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tel电路设计与制版案例教程》(作者李利、刘鲁涛)共分12章,其中第1章为印刷电路板(PCB)和Protel 2004基础概述;第2~5章为原理图和层次原理图设计部分;第6~9章为PCB设计部分;第10章为电路仿真部分;第11章为PCB的电磁兼容设计部分;第12章为综合实例。。本书在讲解过程中,以实例贯通全书,在知识点的讲解中,尽可能结合实例,通过实例引导操作,以点带面,使对知识点的学习有章可循,在某些章节后面还附以典型实例来贯穿知识点,使读者的学习思路更加明晰,最后通过一个综合实例来使读者巩固其学习效果
《Protel电路设计与制版案例教程》(作者李利、刘鲁涛)从易学实用角度出发,详细介绍了Protel 2004的基本操作以及使用环境,并重点讲解了电路原理图设计、印刷电路板设计、电路仿真和电磁兼容等方面的内容。本书在讲解过程中,以实例贯通全书,在知识点的讲解中,尽可能结合实例,通过实例引导操作,以点带面,使对知识点的学习有章可循,在某些章节后面还附以典型实例来贯穿知识点,使读者的学习思路更加明晰,最后通过一个综合实例来使读者巩固其学习效果。
《Protel电路设计与制版案例教程》的配套资源包含了实例讲解视频、书中涉及的实例的原理图文件和PCB文件,以及一些方便读者理解的中间设计文件,同时还为读者提供了作者搜集整理的常用元件库和封装库,这些库可以满足读者日常设计的绝大多数使用需求。
本书从基础到提高,首先是一本针对Protel 2004初学者的入门书籍; 其次,本书还介绍了一些高级操作知识和进阶的内容,并总结了设计过程中的技巧、问题和经验,因此,也适合于具有一定Protel基础的电路设计人员使用。
第1章 PCB与Protel 2004基础概述
1.1 PCB设计基础知识
1.1.1 PCB的组成
1.1.2 PCB的板层和工作层面
1.1.3 PCB的设计流程
1.2 Protel 2004 简介
1.2.1 Protel的发展历史简介
1.2.2 Protel 2004的新特性
1.3 Protel 2004的中英文环境切换
1.4 Protel 2004的窗口和菜单简介
1.4.1 菜单栏
1.4.2 工具栏
1.4.3 工作窗口
1.4.4 工作面板简介
1.5 Protel 2004的常用设计编辑器
1.5.1 原理图编辑器
1.5.2 原理图库文件编辑器
1.5.3 PCB编辑器
1.5.4 PCB库文件编辑器
1.6 从一个简单的设计实例出发
1.6.1 绘制电路原理图
1.6.2 绘制PCB图
1.7 Protel 2004的文件组织和管理
1.7.1 Protel 2004的文件类型
1.7.2 使用Projects面板管理文件
第2章 原理图设计
2.1 原理图开发环境介绍
2.1.1 菜单栏
2.1.2 工具栏
2.1.3 工作面板
2.2 原理图设计的一般步
2.3 通过实例开始原理图设计
2.4 设置图纸参数
2.5 通过【元件库】面板管理元件库
2.5.1 安装和删除元件库
2.5.2 库文件的分类显示
2.6 放置元件
2.6.1 使用【元件库】面板放置元件
2.6.2 使用【元件库】面板搜索元件
2.6.3 通过菜单和工具栏放置元件
2.7 元件的编辑操作
2.7.1 对象的选择和取消选择
2.7.2 对象的删除
2.7.3 对象的移动和旋转
2.7.4 对象的复制、剪切与粘贴
2.7.5 元件的排列对齐
2.8 设置元件属性
2.8.1 元件的自动编号
2.8.2 手动设置元件属性
2.9 原理图布线
2.9.1 连接导线
2.9.2 放置网络标号
2.9.3 放置电源和接地符号
2.9.4 手动放置电气节点
2.9.5 放置总线和总线入口
第3章 原理图的后期设计
3.1 利用图形工具添加注释
3.1.1 添加单行文字
3.1.2 添加文本框
3.1.3 绘制多边形
3.1.4 绘制椭圆弧
3.1.5 绘制贝塞尔曲线
3.1.6 绘制椭圆
3.1.7 绘制扇形
3.1.8 放置图片
3.2 原理图的编译和调
3.2.1 原理图的编译
3.2.2 使用【Navigator】面板进行导航
3.2.3 原理图的自动检测设置
3.2.4 放置忽略ERC检查符号
3.2.5 编译调试
3.3 生成网络表
3.4 生成其他报表
3.5 原理图的打印输出
3.5.1 原理图的打印
3.5.2 智能生成PD
第4章 创建原理图元件和元件库
4.1 创建新的元件库
4.2 原理图元件编辑环境介绍
4.3 绘制一个简单的元件
4.4 从原有元件库中复制元件到用户库中
4.5 从现有原理图文件生成库
4.6 Protel 99 SE原理图元件库的导入
4.7 复杂元件绘制实例
4.7.1 实例一:绘制原理图元件AT89C51
4.7.2 实例二:创建多部件元件74LS00
第5章 层次原理图设计
5.1 层次电路图的相关概念
5.1.1 层次电路图及其优点
5.1.2 层次电路图的结构和组成
5.1.3 层次电路图中的网络ID范围
5.2 层次电路图的设计方法
5.2.1 自顶向下的层次原理图设计实例
5.2.2 自底向上的层次原理图设计实例
5.3 层次原理图之间的切换
第6章 PCB设计
6.1 PCB的设计流程
6.2 新建PCB设计文件
6.3 规划电路板
6.3.1 设置物理边界
6.3.2 设置电气边界
6.3.3 设置板层结构
6.3.4 板层与颜色设置
6.4 设置图纸参数
6.5 导入网络表和元件封装
6.5.1 添加和删除元件封装库
6.5.2 导入网络表
6.6 PCB的元件布局
6.6.1 元件布局的注意事项
6.6.2 元件的自动布局
6.6.3 元件布局和文件标注的自动调整
6.6.4 手工调整元件布局
6.6.5 网络密度分析
6.7 PCB的视图操作
6.7.1 工作窗口的缩
6.7.2 隐藏和显示飞线
6.7.3 PCB的三维显示
第7章 PCB布线
7.1 设计规则的设置
7.1.1 电气规则
7.1.2 走线规则
7.1.3 表贴焊盘规则
7.1.4 阻焊层规则
7.1.5 电源层规
7.1.6 测试点规则
7.1.7 电路板制作规则
7.1.8 高频电路规则
7.1.9 元件布局规则
7.1.10 信号完整性规则
7.2 自动布线
7.2.1 布线注意事项
7.2.2 自动布线参数设置
7.2.3 自动布线操作
7.3 手动布线
7.3.1 取消布线
7.3.2 手动布线操作
7.4 设计规则检查
7.5 【PCB】面板的使用
7.6 多层板设计
7.6.1 多层板设计方
7.6.2 分割内电层
第8章 为PCB设计收尾
8.1 放置安装孔
8.2 补泪滴
8.3 放置覆铜
8.4 调整标识和注释
8.5 PCB的报表输出
8.6 PCB的打印输出
第9章 创建PCB封装和封装库
9.1 手动创建元件的PCB封装库
9.2 根据向导创建PCB封
9.3 从现有PCB文件生成封装库
9.4 生成项目的集成库
9.5 手动创建元件集成库
第10章 电路仿
10.1 电路仿真概述
10.2 电路仿真的流程
10.3 绘制仿真原理图
10.3.1 放置仿真元件并修改参数
10.3.2 放置仿真激励源并修改参数
10.3.3 放置节点网络标号
10.4 仿真方式设置
10.5 仿真结果分析
10.6 【Sim Data】面板的使用
10.7 数字电路仿真实例
第11章 PCB的电磁兼容设计
11.1 PCB的电磁兼容问题
11.1.1 电磁兼容的基本理论
11.1.2 PCB上电磁干扰的来源
11.2 抑制电磁干扰的措施
11.2.1 电子元器件的选
11.2.2 PCB布局中的电磁兼容设计
11.2.3 PCB布线中的电磁兼容设计
第12章 综合实例
12.1 电路功能和芯片选型
12.2 绘制电路原理图
12.2.1 绘制原理图元件
12.2.2 为MSP430F149制作封装
12.2.3 电源电路
12.2.4 CPU电路
12.2.5 串口电路
12.3 绘制PCB
12.3.1 电路板设计
12.3.2 元件布局
12.3.3 PCB布线
12.3.4 设计检查
12.3.5 报表输出
附录 常用快捷键一览表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