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2014中国年度杂文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刘成信//李庆玲
出版社 漓江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由刘成信、李庆玲主编的这本《2014中国年度杂文》是漓江版一年一度的杂文盛宴,是源自十八年如一日的品质守护。全书选编2014年度优秀杂文一百七十多篇,包括周大伟的《季建业们的学历》、王安的《不留神“捡”了个大楼》、汪金友的《“富贵无边”与“富贵不全”》、吕游的《又大又小的钱》等。

内容推荐

肖复兴、黄永玉、叶兆言、刘震云、姚宏、朱铁志、刘再复、冯唐、周大伟等150多位作家的170余篇杂文佳作,直面现实,针砭时弊,或借古论今,说文道理,或鞭辟入里,直指人心,精短明快,言简意赅,手法各异,体现杂文匕首与投枪的力量,展现当代人的人文情怀。

这本由中国杂文界选家选编的《2014中国年度杂文》,是从全国当年发表的杂文作品中精选出来的,旨在检阅当年度杂文的创作实绩,公正客观地推选出思想性、艺术性俱佳,有代表性、有影响力的年度杂文。

本书由刘成信、李庆玲主编。

目录

季建业们的学历 周大伟

不留神“捡”了个大楼 王安

“富贵无边”与“富贵不全” 汪金友

又大又小的钱 吕游

政协不是培训班 何龙

从房姐看楼市 周太友

人类侵动物权发凡 毕家龙

率性之思 凸凹

信札里的痛史 周光理

美女的羊头狗肉 王安

假如没有这场师徒反目 高路

“神医” 胡万林 王石川

宋江复活记 郭震海

城市之殇 刘剑飞

李绅给我们的启示 王厚明 王建军

一个英国人得到的回扣 莫菲

天堂应该是图书馆 王地

救助童工 陈卓

别去碰它 周志龙

体罚的手与陶行知的糖 李云

还有多少巨贪潜伏? 陈小二

土豪办婚礼 赵普

守护生命 郑海啸

衡阳贿选案的法律善后 王琳

局长的包 左怀利

张曙光的“院士梦” 杨耕身

体育明星被骗 王石川

喝了酒,话就顺溜了 吴非

金玉其内,方能光华其外 王乾荣

风险大及不害怕 阮直

不该丢失同情心 晨光

害羞的驼 陆春祥

奢靡是病毒 阮直

也说“弃婴岛” 何申

会所中的“歪风” 单士兵

四百年前威尼斯人的素质 王安

抬举 吴若增

假如乔布斯和盖茨当了公务员 刘植荣

道光追讨腐败账 姚宏

地下赌场 胡印斌

复旦投毒案 林琳

时间都去哪儿了 孙道荣

20万“金钱玫瑰” 何龙

教授是个什么样 王开林

矫情喊累 孙振华

艺术品与“面子工程” 石破

人生的特点是未知 彭俐

中国人,你缺了什么 梁晓声

窗外的大树 周有光

文人的操守 周树山

溺爱是孩子的灾难 艾小羊

你不懂猴子的心 李金鹏

唐太宗治贪 刘诚龙

被囚禁的野性 刘利勤

“政府代赔”及纳税人埋 单晏扬

科研经费沦为“唐僧肉” 宋广玉

免签的意思 张心阳

“超级妈妈” 斯涵涵

储藏室里空荡荡 凌河

清官是一块官场招牌 张鸣

“把权力关进笼子” 李富永

跳江的警示 单士兵

骑虎难下,你懂的 苏文洋

五十年前的医患关系 何龙

高考誓师“大会” 王聃

给领导拍照 韦良秀

煮大虾与提款机 刘兴雨

金色大厅与老农出书 何申

全是小事情 吴非

富二代的选择 肖复兴

如果情色成为一种时尚 戈洛

乡愁不是阿房宫 秋末

富而不贵就是土豪 阮直

不值钱 钱夙伟

谁逍遥二十年 王安

教育是什么 丁辉

应该痛心的是什么? 欧阳

文化岂能只是一个“钱”? 袁跃兴

与奥斯维辛擦肩而过 李治邦

卡马乔给佩兰的一封信 佚名

周海婴道歉感言 陈新

“另案处理”变成“另案不理” 殷国安

最可靠的 秦海

打掉黑“保护伞” 李尚儒

诺贝尔故居行 关颖

填平城市的黑洞 王晶晶

解困 宋超

为裸官画像 张贵峰

“全民责任”? 阮直

富人不妨听听盖茨的忠告 钱夙伟

民主生活会 剑锋

监督公车的老人 石述思

点“穴” 刘兵

“心态”问题 凌河

谁使囚犯成“大爷” 张桂辉

“好看不结实” 于文岗

“死不起”只是钱的问题? 陈向阳

为何要得零分 周东江

狗肉馆前一条狗 张心阳

奥斯维辛特遣队 查一路

怀念中学时代 叶兆言

土地中了什么邪 秦珍子

虚伪的素质教育 熊丙奇

作家的包装 阎纲

公安局长的多张身份证 王聃

舌尖上的“暴力” 黄自华

学会谦卑 李炜光

亲自感知的世界 张勇

根叔与学生的遗憾 郭文婧

撇开不值得定律 张丽钧

官员与私企“勾肩搭背”之说 李富永

谣言真假 梅桑榆

中国式的门 徐瑛

“虎”患应从“蝇”病医 戴冠伟

“死都拦不住贪” 赵勇

秦始皇写一部,孟姜女写另一部 黄永玉

补上好人这堂课 梁晓声∕口述王一∕整理

贪官的“藏钱术” 时言平

生而为鱼 张盼

成语杂侃 张峰

我们的敬畏和偏见 张斌

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王开岭

48小时的沉默 东方小四

高官腐败频发的场域 沈栖

贪官的“职业风险” 游宇明

踢 尤今

世上本无诸葛亮 陈四益

短命的文化长廊堂 吉伟德

《阅微草堂笔记》小札 徐强

“AB面”下的官员脸谱 石敬涛

拍马者的奴隶 朱铁志

民女致贪官情妇之信 马亚丽

人生哲思 陈思炳

中国大学为何难获企业家捐赠 熊丙奇

一封写给房地产商的感谢信 云恋风

关于“名人”“名牌” 高深

规划不能成“鬼画” 阮直

动物们的财产公示 马朝虎

少数人就不需要尊重? 陆勇强

上头条 陈鲁民

贪民之害 梅桑榆

看到过的遮羞道具 曹林

多退赃款“闹乌龙”的笑点 羽戈

医托自述 吴兴人

产妇之死何以引来群情激愤 李泓冰

局长万能还是权力通吃 姚文晖

我想要一个真实的明天 白旭

还有多少“肖园长”? 刘可

“看父敬子”与“看子敬父” 汪金友

30万美元买一个区长? 凌河

降级之后 茅家梁

夜话李伯元说“官气” 齐世明

小过从重与大过从轻 李富永

打“大老虎”的难与易 李学梅

瞎折腾与“官场风水” 严辉文

迟到的交心 杨心球

人身上最浅薄的部位 晏建怀

明星吸毒不臭? 王乾荣

跟着“红头文件”有肉吃? 张丽

该好好拾起“修养”这门学问 沙洲

瑕疵,瑕疵,有多少生命被你夺走 苏文洋

还有多少高玉伦潜行乡野 李泓冰

人生中有些事不能做 韩小蕙

高校“迎新”标语背后 吴学安

贪官当知耻 南方朔

“招呼抵万金”中的权力魔方 何龙

半年塌14次的路到底患啥病 陈卓

从“非升即走”想到人才观与教育本义 江广

“豹子胆”与“势利眼” 司马童

越差的“高校”越敢收费 何三畏

一个北大学生会主席的堕落 石述思

解字 司空剑

你为什么穷 苏更生

八亿元广场说拆就拆 刘道彩

一生挣多少钱才算够 冯唐

我是一棵树 刘橡皮

“诺奖”洋女婿与咱何干 禾刀

试读章节

季建业们的学历

周大伟

据官方公开的信息显示,季建业1957年1月出生,1975年3月参加工作。季建业并没有本科大学学历(1983年9月至1985年7月,曾在苏州大学政治系干部专修科学习,其间还担任着江苏省苏州地(市)委宣传部宣教科副科长)。但是,1999年9月至2002年6月,他在担任江苏省扬州市市委副书记、市长期间,成为苏州大学法学院宪法学与法学专业“在职硕士研究生”;2003年9月至2006年6月,他在担任扬州市市委书记期间,成为苏州大学法学院宪法学与行政法学专业“在职博士研究生”;又据学术批评网披露,2009年至2010年,他在担任南京市市长期间,成为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宪法学与行政法学专业的“在职博士后”。

大致在10年左右的时间里,季建业马不停蹄地攀升到了中国高等教育的最高点。几乎他的官位每提高一级,他的学历也随之提高一级。

恕我孤陋寡闻,见过官员读“在职博士”的,但真没见过能从“在职硕士”一路绿灯读到最高段位“在职博士后”的。利用10年“在职时间”径直摸到中国高等教育天花板的人,就只有这位刚刚因“涉嫌严重违纪违法”被免职的江苏省南京市市长。

事实上,博士已经是高等教育中的最高学位,而“博士后”并不是一种学历,而只是表明一种工作经历。依照国家的有关规定,博士后研究人员一般不超过40岁,在职博士后研究人员还需要提供脱产证明;对博士后研究人员不能再授予其他任何名义的学位称号,同时“博士后”也不是专业技术或行政职务。

然而,可笑的是,在当下中国社会,很多人把“博士后”看成比博士更高一级的学位。或许,这就是季建业“在职博士”毕业了还想去读“博士后”的主要原因,更何况他年龄早已超过40岁,也不可能提供所谓“脱产证明”。

每当看到“硕士”、“博士”这些字眼,我的脑海里就自然而然地联想到那些没日没夜坐在教室里,或者黎明前就在图书馆门前排队、抢座位的莘莘学子们。季建业的工作记录表明,近十年正是他一生中最忙碌的十年,身为一个拥有数百万人口的大城市的市长,每天大会小会、讲话汇报、征地拆迁、挖坑砍树、开工剪彩、出国考察、迎来送往,能有多少时间来读书、应付课程、考试和写学位论文呢?

人的精力和能力总是有限的,从季建业的人生经历看,他显然是“比别人聪明一点”,但季建业绝不是超人。比如,从季建业的博士论文里人们就发现了破绽:早在6年前就有人提出指控,季建业的博士论文涉嫌抄袭他人论文。从被侵权人罗列的证据看来,这一指控有理有据,季建业事后也未作任何回应。此外,依照公众的一般判断,他的“硕士论文”、“博士论文”、“博士后出站论文”是否真的由他本人撰写完成,其中依然悬疑重重。

近十几年来,官员们的学历年年跃进,文凭逐浪攀高。可是,这与我们今天所见所闻的事实大相径庭。很多官员平时并不热衷读书,或忙于工作事务无暇读书,但他们却往往能在短期内“大跃进”式地取得学位。那些身居高位或者准备身居高位的官员们,之所以需要这样一纸文凭,显然为的不是更新知识,而是在寻找一个冠冕堂皇的升迁铺路石。

官员学历造假是一种不折不扣的腐败行为,不但损害了高校的学术风气,助长了官员造假之风,同时也侵占了全日制大学在校学生拥有的教育资源,其结果必然会对整个社会的公平和信用造成不良影响。

这些年,每当人们谈起中国的大学,一些图案就会浮现于我的脑海。一幅图案是:那些在教授们面前目光焦虑、神情紧张、恭敬谦卑的年轻学子们,他们勤奋好学、求知若渴。另一幅图案是:近年来,中国各地大学的硕导和博导们(以法学和经济管理学专业最为突出)开始成为一些官员的座上宾。

在任何一个国家里,全日制大学的教育资源都是有限的。冷静下来仔细想想,这些廉价的文凭又是怎么被出售给这些官员的呢?难道我们的大学就没有责任吗?

【原载2014年1月(上)《杂文选刊》】

P1-2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3/31 11:1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