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劳资纠纷:事件的肇始
陶行知被通缉之前,由他一手创办的晓庄学校被勒令停办。
一位农村学校的校长,为办学竞遭来缉捕之祸,这在怪事迭出的民国,仍然不失为一桩奇闻。一所农村学校,究竟触动了当局哪根敏感的神经?
1930年3月15日,是晓庄学校建校3周年的日子。晓庄学校白手起家,荒野建校,陶行知更是苦心孤诣,惨淡经营;多少个日夜,劳精伤神,呕心沥血,一路坎坷,始有今日。为此,陶行知有心要好好庆祝,为他特地安排了3天时间,活动节目相当丰富,达26项之多。
显然陶行知是要通过15个展览会及其他活动,全面展示晓庄学校的各个方面。事先他给社会各界发了前来观礼的邀请函。来宾们如果参加了活动,自然就会对晓庄学校有一个全面的印象。而对晓庄学校的成员来说,一下搞出这么多节目,如同要准备一桌子的珍馐美馔招待客人,自然也忙得不亦乐乎。陶行知如此将欢庆节日与宣传学校结合起来,是想要一举两得。
仿佛人生如戏一高潮过后往往是低谷,狂欢之后常常是哀伤;宿命的人恐怕也要说,大喜多为大悲的预兆。晓庄校区地面上校庆爆竹的纸屑尚未扫除尽净,剧社同学们的脸上仿佛还留有油彩的痕迹,陶行知与晓庄学校的劫难就已经到了!
事情仿佛肇始于3月下旬和记洋行的一场劳资纠纷引发的风潮。
地处南京下关长江之滨的和记洋行为英国商人所开办的蛋厂,最初是工人对劳动报酬不满,要求加薪,遭厂方拒绝,矛盾于是爆发,以致停工。4月1日经过南京市党部、民训会、社会局会同派员调解,工会与厂方签订了条约,规定所有工友,均由工会介绍,得厂方同意雇用。可是厂方却不信守条约,指使工头擅办雇用工人事宜,而将大多数工人开除,致使4月3日复工时发生激烈冲突,厂方竟请泊于下关码头的日本军舰水兵保护。首都警察也随后出动,平息了暴动并拘捕数人。虽《申报》、《时事新报》等报均称冲突中只是有工人受伤,但盛传英国水兵枪杀工人数名,各校随即组织四三惨案后援会作为声援。
4月5日上午,失业工人又在和记洋行附近集会示威;下午城里各校学生500多人各持旗帜,整队向下关进发。他们一路高呼口号,散发传单;途经江岸时,看见江中停泊的十多艘日舰,群呼打倒日帝国主义驱逐日舰出境等,声势雄壮;抵达目的地后,即分头发表演说。警察随即赶赴现场阻遏事态激化。下午四时,教育部长蒋梦麟接到市教育局局长顾树森报告,随即亲赴下关视察,回部后紧急召集各大学校长前去谈话,面嘱各校要极力阻止学生结队游行示威,市教育局同时也召集公、私立中学校长叮嘱开导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