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理论经济学精品系列》之一的《中国旅游业跨国经营新论》分册,全书共包括7章内容。本书第一次系统分析了中国出境旅游发展与跨国经营发展不匹配的现象,深入剖析了中国旅游业跨国经营的内在机理和特有的发展机制,并从全球学习、全球利润的角度反思了传统市场跟随战略的有效性,认为中国旅游业应该通过产业集群和产业融合提升跨国经营能力,从“旗舰”价值、“领先”价值等角度选择跨国经营的区位,构建有效的战略联盟来提高自生能力、建立全球网络,从而真正推动中国旅游业可持续的跨国经营发展。
本书适合从事相关研究工作的人员参考阅读。
本书第一次系统分析了中国出境旅游发展与跨国经营发展不匹配的现象,深入剖析了中国旅游业跨国经营的内在机理和特有的发展机制,并从全球学习、全球利润的角度反思了传统市场跟随战略的有效性,认为中国旅游业应该通过产业集群和产业融合提升跨国经营能力,从“旗舰”价值、“领先”价值等角度选择跨国经营的区位,构建有效的战略联盟来提高自生能力、建立全球网络,从而真正推动中国旅游业可持续的跨国经营发展。
导言
一、研究意义与价值
二、主要研究方法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四、本书的创新
第一章 中国旅游业跨国经营现状与问题
第一节 中国旅游业跨国经营现状
一、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状况
二、饭店业和旅行社业跨国经营现状
三、开放视角下的旅游业跨国经营新认识
第二节 中国旅游业跨国经营的问题
一、跨国经营规模与出境游发展规模非耦合
二、跨国经营领域与出境游消费结构非耦合
三、跨国经营扩张与出境游地区结构非耦合
第二章 中国旅游业跨国经营问题的多重视角
第一节 民族主义与地区经验的视角
一、非耦合与出境消费的民族中心特性
二、非耦合与大中华区出境游的阶段差
第二节 竞争环境变迁的视角
一、饭店业内忧外患的竞争环境变迁
二、旅行社业竞争的阶段性变迁
三、简要结沦
第三节 能力积累与路径变迁的视角
一、非耦合的能力视角分析:“卷入”与“挤出”的假设
二、非耦合与获利能力积累变迁的关系
第三章 中国旅游业跨国经营的机理分析
第一节 基于产业特性的内在机理1
一、不可贸易性内生了异地商业存在需求
二、不可专利性内生了网络化布局需求
三、不可试用性内生了可信性承诺需求
第二节 基于转型期大国特性的内在机理
一、传统跨国经营理论的不适应性
二、发展中大国的特|生对跨国经营的影响机制
三、转型中大国的特性对跨国经营的影响机制
第四章 中国旅游业跨国经营的理论辨析
第一节 出境旅游发展与跨国经营的内相关性
一、出境旅游流向与跨国经营扩张区域对比
二、跨国扩张、商务偏好与文化认知
三、“本土优势”在跨国经营中延伸的可能性
四、出境旅游与跨国经营相关性的简要结论
第二节“涌进来”与“走出去”的战略悖论
一、中国跨国经营的悖论
二、战略悖论与全球学习
第三节 跨国经营的品牌声誉与规模经济
一、声誉信号机制的动态性和延展性
二、规模经济的现实性和特殊性
三、高工资与高成本的非对称
第五章 基于市场的旅游业跨国经营模式创新
第一节 跨国经营的客户跟随战略
一、出境旅游市场跟随战略
二、跨国经营的非旅游化市场跟随
第二节 跨国经营的嵌入发展模式
一、旅游企业跨国经营的“全球本地化”
二、旅游企业跨国经营的战略联盟
三、战略联盟的构建
第六章 基于能力的旅游业跨国经营模式创新
第一节 中国旅游企业的能力基础
一、转型环境中的能力弱自生特性
二、转型环境中的能力结构性分布
三、开放环境下的能力利用与获取
第二节 旅游业跨国经营的集群共生发展
一、集群核心理论与旅游企业集群
二、唐人街发展对旅游业跨国经营的启示
三、旅游企业集群式跨国经营的发展
第三节 旅游业跨国经营的融合发展
一、突破旅游企业类型的传统视角
二、金融服务与旅游企业的融合发展
三、体验、网络与旅游企业的融合发展
第七章 基于进入方式的旅游业跨国经营模式创新
第一节 旅游业跨国经营的政经协同进入
一、中国对外经济援助内生的跨国经营需求
二、中非论坛及太平洋岛国论坛的平台意义
第二节 旅游业跨国经营的目标区位选择
一、全球化视角与全球利润源
二、突破出境游空间结构的区位思路
第三节 旅游业跨国经营的企业类型与投资方式选择
一、基于规模优势变迁的跨国经营先行企业选择
二、基于资本战略动机的跨国经营投资方式选择
第八章 主要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1:瑞士Kuoni旅行集团的发展简史
附录2:美国CWT旅行集团的发展简史
附录3:日本JTB的国际扩张简史
附录4:韩国Hanatour跨国经营简史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