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这是哪儿北京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老猫
出版社 译林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睡城

二十年前跟北京人提“望京”,对方脸上大多会出现一片迷茫。这是哪儿啊?当然,要是提花家地,大家就释然了,哦,说的是那儿啊,村里了。

当时望京刚刚开始建设,我有幸目睹“盛况”。开发公司的指挥部就在一座小破楼里,在楼前放了鞭炮。周围是荒草野地,尘土飞扬的。谁也没想到后来这边跟树林似的出现那么大的居民区,居住人口差不多有上百万,相当于一个中小城市了。

这个位于北京东北角落的地方,横跨四环五环,一侧接京承高速,一侧接机场高速。除了花家地以外,附近还有许多奇怪的地名,比如金盏乡,比如奶子房。奶子房是清朝的奶妈集散地,就算是王公贵族,也会到这个地方来雇奶妈。顺着五环再往东走,是东坝。东坝之战是靖难之役的转折点,建文帝的部队在东坝打了败仗,从此一路溃退,直到朱棣打下南京。但总而言之,尽管有点历史渊源,这一带当时并不有名。

望京的房价一起步就不便宜,4000多元一平米,没几年涨到7000,二十年前真是天价啊。这里也是炒房族最初的乐园,无数人的第一桶金都是在望京刨出来的。望京的楼越来越密集,街道越来越多,后来,北京的媒体干脆称之为“睡城”。意思就是几十万人一睁眼就出门上班,下班回家天已经黑了,洗洗睡也没别的念想,相当于建了一个招待所一样的城市。当然,后来建了一批写字楼,有些公司进驻望京,除了睡,望京又多了一个功能,就是“牲口棚”。

望京给人印象最深的,是“找不到北”。北京人给人指路喜欢说方向,比如向西拐,向南走,诸如此类。到了望京绝对不灵了。因为望京和横平竖直的北京不一样,它本身就是一个平行四边形,还是斜的,它的街道也就没规律了。二十年了,我几乎每次到望京都迷路。如果要找人,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找地标,某大厦,某饭馆,约在那儿就行。还有一个办法是打黑车。望京地铁站口黑车云集,跟人拼个车,说去某小区,一般能找得八九不离十。

望京的另一个特色就是堵车。睡城的人睡醒了,想要出城,不太容易,虽说四周都是交通主干道,但想把车开上去,可比较难。这事呼吁了很多年,可能是因为人多力量大吧,终于让政府下决心,开了几条通向四面八方的通道,现在堵车的现象减轻不少——其实,就是把车开到主干道上,依旧也是个堵,外面一堵,望京本身的拥堵感反而减轻了。

当然,望京也有很多让人喜欢的地方,比如楼很新,又高,如果空气再干净点,汽车再规矩点,就很有味道了。比如人也很新,到处都能看到年轻人——年轻人能住到望京的,应该都是过得不错的,新来的或者混得惨的,一般都会往更远的地方扎。还有,望京出现了些好吃的饭馆,文化人的聚会也多了。一些成名的艺术家也住望京,比如虹影。当然望京还有“黄家饭”,那是一个叫黄珂的大侠,天天在家摆流水席,请各路神仙、文艺男女打牙祭,据说每年去他家吃饭的,达到两万人次。

望京现在也算城里了,新房子的价格直逼4万一平米。至于睡城,望京也不能独享,北边的天通苑、回龙观,东边的通州,南边的大兴长阳……都先后被媒体“授予”了这样的称号。拥有好几个睡城的北京仿佛一个星系,带着行星一般的睡城每天运转,走在无休无止折腾的轨迹上。天通苑

天通苑是北京最火的楼盘了,现在北京很少有人不知道。它在亚运村正北中轴线的延长线上,立水桥北边。当别的房子都卖三四千一平米的时候,因为是“经济适用房”,天通苑只卖2650元。卖得火,它就无限制地盖下去了,天通北苑、西苑、东苑,还分一区二区三区……有多大呢?地铁需要三站才能纵贯天通苑。

P2-5

目录

北京城市地理

 睡城

 天通苑

 工人阶级的

 大院

 那个怎么也不高档的三里屯

 朝阳公园南门

 后海

 京郊大地

 我村

 温泉有时候也挺糟心的

 你不知道的北京

 石佛营

 最远的距离

 北京买房地图

 北京的宅子

 北京是两个城市

北京的大与累

 大机场,大车站

 地铁排行榜

 神行太保养成记

 黄昏里站在地铁站口

 出租车故事

 黑车

 北京大寒

 供暖问题

 风声

 灰尘在飞

 官商们

 鸡贼

 空城计

 鸭子在北京

 当北京人也不容易

都是人物

 北京姑娘

 姑娘爱淀粉

 时尚小蜜

 到哪儿去找北京青年?

 澡堂里的男人

 大话北京

 人人都在交易中

 当个随和的人有多难

 北京不宜

 老外们

 绝不深藏功与名

 北京菜农

 卖花人

 快递员的小心思

 永远有事做

 你是哪个圈儿的?

 戏里的人们

“酒肉”北京

 二锅头

 啤酒记

 北京早点

 那些小馆

 小吃店

 烤鸭泛滥的季节

 饭馆里的传说

 羊肉串将死于北京

 当家水果草莓、西瓜

美好的旧时光

 俗话说

 不堵车的日子

 也曾为车狂

 那些曾经追过的名牌

 旧的就是好的

 名不副实

 不分左右,只分东西

 一个城市的天空

 一拆就凉

 谁才是真正的“北漂”?

序言

这是哪儿?北京!

我不是土生土长的北京人,父母都是上世纪五十年代来北京的,也就是说,我算是个移民二代。

正因为是移民二代,所以对北京的认识稍微平和一点。现在来北京的人越来越多,大家都觉得北京人有这样那样的特权;而生活在北京的“土著”们,心里也有着许多的抱怨。在我看来,这很正常。等到新移民的后代们长大,他们的心态也会变化,他们很可能会站到他们的父辈所反对的那一面去。屁股决定脑袋,谁都愿意为自己的利益说话。

在北京生活了几十年,一直想写一本关于北京的书。不是那种老先生、老北京的回忆式的书,不是那种蚁族、北漂的憧憬式的、奋斗和征服式的书,而是一种记录。记录一下这些年城市的生态变化,也记录一下形形色色在北京生活的人的心态。很多东西在消失,现在不记录,过些年可能就会被彻底遗忘,至少会在记忆中走样。

这是一个变化着的北京,不管你愿意不愿意,它都在起着翻天覆地的变化,无法遏制。比如我住的地方,十年前还是远郊,树木葱茏、群鸟飞翔,有着北方农村特有的阳光和粗犷,连道路、商店都显得那么原生态。现在完全不同了,高楼别墅成群、人员密集、天天堵车,而且就要修建地铁了。我不喜欢这样的喧闹,但我却无法制止,每个人都不该因为自己的喜恶做出善与恶、是与非的判断。追到根儿上,我也是改变这种原生态的因素之一,只不过来得早些罢了。

所以,我就想写这样的一本书,也想让这样的书,成为一种敲门砖式的工具。那些打算来北京,或者了解一下北京的人,看了这本书,至少有个初步的印象,也多少有点能用得上的东西,对这个城市的气场,它的有趣和无趣、可爱与不可爱,对它的温情和严峻,有一个初步的感受。随着文章一篇篇敲出来,这样的想法越来越明确。期望它也能给那些准备涉足北京的朋友,一点参考,一点粗疏的、初步的印象。

突然想起一句话:你要是爱一个人,就让他来北京;你要是恨一个人,就让他来北京。

这话以前是说纽约的,现在北京也具备了这样能力:爱恨纠缠,操纵人生。

很多人会把北京当作一个跳板。对有野心或者向往开阔人生的男女们来说,北京只是一个车站。我身边的朋友,有很多去了加拿大、澳大利亚、欧洲和美国,在那里定居下来。有的和我一样,是从小的朋友、同学,也有的来自四川、东北、陕西、广东。这几年趋向尤其明显,他们大把大把地告别、消失,把异乡做家乡,在微博和微信上讲述着他们的快乐。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快乐。

这个城市有太多的留人和不留人,有太多的梦想和无法满足的欲望,有太多的选择和眼高手低,所以也有太多的纠结,让人刚自豪五分钟,就能自卑上一整天,让人快乐短暂,郁闷悠长。  当然,因为人多,这里还会有各种争抢,主动的和被迫的。这就是这个城市的味道。

这是哪儿?北京!

内容推荐

老猫在这部书里面展示的是一个他生活了几十年的林林总总、具体清晰的北京,有关于它的历史掌故,也有关于它的衣食住行,更有关于它的好玩与无奈。一句话:这是一个有烟火气也有故事的都市。

《这是哪儿北京》是一本关于北京的书。不是那种老先生、老北京回忆式的书,也不是那种蚁族、北漂憧憬式、奋斗征服式的书,而是一种记录。记录一下几十年问城市的变化,也记录形形色色在北京生活的人的心态。

这个城市有太多的留人和不留人,有太多的梦想和无法满足的欲望,有太多的选择和眼高手低,所以也有太多的纠结……当然,因为人多,这里还会有各种争抢,主动的和被迫的——这就是这个城市的味道。

编辑推荐

著名作家老猫是个很有趣的人,他非常喜欢养猫,写过很畅销的《猫了个咪》、也写过关于古代文雅趣事的《风月有痕》,这本《这是哪儿北京》则是他对于北京这个他生长于斯的城市的回忆和吐糟,在这里读者可以看到一个有烟火气的北京,而不是高大上的北京,一切都变得亲切且好玩。

这个城市有太多的留人和不留人,有太多的梦想和无法满足的欲望,有太多的选择和眼高手低,所以也有太多的纠结……当然,因为人多,这里还会有各种争抢,主动的和被迫的——这就是这个城市的味道。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 23:3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