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曾经沧海(柳刚诗文选集)
分类
作者 柳刚
出版社 新华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由诗人柳刚著述的《曾经沧海(柳刚诗文选集)》系他个人的诗文精选,我国著名教育家李燕杰教授亲自撰写书评《曾经沧海礼赞》,题词风采三秋明月,文章万里春光。书中收录了作者曾在工作期间发表的多篇论文,和他在工作之余所创作的文学作品,其中有他赞美祖国山水的诗词,他创作的中篇情感小说,他在工作中曾发表的论文、通讯等。

内容推荐

柳刚不仅在事业中,是一位好干部,在写作上也是为笔耕不辍的作家,他的诗文也颇有文采,在他的这本诗文集中,既有诗歌。散文,也有学术思辨,有情有理,可谓诗中有史,史中有诗。

《曾经沧海(柳刚诗文选集)》系他个人的诗文精选,书中收录了作者曾在工作期间发表的多篇论文,和他在工作之余所创作的文学作品,其中有他赞美祖国山水的诗词,他创作的中篇情感小说,他在工作中曾发表的论文、通讯等。

《曾经沧海(柳刚诗文选集)》全书文笔生动,叙述流畅。

目录

《曾经沧海》礼赞

自序

第一部分·诗词

1.七律 送阳邑友赴青海

2.七律 答吕梁山战友

3.七绝 太行雪

4.七律 咏雪

5.七律 送高峰赴长影

6.浪淘沙 山海关

7.七律 梦

8.浪淘沙 人定胜天

9.我为祖国献影片(歌词)

10.劳动赞歌

11.无产者之歌

12.水调歌头 七一颂

13.清平乐 悼周总理

14.向君歌

15.蝶恋花 望北斗

16.清平乐 赞星火

17.寄语梨树

18.浪淘沙·当代英雄

19.沁园春·悼毛主席

20.忆秦娥·观啄木鸟

21.永不熄灭的明灯

22.五绝 咏志

23.七律 雨夜咏

24.七律 游颐和园

25.七绝 咏睡廊

26.七绝 咏十七孔桥

27.清平乐·卧佛寺遐想

28.致殷放君

29.浪淘沙 游上方山和柳刚同学

30.七绝 游千佛山

31.七绝 登太白楼

32.七律 游皖宁抒怀

33.七律 赠谷苏奇

34.七绝 游镜泊湖

35.寄语 麻清

36.痛悼 唐爱明

37.七绝 送郑蕾赴加拿大

38.七律重返临汾

39.七律登天池

40.映山红礼赞

41.杜鹃之歌

42.七律初秋感怀

43.清平乐中秋月

44.水调歌头东湖雨思

45.嘱疃儿

46.哭母亲赵仲媛

47.海岸遐思

48.翡翠岛畅想

49.仲夏之梦

50.白杨颂

51.七律赠但功溥先生

52.七律游沈园

53.七律梦雪莲

54.水调歌头·雨游黄山

55.七绝谒柏林墙

56.七律访贝多芬故居

57.七律塞纳河夜思

58.七律登峨眉山

59.东方的杜鹃

60.七律访华盛顿

61.七绝夏威夷凭吊

62.七绝观尼亚加拉瀑布

63.不散的思念

64.我看见了你

65.水调歌头·登岳阳楼

66.七绝赠柳勤文

67.七绝观菊展有感

68.水调歌头·赠陈开云友

69.七律生日幽梦

70.七律登八达岭·赠王春梅

71.七律卧佛寺畅想

72.七律赠黄老

73.七律游石象湖·赠杨京平

74.七律红场抒怀

75.七律圣彼得堡咏怀

76.七律布达佩斯怀古

77.七律重逢

78.五律东行

79.诉衷肠

80.海鸥之歌

81.七律贺陆老七十华诞

82.憧憬

83.春曲

84.春雪

85.七律赠马思泽友

86.七律六十感怀

张宝瑞和诗:

87.七律小月河吟

88.七律赠马莉友

89.七律登黄鹤楼

90.七律草原吟·赠肖玢

91.贺中秋

92.七律草原遐思

93.七律三亚行

94.七绝踏雪吟

95.七律 颂真情·致陈亚萍君

96.感悟

97.七律 贺宝瑞生日

98.秋思

七绝 诗魂赞

99.雪花颂

100.迎新春·和金椿友

101.沁园春 除夕

102.七绝 元宵节夜思

103.七绝 咏墨海

104.五绝 贺六十五寿福

105.咏佩斯

106.水调歌头·病中吟

107.水调歌头·和苏东坡

108.七律 日出怀古

109.浪淘沙·赞孙伟友

110.七律 访王泉营

111.七律 访土门感怀

112.水调歌头·壶口颂

113.七律平遥夜咏

114.浪淘沙·汾河谣

115.水调歌头 五台山凝望

116.浪淘沙 汾河谣

117.七律狼女颂

118.神交

第二部分·中篇小说·遗忘的爱

第一章 北戴河长夜

第二章 紫竹院仲夏

第三章 莱茵河飞鸿

第四章 昆明湖遐想

第五章 樱桃沟金秋

第六章 武当山日出

第七章 东湖雨思

第八章 长江幽梦

第九章 黄浦风波

第十章 魂断黄沙

第十一章 纽约幻梦

第十二章 别了,夏威夷

尾声

第三部分·通讯

心灵的呼号——曲啸、李燕杰印象记

桂林轮胎厂攻克巨型轮胎难关

莱茵河畔的明珠一访拜耳和曼内斯曼公司

近代美国企业兼并与重组的启示

九万里风鹏正举——关于浪潮集团有限公司的报告

崛起的“天信”——关于浙江天信仪表有限公司的报告

第四部分·论著

“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门“科学”的表述值得商榷

附1:陈进玉同志的回信

附2: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项科学工作——访中国职工思想政治研究会柳刚同志

关于工业企业税负情况的调查报告

对国有大企业的剖析及扶植政策的思考

宝山钢铁(集团)公司成为国家授权投资机构已初具条件——对宝山钢铁(集团)公司的调查与建议

附:黎明董事长、谢企华总经理的来信

关于我国汽车工业结构调整与战略性改组的研究报告

中国行业协会的现状与展望

疾风知劲草患难见真情——在中国现代文学馆的发言

神来泼墨任翱翔——张宝瑞小说《一只绣花鞋》赏析

后记

试读章节

20世纪90年代的第五个初夏,北戴河海滨景色宜人。傍晚,慈祥的太阳把金色的晚霞洒在波光粼粼的海面上。清爽的海风欢唱着,不时有几只海鸥掠过海空,一艘艘渔船载鱼而归。岸边成片成片的槐树林繁茂葱绿,雪白的槐花在海风的吹拂下,摇曳飘舞,散发出沁人肺腑的芳香。海滩上游人稀少,鸽子窝前有一对青年男女在海边悠闲地漫步。他们是京都经济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刚刚结束了在耀华玻璃厂为期一周的调研工作,返京前到海滨放松一下几天来紧张的神经。

那位男士名叫乐一鸥,年龄40岁出头,中等身材,身着短袖白上衣,浅灰色长裤。长方脸的两侧长满浓密的连鬓胡子,宽阔的前额下横着两道浓眉,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沉思着,遥望着海天相连的远方。那位女士名叫萧如月,年龄30岁上下,身材苗条,体态匀称轻盈,瓜子脸上洋溢着腼腆新奇的微笑。她因平生第一次看到大海,弯弯的秀眉下,一双漆黑透亮的眸子闪烁着兴奋的光辉;身着浅黄色的连衣裙,一头乌黑的披肩发随风飘逸飞舞;她右手提着白凉鞋,左手提着裙角,踏着清凉的海水,一边走一边发出银铃般的笑声:

“一鸥,你快点走呀,慢腾腾的像个老夫子。”如月扭过头,微张着皓齿樱唇对一鸥叫着。一鸥仿佛没听到她的叫声,仍在她后边慢悠悠地边走边沉思着。夕阳西下,大海似乎要沉睡了,哗哗的潮水有节奏地拍打着海岸,他们略感疲倦,走到海边礁石上的一个小亭子坐下来小憩。一鸥拿出一根“红塔山”深深地吸了一口,吐出一缕缕白烟,烟雾随风飘去。如月倚在亭柱的长椅上,让海风吹干沾湿的双脚,梳理着散乱的秀发,绯红的双颊在夕阳余晖的映照下显得格外秀丽端庄。一鸥吐出一口烟,缓缓地问如月:

“怎么样,人海很美吧?”

“人海的胸怀是宽阔无垠的,大海的意境是深邃莫测的,大海的韵律是深沉雄浑的。”如月一口气道出三句诗一般的语言。一鸥端详着神采飞扬的如月,眼中闪出惊佩的目光,用富有哲理般的语调说道:

“是呀,大海的历史是久远漫长的;人类的历史与之相比却是短暂的,一个人的生命史与大海相比就如瞬间即逝的流星,你说对吗?”

他打开一瓶可乐,递给如月:

“渴了吧,喝口可乐,解解渴。”

如月一边喝着可乐,一边欣赏着大海落日安谧苍茫的景色,长长的睫毛微微地抖动着,轻声吟唱起:

“深深的海洋,你为何不平静……”

一鸥听着她哼唱那首著名的南斯拉夫歌曲,又点燃了一支烟,往事如海潮般在心中起伏翻腾,他远眺着夜幕降临的海空,感慨万般地说:

“沧海之一粟啊……”

如月转过头,问道:

“你自言自语些什么?”  一鸥微皱双眉,轻声道:

“如月,咱们一起工作半年多了,你想不想听听我40年个人曲折的经历?”

“好吧,老夫子,我洗耳恭听。”

天色浓黑,海风劲吹,一排排海水猛然地撞击着岸边的礁石,激起朵朵浪花,一鸥的思绪如潮水般激荡翻滚一一

“我1953年3月出生在东北的大工业城沈阳市,父母在一家人工厂工作。七岁那年随父母来到北京。他们调到机械工业部工作,我上了机械部的子弟小学。当时正赶上国家遇到三年自然灾害,粮食奇缺,总吃不饱,什么黑面馒头,用树叶做的‘人造肉’都吃过。有的同学因为营养不良患了浮肿病,但同学们都勤奋读书,以艰苦为荣,不像现在城里的孩子们,喝着蜜糖水长大,还总不知足。你是1964年出生的吧?”如月微微点点头。

“那时国家已经度过了困难时期,可惜不久‘文化大革命’就爆发了。”

“恢复高考后,我考上了京都大学工业经济系,系统地学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真理。1982年大学毕业后,分配到京都经济研究所工作,至今已有几年了。”

如月脸色绯红,轻声细语地说:

“那你是所里的元老了,老夫子……你爱人呢?我怎么没听你提起过她?”

一鸥来回踱着步,伫立良久后,用凄楚哀婉的语气道出:

“她是我的同窗好友,可惜在几年前的一次意外事件中去世了,死时年仅34岁啊!所里没人再提这件事,怕我伤心。”

“那你们有孩子吗?”P149-150

序言

我1947年3月出生在沈阳。那是个战火纷飞的年代,辽沈战役如火如荼,东北全境即将解放。1956年随父母来到首都北京。沐浴着新中国的阳光雨露,茁壮成长。中学时代就对文学历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阅读了大量中外文史名著。对屈原、李白、陆游、谭嗣同、鲁迅、李大钊、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华民族的杰出代表十分景仰。我的理想是成为一名作家,终身从事文学创作。但是“文化大革命”的爆发粉碎了我的美梦,那年我19岁。1967年秋,我的同窗好友钟阳邑(其父是老红军)即将到西宁钢厂建设大西北。我赋了一首七律诗送他,那是我写的第一首诗。后来,在山西临汾插队,在中央教育电影洗印厂工作,也尝试写了一些新旧体诗词。

1979年2月,我考上了中国人民大学国际政治系,系统地学习马列主义理论和有关知识。从理论高度上认识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树立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对文学创作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大学毕业后,在国家经委、计委、经贸委、中国工业经济协会长期从事经济管理和研究工作,撰写了50多万字的文章和研究报告,也到过欧美许多国家进行考察和学术交流,1994年被评为副研究员。

由于我长期从事经济工作,文学创作时间有限,只能业余挤时间写作。一些诗词是在火车或飞机上即兴吟成的。能找到的有130多首。这些诗词并不完全符合旧体诗的格律规定。著名诗人臧克家先生认为:今日旧体诗坛有三派:一是典雅派即传统派,主张严格遵守固有格律;二是改革派,即感情需要时对固有格律可以有所突破;三是新古诗派,也称解放派,不主张遵守固有的格律与平仄。茅盾先生也说过:“诗要有真情,格律未足拘也。”我认为形式应为内容服务,内容是根本。我大概属于改革派吧。

这本诗文选集是我40多年的写作研究生涯的回顾与总结。除了诗词之外,还有小说、通讯和论著。此次出版前,对个别诗词做了些修订。其他文章未改动。由于时间跨度长,其中某些观点不可避免地带有那个时代的烙印,这种历史局限性是必然的,先知先觉者是神仙。

现在这本诗文选集即将奉献给我的朋友们和读者,我特别感谢著名诗人、书画家汪国真先生亲笔题写书名。著名作家张宝瑞为本书作序,北京融通创新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晓珑先生鼎力相助;吾儿柳瞳和北京双子山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的有关同志,也付出了艰辛的劳动,没有他们的关心和支持,这本文选是难以问世的。

柳刚

二○一一年三月十二日

后记

2011年春,在北京双子山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窦欣平先生、常娥小姐和北京融通创新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王晓珑总经理等友人的大力协助下,《曾经沧海——柳刚诗文选集》终于出版了。这是我四十多年从事研究写作生涯的回顾与总结。《曾经沧海》出版后,得到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张抗抗、陈建功,周恩来侄女周秉德,新闻界泰斗胡绩伟,摄影家贺延光,表演艺术家陈佩斯,朗诵艺术家薛飞,书法家李石文、李兴国、牧青等各界人士的肯定和好评。读者卢佳婴来函赋诗《诗魂赞》:“一生心血结成字,往事依依恋知音。剑胆琴心终有报,久经沧海铸诗魂。”老友徐佩贺诗:“曾经沧海读一遍,字里行间才华现。歌颂真情求自由,冰清玉洁情操赞。”特别是我的恩师益友,著名教育家李燕杰教授,在赴深圳参加世界读书日途中亲笔撰写了书评《曾经沧海礼赞》,给以我很大的鼓舞,也增强了我创作的激情和信心。一年多来,我又创作了十多首诗词。既有歌颂祖国壮美山河的即兴抒发,也有献给挚友同事的笃信感言。今年四月,应新华出版社的邀请,撰写了二万多字的评点和论文《神来泼墨任翱翔——张宝瑞小说(一只绣花鞋)赏析》。小说再版发行,受到热烈欢迎。文选再版过程中,得到北京海古德新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孙伟先生的鼎力相助,夫人殷放女士、责任编辑刘志宏先生和多位友人都付出了艰辛的劳动,谨致诚挚的谢意!

柳刚

2012年10月22日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4 23:5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