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者,“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就算你想做大事的出发点也是为集体着想,那么也得从小事开始,也要把小事做好,因为领导交办的事,小事也并非是小事。
有些职位,是需要每天处理大事的,大事攸关全局形势变化,需要的是最有能力的人——领导或业务骨干来担当。但是就算一把手,也不可能完全抓大放小,甚至有时候,他们需要从更多的小事中来探索可以让大事继续进行的根据。还有很多职位,它们的功能就在于协助其他职位完成各种各样琐碎但又非常具体的工作。另有一些职位的设定,本来就是用以担负机关或公司中最为重要的职责,目标就是那些大事,任务就是完成那些大事。但是,越是这样重要的职位,越是这样重要的工作者,当领导安排你一些小事的时候,越发应该注重并认真完成,因为需要完成的小事,尽管它“小”,“小”的背后所潜藏的“大”的意义,可能是你一时还没考虑清楚或忽略掉的。
小,并不是说没有意义,有句话叫“牵一发而动全身”,小事上出了小问题,也会给集体带来大问题。
浙江某冻虾仁公司和欧洲近十家进口商达成了合作协议,不到一年时间,公司收益超过了过去三年总收益。为此,公司招聘了更多的工人。
然而,这一周,公司先后收到了所有进口商的退货单,总计9000吨的冻虾仁,被要求全部退货。对方的理由是,质检部门从冻虾仁中查出了含量为亿分之一的氯霉素。虽然所占比例微乎其微,但对方的理由是,这并不是冻虾仁中应该出现的有害物质。
此事一出,引起不少业内人士的关注,有不少人叫骂欧洲国家对进口产品的要求过于苛刻,但也有不少人开始反省——如果只抓大事,不管小事,就算一丁点儿的错误,也会带来无法估量的损失。
为了挽回和欧洲进口商继续合作的局面,该冻虾仁公司对“亿分之一氯霉素含量事件”开始进行深入调查。最后发现,原来是一些剥虾仁的女工,没戴手套。又嫌手痒,就用含氯霉素的消毒水止痒,这样才把氯霉素带入了冻虾仁。
如果公司各层工作人员,一早就注意到这件小事,公司就不会有这么大的损失。
找到销路、拿到订单是大事,然而在大事的背后,必然会有很多小事,而很多小事往往对整个事业的成败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因此,工作中其实无小事。美国著名的盖洛普调查公司有一项数据显示,因为美国人瞧不起工作中分派的小任务,导致美国企业生产率降低,每年的经济损失大约在3500亿美元。
因此,任何单位或集体,能够发挥职能、正常运营、健康发展,无不需要工作人员每天完成大大小小各种事务,成功不是只在大事上成功,而是大事和小事都成功,才能真正达到成功。
做小事是为做大事服务,这个概念我们必须要认识。服务是从两个方面来进行的:
第一,协助大事,使大事完整进行。
经常我们会送花给别人——父母、情人、医生。送花的时候,我们常常会有选择,送康乃馨,送玫瑰,送百合花。可是当花店服务生帮我们包扎花的时候,我们一定会看到,他们通常会把满天星这种花,围拢在康乃馨(玫瑰、百合花)周围。你会说“我不要满天星,我要的是康乃馨”吗?不会,因为送花给别人,一定会包扎,包扎的话,如果没有满天星,你就会觉得这不是完整的花束。
工作中也是如此,你的上司正在做的一件大事,就好像我们要送出的康乃馨一样,很重要,对事情有关键的意义;上司交办你做的小事,就像满天星一样,好像于事情没有意义,但是没有它,事情就会变得不那么美满,甚至会让人不满。满天星的花语是“陪衬”,但是这个陪衬,却是必不可少的。我们工作中的小事,可能也是陪衬。,但没有这些小事,大事就无法完整进行。
第二,排除干扰,使大事顺利进行。
还以送花打比方。你送的是玫瑰,但是这束玫瑰花束中,却有一支狗尾巴草,或者玫瑰的叶子衰败枯黄,你会怎样?你会要求花店服务生将那杂七杂八的零碎拿掉。P4-7
小的时候(上世纪60、70年代吧),我们那儿的乡村晚上照亮还用桐油灯盏。往一个浅底的碗中倒进些许桐油,用几根棉线搓成灯芯,放进桐油中浸一浸,然后一头放在碗沿外,一头放在碗底的桐油中,点上,灯芯便燃起来了。但桐油不好燃烧,不一会儿灯芯就变得结实,油上不来,灯光暗了下去。这时须用针挑一下灯芯,灯芯才能上油再次亮起来。一个晚上,不知道要挑多少次灯芯。
农村的智慧老人们因此发明了一个歇后语——桐油灯盏,不拨不亮,用来说一个人做事没有主动性和眼力劲儿,总是需要别人吩咐和督促。我的母亲就经常用这句话来说我们兄弟几个。
后来,桐油被煤油取代,再后来被电取代,夜晚照亮便成了一件简单的事,这个歇后语便也渐渐消失在历史中了。现在的乡下,只是能偶尔听到上了年纪的人用这个比喻来说自己爱偷懒的孙辈们。
但是,桐油灯盏式的员工在当今的职场中随处可见。
他们总是坐等上级安排任务,领导不吩咐,便无事可做。
他们只有当领导出现在面前时才主动,领带不在便消极懈怠。
他们机械地执行领导的指示,不能或害怕发挥自己的判断来创造性地完成任务。
他们做事拖拖拉拉,不能雷厉风行。领导催一下,才动一下。
他们不愿意从小事做起,总是希望做大事,一朝成名。
他们总在抱怨,抱怨工作,抱怨领导,抱怨同事,抱怨顾客。
……
这样的工作态度绝对是员工个人成长和企业发展的障碍。今天,就业形势日益严峻,一个工作岗位有很多人竞争,那些事事待命、满足于完成交付给自己的任务的员工,将会在竞争中败下阵来。在许多领域,市场一片红海,那些不能激发员工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公司就好像站在危险的流沙上,早晚会被淘汰、淹没。
这本书的目的就是要纠正这种工作态度,告诉员工:不要只做领导交办的事,要做需要做的事!
今天,员工不仅仅是服务于企业的小小个体,员工也有机会成为自己的品牌。当员工能够切实了解自己的努力对于达成公司使命和目标的重要意义时,当员工能够积极主动地表现自我,努力做更多需要做的事,力图对工作、对所在的部门、对每一个工作项目产生重要影响时,员工就会不知不觉成就自己,提升自己,使得自己成为组织中的一个品牌。
当员工能够做工作的主人,不再被动工作,而是主动出击时,他就会目睹自身行动所产生的影响:第一,他会发现自己愿意学习新的工作方式,会发现自己正在成长和进步,会发现自己能做的事原来更多;第二,作为积极行动、推动公司前进的人,他会赢得别人的尊敬和推选,有机会承担更重要、更具挑战性、薪酬更高的职位。
做需要做的事,不要只做领导交代的事,这是一种应时代发展需求而自然创生的工作态度,能让员工成功,让企业成长,是企业和员工达到共赢的工作哲学。因此,企业需要向员工普及这种工作哲学,而员工更需要深入领会这一工作哲学并将之贯穿于自己的全部职业生涯。
主动执行,不做桐油灯盏式员工,应该成为每一个企业、每一个员工的工作哲学!
事实上,每一位领导都对下属有一种强烈的期望,那就是:不要只做我告诉你的事,运用你的判断力和创造力,为公司的利益、成功,去做需要做的事。对于这一点,很少有领导明确地告诉过员工,但是每一个员工都应该知道。
王天成创作的《做需要做的事不要只做领导交办的事》这本清新而朴实的书就清楚明白地阐释了这一工作哲学。作者告诫员工:
领导交办的事无小事,要雷厉风行、绝不拖延,做好领导交办的每一件事;
态度决定行动,要自动自发、力求上进,寻找公司需要做的事;
成功源于坚持,要善始善终、勇于创新,完成好每一件需要做的事。
如果你是一名员工,这本书正是你需要的,它将帮助你出色地满足公司的需要,为你个人赢得最佳的成长和发展机会。如果你是一家公司的所有人或管理者,这本书也是你需要的,它将帮助你在公司中树立一种追求卓越的工作哲学,激发员工的主动性与创造性,使公司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如果你是一名员工,这本书正是你需要的,它将帮助你出色地满足公司的需要,为你个人赢得最佳的成长和发展机会。如果你是一家公司的所有人或管理者,这本王天成创作的《做需要做的事不要只做领导交办的事》也是你需要的,它将帮助你在公司中树立一种追求卓越的工作哲学,激发员工的主动性与创造性,使公司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