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宋长发主编的《工程制图》在编排上形式新颖,教学内容和解题过程均采用了分解图的形式,并配备简要的文字说明,以利于学生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本教材可作为普通高等院校机械类、非机械类工科各专业“工程制图”或“画法几何及机械制图”课程的教材,也可供其它各类学校相近专业教师和学生使用。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工程制图(普通高等院校机械类十二五规划教材) |
分类 | |
作者 | 宋长发 |
出版社 | 国防工业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由宋长发主编的《工程制图》在编排上形式新颖,教学内容和解题过程均采用了分解图的形式,并配备简要的文字说明,以利于学生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本教材可作为普通高等院校机械类、非机械类工科各专业“工程制图”或“画法几何及机械制图”课程的教材,也可供其它各类学校相近专业教师和学生使用。 目录 绪论 O.1 本课程的性质 0.2 本课程的任务 O.3 本课程的内容结构、特点和学习方法 0.4 投影法简介 0.4.1 投影的基本概念 0.4.2 中心投影法 0.4.3 平行投影法 第1章 制图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1.1 国家标准《机械制图》的基本规定 1.1.1 图纸幅面和格式(GB/T14689—2008) 1.1.2 比例(GB/T14690—2008) 1.1.3 字体(GB/T14691—1993) 1.1.4 图线(GB/T4457.4—2002) 1.1.5 尺寸注法(GB/T4458.4—2003和GB/T16675.2—1996) 1.2 绘图工具和仪器的使用 1.2.1 常用绘图工具 1.2.2 几何作图 第2章 点、直线、平面的投影 2.1 点的投影 2.1.1 点在一个投影面中的投影 2.1.2 点在两个投影面体系中的投影 2.1.3 点在三个投影面体系中的投影 2.1.4 特殊位置点的投影 2.2 直线的投影 2.2.1 各种位置直线的投影 2.2.2 一般位置直线的实长及其与投影面夹角 2.2.3 直线上点的投影 2.2.4 两直线的相对位置 2.2.5 两直线垂直相交 2.3 平面的投影 2.3.1 平面的表示法 2.3.2 各种位置平面的投影特征 2.3.3 平面内的点和直线 2.4 直线与平面及平面与平面的相对位置 2.4.1 直线与平面平行 2.4.2 直线与特殊位置平面相交 2.4.3 直线与一般位置平面相交 2.4.4 直线与平面垂直 2.5 两平面平行 2.5.1 一般位置平面与特殊位置平面相交 2.5.2 两个一般位置平面相交 2.5.3 两平面相互垂直 第3章 投影变换 3.1 变换投影面法(换面法) 3.1.1 点的投影变换 3.1.2 直线的投影变换 3.1.3 平面的投影变换 3.2 旋转法 3.2.1 点的旋转 3.2.2 直线的旋转 3.2.3 平面的旋转 第4章 立体的投影 4.1 平面立体的投影 4.1.1 正六棱柱的三视图 4.1.2 棱锥体的投影 4.1.3 回转体的投影 4.2 平面与立体相交 4.2.1 平面与平面立体相交 4.2.2 平面与曲面立体表面相交 4.3 曲面体与曲面体相交 4.3.1 表面取点法 4.3.2 辅助平面法 4.3.3 相贯线的特殊情况 4.3.4 相贯线的近似画法 4.3.5 组合相贯线 第5章 轴测图 5.1 轴测投影图 5.1.1 轴测投影图的形成 5.1.2 轴间角和轴向变形系数 5.1.3 轴测投影图的分类 5.1.4 轴测投影的基本性质 5.2 正等测轴测投影 5.2.1 正等测轴间角和轴向变形系数 5.2.2 平面立体正等测轴测图的画法 5.2.3 回转体正等测轴测图的画法 5.2.4 组合体正等测轴测图的画法 5.3 斜二等轴测图 5.3.1 斜二测图的形成 5.3.2 斜二测投影图的画法 第6章 组合体 6.1 概述 6.1.1 三视图的形成 6.1.2 三视图的特性 6.2 组合体 6.2.1 组合体的组合形式 6.2.2 组合体表面连接关系 6.3 组合体的形体分析 6.3.1 运用形体分析法分解组合体 6.3.2 组合体的画图方法 6.4 组合体的尺寸标注 6.4.1 标注尺寸的基本要求 6.4.2 标注尺寸的方法和步骤 6.5 读组合体视图的方法和步骤 6.5.1 形体分析法读图 6.5.2 线面分析法读图 6.5.3 读图举例 第7章 机件的常用表达方法 7.1 基本视图 7.2 局部视图 7.3 斜视图 7.4 剖视图 7.4.1 剖视的概念 7.4.2 剖视图的种类 7.4.3 剖切方法 7.5 断面图 7.5.1 断面图的种类 7.5.2 断面图的标注 7.5.3 有关断面图画法的几项规定 7.6 局部放大图和简化画法 7.6.1 局部放大图 7.6.2 简化画法 7.7 机件表达方法的应用举例 7.8 第三角投影法简介 第8章 标准件和常用件 8.1 螺纹 8.1.1 螺纹的基本知识 8.1.2 螺纹的结构要素 8.1.3 螺纹的规定画法 8.1.4 螺纹的种类、标记及其标注 8.1.5 螺纹紧固件的装配画法 8.2 键和销 8.2.1 键联接 8.2.2 销联接 8.3 滚动轴承 8.3.1 滚动轴承的结构、分类和代号 8.3.2 滚动轴承的画法 8.4 齿轮 8.4.1 圆柱齿轮 8.4.2 圆锥齿轮 8.4.3 蜗轮蜗杆 8.5 弹簧 第9章 零件图上的技术要求 9.1 公差与配合 9.1.1 零件的互换性 9.1.2 公差的术语及定义 9.1.3 配合的术语及其定义 9.1.4 公差与配合在图样上的标注 9.2 形状和位置公差 9.2.1 形状公差和误差 9.2.2 位置公差和误差 9.2.3 形位公差的代号及注法 9.3 表面结构的表示方法 9.3.1 零件表面结构的基本概念 9.3.2 表面结构要求在图样中的注法 9.3.3 表面结构要求图样标注的演变 第10章 零件图 10.1 零件图的作用及内容 10.2 零件图的视图选择 10.2.1 主视图的选择 10.2.2 其它视图和表达方法的选择 10.3 零件图的尺寸标注 10.3.1 零件尺寸的基准 10.3.2 零件的尺寸标注形式 10.3.3 典型零件的视图选择和尺寸标注 10.3.4 在零件图上标注尺寸的方法、步骤 10.4 零件上常见的工艺结构 10.4.1 铸造零件的工艺结构 10.4.2 锻造工艺对零件结构的要求 10.5 读零件工作图 10.5.1 读零件图的方法、步骤 10.5.2 典型零件图例分析 10.6 零件测绘 10.6.1 绘制零件草图的方法 10.6.2 绘制零件工作图的步骤 10.6.3 测绘拨杆零件图 10.6.4 常用测量工具及测量方法 第11章 装配图 11.1 装配图概述 11.2 装配图的表达方法 11.3 装配图中的尺寸标注及技术要求 11.4 装配图的零部件序号和明细表 11.4.1 零部件序号及编排方法 11.4.2 明细栏和标题栏 11.5 装配图的视图选择 11.5.1 主视图的选择 11.5.2 其它视图的选择 11.6 机器上装配结构的合理性 11.7 由零件图画装配图 11.7.1 画装配图的步骤 11.7.2 画装配图举例 1.8 读装配图和由装配图拆画零件图 11.8.1 读装配图 11.8.2 由装配图拆画零件图 第12章 计算机绘图基础 12.1 计算机绘图系统概述 12.1.1 计算机绘图系统的硬件构成 12.1.2 计算机绘图系统的软件 12.2 AutoCAD绘图系统概述 12.2.1 AutoCAD2007的功能特点 12.2.2 用户界面 12.2.3 AutoCAD的基本概念 12.2.4 AutoCAD命令输入方法 12.2.5 AutoCAD的点的输入方法 12.3 AutoCAD基本绘图过程及常用命令 12.3.1 基本绘图环境设置 12.3.2 常用显示控制命令 12.3.3 图层的创建及管理 12.3.4 常用绘图命令 12.3.5 常用修改及编辑命令 12.3.6 用绘图仪或打印机输出图形 12.3.7 图形存盘(Save),退出AutoCAD(Exit或Quit) 12.4 AutoCAD绘制平面几何图形的方法和技巧 12.4.1 常见平面图形的画法 12.4.2 平面几何图形绘图示例 12.5 AutoCAD绘制组合体的方法和技巧 12.5.1 用AutoCAD绘制组合体视图的方法 12.5.2 标注组合体尺寸的方法 12.6 AutoCAD绘制斜视图、剖视图的方法和技巧 12.6.1 AutoCAD绘制斜视图和斜剖剖视图 12.6.2 Aut0CAD绘制剖面图案的方法和命令 12.6.3 用AutoCAD绘制两个相交的剖切平面剖得的剖视图 12.7 AutoCAD绘制正等轴测图的方法和技巧 12.8 AutoCAD绘制零件图和装配图的方法和技巧 12.8.1 AutoCAD图块功能介绍 12.8.2 图块组合法绘制零件图和装配图的方法 附录 参考文献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