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湛纳希是蒙古族历史上伟大的文学家和思想家。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这部包括手抄影印本在内的《尹湛纳希全集》,是中国蒙古族文化生活和中国多民族文化生活中一件大事,也是蒙古国、俄罗斯等地蒙古族和国际蒙古学界的一件大事。
《尹湛纳希全集(共5册)》主要内容包括了《韵文杂文及中篇小说》、《红云泪》、《一层楼》、《青史演义上下》、《泣红亭》。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尹湛纳希全集(共5册)(精)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尹湛纳希 |
出版社 | 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尹湛纳希是蒙古族历史上伟大的文学家和思想家。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这部包括手抄影印本在内的《尹湛纳希全集》,是中国蒙古族文化生活和中国多民族文化生活中一件大事,也是蒙古国、俄罗斯等地蒙古族和国际蒙古学界的一件大事。 《尹湛纳希全集(共5册)》主要内容包括了《韵文杂文及中篇小说》、《红云泪》、《一层楼》、《青史演义上下》、《泣红亭》。 内容推荐 尹湛纳希(1837——1892),是我国蒙古族文学史上具有代表性的小说家和诗人,出生在卓索图盟土默特右旗(今辽宁省北票县下府乡)的一个封建贵族家庭里。三十岁后,他正式开始了自己的文学生涯,惨淡经营二十五年,翻译了《红楼梦》等书,在创作上除完成续撰亡父的遗著《青史演义》外,写出了长篇小说《一层楼》,以及若干诗词、杂文、论文。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这部包括手抄影印本在内的《尹湛纳希全集》,是中国蒙古族文化生活和中国多民族文化生活中一件大事,也是蒙古国、俄罗斯等地蒙古族和国际蒙古学界的一件大事。 《尹湛纳希全集(共5册)》主要内容包括了《韵文杂文及中篇小说》、《红云泪》、《一层楼》、《青史演义上下》、《泣红亭》。 目录 《青史演义上下》 初序 第一章 承天运圣人降生 凭地灵英豪云集 第二章 击五贼布古尔吉逞英豪 群英会乌优图斯钦论饮酒 第三章 克鲁伦河畔毛浩来初次用兵 塔拉贵山下圣太祖一箭中虎 第四章 依山水要隘三报深仇 趁风雪交加两次用计 第五章 暴主逆仆为社稷之敌 善男美女结鞍上之缘 第六章 赫利特莽汉帕拉古岱不畏敌人死里逃生 卫拉特胡达嘎那布和苦劝君王悬崖勒马 第七章 柳树丛中夜莺啼鸣送讯息 乃蛮国洪格尔珠拉尽孝心 第八章 巫师祈祷作法呼风大战勃特国 毛浩来论事问罪希热呼图克 第九章 都胡楞河畔射盔震金使 伊吉勒吉部结亲赐玉枝 第十章 善怀的索隆高娃痴情想念阿拉坦 孝敬的洪格尔大惊军师毛浩来 第十一章 忠诚的伊德尔哭说鸳鸯 痴情的帕拉古岱笑报婚事 第十二章 可耻的伊拉固三次放毒克鲁伦河 心诚的铁木真一次施德吉布胡朗山 第十三章 查伊那草原军师毛浩来生擒恩胡德王 乌利扬河边大将布古尔吉驱赶扎鲁特汗 第十四章 英雄布古尔吉渡河火攻索隆古德部 智者毛浩来擒使定计出兵索隆古斯 第十五章 扎勒玛朝廷辩论分真伪 撒公主客舍据理昭冤案 第十六章 素隆古斯撒仁公主一笑救社稷 固尔勒斯纳仁皇帝无道失国土 第十七章 窝仑太后心表慈母之爱 居森夫人尽显宽厚之仁 第十八章 天子朋辈云集皇天降下甘露 雅布嘎口出秽言被圣主赶走 第十九章 扎利图罕纠集九国之兵攻伐宝尔吉格德 圣主太祖精选五虎上将智取萨尔拉格国 第二十章 众前明法毛浩来背缚双手 为国捐躯扎勒玛自我砍肩 第二十一章 毛浩来看水势神机妙算 扎利图入梦乡水火亡国 第二十二章 遇滚石圣太祖显英灵 逢死期莫和图遭毙命 第二十三章 献珠牙勃特国君臣表韬略 逞淫威赫利特父子张气势 第二十四章 塔斯山口军师智破五路赫利特军 塔尔克河太祖义释赫王陶高利勒 第二十五章 拒众意圣太祖辞皇位 洒热血众太子发誓言 第二十六章 鏖兵哈拉金岗圣太祖显智 激战嘎拉珠河温都尔殉国 第二十七章 报弟仇太祖野战两年 为君计重臣占卜三次 第二十八章 赫利特数尽亡呼伦 勃特国势盛临塔河 第二十九章 圣太祖议定赫利特乃蛮亲事 毛浩来智降旺固布布顿二部 第三十章 扣银碗毛浩来定破敌之计 割头发蒙大臣论罢兵之由 第三十一章 施九宝军师大破乃蛮 赐三杯太祖轻取九部 第三十二章 修恩德太祖感百臣 施仁义军师报两国 第三十三章 施仁义天子举好汉荡妇 发慈心圣人完儿女婚事 第三十四章 定社稷太祖联姻功臣 施威风阿皇乱罚贵卿 第三十五章 弃查斯乌拉阿尔斯朗妄扑红日 下哈尔黑古勒毛浩来雪天迎战 第三十六章 天子一箭碎铁石 地曜单弓试金兽 第三十七章 施九礼圣主赏九卿 设盛典太祖登皇位 第三十八章 赐爵位太祖定万年尊号 论臣次天子封千秋名衔 第三十九章 封官职皇主始自旧臣 降异国太祖笑纳献鹰 第四十章 伊勒德希城陶都身亡 杭盖山上曲屈律就戮 第四十一章 出狂言安巴盖阵前丧命 善思谋李安全获主天恩 第四十二章 吐唾沫太祖撼金朝 施小计谋臣定中原 第四十三章 金主害民亡社稷 蒙皇爱民破劲敌 第四十四章 取辽东耶律留哥归蒙古 率九将成吉思汗破金国 第四十五章 执中反叛杀永济 太祖盛怒临黄河 第四十六章 不亡故国圣主恩德长 不改邪心金主奸计多 第四十七章 成吉思破中原迁居大都 忽必烈生大都平定燕京 第四十八章 分疆土太祖封诸子 设大筵皇主宴众卿 第四十九章 建奇功毛浩来封国王 享高寿母太后修白塔 第五十章 伐金国毛浩来破七城 赴夏廷察汗台笞百官 第五十一章 高丽观星顺太祖 西域逆天激圣主 第五十二章 伐西域皇主破妖术 攻宋金太师降众将 第五十三章 伐西域太祖破十城 讨宋国太师服劲敌 第五十四章 五十三岁国王述衷情 六十一岁皇主显神力 第五十五章 毛浩来解州归天 李遵顼西凉丧命 第五十六章 听忠言太祖班师回国 完功德太后逝世升天 第五十七章 武仙造反乱真定 德旺饶舌失西凉 第五十八章 宝鲁岱松围青州 察窝二王攻南京 第五十九章 青州府里宝太师授计破宋 六盘山下成吉思遗诏取金 第六十章 立封碑厚葬太祖 逆帅言蒙军失利 第六十一章 登祭坛窝阔台即位 荐天泽宝太师呈表 第六十二章 治乱臣太宗进中原 杀善哥国王取凤翔 第六十三章 攻扬州李全死新塘 离宛子曹王变囚徒 第六十四章 战三峰三千胜十万 攻汴梁十万围百万 第六十五章 宝鲁元帅克汴梁 蒲察官奴囚金主 第六十六章 太宗封措衍圣公 哀宗害民造人炮 第六十七章 太师谈笑论时运 哀宗殒命金数终 第六十八章 汪世显叩谢贵太子 赵玉静身配高小姐 第六十九章 贪文赋赵范失城池 进忠言楚材减课税 《红云泪》 第一回 第二回 第三回 第四回 第五回 第六回 第七回 第八回 第九回 第十回 第十一回 第十二回 第十三回 第十四回 第十五回 第十六回 第十七回 第十八回 第十九回 第二十回 第二十一回 第二十二回 第二十三回 第二十四回 第二十五回 第二十六回 第二十七回 第二十八回 第二十九回 第三十回 第三十一回 第三十二回 第三十三回 第三十四回 第三十五回 第三十六回 第三十七回 第三十八回 第三十九回 第四十回 第四十一回 第四十二回 《泣红亭》 第一回 尊圣旨贲侯进京城 理家务金公归故里 第二回 秉丹心疆臣奏忠言 结金兰义友诉知音 第三回 百折不挠妙鸾心 一春再新芳草色 第四回 雀传言璞公子情谊长 花笑人卢小姐见识短 第五回 八角亭赋诗悲往事 金山寺投江识所归 第六回 望长江顾夫人哭闺女 吊陷塜璞公子得石匣 第七回 怀古述今平山堂 仗义施恩孟尝店 第八回 康员外客店收义子 程夫人船舱抱螟蛉 第九回 假姻缘喜极变忧 真姐娣乍合又离 第十回 山遥水隔无阻义友 真情既清诬陷难当 第十一回 凌云诗骄遇蠢客 宪章酒傲激狂生 第十二回 柳丝莺歌织春色 黄花红叶叠秋光 第十三回 妙鸾遁身人白云 绿野喷香化黄丘 第十四回 听雨声明提旧事 看梅花悄透新香 第十五回 佛堂奇逢啼笑姻缘 花园巧遇惊惧相会 第十六回 期功名为国忘家 摒富贵保身养性 第十七回 友伴有缘能相会 兄弟偶遇不相识 第十八回 红心友志题红叶句 多余人论证多余时 第十九回 完夙缘喜娶三美眷 赛才学巧吟六竿诗 第二十回 簪金归里团聚会芳园 顽玉惊梦终结泣红亭 《韵文杂文及中篇小说》 尹湛纳希早年诗歌 散诗一首 青峰 景色何其优美 甘霖 红尘乱世 深沉雅洁 彩虹消亡 抛却红尘 白云 卑贱者 苏醒 尾诗 尹湛纳希成年后诗歌创作 白云 双鸟 明媚春光 明朗之夏 凉秋 寒冬 “轻松”组诗 驼背那颜 忠心耿耿 生活 悼诗 散诗八首 数典忘祖 尹湛纳希杂文集 石枕评说 法师之伪 莫忘祖先 匪夷所思 妒贤嫉能 不可置信 经文与书卷 仇 论圆形的图画 村野老翁志 月鹃记 第一回 花丛藏身前缘注定 草亭避难命里该然 第二回 凌珠公子花园得心痛 乌玉小姐大厅害愁思 第三回 掏心腹说真话滴泪已红 看图像忆往事灯光更绿 第四回 鹫夫人信卜并不后悔 王官家遵令毫不放松 第五回 安远王梦后得石子 凌公子折断桂花枝 第六回 说原委珠宝增色成 姻缘双鹃齐飞 梦红楼梦 《梦红楼梦》译者前言 三妙传序 三妙传初卷第一回 三妙传初卷第二回 附录 古拉兰萨诗歌 祝灭寇班师还 思军营 望太平 怀念 太平颂 忠心义胆 报国 忆故友 贼寇凶烙 红尘扰攘 长城 得志 林冲 弈棋 无名稳士 饱眼福 雀鸟喜鸣 降灾 本领 魑魅魍魉 巧燕 孤鸟 感怀 戒色 鼢鼠 答谢 酬答 人情 酒色 丽人 美女 绝色 少女吟 人世 反复吟唱之诗 重见天日 青灯之卷 痛恨 清静 解闷 读书 著述 古书 蒙译水浒 译书 写作 刚毅 鸡鸣 发奋 孽果 心醉 金色世界 桃花 黄菊 白菊 咏月 明月 苍松 春花 春梦 咏新月 春雨 及时雨 风萧萧 春雪 初秋 秋花 秋 秋风 悲秋 深秋 咏莲 初秋观花 雪 冬寒 醒世歌 中秋水歌 贡纳楚克诗歌 读《红楼梦》偶感 规劝自己 知我者少 寒雨 悲秋 奸诈残忍 静夜思 学识可贵 滑稽诗 读书 散诗六首 此物 嵩威丹忠诗歌 万年流芳 兄之笔迹 美色 祝富裕 春天 英名流芳 双飞燕 再倾听 财权 鲜花 晨露 月夜 月 和秋思 悼诗 《一层楼》 第一回 北斗宫女魁星现象 西瑶池老王母赐筵 第二回 发正言花仙循时令 借风力月姊意猖狂 第三回 白老寡一进贲侯府 孟圣如初岁海棠院 第四回 赏对联贲侯嘉甥女 听曲文琴默诤表弟 第五回 宴花烛人月双团圆 猜诗谜言语皆文章 第六回 玩骨牌姊妹生心隙 送亲眷风雨增凄凉 第七回 红云润面采花女 绿水涤心踏芳人 第八回 饬乃儿椿堂施峻威 诲弟子严师释经文 第九回 咏花池乐中寻乐趣 赐吉簪错上错凑合 第十回 论书画璞玉呈才藻 诉肺腑妙鸾话语强 第十一回 情切切静日花有语 乐悠悠清夜玉生香 第十二回 金夫人生辰议亲事 白老寡二进贲侯府 第十三回 赏桂花芳气峭透袭 宣酒令丑态忽尽现 第十四回 热中寓寒参禅景 喜间生悲叹月诗 第十五回 损芽词中行规谏 枯叶典里识聚散 第十六回 喜新遇琴上诉心情 下荒庄灯下定计谋 第十七回 皇恩重武臣睡意浓 父教严娇子诡计多 第十八回 怜贫填词璞玉脱险 风雪联句琴默雅谑 第十九回 弃儒冠慕野归农田 郑忠言命斋思良友 第二十回 松月轩独琴律自和 教谕斋双玉声相抵 第二十一回 赖夙分恶遇变良机 依前缘悲惋化痴情 第二十二回 璞公子长夜题情诗 卢小姐伤春悲往事 第二十三回 展才制赋七巧图 寻根究底九连环 第二十四回 琴宝钗炎夏定归志 卢黛玉凉秋闻喜讯 第二十五回 慧福寿隐恶藏绣鞋 贤琴默扬善荐怨婢 第二十六回 凝翠堂四美论茶史 鸿文馆群芳行酒令 第二十七回 鸟雀相争各为其主 琴卢两分自有分定 第二十八回 试巧韵赛咏菊花诗 感寂寞燕哭竹枝头 第二十九回 劝弟过淑女出闺阁 遵父教痴子赘贵门 第三十回 白老寡三进贲侯府 司田人八赋田园诗 第三十一回 李宪章力劝司田人 琴小姐终始璞公子 第三十二回 悲催艳魂归太虚界 哀函香泪洒在人间 试读章节 话说天下名山,除王母所居昆仑山外,海岛之中有三座高山,一曰“蓬莱”,二曰“方丈”,三曰“瀛洲”,都是高耸参天,路径不通的。《史记》中曾言,这三坐山都是神仙所居之处。再《抬遗记》《博物志》等书中皆言其中珍宝之众多,景物之佳美。此外仙果、瑞木、奇花、样草之类,越发不胜枚举了。 内中单表蓬莱山,有个薄命峰,峰上有个红颜洞,洞内有位仙女,乃是总司天下名花的群芳之主,名曰百花仙子,在此修行多年。这日正值三月三日王母生诞,正要前去上寿,恰好来了素日契好的百草仙子,相邀同赴蟠桃盛会。百花仙子遂命仙女捧了百花酿,又约了百果、百谷二仙子,四位仙姑,一齐驾云,往西昆仑而来。 在途中但见四面祥云缭绕,紫雾缤纷,原来是各洞神仙也都前去赴会。忽然又见北斗垣中放出万丈红光,耀人眼目,内有一位星君,跃舞而出,装束打扮,虽似魁星,而花容月貌,却是一位美女。右手持笔,左手执斗,四面红光护体,驾着采云,也往昆仑去了。 百谷仙子道:“这位星君如此打扮,想来必是魁星夫人了,原来魁星也有老婆,却是奇事!”百花仙子道:“魁星既为神仙,岂有浑家?且神仙之变化莫测,亦难详其底细。或者下界别有事故,故此星君变相出现,以垂景象,也未可知。”百果仙子笑道:“据我看来,今日是西王母生诞,所以魁星特遣娘子祝寿,将来东王公生诞时,才是魁星亲去拜寿哩!但这星君四面红光围护,紫雾盘旋,又不知是何垂兆?” 百花仙子道:“小仙向闻,魁星乃是司掌下界文人的星君,近来每见北斗垣中红光四射,今又变相出现,如此景象,下界定是出文人了。只因我道行浅薄,不知其兆应在何时何地矣。”百草仙子道:“小仙向闻,海外小蓬莱岛上,有个泣红亭,亭内有一玉碑,上镌十数人的名字,一旁又有琴、炉等项画图,近日常常放出光芒,如今又与魁星现象相合,想必其兆应在那玉碑的景象了。”百花仙子道:“不知那玉碑上所载何等样人?也不知我等能否一见?”百草仙子道:“那碑内寓有仙机,又有佐运大仙等看守,须俟数百年之后,得遇有缘方得出现,此时机缘尚早,我等何能骤见?”百花仙子道:“不知我等与那玉碑能否有缘? 只可惜我辈虽然得成正果,终是女身,即使得睹玉碑人文之盛,其中所载,倘或俱是儒生,而无一闺秀,我辈女子岂不减色?” 百草仙子道:“刚才魁星既现女像,其为坤兆无疑,又闻那玉碑所放之光,每交午后,或逢双日,比平时更盛。以阴阳而论,午后属阴,双日亦属阴,文光主才,纯阴主女,据此景象,岂止一二闺秀,只怕尽是裙钗奇才哩!”百花仙子道:“妹子所见极是,据我看来,即使所载竟是裙钗,倘若与我辈无缘,不能一见,岂非镜花水月,终虚所望么?”百草仙子道:“此派景象,如今我等既得预见,亦不可谓无缘了。大约日后,我辈之中,定有一位,恭逢其盛;此时事属渺茫,说也无用,我们且快去赴会,何必只管猜这哑谜?” 四位仙家,闲谈之中,已生凡念。天衣飘飘,飞采迎风而去。只见后面又来了四位大仙,形容相貌,极是可怕,面分蓝、红、黑、黄四色,俱生獠牙,红发盖顶,头戴束发草冠,身上亦穿四色锦绣道袍,项挂骷髅念珠,手持各色明珠美玉,奇珍异宝,也向昆仑去了。 百花仙子道:“这四位仙长,向日虽在蟠桃会上见过,却不知都住在那座名山,是何洞主?”百草仙子道:“这四位仙长,乃是龙、龟、鳞、凤四灵之主。那穿绿袍的,乃是总司天下毛族的百兽之主。穿红袍的,是总司天下禽族的百鸟之主。那穿黑袍的,乃是总司天下介族的百虫之主。穿黄袍的,是总司天下鳞族的百鳞之主。今日各携宝物,大约也为祝寿而来。” 说话间,又见福、禄、寿、财、喜五位星君同着木公、老君、彭祖、张仙、月老、刘海儿、和合仙等众仙家,也远远而来。后面又有红孩儿、金童儿、青女、玉女,各自驾云御风,并各洞许多散仙、仙翁、仙姑,或前或后,到了昆仑。四位仙子也跟随他们,齐进瑶池,登上玉阶行礼,各献了祝寿珍宝。近侍仙女一一收讫,留众仙赐筵。王母坐在当中,有玄女、织女、麻姑、嫦娥及众仙女等左右分班,其余众仙,也都远远侍坐在瑶台两旁。王母各赐仙桃一枚,仙醪一杯,众仙俱起身拜谢了依次而饮。真个是说不尽天庖盛馔,玉府仙醪,麟羔凤果之贵。 又闻仙乐声和,云遏风静,须臾歌舞已罢。时有嫦娥向众仙发话道:“今日乃是金母圣诞,难得天气清和,各洞仙长,列位星君,莫不齐来祝寿,今年之会,可谓极盛矣。方才看众仙女之歌舞,虽属绝妙,但每逢蟠桃会宴,都曾常见。小仙素闻鸾凤能歌,狮麟知舞,若果有如此技能,何不趁此良辰,请百鸟、百兽二位大仙,唤属下仙童仙女等众,来此歌舞一番?未知众位仙长意下如何?”众仙方欲发话,只见百鸟、百兽二仙齐齐躬身道:“蒙仙姑吩咐,小仙等自当奉命,但倘或歌难悦耳,舞不娱目,况且众童儿素来卤莽成性,若致失仪,恐惹金母见责,小仙等如何能当得起?”王母笑道:“暂时戏耍,又有何妨。”百鸟、百兽二仙,即遵金旨,将宽袖一招,登时有许多仙童来到空中,向王母叩拜已了,往阶下一滚,各各现出本相。只见以丹凤、青鸾为首,一个是采羽耀眼,一个是翠尾鲜艳,下有各色禽鸟孔雀随舞。又有麒麟、狮子为首,犀,象、虎、豹等类,随后舞蹈。一壁厢群鸟歌声嘹亮,一壁厢众兽舞态盘旋。在瑶池玉阶之上,各显其能。那般瑶草、琪花亦似含笑点头,分外好看。 众仙正看得眼花缭乱时,又见东方有两朵白云如盖,飘然来到,落下一对玉琢粉塑般的男女来,向王母祝寿。原来这二人,乃是灵霄宝殿玉皇天仙驾前差来的。一个是函香殿下,一个是催艳玉女,二仙正在妙龄,众天女仙子,但见那函香殿下,发如春云,总挽顶角,四周留鬓,身穿红锦短袄,下着撒花绿绫散脚裤,极是鲜明。更生得:明眸能使山水增光,一笑如同百花齐放。 大家看他俊秀出众,无不惊讶。忽回身看那四灵大仙时,一个个吊眉突睛,蒜鼻大嘴,颧脸撅颏,各自引领儿女看着歌舞,欢喜得扇耳挠背,形态粗鄙,不堪入目。嫦娥等皆忍不住笑。织女推了百花仙子一把,两个大笑起来。嫦娥又见百花仙子目不转睛的看那函香殿下,心中便觉不受用,忙也回过头去看那函香殿下。却说那殿下见众仙女那般情景,看了一眼催艳玉女,二人会意,不觉嫣然。 此时王母观看众禽兽歌舞,圣心大悦,遂唤侍女,分赐众仙百花酿各一杯。 却说,嫦娥向百花仙子笑道:“仙姑既将仙酿来祝寿,此刻鸾凤和鸣,百兽率舞,何不趁此机会,也发个号令,命百花一时皆开,将来祝寿?若能如此,既可助他们歌舞之声容,又可添些酒兴,岂不有趣?”众仙听了,齐声赞道:“如此真个有趣。”都催促即时施行。 百花仙子道:“小仙所司众花,其开谢各有定数,非比歌舞随时皆可行令的。月姊今出此言,岂非难我之不能耶?况且玉帝对花事律令极严,稽查尤紧,凡下月应开之花,上月即呈图本验过,又上差催艳玉女,务使严加审定须瓣之增减,形色之变化,令其别开生面,以示天界之奇。所以虽是同一梅花,有绿萼红须之异,同一莲花,也有重合并蒂之奇。牡丹、芍药佳号极繁,秋菊、春兰芳名更多,一枝一朵悉依定数而开,或先或后,俱俟约期而放,加之又遣函香仙童,往来看护,待其含苞吐蕊之时,果能循规呈妍,并无差错,方才载入金箓云签。俟至来岁,或移雕栏之内,或生闺闼之前,俾得净土之培,清泉之溉,得诗客之嘉许,供佳人之赏玩,增其容艳,以示奖励之意。倘有些许违越,便有函香殿下奏闻,分别罪过之轻重,以示惩罚,其最重者,移置津亭驿馆,不特任人攀折,更令泥污土埋,见蹂于车轮马蹄之下。其次者,使之蜂残蝶闹,须臾凋零;或令雹打雨摧,登时殒命。其最轻者,亦贬入深山穷谷之中,不得青眼之顾,不遇红颜之鉴,埋没幽僻,徒令凋谢。眼见得不是函香殿下、催艳玉女都在此间么?有此种种考察,所以小仙奉命惟谨,不敢有违,亦不能有所缓急。今欲开百花于一时,聚四季于瞬息者,月姊此言,实是差矣。”嫦娥听了这一席话,觉得甚是有理,知不可强词。却有风姨在旁,因素日与月姊相善,内常常欺压花仙,遂冷笑一声,又说出一香道理来。欲听风姨何言,且看下回分解。P1-6(《一层楼》) 序言 盖因桃杏园畔,芙蓉都境,焚心香一案,三千色世,缈如幻海,竟生无限春梦,于是玉楼一层如蜃气而作焉。天下颖俊冀会之于昭昭也,绝代佳人无奈幽恨默吞矣。 夫欲者生于心,奈命者定于天何?因发情思之重,一至续书旧梦矣。曩曹雪芹著《红楼梦》一书,予观其中,悲欢离合,缘结三生,论神明诲醒冥顽之道,嬉笑怒骂,表身百千,说菩提摩诃救世之法,新奇翻波,无穷缠绵合盘托出矣。故予敛彼等之芳魂,述吾心之蒙念,绘散花于短章,不设一丝绮语,濡墨挥毫,万言不可尽也。 风姨勿嫉,名花定由天生;月老何狠,悲运洵如是耶?仰面问天天不语,代断肠之人诉肺腑,补天之说自古有,望有志贤士弥鄙陋。灵根末断,前生曾耕才田;慧月常圆,再新越世玉楼。人间男女,莫劳聪慧之天生;意外章句,须顺气数之大势。笔拙源乎才穷,人巧岂能夺天工!然青尚出于蓝色,冰冷弗胜水寒乎? 呜呼噫嘻!更攀楼上楼之一层楼,怎脱梦中梦之一场梦?为唤醒深春之红颜,发苍林黄鹂之啼声。惟不向非知音鼓琴,何不对知心人吹笛?故为叙事之原由于卷首,蒙译凌河地方奇渥温氏景山先生作于兹。(《一层楼》)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