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因是子佛学入门
分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宗教
作者 蒋维乔
出版社 中国长安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佛学界公认的绝佳善本,近百年来佛法修行的可靠指南,惠及无数善男信女。国内第一部佛学通俗入门书,一册通晓佛教大意,集教理、实修、历史常识于一书。

修行乃人生要事,是生命能否解脱的关键,非一般儿戏,绝不能有半点迷糊。若是蒸沙煮石,白忙一场,甚至越走越远,那岂不冤枉!

佛法基础学习的可信之书!

一本恰当的好书,可以让有心向善之人得以辨识正确的修行地图,犹如得到明师的护持,方能少走弯路、免入歧途。

内容推荐

本书从佛学的定义、佛学和学佛的区别、佛教的成立开始讲起,介绍佛教的历史、教理、经论,并讲述了佛家的修行方式——戒定慧、禅观、念佛及持咒等。

作者蒋维乔先生同时具有学者和修行者双重身份,因此,能更好地以理性、客观的角度来谈佛学与佛教。本书内容丰富浅显,易于领会,不论在义理或是修行实践上,都做了简单明了的说明,乃是佛学界公认的普及读物中的绝佳善本。读之,可快速地直达核心,了解佛教的整体概貌。

对于刚接触佛法的有心人,本书有助于领悟佛法的深刻内涵,正信而不迷信,的确是不可错过的指路明灯。对于已经入门的实修者,也可以借此机缘,自我检视,弥补基础学识之不足,梳理佛法之精义,进一步扎实修为。

目录

例言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什么叫做佛学

 第二节 研究佛学怎么样下手

 第三节 佛学和学佛要分清楚

第二章 佛教的背景和成立原因

 第一节 佛出世前印度思想界

 第二节 佛出世前印度的社会

 第三节 佛教成立的原因

第三章 释迦牟尼史略

 第一节 释迦成道以前的状况

 第二节 释迦成道的时期

 第三节 释迦的转法轮

 第四节 释迦的入涅槃

第四章 佛教的立脚点和基本教义

 第一节 佛教的立脚点

 第二节 佛家的教法

第五章 释迦灭度以后弟子结集遗教

 第一节 第一次结集

 第二节 第二次结集

 第三节 第三次结集

 第四节 第四次结集

 第五节 大乘经典的结集

 第六节 秘密经典的结集

第六章 佛教在印度的盛衰

 第一节 小乘佛教的分裂

 第二节 大乘佛教的发展

 第三节 大小两乘的分别

 第四节 印度佛教的衰颓

第七章 佛教传入中国的状况

 第一节 佛教东传的时期

 第二节 历代的译经事业

 第三节 各宗的次第成立

第八章 《大藏经》的雕刻

 第一节 国内雕印的《大藏经》

 第二节 国外雕印的《大藏经》

第九章 佛教的研究方法

 第一节 佛教大体的研究

 第二节 佛教历史的研究

 第三节 佛教教理的研究

 第四节 经论的研究

第十章 佛家的修行方法

 第一节 戒、定、慧三学

 第二节 禅观

 第三节 念佛

 第四节 持咒

第十一章 结论

 全书的旨趣

附录

 附录一 佛学大意

 附录二 佛教浅测

 附录三 五蕴大意

 附录四 孔子与释迦

试读章节

佛教产生的背景

大凡一种宗教的产生,必有它的背景,绝非无缘无故突然出来的。佛教当然也不能逃出这个公例。原来印度古代有婆罗门(Brahmana)教。“婆罗门”是梵音,意为净行,是事奉天神的一种宗教。他们教徒,自称为梵天的后裔,世世以道学为职业,操行清净,所以称净行。距现今四千余年以前,雅利安民族从中央亚细亚入居西北印度,渐渐迁移到恒河上游。这个地方正处温带,气候清和,物产丰富,雅利安人逍遥快乐,感谢天帝的恩宠,就生了崇拜的信念。他们以为天空的光明就是神灵的表现,便向日、月、星、辰、电光等各方面虔诚礼拜,以为可以消灾求福。因此就有了供献的祭物、赞美的祭歌。久而久之,仪式愈繁,普通的人未必能够熟习,于是有专司祭祖的僧侣,另成一种阶级,就叫做婆罗门。

婆罗门的教典

大凡原始社会的初民,没有不敬畏天神的,并且以为天神和人类差不多,都是有人格的、有意志的。婆罗门族人的思想,也是这样。他们所做的祭歌,赞美天神的伟大,认为人格化的天神含有道德的性质,对于下民,天神有行使赏善罚恶的职权。经历了较久的年代,这种赞歌和祭祀仪式就自然带有了神秘的意味。他们将这些赞歌和祭祀仪式编集成一种教典,就是古来所传有名的《吠陀(Veda)圣典》(“吠陀”译为明智)。这种圣典有四种:第一种叫《梨俱吠陀》(Rig-Veda),意译为赞诵明论,中间所收录的全属宗教的赞歌;第二种叫《沙磨吠陀》(sama-Veda),意译为歌咏明论,中间收录的是属于祭祀仪式的颂文;第三种叫《夜柔吠陀》(Yajur-Veda),意译为祭祖明论,中间收录的是祭祀仪式的歌词。以上三种吠陀,在祭祀天神时候,各由僧侣分别朗诵。后来又有一种,收录世俗相传的咒术,和供神却没有关系,别名叫做《阿闼婆吠陀》(Atharva-Veda),意译为禳灾明论。此种合前三种,称为四吠陀。这四吠陀是婆罗门形成宗教的圣典,也是印度古代的思想的渊泉。

婆罗门的神秘学风

婆罗门僧侣,因掌管祭祖的缘故,在社会方面,自然成为最高的阶级。因为要永久保持他们优越的地位,于是他们将从来传习的赞颂和仪式,认做是一族专有的东西,把文句定得十分详密,义理说得十分幽玄,从而形成一种繁琐神秘的学风。他们处处称天意做事,任何事件都含着秘密意味。他族的人对婆罗门自然只有尊敬,哪敢和他平等呢!然而雅利安民族慢慢地向南方迁移,占有印度全部,因风土的转移,人们思想上也发生了重大变化。这茫茫宇宙,渐渐脱离神话的范围,要向理智去探索了。这也是人类知识发展的一定的过程。所以到了吠陀末世,就有根据吠陀经典,用系统的哲理眼光去考察宇宙大原的一种哲学产生,就“梵”(Brahman)的观念加以解释,不认为它是人格的神,而认为它是抽象的绝对原理。这原理是宇宙的本体,能够出生一切万物。这派哲学,就是有名的优波尼沙昙(Upanisad)所创的唯心主义。然犹不过就吠陀思想离开神话的领域,移到哲学的领域,没有力量在吠陀思想之外另树一帜。

自然派哲学的产生

后来又有出于吠陀思想之外,主张个人自由考察而创立的自然派哲学。起初一派,就宇宙的具体物质加以说明,如地论、水论、火论、风仙论等都是。更进一步,又有一派,就宇宙的抽象观念加以说明,如时论、方论、虚空论等都是。从此各种思潮纷纷地起来,或是合流,或是冲突,派别愈多,复杂愈甚。然而对于吠陀思想,总不外乎传统和改革两派:传统派是主张继承吠陀圣典,加以解释的;改革派是主张离开吠陀圣典,自由探索的。因此印度思想就陷人混乱状态,宗教革新机运渐渐成熟。这是佛教第一个背景。P12-15

序言

有一天,我友舒新城来说:“中华书局现在拟编一套百科丛书,专供中学程度的人阅读。拟定的目录中间,有《因是子佛学入门》(编者注:本书初版名为《佛学纲要》,今改)一种,要请您担任,但有两个条件:一是不可太深;二是要用白话。”我听他这话,想了一想,颇难立刻回答。因为佛教的本身,是建筑在理智上面的,比任何宗教,来得精深博大,要说得十分浅近,根本上就有点为难;至于白话文字,我向来虽没有做过,倒可以迁就的。

隔了几天,舒君居然送到正式函件,一定要我担任这工作。我想一二十年前,自己研究佛典,得不到浅近入门书,枉费了无数的冤枉工夫,回想起来,真不值得。倘然能借这机会,做一部浅近的书,方便方便初学的人,叫他们不再像我的暗中摸索,有一条坦坦平平的路,可以向前走去,也是很有益的,就毅然答应下来。

答应是答应了,但是怎样着手,方可以真正达到浅近两个字呢?这不是容易的事。左思右想,经过多日,方才得到三条原则:一是佛学上的专门名词不易了解,最为初学的难关,这书于专门名词,可以少用,就舍而不用;遇到必用的名词,随时拿这名词界说意义,讲明以后,方叙述下去;倘若行文时不便多加说明,就在本句底下加以夹注。二是佛学上高深的道理,也为初学所不能明了的,这书多采事实,少谈玄妙,只将佛学上根本原理,详细说明,此外各宗的广泛的学说概从省略。三是佛家的修道方法,各宗派别不同,也很复杂,这书也不一一罗列,只将简单而可以实践的,说明大略。定了这三条原则,方才着手编辑。如今全书告成,拿来翻阅一过,似乎中学程度的人,可以懂得。现代关于佛学的入门书,恐怕再要比这书浅近,是没有的了。

我提笔做白话文,这还是第一次。但是我并不是主张文言反对白话的人,从前所以不大做白话的缘故是因为文言简短,白话冗长,三句两句就可了的文言,改用白话,或须七八句十几句方可说完。我好几十年用惯了文言的工具,一旦要改做白话,倒反觉得费事,从前不大做白话,就不过为这点小关系,并没有什么新旧的成见在那里。记得民国八九年时候,我在北平,这时我国的白话大家胡适之,正在大吹大擂,提倡白话文。有一天,我在友人陈颂平桌上,看见适之写给颂平一个字条,却全是文言,旁边特加小注云: “事繁不及作白话。”可见彻底主张白话的人,到忙的时候,也不得不用文言,并且还要特别声明暂时不做白话的缘故,免得人家疑心他改变节操。拿这件小小故事来引证,可见事繁的人,又是向来用惯文言工具的,不肯轻易做白话,不足为奇了。

我做完了这部书,也觉得白话有许多好处。往往有文言不能掺人的说话,用白话文写来,可以畅所欲言,觉得头头是道,平添读者许多兴味。况且舒君新城规定的百科全书,每册拿五万字为限,讲到佛学的材料,就是十万字二十万字,也可以写不完的。我这部书,依照上面三条原则去搜材料,当然有一大部分不能适用,所以反觉得枯窘,几乎五万字,还凑不满。幸亏是白话,可以多说几句,方才能够合格,否则恐怕不能交卷了。但是我做的白话,是正正当当的语体,不像那些时髦人,一开口就拿下等人的粗言鄙语,涂得满纸,中间还要夹人许多古奥的成语在里面,自家以为独倡的格局,人们也因为他是当代伟人的手笔,不敢加以非难。这种妖模怪样的白话,尽管有人恭维他是圣人,我是绝对不敢赞成的。

蒋维乔

书评(媒体评论)

这本书第一次用白话文将佛教的起源、变迁、传布以及教理、经典等做了极为通俗的叙述,使一般具有中学程度的人,阅读以后即“可得到佛教的全部概况”。

——佛教学者周霞

鄙人虔心地建议,不管您是现在刚接触佛法,或是已经进入实修阶段,皆可参阅本书,作者的确能提供初学者佛法的原味,及弥补实修者对基础佛学认识不足之处。从事佛学出皈多年,本书是我所看过通识性、概论性教材中最理想的版本,可说是善本中的善本。如果您有心初探生命的真相,本书绝对是您的最佳指南。

——台湾大干出版社社长梁崇明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2 22:2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