向想要学习有效地与自闭症儿童、青少年和他们的家庭一起工作的专业人员推荐这本书。
——《美国青少年精神病学会通讯》
“这本书对于任何从事自闭症儿童社交技能训练的临床干预人员来说,是一本必读书。凯瑟琳通过案例,深入地、有见地地分析了如何以及何时进行有效的社交技能干预工作。
——罗伯特·舒尔茨,博士,费城自闭症研究中心主任
翻译完《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针对性干预方案设计和社交技能训练》一书后,作为长期从事儿童自闭症研究和干预的心理学工作者,译者极力向广大读者推荐此书。本书的实用性、对理论的描述深入浅出的特点是我们推荐本书的主要理由。
本书不仅指出了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的社会性发展和社会功能损伤的实质,而且以此为基础系统地介绍了目前常用的干预方法和具体干预策略。从事特殊儿童相关工作的教育人士和家长可以参照本书的内容,获得操作性较强的训练指南。书中列举了丰富的案例,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干预策略的实施过程和效果。
在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的干预工作中,一个重要问题是如何使自闭症儿童学会灵活地运用所学到的有意义的社会行为。本书将这一点作为重点,详细阐述了儿童行为的迁移过程。自闭症儿童心理干预的一个主要目标就是使儿童真正懂得如何“用”行为,而不只是单纯地“做”出行为。关于这一点,读者可以通过阅读本书学到较为实用的方法。
本书启示我们,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的干预工作并不是零散、独立的,而是一个系统的整体过程。干预者在工作中不能只关注儿童的问题行为,同样要考虑到儿童的学习概况、行为的可迁移性、策略的可行性和干预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方案设计。
由于自闭症儿童安置的特殊性,所以从事儿童干预的相关人员涉及面较为广泛,家庭干预与专业干预有机结合是取得良好干预效果的前提。本书所涉及的自闭症儿童的干预者,不仅来自学校、教育机构和社区,父母更是干预团队的主要成员。专业人士与父母之间的合作对于计划的制订、训练的执行和干预的效果都会产生重大影响。因此,整合是进行有效干预的关键,只有把干预的各个部分整合起来,整个团队同时有效地运作,才能使儿童的社交技能得到真正的发展。
本书参与翻译工作的成员均来自“北京林业大学彩虹宝贝特殊儿童干预中心”(简称彩虹宝贝)。“彩虹宝贝”是北京林业大学心理系面向以自闭症儿童为主的发展性障碍儿童所展开的一项社会公益项目,旨在为此类儿童提供专业的心理干预和康复训练。此项目始于2008年9月,在北京林业大学人文学院心理系教师雷秀雅教授的倡导下成立。“彩虹宝贝”干预团队由心理学专业硕士生和本科生组成。主要通过对广泛性发展障碍儿童进行心理干预等活动,达到提高儿童社会功能、促进儿童社会性发展的目标。“彩虹宝贝”同时为广泛性发展障碍儿童家长提供心理援助,排解家长的心理困惑。
在长期的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干预活动中,我们积累了大量的实践经验,将本书的理论成果和操作性步骤应用于实际的训练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本书具有较强的系统性和操作性,很多实证干预策略为我们提供了灵感,使我们在日常的干预活动中能够针对每位儿童独特的人格、情绪和行为特点,制订针对性较强的个体干预计划,同时优化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的团体心理辅导活动方案。我们会继续把本书的成果应用到实际的干预工作中,希望在本书的帮助下能够使更多儿童取得进步,使他们在生活中有更多的笑容。
本书的翻译成果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担当本书翻译工作的除主译雷秀雅和兰岚以外,李欣欣、蔡梅、车文婷、任丽红、李璐、陆秋婷、赵梓晴等也参与了部分翻译工作。
完成本书的翻译,作为同行我们向本书的作者表示敬意,敬仰他们辛勤的工作及所取得的丰硕成果。也向重庆大学出版社表示感谢,感谢他们为我国自闭症儿童心理干预带来这么好的技术。也借此向所有关心与投入到自闭症儿童成长事业中的人们表示感谢与敬仰,希望我们共同努力,为那些需要我们关爱的“彩虹宝贝”的康复作出贡献。
译者
2014.6.30于北京
第1章 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的社会性发展和社会功能缺陷
第2章 最佳的训练
第3章 整台:有效干预的关键
第4章 针对性干预方案设计
第5章 促进儿童社会性发展的策略
第6章 父母和专业人士相互合作
第7章 迁移:新习得行为的适应与保持
第8章 测量干预进展
译后记
在儿童的社会性发展与互动领域,对儿童自闭症(Kanner,1943)症状的描述,作为自闭症研究的一个核心问题,一直以来都是一件较为困难之事(Carter,Davis,Klill&Volkmar,2005)。毋庸置疑的是,对社会性损伤的程度的评估,一向都是自闭症诊断和预后的重要标准之一(Siegel Vukicevic,Elliott&Kraemer,1989)。在过去的10年中,我们越来越清楚地发现,儿童早期的社会性损伤常常会导致各类学习问题,并会严重影响儿童的总体发展和适应性。
直到最近,人们才开始系统地研究促进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的社会性发展的干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这反映出我们在理解自闭症的病因时缺乏足够的研究基础。不过,现今的研究逐渐阐明了社交困难的大脑机制(Kaiser et al,2010;Schultz et al,2000)。另外,本中心的研究也表明,自闭症和阿斯伯格综合征患者在面对社交场景时,可能会忽略掉大部分的社会情绪线索,因为这些线索会使他们在加工社会信息时出现困难(Jin,Tones,Schultz,Volkmar&Cohen,2002)。普通人一般只在婴儿期会出现这种困难,但是它对于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来说却是一种持续的挑战。随着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持续地忽略社会信息与环境信息,他们对于社会的理解会越来越差,社会性损伤的情况也更加复杂。因此,这一谱系的青少年也会像幼儿一样在某些方面存在社交困难,也可能出现社交孤立、被人嘲弄、焦虑及其他问题,这使他们面临着更大的挑战。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在干预中把社会性损伤设定为主要的对象。在这一领域,早期出现的应用行为分析方法,明确指出要重点帮助儿童建立起与成人之间的共同兴趣和共同注意(Lovaas&Smith,1988)。同样,在一些以沟通为基础的干预程序中,研究者也会把训练儿童的社会沟通能力设定为主要目标(Tager—Flusberg,Paul&Lord,2005)。在许多示范性的自闭症治疗计划中,研究者们都强调了正常儿童对于促进自闭症儿童社会性发展的潜在作用(国家研究委员会,2001;Strain&Schwartz,2001),许多干预模型也把社会目标纳入到了总体治疗计划中(Rogers et al,2006)。
在过去的十年里,随着人们更加重视对社会能力的干预,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社会技能干预程序(Volkmar&Wiesner,2009)。就这一点而言,本书非常适时地描述了大量实证方法,它们效果显著且便于学习(Reichow&Volkmar,2010)。这些方法包括成人辅助教学法(成人包括父母/老师/治疗师)、团体干预(与成人或同龄人共同接受干预,同龄人既可以是正常儿童,也可以是具有某种发展性障碍的儿童)和同辈辅导法(这种方法特别适用于学龄前儿童)。父母、兄弟姐妹及其他家庭成员对于帮助自闭症谱系障碍的儿童在不同环境中扩展社会技能具有尤为重要的作用。
以现有研究为基础,我的同事凯瑟琳·凯尼格(KathyKoenig)在本书中描述了几种广泛的社会干预方法和大量的实证干预策略。我们需要注意这些策略的适用范围,仔细考虑儿童个体的需要并综合使用各种方法。重要的是,促进社会性发展的干预措施和案例是针对全部自闭症谱系障碍的儿童与青少年的,并非只针对言语及智力功能处于平均水平及以上的个体。
通过本书可以学习到最佳的做法和实证策略,以帮助我们了解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的需要,另外,凯尼格也指出了父母和老师所面临的问题,以及《残疾人教育改善法》(IDEA2004)对于教育者们的启示。本书中包含了很多实用和有效的信息,能够充分地帮助老师和专业人士考虑每个儿童的需要,为提高他们的社会能力设计出有效的干预方案。
弗雷德·福尔克马尔(Fred R.Volkmar,MD)
耶鲁儿童研究中心儿科、耶鲁大学医学院精神病学与心理学
教授欧文·哈里斯(Irving B.Harris)
由凯瑟琳·凯尼格著的《自闭症谱系障碍(针对性干预方案设计和社交技能训练)》对自闭症谱系障碍、自闭症儿童的社会性发展与社会功能缺陷进行了阐述,同时描述了几种当下针对于自闭症谱系障碍的已被广泛运用社会干预方法和大量的实证干预政策,为从事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干预治疗的家长、老师和咨询师提供了参考指南。
这本由凯瑟琳·凯尼格著的《自闭症谱系障碍(针对性干预方案设计和社交技能训练)》是从事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干预治疗的家长、老师和咨询师的必备指南!
通过本书可以学习到最佳的做法和实证策略,以帮助我们了解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的需要,另外,凯尼格也指出了父母和老师所面临的问题,以及《残疾人教育改善法》(IDEA2004)对于教育者们的启示。本书中包含了很多实用和有效的信息,能够充分地帮助老师和专业人士考虑每个儿童的需要,为提高他们的社会能力设计出有效的干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