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茹志鹃小说选(文学类)/中国文库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茹志鹃
出版社 江苏文艺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茹志鹃,当代著名作家。主要作品有小说集《高高的白杨树》《静静的产院》《草原上的小路》,长篇小说《她从那条路上来》,散文集《惜花人已去》,以及随笔《母女同游笼利坚》《漫谈我的创作经历》等。1958年发表成名作《百合花》。作品被翻译成多国文字。

本书收录了她的短篇小说29篇,包括《关大妈》、《黎明前的故事》、《高高的白杨树》、《澄河边上》、《静静的产院》、《阿舒》等。

内容推荐

本书精选作者各时期的代表作29篇,包括1979年获当年全国短篇小说奖的《剪辑错了的故事》,以及《百合花》等当代文学史上的名篇,较为全面地反映了茹志鹃的创作风貌。这些小说笔调清新俊逸,情书单纯明快,细节丰富传神,且凸显出作者特有的散文美、诗情美及女性特质。本书由江苏文艺出版社2009年新编。

目录

关大妈

鱼圩边

妯娌

黎明前的故事

新当选的团支书

百合花

高高的白杨树

如愿

澄河边上

春暖时节

里程

静静的产院

三走严庄

阿舒

同志之间

第二步

逝去的夜

喜筵

跟上,跟上

回头卒

剪辑错了的故事

草原上的小路

带着暖色的雪地

阿卫

路标

第一个复员的军人

家务事

儿女情

一支古老的歌

试读章节

关大妈

一个黑黑瘦瘦的解放军,胸前挂满了勋章和纪念章,急急地跑上小土坡,看样子他一路上就是跑来的。

他一跑上小土坡,就见一座朝南的新瓦房,原来房后面那个小竹园现在已经变成一片苍翠的大竹林了,只有左边坡下的那条小河,还是那样缓缓地流着。

这军人走到屋前,煞住了脚步,稍定了一下心,就慢慢推开院门。院里寂静无人,四下收拾得干干净净,一棵枝叶茂盛的槐树,把半个院子都遮得荫荫郁郁。堂屋的门敞着,一眼就望见上首高高地挂着一副金底黑字的大横匾,上面凸出矫健有力的五个大字:“游击队之母”。一旁墙上挂了一张黑镜框的半身放大像:一个梳分头的结实小伙子腼腆地微笑着,齐肩膀下面的一条空白上写着:“关桂平烈士遗像”。

这里就是关大妈的家,就是他日夜思念的地方。

七年前,新四军北撤后的第三年,十月尾的一个阴天。

在镇东五里多远的地方,大路边有一大片乱坟场。这就是有名的“穷鬼滩”,后来这里又成了清剿队的刑场;不过那时被杀害的人也都是穷人,所以大家还是叫它“穷鬼滩”。

这里的坟堆大都只有二三尺高,四周稀稀散散的站着几株秃树。来上坟的人很少,野草长得遍地都是,齐齐地有半人高。草已枯黄,给风吹得瑟瑟沙沙地响。

离大路较远,有一座坟,坟上还安了个定胜糕似的坟帽,土色是新的。坟前插着一炷香,放着一碗饭,那饭早已凉了。新烧的一堆纸灰,给风一吹,夹杂着枯叶,一起旋转着直升起来。

天色阴沉,黯淡。

关大妈坐在儿子的坟前,也没唉声叹气,也没嚎哭,只是发愣。

关大妈在这一带,真是个出名的心软命硬的人,她从二十一岁嫁到关家,到二十三岁那年,她刚怀了孕,一天,丈夫在地主家累得吐了血,用门板抬了回来,刚抬进家门,就咽了气。关大妈卸了大门,央人钉了口棺材,埋了丈夫。从此,家中里里外外,就剩她自己一个,她一个人下田拉犁插秧,一个人上山斫树砍柴,一个人回家挑水煮饭,挺了个大肚子,进进出出,闷声不响,有天大的苦处,也搁在自己心里。

也从这时候起,她就吃了长素。平常她一听到叫花子诉苦,一看到人家女儿出嫁,就会淌泪。可别人从没听见她自己说过一句伤心话。就拿她生桂平这事来说吧,那正是她丈夫死了那年的腊月初四,忽然她左右的邻居发现她整整两天没出门来了,听听她屋里也没动静。第三天一早她出来了,可是脸肿了,嘴唇破了,家里孩子也哇哇地哭起来了。她咧着咬破的嘴唇,微笑着告诉大家,她生了一个儿子。

关大妈就是这样的一个人。

现在她坐在儿子桂平的坟前,老觉得桂平还穿了那件白粗布单褂,敞开了怀,五花大绑地给人押着站在自已面前,响亮地说着:

“娘,我们不能世世代代都做人家案板上的肉,……别想我,可要记住这个仇……”

下面的话,关大妈听不清了,也听不懂了,想再凑近去看看,儿子那张红堂堂的长圆脸,笑了笑就没有了。

关大妈只觉得自己的心给人掏走了,胸口沉甸甸地闷痛,就像要炸开似的,喉咙里给一阵阵的酸味塞满了。她想大哭一场,可是哭不出泪,也叫不出声,只是在心里问着自己:

“青天!我家犯了什么法?桂平,你年纪轻轻,为什么落得这样下场……”

乌云一团接着一团,满天灰沉沉地见不到一块蓝天,只有一只老鹰在低空盘旋着。

关大妈眼睁睁地瞪着远处,耳朵里嗡嗡地响着儿子说的那句话:

“娘,我们不能世世代代都做人家案板上的肉啊……”

关大妈嚼嚼这句话的味道,突然感到自己的儿子,原来已长得那么高大,那么聪明。大概儿子就是死在这句话上的,这一想,倒提醒了关大妈。

自从大军北撤以后,儿子一直好像背着自己在做些什么事。常常深更半夜的在外跑,自己还当年轻人想找一个媳妇,这也是在理的,所以她就装聋作哑的当作不晓得。直到去年年底,一天晚上,一个黑黑瘦瘦的小伙子,提了一个硬小包来找他,那小伙子住了半宿,就悄悄地走了。哪知天刚放亮,清剿队下乡来清乡了,她急忙起来,脚还没跨出房门,就看见桂平高高地爬在屋梁上,正在把那硬包里的纸片,往屋顶上二梁木里塞。

等事情过去后,她忙问儿子这是怎么回事。桂平笑笑说:“娘,你吃了半辈子的素,也没过上一天好日子,这些纸条里,可尽是教我们翻身过好日子的办法……”P1-3

序言

“中国文库”主要收选20世纪以来我国出版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文学艺术创作、科学文化普及等方面的优秀著作。这些著作,对我国百余年来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发展产生过重大积极的影响,至今仍具有重要价值,是中国读者必读、必备的经典性、工具性名著。

大凡名著,均是每一时代震撼智慧的学论、启迪民智的典籍、打动心灵的作品,是时代和民族文化的瑰宝,均应功在当时、利在千秋、传之久远。“中国文库”收集百余年来的名著分类出版,便是以新世纪的历史视野和现实视角,对20世纪出版业绩的宏观回顾,对未来出版事业的积极开拓,为中国先进文化的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贡献。

大凡名著,总是生命不老,且历久弥新、常温常新的好书。中国人有“万卷藏书宜子弟”的优良传统,更有当前建设学习型社会的时代要求,中华大地读书热潮空前高涨。“中国文库”选辑名著奉献广大读者,便是以新世纪出版人的社会责任心和历史使命感,帮助更多读者坐拥百城,与睿智的专家学者对话,以此获得丰富学养,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为此,我们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按照“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要求,以登高望远、海纳百川的广阔视野,披沙拣金、露抄雪纂的刻苦精神,精益求精、探赜索隐的严谨态度,投入到这项规模宏大的出版工程中来。

“中国文库”所收书籍分列于6个类别,即:(1)哲学社会科学类(哲学社会科学各门类学术著作);(2)史学类(通史及专史);(3)文学类(文学作品及文学理论著作);(4)艺术类(艺术作品及艺术理论著作);(5)科学文化类(科技史、科技人物传记、科普读物等);(6)综合·普及类(教育、大众文化、少儿读物和工具书等)。计划出版约1000种,分辑出版。自2004年以来,已先后出版三辑,每辑约100种,分精平装两类。213139年时值新中国成立60周年,特将“中国文库”第四辑作为“新中国60年”特辑推出,主要收选新中国成立60年来祖国大陆原创性人文社科类名著。

“中国文库”所收书籍,有少量品种因技术原因需要重新排版,版式有所调整,大多数品种则保留了原有版式。一套文库,千种书籍,庄谐雅俗有异,版式整齐划一未必合适。况且,版式设计也是书籍形态的审美对象之一,读者在摄取知识、欣赏作品的同时,还能看到各个出版机构不同时期版式设计的风格特色,也是留给读者们的一点乐趣。

“中国文库”由中国出版集团发起并组织实施。收选书目以中国出版集团所属出版机构出版的书籍为主要基础,逐步邀约其他出版机构参与,共襄盛举。书目由“中国文库”编辑委员会审定,中国出版集团与各有关出版机构按照集约化的原则集中出版经营。编辑委员会特别邀请了我国出版界德高望重的老专家、领导同志担任顾问,以确保我们的事业继往开来,高质量地进行下去。

“中国文库”,顾名思义,所收书籍应当是能够代表中国出版业水平的精品。我们希望将所有可以代表中国出版业水平的精品尽收其中,但这需要全国出版业同行们的鼎力支持和编辑委员会自身的努力。这是中国出版人的一项共同事业。我们相信,只要我们志存高远且持之以恒,这项事业就一定能持续地进行下去,并将不断地发展壮大。

“中国文库”编辑委员会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8 14:5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