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倍增式经营
分类 经济金融-经济-企业经济
作者 陈兵
出版社 凤凰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那些行业标杆的管理者为什么不是你?那些行业翘楚的企业为什么不是你的?

因为你企业资源2/3的潜力被忽略了。陈兵所著的《倍增式经营》是第一本详述企业人力优势与其伴随效应的内在联系,借助伴随效应,化低成本竞争为高效竞争的论著。帮助你挖掘企业潜力,教你将企业资源高效利用的黄金法则!

内容推荐

在中国,大部分的企业经营过程中,只发挥了三分之一的竞争潜力。而伴随效应与三维管理,可以为企业提供强有力的发展动力,借助伴随效应,以人力优势赢得企业在智力和社会能力方面的竞争力,是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

《倍增式经营》是第一本详述企业人力优势与其伴随效应的内在联系,借助伴随效应,化低成本竞争为高效竞争的论著。人力优势的伴随效应,可以使企业依靠三维管理,构建企业人力、智力和社会能力三方面的优势。这依靠种三位一体优势,打造自身品牌,使企业与外部社会之间,与其他企业和行业之间,与其他企业人员之间,形成良性互动,让企业站在其他企业和社会的肩膀上,更顺利地发展。《倍增式经营》由陈兵所著。

目录

第一章 伴随效应:别忽略那些发挥作用的因素

 从《三国演义》谈起

 伴随效应——棒球帽到增高鞋

第二章 双向效应:用产品撬动社会公众

 你为什么老是陷入战略性被动?

 形赚实赔经营有道

 双向效应撬动社会公众的力量

 降低企业发展的外部阻力

第三章 加减法法则:增员减时远离低成本竞争

 多花钱并不代表赔钱

 做“减法”——价值倍增

 避实击虚是有效竞争最基本的原则

 增员减时远离低成本竞争

第四章 化学反应:利润的倍增器

 经营中的化学反应公式

 NBA在行动

 午餐现象是低成本撬动的高竞争力

 厨师与手术的启示

第五章 公共品法则:让产品从功能上升为文化

 企业究竟是私人品还是公共品?

 让产品成为公共品,就像可口可乐那样

 木石效应,给经营一个“势能”发力点

第六章 三维管理:高效集合员工体力智力与社会力

 两千年前已有的三维管理经验——改变用人方式

 释放三维潜能,体力智力社会力高效糅合

 奥运会为什么从“烫手山芋”变成了“香饽饽”

 明星效应,充分发掘员工潜力

 梅兰芳的“组合激增”经验

第七章 逆向思维:免费是最有价值的商业模式

 刘伯温的智慧,做事顺序很重要

 洛克菲勒与联合国总部

 换个角度看超载

 一盘录像带的逆向运作

第八章 高原效应:员工心态决定企业收益

 双重心理与经营决策

 胡雪岩是一位心理大师

 员工心理状态与企业效益直接挂钩

 认同感,无形的战略资源

第九章 衍生价值:在直接价值外再看远一步

 “士家屯田”决胜官渡,伴随效应带来衍生价值

 直接价值与衍生价值之争

 突防能力是企业高效竞争的关键

 企业有时候也要学习小学生的经验

第十章 细节法则:向细节要效益

 “活曹操”的心得——捏碎细节

 玻璃与电梯——细致化思维管理

 足彩效应

 置对手于“囚徒困境”

第十一章 衔接艺术:释放员工的三重潜能

 “衔接艺术”是企业通用的经营法则

 两个小摊贩的启示

 搭建企业与社会公众的利益共享机制

 练“气功”,培养员工的豪气霸气和志气

试读章节

从《三国演义》谈起

在许多情况下,行为的直接和主要结果显现出来以后,其他效应才随之逐渐显露出来,并有可能压倒和颠覆直接结果,从而居于主导地位。

《三国演义》是中国历史上的一部奇书,其中有很多具体的实例,生动地说明了做事过程中,重视伴随效应的重要性。否则,我们就会发生各种各样的误判,从而导致费力不讨好的结果。相反,如果我们重视伴随效应的巨大作用,不仅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还能够迎来难得的发展机遇,迅速开辟出一片新天地。伴随效应早已被人们注意和运用。早在我国古代,道家就提出了阴阳之说。如果把“阳”视为行为的直接主要效应,那么“阴”就相当于如影随形的另一种效应。诸多效应经常是以间接而潜在的形式发生作用,容易被人们所忽视。在许多情况下,行为的直接和主要结果显现出来以后,其他效应才随之逐渐显露出来,并有可能压倒和颠覆直接结果,从而居于主导地位。

经济活动的不断发展,让各种经济活动和经济现象之间的联系和相互作用日益增加。在这种情况下,一个行为的诸多效应还有可能随着自身影响逐渐显现,日益与其他内外各种因素发生作用,从而使事物在性质上产生变化,在影响力上出现极大的增加。这些都会导致经济行为产生质变,形成出乎行为者本身预料的结果。

正因为如此,企业经营既存在着巨大风险,也孕育着很大的机遇。作为一个企业经营者,倘若只注意行为的一种效应,对经济行为的诸多其他连带效应缺乏敏感,很有可能发生战略性误判,把本属于战略性机遇的行为视作风险,将本属于高风险的行为认作机遇。与此相反,如果我们能够准确地认知和把握行为的伴随效应,就可以更加准确地在行为的诸多效应之间进行权衡和考量,这不仅可以规避一些其他人较难察觉的经营风险,更有可能抓住别人尚未洞悉到的战略机遇,给企业的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

人们在从事各种活动的时候,往往习惯于从行为的一种效应出发去考虑问题,同时经常忽视其他连带效应的潜在巨大影响。但是连带效应经常使行为的性质发生质变,使人们的行为与预期目的之间产生偏差。那么,伴随效应究竟通过什么形式影响企业呢?总的来看,主要通过三种形式表现出来:第一种是使行为的性质逐渐由有利转为不利;第二种是使行为的性质慢慢由不利转为有利;第三种是让有利的行为更为有利。

伴随效应对行为的巨大影响在我国古代就已经为人们所关注。例如在我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中,对司马懿的一些描述,就生动表现了伴随效应能使有利行为变为不利。司马懿面对诸葛亮空城计的行为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

当时蜀国大将马谡失守街亭,导致司马懿率大军直逼诸葛亮,而诸葛亮的西城大营兵力空虚,无力迎战司马懿的大军。在这种紧急的情况下,诸葛亮万般无奈,只好摆出空城计,让手下人大开城门,打扫街道,他本人也来到城头,悠然自得地烧香弹琴,迎接司马懿大军的到来。司马懿来到城下,万万没有想到诸葛亮会大开城门,在城头以烧香弹琴的形式迎接他。

司马懿生性多疑,又知道诸葛亮足智多谋,害怕中了诸葛亮的埋伏,没有敢贸然向城内进攻,而是仅仅凭借诸葛亮的琴声就得出城内有伏兵的结论,糊里糊涂地兵退40里。等到司马懿明白过来以后,为时已晚,司马懿痛失一次活捉诸葛亮的千载难逢之机。

空城计至今被视作诸葛亮智胜对手的典范。但是有很多人总觉得,司马懿面对诸葛亮的空城,没有首先选择设法搞清楚城内的虚实,而是单凭诸葛亮弹琴的声音,就主观地认定城内设有重兵,极为草率地决定兵退40里,痛失活捉诸葛亮的良机,让人困惑不解。似乎司马懿面对诸葛亮的空城计,脑子突然短路,导致决策失误。其实这正是伴随效应发生作用的结果。

司马懿的头脑绝对不像普通人那样简单。从他行为的诸多效应来分析,假设司马懿活捉了诸葛亮,会产生很多伴随效应,而他能从这些效应中得到什么结果呢?

首先,他能得到的是朝廷的封赏,也能得到个人荣誉。但是这在司马懿眼中并不是什么稀缺之物,因为魏国已经公认司马懿是最能带兵打仗的统帅,况且他当时也已经手握重兵,权倾朝野,并不缺少财富和荣誉。在这样的情况下,司马懿完全不需要通过抓住诸葛亮去讨好主公曹睿,引起曹睿对自己的注意和赏识。所以活捉诸葛亮并不是司马懿的迫切需要。那么,司马懿活捉诸葛亮还有什么其他结果呢?

大家都知道,诸葛亮是蜀国最会打仗的统帅,魏国除了司马懿以外,没有人能与诸葛亮过招,更不要说战胜他了。司马懿并不是魏国的皇亲国戚,魏主曹睿给他这样大的权利,是看到当时在魏国,只有司马懿能应对诸葛亮。处于这种情况下,一旦诸葛亮被活捉,司马懿在魏主曹睿眼中,用途就将严重下降。因为没有了诸葛亮,很多魏国的将帅都能带兵战胜蜀军。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这时拥有重兵,党羽甚多,又不是皇亲国戚的司马懿,就很可能成为魏主曹睿身边的祸根。曹睿最有可能做的事情,是在司马懿班师回朝后,对他明升暗降。虽然给他加官进爵,但却剥夺其军权,将其调任虚职,甚至找借口处死司马懿,永除后患。

经过这样一番分析,事情的真相大白:对司马懿来说,活捉诸葛亮的收益十分有限,连带而来的风险却极为巨大。“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与我们当代人相比,司马懿距离春秋战国和东西两汉的时代要近得多,伍子胥和韩信的前车之鉴,他恐怕不会不知道。因此对于司马懿来说,留着诸葛亮比活捉他对自己更加有利。所以面对诸葛亮的空城计,当司马昭提出异议时,司马懿便拿出诸葛亮琴声不乱,作为支撑城内设有伏兵的证据,来搪塞部下,命令部队赶紧撤兵避战,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P2-5

序言

你企业资源2/3的潜力被忽略了

中国企业所运用的经营理念和方法,绝大多数都是师从于欧美。而参加工作多年来,由于曾经从事涉外工作,我遇到了一些外国友人。俗话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他们固然一方面对我国企业的发展和成就钦佩不已,但是另一方面,也有不少热心的外国朋友,特别是来自欧美国家的朋友,恳切地指出“中国这十多亿人口,是你们国家经济发展的最大优势,中国的经济发展和企业管理,绝不能局限于欧美的观念。”这一点从他们口中说出,让我极为震惊,对我触动很大。

尤其是一对来华旅行的德国夫妇,曾经这样分析:中国搞高科技,抓企业效益,大方向都正确。但是高科技不掌握在你们的手里;提高经济效益离不开科技和经验,这同样不是中国企业的强项。而你们庞大的人口,使中国企业的发展,具有欧美国家无法比拟的优势。怎样把这种人口优势与企业的科技发展和经验积累相结合,让人口优势与高效经营形成良性循环,是中国企业的一个大机遇。

然后,这对德国夫妇提到了他们的邻居——一家中国移民。

“我的邻居就是一家中国移民。因为他们,我感觉到你们中国人非常善于发挥人的多重能力。我的中国邻居,他的夫人每天不仅自己照顾老人,还自己抚养、教育孩子,自己买菜,烹制各种各样的复杂中国饭菜,全都好吃得让人流口水。最让我钦佩的是,她还在家里,为一家企业网站做维护工作。这么一位身材不高,丝毫不惹人注意的女士,竟然每天能做这么多事情,实在让人惊叹。中国的家庭,老人不受罪,孩子很开心,丈夫很放心,妻子很顺心。一家几辈在一起,尽管人数很多,却其乐融融。你们中国人可是把人的多重潜力发挥到了极致。”

他们觉得,中国的家庭里,老人给孩子讲故事,孩子给老人带来欢乐;夫人为丈夫解除后顾之忧,丈夫为家庭创造收入。每个人都能为家庭出力,这是良性循环。反观西方的家庭,往往是吃饭买成品,孩子请家教,老人送公寓。虽然省了心,可是开销大,最为重要的是,家庭少了人气,没有中国家庭特有的天伦之乐,更没有四世同堂的幸福感,缺乏家庭凝聚力。在他们看来,西方的家庭,虽然人口比中国家庭少,可是生活开支,却比中国家庭大,同时家庭幸福感较低,缺乏向心力,离婚率要高得多。

与这对德国夫妇的交流让我深思。我想,中国人口如此具备优势,如果我们的企业也能像那位中国邻居一样,发挥每个人多方面的潜能,就可以少花很多钱,却可以创造出比现在高得多的效益。人口优势,就有可能转化为科技和效益优势,转化为企业的向心力,赢得外部的认同与钦佩。

外国友人对我另一个十分重要的启发就是,一位瑞典哥德堡大学的学生跟我聊天时说,她觉得,西方企业是把人当作机器,单纯强调其一方面的能力,把人的其他多种能力都视为无用之物,这是一大缺憾。我把那一对德国夫妇的经历告诉了她,她说了这样一段话。

“你说,德国人碰到的那家中国邻居,其家庭主妇从早忙到晚,非常开心。可是恐怕他们全家,包括她丈夫,都不会认为,她只是在网上为公司办公时,才是在干活吧?实际上,她从早到晚,都在为家里干活,只不过发挥的是多方面的能力,干的是多种工作而已。因为她不干,家里就必须另外花钱去请别人干,别人干得还不一定那么尽心尽力,更不可能产生家庭凝聚力了。可是话又说回来,如果让这位夫人,从早到晚一直维护公司网站,可能她就不愿意了,更不会让她产生其乐融融的感觉。在每天不同的时间,安排不同的工作,发挥不同的能力,虽然工作时间仍然很长,但是从事工作的人却很快乐。这是你们中国人的高明之处。”

正是这些交流,让我深受启发。也让我萌生了研究中国企业经营模式的想法。

通过长时间的调研,我发现,中国大部分的企业只发挥了企业资源潜能的1/3。而大部分的企业经营者都没有意识到,人才与人力优势的伴随效应,可以为企业提供强有力的发展动力,借助伴随效应,以人力优势赢得企业在智力和社会能力方面的竞争力,是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被忽视的重要方向。

所以,我开始研究一种能够改变这种现状的模式,幸运的是,通过十多年的努力,再加上与客户、与同事的共同探讨和分析,几经反复,终于完成。而伴随效应与三维管理模型,是这本书所提到的核心观点。人力优势的伴随效应,可以使企业依靠三维管理,构建企业人力、智力和社会能力三方面的优势。依靠这种三位一体优势,打造自身品牌,让企业人力优势与其伴随效应的内在联系发生作用,化低成本竞争为高效竞争。使企业与外部社会之间,与其他企业和行业之间,与其他企业人员之间,形成良性互动,让企业站在其他企业和社会的肩膀上,更顺利地发展。

这是我近些年研究如何发挥企业多方面既有潜能,以此提高经营效益,获得竞争优势的成果。有不妥和欠缺之处,诚望广大读者批评指正,帮我提高。

感谢那些素不相识的中外友人,他们充满真诚的指点与启发,让我受益匪浅。感谢我的同学战崇文、王景对我的支持与鼓励,感谢好友宁翀和颜滨的鼎力协助与关怀。

陈兵

2011年5月于北京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4 19:5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