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长江文化大系(二)》是一套全面介绍长江文化的系列读本。交通运输部长江航务管理局举长江航运之力,集社会各界之智,担纲编撰本套丛书,全力以赴、又好又快完成了这一精品之作。三年磨一剑、易稿十多遍,旨在打造赏心悦目、朗朗上口、优美动听、爱不释手的读者体验。本丛书时间跨度五千年,地域涵盖全流域,力求以人文历史的宏大视角、生动精练的史话语言,深入浅出,雅俗共赏,全方位展示多彩的长江文化,为读者提供完整准确的长江印象。宋传银编著的《国之命脉:长江流域的财源与税赋》是该大系之一。
长江流域是我国的基本经济区,在当代中国,它的粮食产量占全国的百分之四十以上,GDP占全国的百分这四十,养活了全国百分之三十六的人口中。
宋传银编著的《国之命脉:长江流域的财源与税赋》是一部长江流域的财税制度史,讲述了从先秦至明清长江流域的主要财富来源及税收制度和税收状况。
序一
序二
绪论
一 财源之内涵
二 税赋之内涵
三 中国历史上之税赋种类
第一章 先秦时期长江流域的财源与税赋
第一节 先秦时期长江流域的财源
一 巴蜀天府国——先秦时期长江上游的财源
二 荆楚饶食地——先秦时期长江中游的财源
三 吴越鱼米乡——先秦时期长江下游的财源
四 “越地肥沃,其种甚嘉”——稻谷之源
五 “世界上第一片丝绸”——丝绸之源
第二节 长江流域的赋税
一 “任其土地所有,定其贡赋之差”——夏代长江流域的田赋
二 “量人修赋”——楚国的军赋
三 “收九泽之利,以殷润国家,家富人喜”——春秋战国时期楚国的田税
四 “得其金节则勿征”——春秋战国时期楚国的关税与市税
第三节 长江流域的土贡
一 “任土作贡”——夏代长江流域的土贡
二 伊尹制定“四方令”——商代长江流域的土贡
三 成周之会——西周长江流域的土贡
四 “包茅不入”——楚国的土贡
第四节 长江流域的财政地位“得其地足以广国,取其财足以富民缮兵”——天府之国:成就千古帝业(一)
第二章 秦汉时期长江流域的财源与税赋
第一节 长江流域的财源
一 “天府之国”美名扬——秦汉时期长江上游的财源:稻谷
二 “家有盐泉之井”——秦汉时期长江上游的财源:井盐
三 “机杼相和,贝锦斐成”——秦汉时期长江上游的财源:蜀锦
四 “家有盐铜之利”——秦汉时期长江上游的财源:矿业
五 “火耕水耨”——秦汉时期长江中下游的财源:稻米
六 “东有海盐之饶,章山之铜”——秦汉时期长江下游财源:海盐
第二节 秦汉时期长江流域的税赋
一 “头会箕敛,以供军费”——秦汉时期长江流域的田租与口赋
二 “上起铁官,罢斥私铸,岁所增入五百余万”——秦汉时期长江流域的工商税
三 “民居深山,滨溪谷,习其风土,不出田租”——秦汉时期长江流域少数民族地区的赋税
第三节 长江流域的财政地位
一 “汉之兴自蜀汉”——天府之国:成就千古帝业(二)
二 公孙述称帝——天府之国:霸王之资
三 从“夜郎自大”说起——巴蜀:汉武帝开发西南夷的后方基地
第三章 六朝时期长江流域的财源与税赋
第四章 隋唐时期长江流域的财源与税赋
第五章 宋元时期长江流域的财源与税赋
第六章 明清时期长江流域的财源与税赋
结语 历史视野下的长江流域财源与税赋
参考文献
后记
总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