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抱鲜花的女人》是“莫言中篇小说系列”之一,除《筑路》外,收入作者创作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的中篇小说七部,包括《怀抱鲜花的女人》、《红耳朵》、《战友重逢》等。其中,除《筑路》外,其余七篇,均为九十年代初期之作。
这些小说不仅艺术风格鲜明,而且各具特色,其中有许多部,无论内容或篇幅都堪称是十分精彩的“小长篇”。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怀抱鲜花的女人/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作品系列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莫言 |
出版社 | 上海文艺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怀抱鲜花的女人》是“莫言中篇小说系列”之一,除《筑路》外,收入作者创作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的中篇小说七部,包括《怀抱鲜花的女人》、《红耳朵》、《战友重逢》等。其中,除《筑路》外,其余七篇,均为九十年代初期之作。 这些小说不仅艺术风格鲜明,而且各具特色,其中有许多部,无论内容或篇幅都堪称是十分精彩的“小长篇”。 内容推荐 《怀抱鲜花的女人》收入莫言创作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中篇小说《筑路》,和创作于九十年代初期的中篇小说七部。这些小说不仅艺术风格鲜明,而且各具特色和爆发力。其中,《怀抱鲜花的女人》看似写男女情事,实则写人生窘境,象征的意味远大于对生活的描摹;《红耳朵》则以故乡传奇人物为模,赞赏一种看破的境界,讽喻时下膨胀的物欲;《战友重逢》则是莫言整个创作中仅有的一部军旅题材中篇小说,曾被翻译成越南文,出版之后,引起长达数月的争论。《白棉花》曾被两岸电影人搬上银幕。 《怀抱鲜花的女人》系莫言中篇小说集之二。 目录 序言 筑路 怀抱鲜花的女人 红耳朵 白棉花 战友重逢 梦境与杂种 幽默与趣味 模式与原型 试读章节 从八隆河大堤上走过来一支队伍,筑路工都停了手里的活儿,眯着眼睛看。那是一群个头参差不齐、衣服破破烂烂的孩子。当头的一个个子最高,双手举着一杆红旗。下河堤时,旗手把红旗招飏,旗上的一排黄字亮了几下,又藏到折皱里。孩子们下河堤时,推推搡搡,嘻嘻哈哈地笑着,像一群小狗崽子在鸣叫。 孩子们在河堤外的空地上排起队伍来。大家听到他们为争位置前后吵吵嚷嚷。 “大锁,大锁,你别站在我前边。” “永乐,你不是靠着我。” “……” 队伍终于排好,举红旗的男孩说:“奏乐!” 大铜鼓小铜鼓大钹军号一齐响起来。 举旗男孩从地上拔出旗来,大声喊着:“就这样,就这样,跟我走。” 他双手擎着旗在头前带路,队伍跟着他走。临近工地时,他转过身,倒退着,高声喊唱:“下定决心——一二!” 队伍里嘴巴闲着的孩子齐声高唱: 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 如此循环往复几十遍。 孩子们的队伍一直开到被压路滚子碾得平展光滑的路基上,原地踏着步,鼓乐齐鸣着,语录歌继续唱着。那些敲钹打鼓的孩子们的脸上都流下了一行行汗水,一张张小脸都脏得可爱。 举旗男孩下令:“停住!” 孩子们都巴不得停住,一接到命令,立即停止鼓吹歌唱,有的抬袖子擦汗,有的张着口喘气。持钹女孩把大钹放在地上,双手交替揉着被钹绳勒出了深痕的手背。 举旗男孩往路基上插旗,插了半天也插不进去。他有点失望,四下看看,发现路外的松土,便跳过去,把旗插上。 举旗男孩郑重其事地走到那群呆傻一般的筑路工面前,严肃地说:“我是马桑小学革命委员会副主任兼马桑小学毛泽东思想宣传队队长高向阳,找你们的负责人说话。” 筑路工们被高向阳的气势唬住了,互相转着眼珠看一阵,无人敢说话。 高向阳有点气恼,说:“你们的负责人是谁?” 筑路工无人说话。 高向阳打了一个喷嚏,喷出了两道鼻涕,他用力一搐鼻子,又把两道鼻涕吸了回去。 这时,一个小个子民工说:“我们队长在窝棚里睡觉呢。” 高向阳说:“快去叫他。” 小个子民工飞快地向窝棚跑去。 男孩迎着慌慌张张跑过来的一个高个子男人走去,两人对面后,中间隔着一步距离。男孩伸出一只手,说:“我是马桑小学革命委员会副主任兼马桑小学毛泽东思想宣传队队长高向阳。”高个子男人愣了一会儿,才如梦初醒般弯下腰,伸出两只大手,捧住男孩的小手,使劲摇着,满脸堆笑地说:“高主任,高队长,失迎失迎。” “你是负责人吗?”高向阳把双手插到裤兜里,斜着眼问。 “是是是,郭司令委任我为筑路队代理队长。” “贵姓?”男孩冷冷地问。 “贱姓杨,杨六九。” “杨队长,我代表马桑小学革命委员会,对革命民工同志们宣传毛泽东思想,请你组织观看演出。” 杨六九说:“革命民工同志们,往前靠靠,看革命小将们演出。” 民工们都懒洋洋地往里凑了凑。 高向阳走到自己队伍前,指挥着鼓乐队演奏一番,然后,把流出来的鼻涕吸进去,面对民工们说:“伟大领袖毛主席教导我们说:‘我们的文学艺术,是为人民大众的,首先是为工农兵的,为工农兵而创作,为工农兵所利用的,句号。’马桑小学毛泽东思想宣传队演出现在开始。第一个节目:‘老两口学毛选’。” 一个女孩从裤兜里摸出一条白羊肚子毛巾,蒙在头上,好像那条毛巾有巨大的重量似的,她的腰像老太婆一样伛偻起来,脸上也表现出了饱经沧桑的老年人那种凄凉表情。她对身旁的一个胖墩墩的男孩说:“大贵,快化装,队长都报了幕了。” 男孩满脸通红,说:“俺不演了,叫人家大人笑话。” 宣传队队长高向阳涨红着脸,跑到队伍里,气汹汹地说:“怎么搞的!你们干什么吃的!” “他不演了,他怕羞!”女孩说。 “宣传毛泽东思想还怕羞?你姥姥家是富农,叫你来宣传,是团结你哩。”高向阳对大贵说。 大贵的小圆脸白了,站着老老实实的,像受贫下中农训斥的“四类分子”一样。 “快上台!”高队长说。 “他还没扎腰带呢!”女孩说。 “快扎!”高队长催促。 一个男孩和那个女孩各扯着一根麻绳的一头,拦腰把大贵捆住。他们用力一勒,大贵的身体往上一耸,又用力一勒,大贵的身体又往上一耸。女孩把绳子头绞在一起,打了一个结,说:“罗锅下腰,上。” 男孩罗锅着腰,女孩也罗锅着腰,蹒蹒跚跚着走到离筑路工三五步远的地方停下。 女孩子喊:“老头子,快点吃啊,吃完了好学‘毛选’。” 男孩满脸汗水,结结巴巴地说:“老婆子……俺今天抬了一天石头,累了,赶明儿再学吧。” 女孩说:“不行不行,毛泽东著作是个宝,什么毛病都治好,现在你还有点累,学完一篇就不累了。” 男孩说:“老婆子,别着急,等俺折根草棒剔剔牙。” 男孩做剔牙状。 女孩问:“剔完了吗?” 男孩做剔牙状。 女孩问:“剔完了吗?” “完了。”男孩说。 男孩和女孩边表演边唱起来: 收了工,吃罢了饭,老两口儿坐在窗前,对着月亮学“毛选”。…… 一个节目完毕,民工们都拍掌祝贺。 连演了七八个节目后,民工们都迷迷糊糊地睡过去了。一个弯腰如弓的老汉走到杨六九身边说:“老杨,开饭啦。” 杨六九对高向阳说:“高队长,咱是不是先吃饭?” 高向阳说:“是宣传毛泽东思想重要还是吃饭重要?” “当然宣传重要。吃饱了宣传更有劲。那老两口学‘毛选’,不也是‘收了工,吃罢了饭’才学吗?” 高向阳说:“那好吧,演出到此结束!” 民工们在杨六九的指挥下鼓掌。 孩子们在高向阳率领下喊口号: 向革命民工学习!向革命民工致敬!修好无产阶级革命路! 孩子们又整齐队伍,鼓角齐鸣,沿着来路去了。 P1-5 序言 本集中除《筑路》外,其余七篇,均为九十年代初期之作。《怀抱鲜花的女人》看似写男女情事,实则写人生窘境,象征的意味远大于对生活的描摹。 《红耳朵》则以故乡传奇人物为模,赞赏一种看破的境界,讽喻时下膨胀的物欲。钱财是身外之物的道理人人皆知,但要落到实处,则大不易也。 《战友重逢》一篇,是我整个创作中仅有的一部军旅题材中篇小说,完成于1990年春节期间,时在高密县城自家新建的一个院子里。为建这处房子,我搬砖和泥,四处联络,费尽心力和体力,但只住了五年,就以很低的价格转让给了一个朋友。而今年春天,我这朋友又将这处价值百万的房产,捐给了政府。捐献文件签署不久,这个朋友就撒手西去了。想到当初建设过程中,为了一些枝节的质量问题,我与建筑队的纠葛,为了能够保证建筑质量,我对每一个工匠的巴结和奉承,实在是感慨系之。《战友重逢》前年被翻译成越南文,出版之后,据说曾引起长达数月的争论,令我欣慰的是越南的作家同行们对我的理解和支持。文学确实离不开政治,但好的文学大于政治。越南作家之所以读懂了我的书,是因为他们从文学的角度而不是从政治的或国族的立场来读这本书。 《筑路》曾被很多人誉为我最好的中篇,但我自己认为,此作应与《透明的红萝卜》、《爆炸》等篇水平相齐,写作时间上也属同期。 此次上海文艺出版社将我的所有中篇重新编排出版,此为其二。 莫 言 2010年7月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