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黄曼君主编的《中国20世纪文学理论批评教程》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本书打破了近代、现代、当代分离的格局,基于中国20世纪文学的整体概念,从客观的视野和新的历史镜角,编写与阐释中国20世纪,即从戊戍变法前后的文学改良到社会主义新时期的文学运动将近一百年的文学理论批评。
绪论
第一章 中国20世纪文学理论批评的现代转型(上)
第一节 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的古典形态
第二节世纪之交文学理论批评的过渡性等等征
第三节 五四时期文学理论批评的现代性勃兴
第二章 中国20世纪文学理论批评的现代转型(下)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批评的兴起和发展
第二节 新时期文学理论批评的多元开放局面
第三章 中国20世纪文学理论批评的总体特征
第一节 审美的社会价值论观念
第二节 注重主观选择的理论形态与批评类型
第三节 趋于科学化的思维方式与概念、范畴系统
第四节 多元共生、互补交融的“两岸四地”文学理论批评格局
第四章 中国20世纪文学理论批评的价值取向(上)
第一节 社会政治价值取向
第二节 精神启蒙价值取向
第五章 中国20世纪文学理论批评的价值取向(下)
第一节 审美感悟价值取向
第二节 语言形式价值取向
第三节 学理认知价值取向
第六章 中国20世纪文学理论批评的文体分类批评(上)
第一节 诗歌理论批评
第二节 小说理论批评
第七章 中国20世纪文学理论批评的文体分类批评(下)
第一节 散文理论批评
第二节 戏剧理论批评
第八章台湾、香港、澳门的文学理论批评
第一节 台湾文学理论批评的历史发展与基本特征
第二节 香港、澳门文学理论批评的历史发展与重要现象
第九章 中国20世纪通俗文学理论批评
第一节 通俗文学及其理论批评的界定
第二节 通俗文学理论批评的发展历程(上)
第三节 通俗文学理论批评的发展历程(下)
第四节 几个重要理论问题的辨析
第十章 中国20世纪文学理论批评与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
第一节 中国古今文论特征的比较
第二节 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阐释和转换
第三节 中国20世纪文论的回归与创新
第十一章 中国20世纪文学理论批评与西方文学理论批评
第一节 中西文论的比较
第二节 西方文论对中国文论的影响与转换
第三节 中国文论的“西化”特征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