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王明传(增订本)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周国全//郭德宏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王明,中共早期主要领导人,凭借苏联的扶植,在20世纪30年代一度操控中共最高领导权,积极推行“左”倾机会主义路线。王明,一生瞻左顾右,歧路徘徊。他堪称中共“左”倾第一人,以他为代表的“左”倾教条主义错误,在中共中央占据统治地位的时间长、危害大,给革命造成严重损失。悖论的是,抗战时期,王明又犯了严重的右倾错误。晚年踏上留居苏联的不归路,著书立说攻击中共和毛泽东。这样一个大浮大沉的历史人物,是如何成长发迹的?如何掌握中共最高权力的?又是如何在高层斗争中沉落的?《王明传(增订本)》作者周国全、郭德宏依据可靠的历史资料,对王明的一生做了客观公正的评说。

内容推荐

周国全、郭德宏著的《王明传(增订本)》讲述的是:王明是中共党史上的有名人物,但是他同许多人走的道路却不同,他既为党做过一些有益的工作,也犯了给党的事业带来巨大损失的“左倾”错误;后来随着共产国际战略策略的转变,他的思想也逐步发生变化,于1937年底回国后又犯了右倾错误。他口头表示接受批评,改正错误,实际上却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了解王明的一生,从王明一生中汲取经验教训,对于我们从正反两方面总结党的历史经验,加强党组织的建设,提高个人的修养,都是有所裨益的。

目录

增订说明

第一章 青少年时代

 第一节 幼年

 第二节 六安、武昌求学

第二章 赴苏留学

 第一节 巴结米夫

 第二节 热衷派别斗争

 第三节 中共六大前后

 第四节 所谓“二十八个半布尔什维克”

 第五节 “清党”

第三章 回国

 第一节 《红旗》报编辑

 第二节 被捕与泄密

 第三节 满腹牢骚

 第四节 从追随到反对李立三

 第五节 留党察看

 第六节 无理要求

 第七节 结婚

第四章 上台

 第一节 米夫来华

 第二节 《两条路线》小册子

 第三节 进入政治局

 第四节 掌握中央实权

第五章 推行“左”倾错误

 第一节 反“右倾”

 第二节 组织改造

 第三节 打击异己

 第四节 离沪赴苏

第六章 驻共产国际代表(上)

 第一节 驻共产国际代表

 第二节 反日统一战线的提出

 第三节 指导东北抗日斗争

 第四节 思想上的反复

 第五节 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第七章 驻共产国际代表(下)

 第一节 起草“八一宣言”

 第二节 共产国际七大

 第三节 “联蒋抗日”的提出

 第四节 回国前后

第八章 推行右倾错误

 第一节 右倾思想的形成

 第二节 长江局书记

 第三节 过分相信国民党

 第四节 无视中央

 第五节 家长式作风

第九章 回到延安

 第一节 留延安工作

 第二节 讨好毛泽东

 第三节 女大校长

第十章 对抗整风

 第一节 拒不检查

 第二节 “中毒”事件

 第三节 继续对抗

 第四节 万言检讨

第十一章 主管法律事务

 第一节 宪法起草组长

 第二节 再作检讨

第十二章 建国初期

 第一节 继续从事法律工作

 第二节 拒写声明书

 第二节 在国内的最后两年

第十三章 在苏联的最后岁月

 第一节 第四次赴苏

 第二节 站在苏联领导人一边

 第三节 《中共五十年》

 第四节 去世前后

 第五节 王明的诗歌

结束语

试读章节

王明在学习期间,由于个人聪明,学习又努力,成绩一直很优秀。据同班同学王逸常回忆:“我与陈绍禹都是班上学习较好的同学。当时老师批改的作文本,每次都按写作的好坏次序发放,最好的放第一本。每次发放的第一本不是我的,就是陈绍禹的。凡写文言文时,往往我是第一本,凡写白话文时,陈绍禹往往是第一本。他的白话文写得很生动。”“陈绍禹舌苔突突的,学习外语自然条件不好,可是他肯读,常常反复地练,所以,英文也学得不错。”

据孟庆树说,王明在三农时,参加过抵制日货、办平民夜校和反对反动的安徽督军马联甲的活动。1922年,安徽一中学生姜高琦被马联甲枪杀,三农学生曾罢课示威,王明还写了《高琦不死》诗一首:

死于军阀手,活在青年心。

英雄倒一个,继起千万人!

王明1926年12月14日在莫斯科中山大学填的登记表还说,他从1923年至1924年上半年,还曾在三农担任过学生联合会的工作。

但据王明的同学王逸常说:王明在学校开展的政治运动中,“既不站在激进派一边,也不站在保守派一边。而是站在中间立场,采取温和态度”。王明的同班同学、和王明“形影不离”、对王明“知之较详”的桂尊秋也说:“三农学校开办后,在同盟会员、校长沈子修影响下,聘用朱蕴山、桂月峰、钱杏邨等进步人士为教师,给学校带来了革命气象。在1919年到1924年的5年中,学校开展了‘响应五四运动’、‘反对曹锟贿选’、‘大演革命文明戏’、‘驱逐坏县长骆通’、‘成立贫农夜校’和‘赶走继任校长刘先黎’等一系列的政治斗争。陈绍禹在那几年没有什么进步表现。”特别是在1924年驱逐刘先黎的斗争中,他竟站在拥刘的学生一边。当时“全校百分之八十的学生反对刘先黎,只有陈绍禹等少数人支持他。陈绍禹甚至支持刘先黎用武力镇压学生。我当时就跑到六安附近的农村,后来回了家,也顾不得毕业不毕业之事。后来,听说刘先黎把所谓‘闹事者’都开除了。我也被开除了。陈绍禹是毕业离校的”。  1924年夏王明从农业学校毕业后,因家庭生活困难,在上不上大学的问题上一时拿不定主意,遂回家与父母商量。据孟庆树说:金寨镇的两个大绅士汪四爷(汪培之)和桂四爷(桂玉阶)为了不让绍禹上大学,合开一个山货行,把绍禹父亲的生意顶了一半以上,并阻止邮政代办所设在绍禹家。绍禹的同学阚如棠也请绍禹到霍邱县阚家圩的高等小学校去教中文、英文和算术三门课,一年给三百块钱,因为阚知道绍禹学的好,三门课都能教。绍禹和父母商量是否先教两年书,积点钱再升大学。但绍禹父亲说:“既然汪桂两绅士捣乱,今年就非升大学不可!没钱也得升学,给他们看看!”并说:“穷也要穷得有骨气!”母亲说:“要像牡丹,不要像芍药。你看芍药那点不如牡丹,就是因为没有骨头,一见霜就凋零了。”绍禹听了父母的话后,随笔写了一首题为“芍药”的诗,给父母看。这首诗的内容是:

堪称国色与天香,可算花中又一王。

能向牡丹比芳艳,唯无傲骨不经霜。

在父母的支持下,王明决定报考大学。但他和同学陈璧如到了安庆后,才知道安庆没有大学,并从三农校长刘先黎处得知可以报考武昌商科大学。于是,他和詹禹生、陈步云决定报考商大,并在安庆“发起组织安徽青年学会”。

1924年9月,20岁的王明升入武昌商科大学预科。

P12-13

序言

增订说明

王明是中共党史上有名的人物,曾担任中共中央和共产国际的领导工作,两次犯了“左”倾或右倾的错误,使中国的革命事业遭受了严重损失。但他在延安整风中,一直拒不承认错误。直到1945年党的六届七中全会前后,才写了检讨。不久,他又翻案。为了给自己的错误翻案,他在晚年编造谎言,歪曲事实,吹嘘自己,污蔑毛泽东和党的其他领导人,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为了了解王明的一生,从他的一生中吸取经验教训,从20世纪80年代初起,周国全同志和我开始搜集有关王明的材料,并与李明三同志合写了《王明评传》,1989年由安徽人民出版社出版。这是国内外关于王明的第一本传记。在此书出版之前,关于王明的书都是批判性的。由于是“评传”,此书的分析、评论、批判仍然比较多。但在写作此书的过程中,我们第一次利用了中央档案馆和中央组织部的档案材料,以及俄罗斯等国外的材料,还原了一个比较真实的王明,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其后出版的各种有关王明的著作,凡是引用的中央档案馆和中央组织部的档案材料,大部分都是从本书中转引或转抄的。因为迄今为止,只有我们两个人看过这些档案。1997年,周国全同志和我删掉了原来的许多评论和批判,并增加了一些新材料,将此书改为更为平实的《王明传》,1998年由安徽人民出版社出版。

不久前,人民出版社的王世勇同志觉得此书还有些价值,提出由人民出版社再版。我觉得此书是15年前出版的,内容已经比较陈旧,而且字数太少,只有20万字,很多内容都没有写进去。这15年来,关于王明的研究发现了很多新资料,出了很多新成果,有不少新的进展。如果再版,就应该把这些新资料、新进展都吸收进去,反映出来。因此,我提出应对原书加以改写和充实,以反映关于王明研究的最新研究水平。周国全同志完全同意我的提议,觉得改写一遍很有必要。于是,我就根据这15年来发现的新资料,出版和发表的新成果,对原书进行了改写和充实。为了使本书更加客观,我把各种不同的观点都写了进去。这些观点都是各位学者的研究成果,把它们写进来,有助于大家互相参考,以便做全面的分析和判断。

改写部分和新充实内容如有不当之处,敬请专家指正,并由我完全负责,特此说明。

郭德宏

2013年12月于北京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30 3:0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