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毛泽东与共和国非常岁月
分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马列著作
作者 高中华//尹传政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们不愿看到的朝鲜战争还是爆发了,毛泽东代表中国党和政府发出严正警告,“中国人民决不能听任帝国主义者对自己的邻人肆行侵略而置之不理”;

“谁敢横刀立马,惟我彭大将军”,在友邦危急、国难当头的关键时刻,毛泽东决定由彭德怀挂帅出征……

高中华、尹传政所著的《毛泽东与共和国非常岁月》展现毛泽东炉火纯青决策艺术的真谛,超大气派,超大智慧,超大视界,透析新中国划时代大事发生真相。

内容推荐

高中华、尹传政所著的《毛泽东与共和国非常岁月》以纪实的写作手法,并辅以大量珍贵的历史文献资料,系统全面地讲述了毛泽东在共和国的各重大历史关头的重大决策,表现出一代伟大的政治家的崇高的精神风貌和以天下为己任的人格品质。通过《毛泽东与共和国非常岁月》读者还可以对我国各重大历史事件有一个概略的了解。

目录

第一章

 筹建新中国,建立人民政权/1

 一、中国人民站起来了/2

(一)黎明前的号召/2

(二)新政协筹备会议/3

(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7

(四)开国大典/10

 二、一唱雄鸡天下白,万方乐奏有于阗/11

(一)解放大西南/11

(二)新政权,新气象/16

 三、恢复经济建设,巩固人民政权/23

(一)经济的困局以及引发的社会问题/23

(二)整顿经济的前期工作——平抑物价和统一财经/25

(三)着手全面恢复国民经济/26

第二章

 毛泽东与莫斯科的恩恩怨怨/35

 一、第一次访苏/36

(一)“一边倒”的外交政策/36

(二)中苏建交,毛泽东出访/38

(三)毛泽东与斯大林第一次会晤/40

(四)毛泽东发火/41

(五)打破僵局/43

(六)第三次会谈/45

(七)中苏定约/47

 二、第二次访苏/49

(一)再见莫斯科/49

(二)以苏联为首/52

(三)东风压倒西风/57

(四)回国/59

 三、中苏关系破裂/60

(一)中苏两党之间裂痕的扩大/60

(二)八十一党会议/63

(三)中苏第一轮论战/66

(四)中苏第二次大论战/70

(五)珍宝岛冲突/75

第三章

 抗美援朝。维护国家战略安全/79

 一、唇亡齿寒,救邻即是自救/80

(一)“二战”的产物——脆弱的“三八线”/80

(二)朝鲜内战/81

(三)毛泽东的艰难决策/83

(四)苏联的举棋不定/88

(五)毛泽东毅然决定出兵/90

 二、朝鲜半岛上的博弈/92

(一)奠定战局的五次战役/92

(二)谈判桌上的较量/102

 三、谁叫他是我毛泽东的儿子/115

(一)毛岸英入朝/115

(二)毛岸英牺牲/116

(三)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118

 四、抗美援朝的意义/120

(一)国际地位的极大提高,赢得了和平的环境/120

(二)调整了东亚的战略格局,这一格局依然持续到今天/121

(三)促进国内的安定团结,开创了新的和平建设局面/122

第四章

 从开展三大运动到“三反”、“五反”/125

 一、三大运动/126

(一)“耕者有其田”——土地改革/126

(二)除恶就是行善——镇压反革命/132

 二、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斗争/141

(一)“三反”运动的序幕/141

(二)“三反”运动开始/144

(三)集中力量打“老虎”/148

(四)处死刘青山、张子善/151

(五)以身作则,大公无私/153

 三、“五反”运动——打退糖衣炮弹/155

(一)发动“五反”运动的原因/155

(二)掌握正确的斗争方针/158

(三)胜利结束“五反”运动/162

第五章

 实施农村制度的伟大变革/165

 一、土地改革——中国社会的革命性变革/166

(一)未雨绸缪,精心准备/166

(二)明确划分阶级成分/168

(三)改变对待富农的政策/170

(四)完善财产分配政策/171

(五)土地改革的历史意义/174

 二、农业合作化——社会主义改造/178

(一)农业合作化的缘起/178

(二)初期合作化的一场争论/180

(三)农业合作化纲领的制定——从“决议草案”到“正式决议”/183

(四)农业合作化问题的报告/186

(五)农业合作化的高潮/189

(六)农业合作化的意义/191

第六章

 炮击金门,武力威慑台湾/193

 一、台湾问题“国际化”/194

 (一)努力实现祖国统一/194

(二)朝鲜也要统一/195

(三)美国的公开介入/196

 二、运筹帷幄,决策千里/198

(一)中关大使级谈判/198

(二)准备出击,节外生枝/201

 三、炮击金门/205

(一)直接对蒋,间接对美/205

(二)精准指挥,战略摸底/207

(三)再一次谈判陷入僵局/212

(四)《告台湾同胞书》/215

第七章

 探索中国式建设道路/221

 一、“大跃进”运动/222

(一)西方国家对中国的孤立和封锁/222

(二)有利于中国经济建设的国际和平局面不断出现/223

(三)苏联等国家提供了大量的社会主义建设经验/224

(四)“二战”后世界第三次科技革命的迅猛发展/226

(五)“大跃进”运动的准备及展开/228

(六)“大跃进”运动的后果及教训/240

 二、大兴调查研究之风/245

(一)多灾多难的六十年代/245

(二)调查研究思想的酝酿/249

(三)调查研究活动的展开/257

第八章

 从“百家争鸣”到文化界的风暴/261

 一、百家争鸣/262

(一)繁荣文艺离不开发展马克思主义/263

(二)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266

(三)从“百家争鸣”变成“两家争鸣”/269

 二、文化界的风暴/275

 (一)从胡风案说起/276

 (二)从整风运动到反右斗争扩大化/290

第九章

 处理接班人问题/295

 一、处理高、饶事件/296

(一)高、饶进京/296

(二)大闹财经会议/298

(三)高、饶开展行动/301

(四)击垮高、饶联盟/303

 二、粉碎林彪集团/309

(一)接班人地位的确立/309

(二)毛泽东与林彪的分歧与矛盾/311

(三)林彪集团的覆灭/317

 三、最终选择了华国锋/321

(一)毛泽东记住了华国锋/321

(二)受到毛泽东的器重/323

(三)关键时刻的抉择/324

试读章节

一、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一)黎明前的号召

在解放战争中,毛泽东一边指挥着波澜壮阔的人民解放战争,一边密切关注着深刻变化的时局,天下大势已了然于胸,他思考着如何着手筹建一个新中国。

1947年10月,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毛泽东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宣言》中提到:“联合工农兵学商各被压迫阶级、各人民团体、各民主党派、各少数民族、各地华侨和其他爱国分子,组成民族统一战线,打倒蒋介石独裁政府,成立民主联合政府。”1948年4月30日,毛泽东审定了中共中央纪念五一劳动节口号,发出“迅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讨论“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的号召。5月1日,毛泽东又致信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主席李济深和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常务委员(在香港主持盟务)沈钧儒,提议由中共中央、民革中央、民盟中央发表联合声明,倡议召开政治协商会议,“成立民主联合政府”,“拟订民主联合政府的施政纲领”。这一号召,得到了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国民主同盟、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国致公党、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国人民救国会、中国国民党民主促进会、三民主义同志联合会、九三学社、台湾民主自治同盟等民主党派和海外华侨的热烈响应。

从1948年8月开始,经过周密的安排,各民主党派、爱国民主人士和海外华侨代表,从国统区陆续进入东北和华北解放区。北平解放后,已到解放区的各民主党派及爱国民主人士汇合到北平。在北平解放前夕,毛泽东、周恩来致函在上海的宋庆龄,希望宋庆龄北上参加新的政治协商会议,并对如何建设新中国给予指导。

根据毛泽东的提议,全国性的人民团体相继成立。1949年3月至7月间,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中华全国民主妇女联合会、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中华全国民主青年联合会、中华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成立。全国自然科学工作者联合会、社会科学工作者联合会、教育工作者联合会、新闻工作者联合会等组织的筹备会也分别成立。这些全国性群众团体的成立,把社会各界群众进一步组织起来,是召开新的政治协商会议的重要组织准备之一。

毛泽东从西柏坡来到北平后,广泛地同各界代表人物接触,和他们共商建国大计。1949年春的一天下午,毛泽东由香山乘车来到北平城内,拜访北平师范大学代校长汤璨真、文学院院长黎锦熙、地理系主任黄国璋。他们有的是毛泽东在长沙读书时的老师或同学,有的是北平九三学社的成员。毛泽东诚恳地对他们说,民主党派要积极参政,共同建设新中国。“积极参政”这句话对新中国政治生活具有深刻的政治意义。民主党派参加新政协并将担任中央人民政府各项职务,标志着民主党派地位的根本变化。他们成为新中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参加者,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和共产党一起担负着管理国家和建设国家的历史重任。

(二)新政协筹备会议

1949年6月15日至19日,新政协筹备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在北平中南海勤政殿召开。参加会议的有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无党派民主人士及各人民团体等23个单位的代表,共134人。毛泽东在会议的开幕式上讲话。他说:这个筹备会的任务,就是完成各项必要的准备工作。迅速召开新的政治协商会议,成立民主联合政府。我们所反对的只是帝国主义制度及其反对中国人民的阴谋计划。中国人民愿意同世界各国人民实行友好合作,恢复和发展国际间的通商事业,以利发展生产和繁荣经济。中国的命运一经操在人民自己的手里,中国就将迅速地荡涤反动政府留下来的污泥浊水,治好战争的创伤,建设起一个崭新的强盛的名副其实的人民共和国。

这次会议一致通过《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组织条例》、《关于参加新政治协商会议的单位及其代表名额的规定》,选出了以毛泽东为主席的筹备会常务委员会。

会议结束后10多天,为了进一步阐明将要诞生的人民共和国的性质、国内各阶级的地位和相互关系等基本问题,毛泽东在6月30日发表了《论人民民主专政》这篇重要文章。这篇文章是他用两天时间写成的。他在文章中说:在中国现阶段,人民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对于人民内部,实行民主制度,对地主阶级和官僚资产阶级以及代表这些阶级的国民党反动派及其帮凶们实行专政。这两方面,对人民内部的民主方面和对反动派的专政方面,互相结合起来,就是人民民主专政。人民民主专政的基础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的联盟。工人阶级(经过共产党)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就是我们的主要纲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必须有步骤地解决国家工业化的问题。严重的经济建设任务摆在我们面前,我们不熟悉的东西正在强迫我们去做。这就是困难。我们必须克服困难,我们必须学会自己不懂的东西。

新政协筹备会在以毛泽东为主席的常务委员会之下,设立了六个小组,分别完成以下任务:拟定参加新政协的单位及其代表名额;起草新政协组织条例;起草共同纲领;起草宣言;拟定中央人民政府大纲;拟定国旗、国徽及国歌方案。毛泽东就新政协所要讨论的各项问题,继续同各民主党派领导人和其他爱国民主人士进行交谈。先后会见了张澜、李济深、沈钧儒、陈叔通、何香凝、马叙伦、柳亚子等。

他的卫士长李银桥回忆道:“毛泽东对这些民主人士很尊敬,十分亲切有礼,一听说哪位老先生到了,马上出门到汽车跟前迎接,亲自搀扶下车、上台阶。一些民主人士见到毛泽东总要先竖起大拇指,连声夸耀‘毛主席伟大’。对于这种情况,毛泽东十分不安。一次,毛泽东出门迎接李济深,李老先生一见面就夸毛泽东了不起,毛泽东扶他进门坐下后说:‘李老先生,我们都是老朋友了,互相都了解,不要多夸奖,那样我们就不好相处了。”“‘有一天,毛泽东准备会见张澜先生,事前他吩咐我:‘张澜先生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作了不少贡献,在民主人士中享有很高威望,我们要尊敬老先生,你帮我找件好些的衣服换换。’我在他仅有的几件衣服里选了半天也没找到一件没有补丁的衣服。我心里很不是滋味,对他诉苦道:‘主席,咱们真是穷秀才进京赶考,一件好衣服都没有。’毛泽东说:‘历来纨绔子弟考不出好成绩,安贫者能成事,嚼得菜根百事可做,我们会考出好成绩!’我说:‘现在做衣服也来不及了,要不先找人借一件穿?’毛泽东不同意:‘不要借,有补丁不要紧,整齐干净就行。张老先生是贤达之士,不会怪我们的。’毛泽东就是穿着补丁衣服会见张澜,会见过许多民主人士。”

毛泽东一直在思考新中国的政体问题,在《新民主主义论》和《论联合政府》中也已经说得很明确。他认为中国的政权组织形式既不能照搬苏联的苏维埃,也不能照搬西方国家的议会制,而是在一个短时间内在新解放地区先建立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然后通过普选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他特别重视这种有利于加强人民政权同群众的联系,发扬人民民主的制度。1949年1月,他就曾批示:“各地新区外均应建立人民代表会议制度,首先是区、村人民代表会议,方能防止命令主义与官僚主义。”

8月13日,毛泽东参加北平市各界代表会议,并在会上讲了话。他说:“希望全国各城市都能迅速召集同样的会议,加强政府与人民的联系,协助政府进行各项建设工作,克服困难,并从而为召集普选的人民代表大会准备条件。”并说:“一俟条件成熟,现在方式的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即可执行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成为全市的最高权力机关,选举市政府。”讲话时,毛泽东从衣袋里取出一封市民的来信,说:这封信提出了三个问题,“一是物价高涨;二是捐税多、失业多;三是共产党员吃苦耐劳,工作勤奋,军纪严明,这是好的地方。”

P2-5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4:2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