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民主参与》(作者王建艳)理论成果丰富,得出了包括战略、财务、学生管理、课程与教学、人事、后勤保障六个一阶维度,核心管理、次核心管理和外围管理三个二阶维度的教师参与内容结构模型。研究还发现,教师参与有假参与、象征性参与、实质性参与三种类型。三种类型之下又包括操纵、咨询、协商、共同决策、教师代理、教师自主等多种方式,这些方式按教师参与程度从高到低,排列成“教师参与的阶梯模型”。这些结论对于促进学校管理实践、深化学校管理研究都具有重要价值。
参与是民主的核心,教师参与学校管理已经成为国内外教育管理研究关注的焦点。加强对教师参与学校管理的理论与实践能探讨,列于促进学校管理科学化、民主化,促进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发展,提高整体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王建艳博士在其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和深厚的教育管理功底的基础上,《教育民主参与》从教师和校长两个视角来系统地研究教师参与,《教育民主参与》视角新颖,分析全面透彻。
序言
导论
一、研究缘起
(一)问题提出
(二)研究意义
二、核心概念
(一)中小学教师
(二)决策参与
(三)教师参与
三、文献综述
(一)关于参与和参与管理的研究
(二)关于教师参与学校管理的效果的研究
(三)关于教师参与学校管理内容和程度的研究
(四)关于教师参与的主体和渠道的研究
(五)关于影响教师参与学校管理的因素的研究
(六)关于我国中小学教师参与学校管理的综合研究
(七)本研究的内容
四、研究方法
(一)总体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一章 教师参与内容和程度
第一节 研究目的
第二节 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二、数据收集与分析
三、研究工具的开发
第三节 研究结果
一、量化研究结果:教师参与内容和程度的现状与问题
二、质化研究结果:教师“参与剥夺”的原因
第四节 讨论
一、教师“参与剥夺”的原因及发展趋势分析
二、教师在学校管理二阶维度上的不同参与表现
三、教师和校长的知觉差异分析
本章 结论
第二章 教师参与主体
第一节 研究目的
第二节 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工具
三、数据收集与分析
第三节 研究结果
一、教师参与主体及其状况
二、教师参与动机
三、对参与作用的认识
四、教师参与原则
五、教师希望的参与阶段
第四节 讨论
一、教师的个体参与和群体参与
二、社会心理对教师参与主体的影响
三、追求个人利益和鼓励教师参与的关系
本章 结论
第三章 教师参与方式和渠道
第一节 研究目的
第二节 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工具
三、数据收集与分析
第三节 研究结果
一、参与方式
二、参与渠道
第四节 讨论
一、关于教师参与方式本质的分析
二、教代会在学校中的定位
三、实现教师参与渠道畅通的条件分析
本章 结论
第四章 教师参与的影响因素
第一节 研究目的
第二节 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工具
三、数据收集与分析
第三节 研究结果
一、教师人口学变量对教师参与的影响
二、第一层(教师水平)和第二层(学校水平)效应的分析
第四节 讨论
一、教师参与的表现特点
二、教师个体层面因素对教师参与学校管理的影响分析
三、组织层面因素对教师参与学校管理的影响分析
本章 结论
结语
一、结论
二、建议
(一)对于国家相关职能部门
(二)对于教育行政部门
(三)对于教育工会组织
(四)对于中小学校长
(五)对于中小学教师
附录
附录l:问卷设计
附录2:访谈提纲及魏书生访谈录音整理(节选)
附录3:其他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