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男孩威廉与奶奶在公园里散步,他突然问奶奶:“您有过害怕的时候吗?”奶奶说:“有啊。威廉,有时候我会害怕。”于是,威廉追问奶奶都害怕些什么。
奶奶告诉威廉,她害怕再也看不到可爱的松鼠了。威廉很不解,他觉得奶奶每年都可以看见松鼠的。于是,他提醒奶奶,还有没有其他害怕的东西。奶奶说,还害怕再也看不见白色的海棠花盛开。得到这个答案时,威廉以为奶奶不明白害怕的含义,于是认真地给奶奶举例:“像我就是害怕发疯的狗。我指的是这样的让人害怕的东西。”可是奶奶好像依然不明白,依然自顾自地诉说着自己害怕的东西:怕听不到小鸟在林间唱歌;怕再也看不到美丽的天鹅……
因为阅历的增长,认知的不断变化,每个人心中所害怕所恐惧的东西,也在不断变化。这种变化,也体现出了人类心灵成长的过程。因为懂得,所以珍惜,因为珍惜,所以舍不得失去……
“你害怕什么?”祖孙之间,一段再平常不过的对话,却充满了浓浓的哲学意味,让每一位读者,都能解读出属于自己的故事。
康坦斯·厄尔斯巴克·尼尔森的《你害怕什么(精)》中细腻的彩铅画,传神地刻画出人物的心理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