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秦陵与兵马俑/中国红
分类 人文社科-历史-考古文物
作者 戚嘉富
出版社 黄山书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战国(前475-前221)时代是中国历史上最为动荡的时期之一。周王朝的权势被进一步削弱,各方诸侯之间的攻伐战争不断。在黄河和长江两大流域的广袤土地上,齐、楚、燕、韩、赵、魏、秦七个诸侯国为争夺霸权发生的战争从未间断过。战争的规模和作战方式也在不断变化,步兵、骑兵和弓弩兵逐渐成为作战的主力,而在作战的实力和技巧上,秦国逐渐占据优势地位。

秦王赢政亲政之后,凭借着前代的积累,国力达到了鼎盛。赢政开始了吞并六国、统一天下的计划。在此时,虽然秦国的军事力量比任何一个诸侯国的力量都要强大,但同时要面临其他六国的“同仇敌忾”,而以秦朝的国力是不能与联合起来的六国相抗衡的。此时,赢政展示出一位杰出战略家的智慧,采用了“远交齐燕,近攻赵韩”的攻略,防止六国联合。

公元前236年,赢政派秦国大将王翦和杨端率30万秦军进攻赵国,利用优势兵力迅速占领了上党郡(今山西省东南部)及河间地区。第二年,秦军又攻下赵国的几座重要城池,赵国军队阵亡十余万人。公元前228年,秦军兵临赵都邯郸城下,不到3个月便攻克了邯郸。

弱小的魏国和燕国很快被秦所灭。此时,秦国面临的最大敌人便是齐、楚。从齐、楚两国的实力比较来看,楚远比齐强大,齐国军力虽然相对较弱,但国力雄厚。如若先攻齐,免不了要和较强大的楚同时发生恶战,而且秦国还很有可能遭受齐、楚两军的夹击。有鉴于此,赢政便采取了“集中主力打击主要敌人”的战略一攻楚。

公元前225年,秦始皇派大将李信率20万秦兵伐楚,旋即兵败。公元前224年,赢政改派王翦率领60万大军出征伐楚。王翦吸取了李信“轻敌冒进”导致失败的教训,坚守营盘拒不出战。在营寨里面的秦军养精蓄锐、积蓄斗志。公元前223年,时机成熟。秦军犹如野兽般奔入楚营。楚军大败,楚国灭亡。  楚亡之后,齐国独木难支,一战即溃。齐国也灭亡了。

公元前221年,秦王赢政完成了自己的统一大业,中国历史掀开了新的篇章。

春秋战国时期(前770-前221),诸侯国的最高统治者被称为“君”或“王”。到了战国后期,秦国和齐国的君主曾一度称“帝”。

一统天下之后,赢政以为过去的“君”、“王”、“帝”等称号都不足以显示自己的尊崇地位和伟大功绩,便根据“三皇五帝”(远古时期帝王的简称)创造出了“皇帝”这个新头衔,寓意自己“德兼三皇,功高五帝”。从秦朝赢政开始,“皇帝”这个尊号便成为中国封建社会最高统治者的称谓,延续了2000多年。赢政做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自称“始皇帝”,寓意“最开始的皇帝”。为了维持千朝万代的家族统治,秦始皇还规定:自己死后,皇位传给子孙时后继者沿称“二世皇帝”、“三世皇帝”……以至万世不休。

“皇帝”称谓的出现,反映了一种新的统治观念的产生。秦始皇将“皇”和“帝”两个字结合起来,暗含了两层意思。其一,君权神授。秦始皇认为自己的尊崇地位是上天给予的, “皇帝”意指天地。“皇帝”一词是告诉人们,天地是万物之主,而皇帝自己则是代表天地来行使人世问的统治权。其二,反映了秦始皇不满足于做人间的统治者,还想要“长生不老”,成为无所不能的神。借“皇帝”的称号,秦始皇神化了自己的君权。

为了彰显“君权神授”,秦始皇又采取了一系列“尊君”的措施,如天子自称为“朕”。“朕”字的意义与“我”相同,以前一般人也可以使用,但自秦始皇开始,只限定皇帝专用。此外,在文字中不能提及皇帝的名字,要避讳。书写的文件上逢“皇帝”等字句时,都要另起一行来顶格书写。这些规定,目的在于突出天子的特殊地位,强调皇帝与众不同,强化皇权在人们心中的权威感。

为了有效地管理国家,秦始皇吸取了战国时期设置官职的经验,建立了一套相对完整的中央集权制度和行政机构。此外,秦始皇总结了春秋战国时期各地诸侯混战、割据的教训,废除了前代的分封制,改行郡县制。他把治下的国家分成三十六郡,以后又陆续增设至四十一郡。

赢政灭亡六国,实现了中原地区的统一,但这并未标志着秦军的征战已经结束。

匈奴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北方游牧民族,由弱到强。匈奴人趁秦灭六国无暇顾及北方的时机,在首领大单于的带领下,攻占了北方的广阔地区。秦国的都城成阳(今陕西省成阳市)面临严重的威胁。

与此同时,地处五岭之南的百越也逐渐强大起来。百越是中国古代南方少数民族越人的总称,分布在今浙江、福建、广东、广西、云南等地。在春秋战国时期,百越就曾多次与中原诸国交战。因此,百越对秦的统一和政治的稳定,同样造成了一定的威胁。

为了使统治长治久安,秦朝必须对这两股政治军事势力给予打击和征服。相比较而言,匈奴的势力较百越更强,于是秦始皇采用了“先弱后强、先远后近”的征战方针,决定首先平定南越。

公元前218年,50万秦军发动了征服岭南越族的战争,双方对峙达三年之久。在对峙过程中,秦军的兵力补充和粮草供给问题突出。为了扭转战略颓势,秦始皇决意开凿灵渠。公元前217年,秦始皇命监御史史禄在今广西兴安县境内开凿灵渠。灵渠沟通了湘水和珠江水系。如此一来,秦军的粮饷就能络绎不绝地运到岭南前线,攻越的秦军将士得到了可靠的物质保障。

公元前214年,秦军再次进攻百越各部族,旋即击溃了敌军防线,整个岭南地区从此划入了秦朝的版图。征服南越是秦始皇统一中国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历史上第一次正式将岭南纳入了中国的版图。  为了保持岭南的稳定,秦始皇命进军岭南的将士留守当地“屯戍”。这支生力军农忙时耕种土地,以解决粮草问题;农闲时进行操练,保持军队战斗力。亦兵亦农的秦军为维护岭南的稳定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此外,秦始皇从中原向岭南地区大批移民。屯兵和移民与当地的越族人共同生活、通婚、繁衍后代,安定了岭南。P2-19

目录

“千古一帝”秦始皇

统一六国

首称皇帝

北击匈奴、南征百越

始皇政绩

秦始皇陵

皇陵的选址

皇陵的修建

皇陵的布局

皇陵的防盗体系

秦陵兵马俑

偶然面世的奇迹

地下军阵

各种兵俑

秦陵中的其他陪葬品

铜车马

兵器

铜水禽

序言

1978年4月,美国《国家地理》杂志以庞大的篇幅,图文并茂地登载了著名撰稿人奥黛丽·托品的文章《令人难以置信的奇迹》:“历史上的这位胜利者就是秦始皇,他是中国第一位皇帝,也是万里长城的建造者。公元前210年,他被葬于一座称为骊山的、相当于15层楼高的大丘之下……”

秦始皇陵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陵园,也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结构最奇特、内涵最丰富的帝王陵墓之一。

这座豪华的地下宫殿里不仅有至今仍未挖掘的神秘地官,还有已被发掘出的数千件兵马俑。秦始皇陵兵马俑为陶制,真人大小,神态各异,上施彩绘,体现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艺术创造力,也为研究秦代军事、文化和经济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因此,秦始皇陵兵马俑的发掘被誉为“20世纪考古史上伟大的发现之一”。

本书分别从秦始皇、秦始皇陵、兵马俑和秦陵陪葬品四个方面解读秦陵与兵马俑,深入地介绍了这位伟大帝王的生平、功绩与影响,展现了秦始皇陵的宏伟与神秘,展示了兵马俑与其他陪葬品的庞大与精致。现在,就让我们亲临骊山脚下渭水之滨的秦始皇陵,一层层地揭开它神秘的面纱,感受“千古一帝”的风采。

内容推荐

《秦陵与兵马俑》(作者戚嘉富)分别从秦始皇、秦始皇陵、兵马俑和秦陵陪葬品四个方面解读秦陵与兵马俑,《秦陵与兵马俑》深入地介绍了这位伟大帝王的生平、功绩与影响,展现了秦始皇陵的宏伟与神秘,展示了兵马俑与其他陪葬品的庞大与精致。现在,就让我们亲临骊山脚下渭水之滨的秦始皇陵,一层层地揭开它神秘的面纱,感受“千古一帝”的风采。

编辑推荐

“中国红”系列图书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进行的全景式记录和梳理,以中英文图文对照的形式介绍中国文化。其所关注的100个文化专题,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厚的文化底蕴,不但博大精深,而且极富中国特色。它们表现了特定的历史文化、风俗习惯和中国文化特有的价值观、审美观,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独特的艺术风格。本系列图书以实用简明的图文形式,提供了一个令人愉悦的阅读空间,让四海宾朋走进中国文化的殿堂,品味中国文化之美。

这本《秦陵与兵马俑》(作者戚嘉富)是其中一册。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 22:4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