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世纪弦歌(陈嘉庚李清泉文化视野)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阮温凌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第二章 五四时代平民教育

周恩来称颂华侨领袖陈嘉庚毁家纾难“凭良心和人格”说话办事,这一评价实际上也是对华侨领袖李清泉的一种写照。其沐浴中华文化传统道德阳光雨露的光辉一生,与祖国命运紧紧相连,倾资办学之诚毅精神,平民教育理念,正与周恩来教育思想相辉映。他们追随孙中山辛亥革命,建设祖国,抗日救亡,华侨教育,振兴中华。“所能者仅为诚、信、公、忠四字”。诚,即《中庸》道:“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信,即《论语·子路》日:“言必信,行必果。”《老子》日:“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公,即《尚书·周官》的“以公灭私”,《礼记·礼运》的“天下为公”,《淮南子·修务训》的“公正无私,一言而万民齐”,贾谊《新书·阶级》的“国而忘家,公而忘私,利不苟就,惟义所在”。忠,即《说文》言:“忠,敬也,尽心日忠。”《左传。僖公九年》言:“公家之利,知无不为,忠也。”诚、信、公、忠,乃华侨领袖实践之信条,本章即可以此审视:先知先觉新文化,新文化星空灿烂,最后平民教育家。

第一节 先知先觉新文化

直接推动陈嘉庚、李清泉故乡平民教育发展的,是几千年中华文化优良传统。南国侨乡宗教文化,五四运动先知先觉新文化,也有积极影响。先知先觉新文化,追溯历史,即有春秋战国时代的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带来的黄金时期,带来的文化学术之松绑。从王宫贵族解放出来的诸子百家,其学术主张各有创见,各抒己见,得以传播神州大地,大多为民间大众所接受。因而贤者聚众讲学,劳者工余听教,平民师生,互教互学,教学相长,蔚然成风,呈现大众化教育新气象,为中国文明史写下一篇洋洋大观的序言。直至五四新文化运动,才开始书写一部灿烂辉煌的平民教育史诗。

中国平民教育由其源头奔涌而来,到五四运动时期,先知先觉新文化的革命家、教育家才针对封建贵族教育制度提出革命口号,在世界新潮流的冲击下付诸实践行动,掀起新文化运动。他们大多来自高等学府和教育界文化界,一开始即主张对劳苦大众进行新文化的马克思主义宣传和科学知识教育,高举科学、民主大旗,在社会底层奔走呼号,发动劳苦大众投入新文化运动,反暴政、反腐败、反愚昧,争民主、争自由、争人权。组织平民教育讲演团、讲习所、演讲会,结合实际,开辟平民教育之路。创办工人夜校、农民讲习所、妇女夜校、工读学校、业余学校、识字班、扫盲班、读书班、读报社等,以多种形式的平民教育实体,掀起平民主义运动,出版平民教育书刊。他们公开在《平民教育》发刊词宣扬“爱的教育”、社会教育、生活教育、全民教育。具有先知先觉新文化的知识分子倡导的平民教育,接过孔子‘‘有教无类”、墨子“农工同举”、朱子“书院讲学”的衣钵,以工农群众为对象,以民间办学为基础,驰骋于平民社会,同工农大众结合成一体。

先知先觉新文化,最早有北京大学三位名校长之指引带动,有中国……

P23-24

后记

后 记 慧眼与窗口

文学理想,贵在艺术见解之慧眼独具,透视生活之窗口定位。作家“慧眼”依生活“窗口”而望,而了解生活的“窗口”则是第二只“慧眼”。文学创作,学术研究,所依靠的,也就是有这样一对“慧眼”。而眼观时空变幻,文学世界的“窗口”也不止一个。视“定位”而选,我最初倚靠的“窗口”,是指导学生学术研究和文学创作,组织学生阅读与鉴赏,提高其文化素质。教学实践中,也为其选定文学“窗口”,培养其“慧眼”独具。审美对象,丰富多彩;学术研究,海阔天空。从感性到理性,各显其能,各尽其才。如果没有“慧眼”独具,找不到对应“窗口”,文学理想就无法跨出第一步。

我的文学理想起步于学生时代的文学创作,转型于任教生涯的学术研究,再回归于今后的文学创作。从感性到理性再到感性,周而复始,深入文学世界探魅,解读艺术迷宫,了解人生,彰显人性。我的学术研究自文学鉴赏开始。这是美学指导与实践,带来审美活动的连锁反应,也是鉴赏主体感受、共鸣、想象、见解之循环,情感体验与主观评价之整合。学术研究,即在此发端。文学鉴赏与文学评论汇流一起,分不离,断不开。文学评论虽然也姓“论”,但它却要以赏心悦性的艺术形象引起的审美感受为先导,因而文学评论来自文学鉴赏;而文学鉴赏在审美心理活动过程,也要渗透鉴赏主体的倾向、认识、观点、态度,因而文学鉴赏蕴含文学评论。鉴赏是评论的基础,评论是鉴赏的提高。二者都是学术研究的必经之途。在文学鉴赏的“此岸”和文学评论的“彼岸”,有一座审美桥梁,那就是内心的“意会”——只有“意会”,才可以“言传”,“言传”就是“评论”,而“意会”只有通过“鉴赏”才能达到。我们的鉴赏活动和评论活动都要通过内心世界,因而有无限广阔的天地。正如雨果说的:“世间有一种比海洋更大的景象,那就是天空;还有一种比天空更大的景象,那便是内心的活动。”赫尔岑也说:“人的内心世界就是宇宙。”本来,作为客观世界现实生活之反映,其鉴赏对象内涵已经是够错综、够复杂、够多样、够丰富的了,再加上鉴赏主体各自都有宇宙般的内心活动和奥秘难测的意会神交,审美视点多有变换,参照构架不断转移,就必然要造成鉴赏对象和研究对象的“多义性”和“模糊性”了。即有所谓: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林黛玉,有一千个评论家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此即学术研究之我见:要独具“慧眼”,要选定“窗口”。

唯其如此,文学创作和学术研究才得以兴替,才得以繁荣。由此可见,在文学鉴赏和文学评论的广阔天地,观点是多种多样的,写法是无穷无尽的。但重要一点,鉴赏主体应该具有与众不同的学术敏感、艺术眼光和美学见解,写出自己独具审美个性和研究价值来。最忌人云亦云,跟在别人屁股后面走进死胡同。美国文学评论家马尔科姆·考利曾作过比喻:“文学评论——开着许多窗户的一幢房子。”在这幢房子里,每一个评论家都应该占有自己的窗口。我占有的窗口,则来自“心灵的敏感区”最佳视角的选择,要求慧眼独具。我透过这一窗口,观察人物形象,嘹望生活场景,审视思想主题,探寻艺术技巧。各种审美实践,各种管窥蠡测,始终围绕一个中心,即对艺术形象的探赏和对艺术技巧的探魅。而每一篇探赏文章,则在受到鉴赏对象的打动之后,深挖形象新意,提取艺术精华,寻求创作技巧,讲究语言艺术,重视结构章法,尽量写得活泼些、生动些、灵慧些、优美些、雅致些,把本身是鉴赏人家艺术作品的文章,写成让人家可以鉴赏的艺术作品。它应该带有诗的激情,散文的文采,小说的感染力。这是我在自己学术窗口竖起的一个高度,是鉴赏效果和审美价值统一的高度,够我攀登一辈子。回顾来路,出版研究著作《艺术形象探赏集》《人性美的追求》《菲华作家林健民创作研究文集》《欧·亨利的艺术世界》四部,发表于国际学术季刊和全国核心期刊、大学学报、省级杂志的论文逾三百篇,其中发挥学术价值影响较大的,已知有数十篇被权威刊物转载收录。二十一世纪以来研写“华侨文化”研究书系三编六著,是攀登第二高峰。而今马不停蹄,长篇小说三部曲创作,正在攀登第三高峰。因有慧眼之独具,窗口之定位,故有人生竖起三座高峰。

有生以来,除了读书,就是教书,甘居一隅,别无奢求。一生学问,清心寡欲,不求时髦,不赶浪潮,烟酒茶不染,唯嗜书如命。由于天生憎恨邪恶,追求美善,多遭风暴袭击,丢掉时间太多,总有紧迫之感。人贵拼搏,来日可追。人生追求,在于李白的“天生我材必有用”。学术之旅走到二十一世纪,从十三岁创作短篇小说《小红》起步,苦行僧整整笔耕六十年。而二十岁大学毕业后的教书育人,则逾五十年。平民教授,人性作家,今特以六部学术新著,聊作华侨文化工程“双庆”及个人“双庆”之礼物。文化赤子,文学理想,窗口慧眼,定位看准,即使处于文化沙漠,也能开拓文化绿洲,从死水微澜,到击浪兴波。

阮温凌二0一二年秋于南国绿洲灵慧泉畔

目录

华侨文化研究书系总序

绪论 华侨领袖辉映千秋

第一章 中华文化薪火传承

 第一节 兼爱施教源流长

 第二节 中国书院大观园

 第三节 世界宗教博物馆

第二章 五四时代平民教育

 第一节 先知先觉新文化

 第二节 新文化星空灿烂

 第三节 最后平民教育家

第三章 陈嘉庚的丰功伟绩

 第一节 诚毅弦歌昭身教

 第二节 教育引领新潮流

一 教育为本,振兴中华

二 爱的教育,启迪民智

三 重教重学,师范为先

四 精英校长,德才师生

五 学村示范,扩大办学

六 诚毅精神,滋润绿洲

 第三节 学子引领新潮流

第四章 陈嘉庚的光辉榜样

 第一节 办学引领新潮流

 第二节 英才建校海东头

一 第一名校集美中学

二 李光前办国光中学

三 刘玉水办荷山中学

四 陈碧玉办外语学校

五 对比反思

第五章 李清泉的丰功伟绩

 第一节 厥功至伟抗战者

 第二节 菲华经济开拓者

一 大展宏图的金融奇才

二 锐意兴革的木材大王

 第三节 抗恶锄奸革命者

一 福建自治为侨乡人民

二 维护华侨权益不让步

 第四节 抗日救亡功勋者

一 前线后方的夫唱妇随

二 八路军总司令表彰函

第六章 李清泉的光辉榜样

 第一节 南洋办报宣传者

 第二节 中菲友谊缔造者

 第三节 世界舆论赞颂者

第七章 李清泉华侨文化篇

 第一节 圳山书报文化史

 第二节 成美成材石圳人

 第三节 后裔及三同乡会

 第四节 华侨文化研究会

第八章 李清泉故乡教育篇.

 第一节 弦歌唱醒古城头

 第二节 南国绿洲众园丁

 第三节 教会兴教创业绩

 第四节 华侨办学兴中华

第九章 李清泉身后新景象

 第一节 弦歌响遍海东头

 第二节 石圳侨校展新姿

 第三节 菲华骚坛回响曲

第十章 周恩来教育思想赞

 第一节 教育者的指南针

 第二节 廉政者的传家宝

一 读书少年传统美德

二 民间办学引航舵手

三 爱心教育培养人才

四 知识分子知音导师

五 匡正现实真理准绳

 第三节 反腐者的长明灯

后记 慧眼与窗口

序言

卷前语

“华侨文化”研究书系包括第一编“南国绿洲”的《世纪弦歌》《学村候鸟》、第二编“华文创作”的《海峡悲歌》《海外星空》、第三编“艺术景观”的《审美棱镜》《海峡子规》。其中《学村候鸟》重在追寻巴金足迹侨乡行——巴金像学村候鸟,为李清泉的倾资办学、教育兴邦的平民教育业绩所感召,三次南下游学,参与李清泉故乡平民教育实践和文学创作活动,影响带动许多作家、教育家、科学家会聚南国侨乡讲学。除创作李清泉故乡的系列小说名著和系列散文佳作外,还培养一大批侨乡平民作家、平民教育家,引人瞩目。

连同前出版四著,共十部学术著作,乃创建以李清泉为主体的华侨文化研究会之奠基作。

三编六著,彰显华侨文化主旨,自成研究体系,相互关联,各自独立。以华侨文学、华文教育、台港澳文学、侨乡文化及古今中外文学艺术研究为主干,熔学术研究、文学评论、艺术鉴赏于一炉,融平民教育与平民文学为一体。脚踢孵化蛋种,手写人性文章;平民情结永驻,笔墨风雷激荡。写人之未写之少写,以昔鉴今,反腐倡廉,义务办事,自费行动,十年磨一剑。虽无国家基金和政府补助,然出自对华侨领袖和华侨教育之热爱,志在完成文化使命。前有国际学术季刊《文化中国》发表拙文十多篇,南洋四大侨报发表六篇相关长文,文化界瞩目,学术界青睐。与加拿大文化更新研究中心、陈嘉庚研究会、台湾华侨协会总会等国际文化机构合作交流,意义重大。

华侨领袖李清泉和颜敕贤伉俪,属于侨乡故土,属于中华民族,属于华侨世界,也属于菲律宾中华总商会等华侨机构侨领新秀,也属于其子孙后代和石圳宗亲三同乡会。创建以李清泉为主体的华侨文化研究会,撰写其华侨文化书系六著,旨在研究宣传华侨领袖陈嘉庚和李清泉的科教兴国、教书育人的诚毅精神和倡导平民教育的优良传统,笔墨更多集中于第一编“南国绿洲”,包括其身后侨领新秀及后裔宗亲关系密切者。心血结晶,书系六著,无私奉献。然所需出版经费,实非耗尽十年学术财力精力之单枪匹马者所能承担。幸蒙菲律宾华侨教育家慈善家陈祖昌率先赞助出版一著,立即兑现,侨界赞扬,衷心感谢!两年前还有李清泉嫡孙之一李国柱指定第一编“南国绿洲”答应赞助出版,旅菲石圳同乡会理事长李贻廉同时答应赞助出版一著,虽今未兑现,也先致谢!学术之旅菲律宾调研期间,得到陈祖昌、林玉燕、李长城、李世钦等华侨教育家慈善家在生活上的关照,无限感激!今为告慰李清泉在天之灵,共同完成文化使命,呼吁华侨慈善家支持书系六著出版齐全,以启动研究会之正常运作。

鉴于前出版、发表著作屡遭不同手法剽窃、抄袭及其他侵权行为的种种伤害,今书系六著已向中国作家协会作家权益保障委员会、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等维权机构和法学家请教、登记、存档,蒙其反侵权指导,采取维权措施,均此深表谢意!

华侨大学教授、研究生导师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加拿大文化更新研究中心研究员 世界华文文学家协会监事

二0一三年十二月

内容推荐

阮温凌的《世纪弦歌(陈嘉庚李清泉文化视野)》为“文化绿洲”书系的一种。全国著名的泉州侨乡诞生了两位华侨领袖:新加坡橡胶大王陈嘉庚和菲律宾木材大王李清泉。本稿即重点研究两位华侨领袖发扬孔子、墨子、朱子和五四新文化运动平民教育精神,率先创办集美学校、成美学校,集美集善,成美成材,以此为奠基石拓展平民教育大道,培育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精英人才。他们追随孙中山,投身辛亥革命,为建设祖国,教育兴邦,抗日救亡,并肩作战,建功立业。李清泉较短的人生无私奉献于抗日战争、革命建设、华侨教育、侨乡文化、中菲友谊,教育、培养了无数革命和建设英才,身后呈现华侨办学千姿百态的侨乡人文景观。书稿写人之未写、少写,集人物形象、历史事件、华侨教育、侨乡文化于一体,以昔鉴今,力图为中国教育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启示。

编辑推荐

陈嘉庚先生是举世公认的华侨领袖、中华英杰和伟大的爱国主义者,是海内外亿万中华儿女和华侨华人学习的好榜样。

李清泉先生是深受海内外中华儿女敬仰的菲律宾著名华侨企业家、银行家、报业巨子和爱国侨领。

  《世纪弦歌(陈嘉庚李清泉文化视野)》为“文化绿洲”书系的一种,重点研究两位华侨领袖发扬孔子、墨子等先贤教育精神,为建设祖国,教育兴邦做了很多伟大的贡献。编著阮温凌希望通过本书,以昔鉴今,力图为中国教育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启示。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2 22:1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