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零度情感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殷健灵
出版社 上海辞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零度情感》内容介绍:殷健灵文笔流畅细腻。有人评价殷健灵的小说是纯情小说,用纯情这一个词来说她的散文也不为过。文章中,她花了很多篇幅来写女人,写她身边的女友,写她的外婆,写她采访过的各种女性。一般而言,一个女人看另一个女人似乎总是带有些不经意的刻薄与挑剔,这一点却完全不适用于殷健灵。她写那些女性,写她们的感情与生活,剥得很细却不琐碎、不刺人。

内容推荐

作者殷健灵在《零度情感》一书中共辟六个章节将其近些年来的散文小品都搜罗其中。文章中她关注的多是城市里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有男女之间道不清说不明的情,有祖辈孙辈之间微妙的互动,有同性女友间的相依相偎,等等。殷健灵将书命名为“零度情感”,因为她感叹当今已无真温情了。尽管作者在《零度情感》里表现出近乎局外人的冷静,但细读之下还是可以看出隐约闪烁其中的主题--我们仍旧需要爱,而这种爱不应过于激烈仓促,而应是沉潜悠长的。

目录

说爱不容易

 真情

 思心

 鞋里的沙

 与婚姻和解

 无谓的倾诉

 柔软的铠甲

 熄灭

 爱与惩罚

 食色

 何必当初

 酒醉的玫瑰

 临界

 青春心境的终止

 相遇青葱时光

 开放的水城

 零度情感

 其实女人更能满足女人

 男人身上的一种影子

 爱情无耻

 被骗和自欺

 擦肩而过

 永远的玉卿嫂

 让喧哗的心灵沉静

 猩猩教会人类爱

 不忍伤心

 短信

 漫长的告别

在城市边缘

 婚礼反弹

 流沙流水

 温情印度洋

 随处歇息

 天真的美国

 无目的旅行

 他人的生活

 说整容

 卖残刃

 路边记

 独腿人

 风景

 什么都不是意外

 太阳在烧

 “非典”生活

 寒冬短促

 在路上

 人潮汹涌的街

 危险的时尚

 穷得开朗

你快乐,所以我快乐

 雪消月

 月亮哄睡了伤心

 纸飞机

 有一个词叫“珍惜”

 你可听见沙漏的声音

 表达空白

在心底架一座桥

 你还有羞耻心吗?

 尝试

 成见

 得到

 关于“死之平等”

 幸福之人?

 不要爱单纯的女人

 女人着装

 表情和长相

 算命

 明日,明日

 重览逝去的时光

 真实的朋友

 我们不要平等

 典当思想

 丢弃的日子

 善意的冷酷

 浓的和淡的

 环扣

 活着的房屋

 取暖

 我的财富

一个人的上海

 方浜中路××号

 气味,记忆的触角

 螃蟹的家常味

 一脉相承的上海

 被寄养的故乡

 分享一杯酒

 二胡天使的东瀛之路

 东子的天上人间

 比爱情更牢不可破的

 命运偏爱她,让她拾荒

 一路风尘一路歌

 京城闲妇申力雯

 中国吉普赛女人

后记

试读章节

我们走进那家旅馆的时候,已是夜里时分。门外便是著名的日月潭。小的时候,仿佛就在记忆里留存了关于它的纯美想象,那些想象从书本和画面中得来,真的到了面前,却少了些激动。

旅馆临水,水边多雾,房间里便有些潮湿。床和柜子都是竹木的,民俗风格,连灯罩都是宣纸做的,那温婉柔美的风格很让人喜欢。放下包,就迫不及待地推开窗,眺望那想象了无数遍的日月潭。夜雾笼罩下的潭水阒寂无声,远处隐约可见黑色的山的轮廓,像泼了重墨的画。乍看,和别的水潭无甚差异。

这一顿的晚饭吃得相当热闹,同行的人或许是得了水的灵性,中年的人也活泼起来,饭间谈笑风生,还做游戏,输了的要把盘里的剩菜吃完。我是席间最年轻的,被她们逗笑着,罚吃了一盘点心,肚中难受,心里却很高兴。

饭后,本想去潭边走走。向四处望去,灯火阑珊,空气湿冷,夜晚的日月潭还带了点诡异和肃杀之气,便放弃了散步的念头,一个人走回房间去了。

打开电视,正在放著名的“速配”节目。据说,这档节目在岛内的收视率颇高,后来大陆的一些婚介节目均是受它启发。主持人是台湾走红的散文作家吴淡如,文字美,人也淡如菊。说话和举止都是端庄典雅的知识女性风范,不温不火,缓缓道来,字字珠玑。而边上的参与者,清一色的中年人,男人儒雅,女人沉静,表达都很流畅得体,不张扬,却引人注目。

镜头移到了一位穿红衣的女士身上,我已忘了她的姓名,却清晰地记得她的那张脸,和写在脸上的故事。那张脸上模模糊糊地书写着关于过去的记忆,因为心里被什么温暖着,所以眼神也含着温情。她桌前的名牌上写着她的婚姻状况:丧偶。

吴淡如说,每个人的记忆深处都有一份珍藏的宝藏,并不轻易示人,可是昨天的蜡烛常常能照亮今天。轮到她说话的时候了,她先是低着头,良久才抬起脸来,眼里已经汪着泪水。她艰难地吐出第一个字,那个字像是在她心里酝酿了很久,说出来,便带着她的体温。她的声音有些沙哑,低低的,说的是标准的国语。介绍说她并没有受过高等教育,但她的谈吐却是训练有素的样子。她说了一个关于生死塑缘的故事,生的人在岸上,将死的人在水中。

她说了个温暖的开头。她说,生命是自己的,没有人可以帮你走。她的丈夫死后,亲人安慰她同情她,可是那些善意的话语常常会变做芒刺般的压力。她诉说,诉说自己的不幸,在诉说中强化自己的悲哀。她意识到自己不能再被悲哀啮噬,于是,她去读夜校,让自己匆忙,让自己忘记。幸而,孤独的时候,有一双儿女拥抱她,小小的身体,能把温度渗透到她的心里。

说这些的时候,她的表情平静,仿佛在说一个女友的经历。过去的悲伤不再激烈,却化作了深刻的体味,那些体味如斧刻一般清晰。

“可是,我和我的丈夫曾经并不相爱。”她说。她的话让在座的人霎时露出讶异的目光。P3-4

后记

18岁的时候,第一次把文字变成了铅字。以后,就一直有意无意地写作。到了今天,写作成了生活的主要内容。不过,我的读者多半是孩子,从能识字的年龄开始,直到上大学。

这本散文集是个例外。它的读者对象是成人,我也直接说出了想说的话,无须考虑读者能否理解和接受。长期为青少年写作,使我养成了一个习惯,头脑里时有“读者面向”意识,须得考虑换一支“笔”——用浅显的方式表达深刻,用温和的方式展示生活的残忍和真实。

不过在这里不用。

收在这里的文字很难用“散文”或者“随笔”来规定,写作时间的跨度也十分久长,最久远的一些篇什大概写于十七八年前。这些年里,只是断断续续地写,写得慢而少,也写得随意随性,终于积累起一定的数量。我热爱探究人的心灵与情感,也对不同时代环境中的人生遭际感兴趣,写来写去,都逃不开这个主题。这又何尝不是文学的永恒主题呢?我只是在承袭别人的,同时也制造着我眼中的故事。

感谢上海辞书出版社编辑蒋惠雍女士和徐思思小姐,是她们促成了此书的出版,并为她付出辛劳。感谢我尊敬的画家方世聪先生慷慨提供油画配图,为书增色。感谢我所从事的媒体职业,使我在儿童文学创作之外,还能用另一只眼观望所处的世界。更要感谢一直陪伴在我身边的读者朋友,谢谢你们给予我意外的支持和鼓励。

殷健灵

2011年8月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 4:0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