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醉醒石石点头/中国古典文学名著丛书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明)东鲁古狂生
出版社 华夏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为了方便阅读,编者在“中国古典文学名著丛书”每一本书前都写了前言,介绍本书的作者及作品成书情况,对书中难读的字词典故也作了注释。希望这套丛书能得到您的喜爱,也希望专家和读者提出意见和建议,以使这套丛书日臻完善。

《醉醒石石点头》(作者东鲁古狂生)是该丛书中的一册,收录了《醉醒石》;《石点头》两个故事。

内容推荐

《醉醒石》是明末清初拟话本集中较著名的一种。全书十五回,每回一篇,每篇一个独立的短篇小说。时代早起明太祖朝,晚到明神宗万历年间。作者是抱着劝忠说孝等目的著此书来垂教训诫的。

此次再版,编者对原书中的笔误、缺漏和难解字词进行了更正、校勘和释义,对原书原来缺字的地方用口表示了出来,以方便读者阅读。

《醉醒石石点头》还收录了《石点头》。

《醉醒石石点头》的作者是东鲁古狂生。

目录

醉醒石

石点头

试读章节

何时得刑措,令彼贯城空。

诗以言志。观他诗意,与邵尧夫愿天常生好人,愿人常行好事,大同小异,便可知他平日的存心了。过了半年,有一新按台到任。大小官员,个个要去参见。他也不免随班逐队,去走两遭。你道察院衙门,何等尊严,这些小官儿,哪里有他的说话分。但是事体如此,不得不去。一连去了三日,参见已毕,众官俱出。一祥却已转身走了,忽然里边传叫姚知事。

一样不知何故,未免吃了一吓,又自忖道:“我在此做官,并不曾做一些不公不法的事,不取一毫不公不法的钱,料来没甚干系,便进去何妨。”遂急急地跑将进去见。

察院问道:“你便是上海姚一祥么?”对道:“小官正是。”又问道:“到任几时了?”对道:“到任十个月了。”又问带管司狱司事几时了。对道:“才得五个月日。”察院又道:“你是个风流旷浪的人,如何做得这样的小官?”一祥听得此话,心中大是疑惑,只得勉强对道:“不敢。”察院又道:“某年月日,在南京雨花台上,挟妓饮酒的,便是你么?”

一祥听了这两句话,不知是何缘故,心中突突地跳,慌做了一团。就如一盆冷水,从头上浇下,浑身颤抖个不了。即便除下纱帽,磕头如捣蒜,口里只是“死罪,死罪,求老爷饶恕”。察院笑道:“不要慌张。我且问你,你在雨花台时,有一秀才,被难落魄,求你周济,你与他衣服银子,是有的么?”一祥到此,心中又觉得安稳了些,连忙应道:“是有的。”察院道:“你还认得那人么?”对道:“一时偶会,相别已久,却又认不起了。”察院又道:“你曾晓得他姓名么?”又对道:“小官偶然资助,不曾问他姓名。”察院道:“即本院便是。”便叫道:“可起来作揖。”一面叫皂隶掩门。一样方才放心。站了起来,作了揖,站在侧边。察院体统,一应小三司及府经历、县丞等官,并没留茶之理;或特典留茶,也只是立了吃的。故姚君虽然有旧恩于察院,也只是站着吃茶。

茶罢,察院道:“本院自得君周济还乡,幸叨科第,常思报恩,未得其便。今幸于此相遇,是天假之便也。只是尊卑阔绝,体统森严,不便往来酬报。君有济人利物之心,甚于狱中情由,必知其详。其间倘有真正冤枉,情可矜恤者,甘可开几名来。人得千金,本院当为释放,以报君恩。”

一祥领命,谢茶而出。只见衙门中人,伸头缩颈,在那里打听,是何缘故留茶,那些府县间抄日报的,即将此事报与两司各道府县各官去了。府县官也有送帖来的,也有送礼来的。你道是奉承这司狱司么?总是奉承察院的相知。

姚君一到衙门,快活不可胜言,即唤本衙门书吏,把察院的说话,一一对他说了。书吏皆贺道:“恭喜老爷,得此一桩大钱。”姚君笑道:“你们这些痴人!若是我这等要钱,何不日常里也索搜赚几文?我只因官卑职小,不能申雪冤枉,时以为恨。今幸得上台老爷有此美意,我正好因风吹火,了我向来心愿,岂以得钱为喜!若是要钱,那没钱的冤枉,毕竟不能出了。”

书吏听这说话,口头虽称赞,心里都暗笑道:“哪里有不要钱的人?这是人面前撇清的话儿。待他做出来,便见分晓。”遂说道:“老爷既不要钱,老爷知狱中有几个真冤枉?”姚君道:“我一来管事,就存此心,故此时常访问,牢中有七人真冤。”就把七人名字事迹,数将出来。又道:“你们可将前因后迹,备细开述,叠成文卷,去开释他,我自不要一文。其问有三四个富家,出得起的,你们可对他说,要他一二十两一个,也不为过。”

狱吏登时到监中,与那七个人说了。七人感谢不尽,即时着人到家,通了消息,斗起银子,与了吏书。那班吏书又算计道:“本官虽说不要银子,哪里便是真心?况且他既晓得三四个是富家,察院老爷又说一人要他千金,不如叫他几个斗二三千银子在此,待送文卷与他。他若真不要时,一定即刻把文卷送上去;若假不要,必定迟延两日,那时便可送进去与他。”大家商量已定,银子已斗端正。

过了数日,文案已成,吏书送与姚君看了。拿了文案,即忙去见察院。那时书吏方知其真不要钱,人人喝彩不已。

及至察院前,等候开门,传将进去,这番却不是前边见的体统了。一祥一边进去,察院便叫掩门。一祥将文卷呈上,禀道:“知事平日体察狱情,其中重辟囚犯,有七人实系冤枉,蒙老爷钧谕,敢斗胆开呈,望老爷开天地之恩。”察院看了文卷道:“君曾有所得否?”答道:“已约定释放之日,共谢知事七千金矣。”察院道:“既如此,足以报君之德矣。君将此银归家怡老,逍遥林泉之间可也,何必为五斗粟折腰?”一祥领命而出。P12-13

序言

《醉醒石》是明末清初拟话本集中较著名的一种。全书十五回,每回一篇,每篇一个独立的短篇小说。时代早起明太祖朝,晚到明神宗万历年间。作者是抱着劝忠说孝等目的著此书来垂教训诫的。

《醉醒石》一书,署名东鲁古狂生。作者真实姓名无法考证。从小说的语言及内容分析,作者似是一位在北方生活过多年的南方人。从小说反映的时代和小说写作的年代,可以推测作者是生于明、卒于清的人。

产生于明清之交的《醉醒石》以醒痴世、达世道、垂教诫、为大干世界说法相标榜。其题材内容包括三个方面:揭世道,戒人生,倡伦理。这三个方面集中体现了作者对世道人性的见解。作者在书中提倡孤忠,反对“犯上作乱”。宣扬天命有定、因果报应,鼓吹读书做官等思想在书中亦很突出。

《醉醒石》的作者为了宣示自己所主张的为人处世之道,在小说中一再搬出明太祖的前述遗训,鼓吹天命有定,告诫人们要安分守纪。为提倡妇人忠贞节烈,宣扬“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的观念,就不惜笔墨渲染美化姚指挥妻妾舍命救孤祀,而奚落改嫁妇莫氏。为戒人贪、淫,而有第七回吕主事五个儿子尽行败落的故事。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醉醒石》作为明末清初白话短篇小说林中一部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不仅因为它具有一定的规模,作品题材涉及比较广泛的社会内容,而且在写作艺术上也更胜一筹。其对明末社会现实的广泛描写更使其书极具独特的历史认识价值。《醉醒石》论理恰当,丝丝入扣;人物生动,形象感人;描写细腻,颇具生活气息以及语言简洁明畅等,使其所达到的高度艺术成就,成为同时代文人拟话本小说极富特色的一部,在白话短篇小说创作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此次再版,我们对原书中的笔误、缺漏和难解字词进行了更正、校勘和释义,对原书原来缺字的地方用口表示了出来,以方便读者阅读。由于时间仓促,水平有限,其中难免有所疏失,望专家和读者予以指正。

编者

2011年3月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 16: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