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当泡利遇上荣格(心灵物质和共时性)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美)戴维·林道夫
出版社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在20世纪的物理学家中,沃尔夫冈·泡利的地位是独一无二的,但他的思想远远超越了传统的自然科学。他曾面对原子弹所带来的道德困境,他认识到,人类需要关注理性世界以外的范畴。科学的纯理性角度促进了危险的“权力意志”的产生,把所有的生命置于危险之中。泡利认为,让科学向思考心理现象开放,将为其增加重要的人文维度。

在著名心理学家荣格的帮助下,泡利通过分析自己的梦境,探讨了这种现象。《当泡利遇上荣格(心灵物质和共时性)》作者戴维·林道夫对于泡利和荣格二十多年的通信,加入了自己精辟的解释。

内容推荐

诺贝尔奖得主、物理学家沃尔夫冈·泡利的开创性工作,导致美国开发出毁灭了广岛和长崎的原子弹。泡利对这一结果感到绝望,因此找到著名心理学家荣格寻求帮助。他们之间长期的书信联系,提供了一个成熟的科学家感人而独特的内心旅程的记录。他们的书信也对自那以来的科学和心理学思想产生了巨大影响。

《当泡利遇上荣格(心灵物质和共时性)》对泡利的观点和梦做出了突破性的、清晰的解释,有力地证实了他认为科学和精神性是不可分割的这一信念。泡利和荣格远远领先于他们所处的时代。他们二人深知,科学和精神性的结合,对于人类的未来和地球的生存至关重要。

在这个过程中,本书同时探索了原子和无意识的深处,对于理解这两个伟大的思想家如何研究“心理一物理问题”——让科学负担起道义上的责任——作出了重大贡献。作者戴维·林道夫对于泡利和荣格二十多年的通信,加入了自己精辟的解释。

目录

第1章 物理学的良心:暴雨欲来

第2章 一千个梦:精神的觉醒

 泡利的梦境和视觉印象

 聚会之宅

 世界时钟

第3章 时间的双重性:战争的前奏

 荣格和泡利的通信

 避难所

第4章 三位一体:战争岁月(1940~1946)

 科学的黑暗面

 精神家园

 戴着小丑帽的哲学家

 三个太阳

第5章 炼金术士:救赎之路

 寻找整体性

 宗教裁判所

 荣格学院的创始成员

 倾诉

第6章 心理、物质和共时性:大同世界

 圣甲虫案例

 最初的梦想:时间的质量

 第二次梦想:两种数学

 两个世界图景

 扩大原型

第7章 上帝的黑暗面《基督教时代》和《答约伯》

 《基督教时代》

 《答约伯》

 当泡利遇到荣格的《答约伯》

 心理一物理问题

第8章 四个环:整体性的原型

 荣格给泡利的回信

 可建立还是不可建立

 泡利对荣格的回应

 本质的统一

 三个环

 心理防御

第9章 精神与物质:探索存在的秘密的两种方式

 给荣格的信

 荣格给泡利的回信

 泡利给荣格的回信

第10章 对立双方的教训:与无意识的对话

 钢琴课

 给陌生人的演讲

第11章 两颗六角星及对角线舞蹈:寻找合适的密钥

 给弗朗茨的第一封信(1953年11月6日)

 给弗朗茨的第二封信

第12章 统一性的救赎经验:本质的统一

 科学与西方世界的图景

 “自然科学和认识论视角下的无意识”

第13章 统一性的各个方面:一种新宗教

 第一个梦:1954年7月15日

 第二个梦:1954年7月20日

 第三个梦:1954年8月18日

 第四个梦:1954年8月28日

 第五个梦:1954年9月2日

 第六个梦:1954年9月6日

 第七个梦:1954年9月30日

 第八个梦:1954年10月30日

 第九个梦:1955年4月12日

 第十个梦:1955年5月20日

 第十一个梦:1955年8月12日

 第十二个梦:1955年10月24日

 第十三个梦:1955年12月26日

第14章 反射制造者:思考的第三者

附录A

 泡利和量子物理学

附录B

 泡利的梦及其他无意识表现清单

注释

索引

试读章节

在某种粗鄙的意义上,没有任何粗俗,没有任何幽默感,没有任何夸大其词可以扑灭这一点,物理学家已经知道原罪。

——J.罗伯特·奥本海默

在写给普林斯顿高级研究所的主任的信中,泡利用英文写了他对德国入侵的担心:

由于瑞士没能在德国吞并奥地利的那一刻让我入籍,我被迫接受了德国护照。德国领事馆把我算作是半雅利安人,未进行进一步审查,所以我得到了一个非犹太人(这意味着没有J标志)护照。其实我想,根据德国法律,我是75%的犹太人。这意味着,如果德国占领瑞士,我会受到真正的威胁,被视为一个犹太人。

美国尚未加入战争,但是战争在欧洲已经爆发,出门可能危险重重。泡利的旅行费用得到了洛克菲勒基金会的资助,他要途经维希政权统治下的法国,然后去西班牙的里斯本,在那里当时还有可能通过水路或空中到其他国家。1940年7月,泡利一家第一次尝试走水路的时候,由于意大利参战而不得不中止了。第二次尝试是在8月份,这次成功了。8月24日,泡利和他的妻子到达美国,数学家约翰·冯·诺伊曼(John von Neumann)在码头迎接他们。几个星期后,泡利的妹妹赫莎,在完全不同的情况下抵达。

赫莎一直生活在维也纳。虽然我们现在知道,当时奥地利被德国并吞,对她来说,能够来到美国是个令人惊讶的举动。1938年3月11日,希特勒的军队进入奥地利,泡利的妹妹铤而走险,这个决定改变了她的生活。她当时二十九岁,作为一个作家和演员刚刚小有名气。她跟一个文学社有联系,该社曾直言不讳表达反纳粹的观点;另外,和她已故的母亲一样,她是一个女权主义者和一个和平主义者。在德国占领后,她的自由派倾向以及她的犹太血统,使她的处境变得岌岌可危。

纳粹进入了奥地利之后,赫莎去探望她的父亲。他住的地方在维也纳生化研究所附近,是跟赫莎的继母住在一起。他们三人听到电台广播里,奥地利总理宣布奥地利向德国投降。赫莎决心偷越边境逃跑,但在那个时候,她的父亲舍不得他的研究,不愿意离开。就像许多处于他这样境地的人一样,他不愿意做出这样的牺牲。

赫莎和两个朋友疯狂地准备逃跑。他们决定各自单独出行,乘火车到苏黎世,然后去到巴黎。赫莎冒险穿越瑞士边境后,来到了她哥哥所在的城市。当她坐在苏黎世的一个咖啡厅里时,她用她那作家的眼光,描述了当时的紧张局势。她发现自己独自处于一个越来越困难的,充满暴力的世界,她暂时所处的宁静的环境,与外界构成了绝妙的反讽:

我的哥哥沃尔夫冈原先住在这里……但他此时却恰恰在英国讲课。我独自一人在咖啡馆里,动都不敢动。透过窗户,可以看见湖的一个小角,湖上有优雅的白天鹅游过,湖边的孩子在朝它们投面包屑。一幅和平的图景。

赫莎继续旅程,到达巴黎,在那里她为一个出版商工作了很短的时间。随着1939年9月1日战争的爆发,她再次发现自己面临德国的进攻。法国投降,使纳粹进入法国,产生了大批难民。帮助终于来了。这一帮助是在埃莉诺·罗斯福的支持下,通过美国紧急委员会提供的。这是一个私人组织,其宗旨是为了拯救尽可能多的作家、艺术家和其他知识分子。1940年9月12日,赫莎乘船抵达纽约港,距离她的哥哥来到美国不到三个星期。一年零三个月后,美国参战。

沃尔夫冈·泡利之所以得救,是因为他是一名物理学家;赫莎·泡利之所以得救,是因为她是一个作家;而且因为他们都是犹太人。(两个人都是由洛克菲勒基金会资助的)。泡利所受到的款待非常适合他的专业地位。然而,在战争结束后,尽管美国提供了有吸引力的条件,他坚持回到了苏黎世,他觉得他需要帮助重建“物质上和精神上遭到践踏的欧洲”。  哥哥和妹妹循着不同的路径,同时标志着一个结束和一个开始。移居美国,给赫莎带来了新的机会和新的生命。随着时间的推移,她在美国扎根。她写作出版了二十本书,很多都是写给儿童的。她于1973年去世。她的哥哥离开瑞士,结束他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的章节,也结束了在物理学史上一个独特的时期。这一时期,他的内心也得到了发展,这将促使他与荣格的交流产生新的意义。P58-60

序言

林道夫(Lindorff)博士请我为他对沃尔夫冈·泡利和C.G.荣格的研究写一份简短的前言,因为他信任我,认为我对这两个人都有所了解。不过,我觉得我并不能真的懂得像泡利和荣格如此复杂的人。尽管如此,我对泡利的确比较了解,所以我就斗胆接受了作者的请求。我之所以这样做,首要的原因是,这是一个颇胜此任的同事所做的研究。

这部作品是对泡利和荣格之间的通信所作的传记兼心理评论。二人都是20世纪的重要人物,但是他们之间的通信,其意义远远超过了作为我们这个时代的思想史的文件的作用。它所关注的问题,时至今日仍然是一个悬而未决的“波动的现象”。这是理论物理学家所面临的两难困境,在我所处的时代中,泡利构成了这一困境的最根本的成分。这样说是什么意思?

马克斯·玻恩[量子理论的创始人之一]说,理论物理学是一种“准神奇的过程,其中[用数学公式表达的]自然规律是从经验中抽象出来的”。这样说,也非常可能是正确的。

因此,泡利也是一个准魔术师。他的确是魔术师——这一点经由泡利效应显示了出来。所谓的泡利效应可以解释为一种“准奇迹”,泡利自己也相信。[泡利效应指的是只要泡利在场,就经常伴随有某种麻烦或尴尬的物理干扰的现象;也就是说,他的存在似乎对物质有一定的影响力。]因此,准魔术师甚至接近于魔术师。但是现在我们还必须问另一个问题:魔术师是什么?

对于这个问题,我无法提出比歌德的《浮士德》里更好的答案。歌德的表现方式是非常个人化的,而且歌德是一个“Gefulsmensch”(受情绪控制的人)。这使得他的表现是片面的,但是结果却也是图形化的,并且非常生动。我不能在这里阐释这位诗人的杰作。我这里只是提供一些提示。

在第一部分“门之前,复活节城”的一幕,浮士德跟他的助手瓦格纳抱怨说:

唉,身体的翅膀会不会轻易地成为精神翅膀的同伴。

对此瓦格纳答复说:

我自己也经常有一些幻想,但是任何像那样的冲动,我却从来不曾知道。

此时,浮士德喊道:

你只知道一种冲动;哦,你可能永远也不会知道另一种。在我的胸中,有两个灵魂在各自奋争,他们希望彼此分离。

翻开下一页,魔鬼梅菲斯特以狮子狗的外形出现了。

人们可以看到,瓦格纳根本无法理解浮士德的问题。但是,浮士德正处于危险之中。他有两个灵魂想要分开。在这种情况下,泡利是比较幸运的,因为在荣格身上,他找到了一个伙伴,他出于自己的经验,能够理解泡利,同时他也能够承认,尽管他经验相当丰富,他仍有很多不明白的事物。

马库斯·菲尔茨

瑞士苏黎世理论物理研究所教授

2004年

书评(媒体评论)

“我强烈推荐这本书,它有助于理解我们这个时代最杰出的理论物理学家之一泡利的复杂的内心生活。”

——卡什亚普·瓦萨瓦达,博士,物理学名誉教授,印第安纳大学一普度大学,印第安纳州印第安纳波利斯

“戴维·林道夫对沃尔夫冈·泡利和卡尔·荣格做出了迷人的描绘,细致入微地探索了物理和心理世界的奥秘。”

——乔·坎布雷,博士,《分析心理学》编辑

“物质与心理,以及此二者和精神之间的关系。仍然没有得到解决。泡利对科学的黑晴面的反思值得我们认真关注。”

——拉维拉·温德拉博士,《科学与神圣》的作者

“泡利观察了自己的内心,发现了我们到底何处出错,以及这一点在自我内心的反映,并着手治愈它。他完成了自己的工作,并且,在这场了不起的历程中,本书作者林道夫也完成了他自的工作。现在,能否缔造出一个新的世界历史,可能就取决于我们能否做好我们的工作。”

——J·盖瑞·斯帕克斯,荣格分析师

“林道夫向我们展示出,科学的真实路径是揭示整体性,不仅对自然如此,对于我们每一个人的内心也是如此。”

——F·大卫·皮特博士,物理学家,《同步性:物质和心灵之间的桥梁》的作者

“本书揭示了20世纪两个最伟大的头脑在思考我们这个时代最紧迫的问题时是如何相互启发对方的:需要将意义和谐地融入科学。强烈推荐!”

——维克托·曼斯菲尔博士,《头脑和内心——探讨科学与神圣的个入旅程》的作者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 2: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