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文微经典”系列之一。澳大利亚女作家庞亚卿的《谁是澳洲人》,汇集了作者多年的创作精品。既有对海外生活的深层挖掘,又有对喧嚣市井图腾的生动刻画,题材丰富,风格多样,在创作追求上,作家致力把笔端伸到人物的精神领域去,伸到他们的内心深处,伸到他们的情感末梢,触及他们内心最温柔、最脆弱、最潮湿的那部分,去捕捉他们情感中最敏感、最神秘、最疼痛的东西。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谁是澳洲人/世界华文微型小说经典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
作者 | (澳大利亚)庞亚卿 |
出版社 | 四川文艺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华文微经典”系列之一。澳大利亚女作家庞亚卿的《谁是澳洲人》,汇集了作者多年的创作精品。既有对海外生活的深层挖掘,又有对喧嚣市井图腾的生动刻画,题材丰富,风格多样,在创作追求上,作家致力把笔端伸到人物的精神领域去,伸到他们的内心深处,伸到他们的情感末梢,触及他们内心最温柔、最脆弱、最潮湿的那部分,去捕捉他们情感中最敏感、最神秘、最疼痛的东西。 内容推荐 庞亚卿是澳华文坛的迟到者。她从上海移居到悉尼时,来自天南海北的一个个舞文弄墨者,已牢牢地占据了自己的文学领地。可令人想不到的是,姗姗来迟的崖青,竟静悄悄地从默默无闻走到拥有众多粉丝的知名作家的行列。崖青给澳华文坛注入了春水般温馨的亮色,她的作品开阔的意境和深邃的主题,展现了新鲜而精彩的天地,为澳华文坛开创了一个独特的文学窗口。 《谁是澳洲人》一书收录的就是他的微型小说81篇,包括《心灵音乐家》、《翠西的官司》、《惊鸿一瞥》等。 这本《谁是澳洲人》是“世界华文微型小说经典”系列之一。 目录 蓝山笔会 心灵音乐家 心动如水 翠西的官司 惊鸿一瞥 占卜大师 放生 老印、老墨和我 结局——荒诞小说 讲义夹失落以后 谜一样的邻居 旅伴 中奖 理解万岁 中西男女 真假SANTA 邂逅 养老院里的年轻姑娘 女孩的烦恼 丁老师教子有方 我当主婚人 男孩KIM和女孩KIM 递一支爱的拐杖 少女申申 敏的奋斗——加拿大移民故事 小留学生帆 初识《天鹅湖》 红霞 哑女朱丽 谁是澳洲人 爱尔兰姑娘玛丽亚 浪漫的露丝 上海犹太人 最后时刻 女儿没回来 青春剪影 “老实说”先生 他们想念上海 奶奶,别走! 儿子法官 你好 辞职 年轻的旅友 附录 试读章节 蓝山笔会 浅蓝色的信封,浅蓝色的信笺,是一份请柬——蓝山笔会。 杰克张收到它满心喜欢。他是一位出租车司机,也是澳华文坛数得上的名作家。这事有那么一点儿良性循环,开出租车,开出许多创作源泉;作家的名气又给他带来更多的生意。 杰克张是开晚班车的,午夜时分回家,他总是推醒睡得迷迷糊糊的妻,兴致勃勃地说他的“艳遇”: 今天,华灯初上时,有个特别的女孩上我的车,她并着腿,直着腰,两手悠闲地摆在腿上的黑皮包上,她的手指白皙而修长。车刚出市区,她冰凉的小手就覆盖在我去扳排挡的左手上,我的心扑通扑通狂跳起来…… 妻睡意全退,一下子坐起身来,两眼像探照灯一样看着他。杰克笑了,我编的。妻脸上的肌肉松弛下来,又继续做她的好梦去了。 那个周末,杰克张的小说《冰凉的小手》就发表在中文报纸上,有一段文字就和上面一模一样。 妻手拿报纸,睁大眼睛,疑惑地看着他,杰克赶快摇手,编的,编的。 下一期的周报上,又有杰克一篇小说《激情时刻》,他还把妻子的怀疑,与妻的对话也原封不动地写上去,圈内人说他的作品很有生活气息。 妻连眼睛也懒得睁开,慵懒地问了一声:这回是真的?当然是编的,纯属虚构。杰克说。 妻已经习惯每每在半夜当他的第一个读者(听众),因为这是作家最有创作冲动的时刻。杰克的文思就像他开着出租车在悉尼的大街小巷穿行,快捷而畅通。他成了澳洲最有名气的作家,妻为他骄傲。 所以杰克收到这份请柬是理所当然的。澳洲的中文作家,虽说大部分还是劳力者,但只要一笔在握,仍有一股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执着,办这样一个笔会,也是大家盼望中的盛事。 蓝山,因为它的山谷中终日飘荡着一层淡蓝色的烟雾而得名。杰克张和妻儿一起去过一次。不过开笔会,这又不一样,文人,在门捷列夫的元素周期表上,个个是名列前茅的活跃分子,跟什么露西黄、安娜刘、彼得陈们斗斗嘴也是开心的,更不要说写小说了。 天公不作美,预定的那天下起了雨,不过旅行社的车是不能退的,大家也已在各自的单位请了假,彼得陈说“山色空蒙雨亦奇”。 车在雨巾行驶。杰克张不但文采好,口才也一流,非常有鼓动性,建议大家以“雨天游蓝山”为题,凑上两句。于是露西黄引用元代大画家的话“山水之为物,禀造化之秀,阴阳晦冥,雨晴寒暑……有无穷之趣”,托尼胡吟诵了苏东坡的《定风波》,好不热闹。 车停了,雨也停了,山谷里却没有本该有的蓝烟,只有白色的雾气,排山倒海地漫过来,仅仅几秒钟,刚才还看得见的树不见了,隐在了浩渺烟海中;刚才还隐约看得见的三姐妹峰被雾淹没了,只留下尖尖的三个顶,像云雾缭绕的蓬莱仙境。 雾,像摆脱了地球引力的水,无拘无束地漫过来,浓重得连身边的人也模糊了,说话声音也朦胧起来。当雾退下去一点时,杰克发现他的身边站着一个陌生的女孩,也像他一样沉静。女孩穿着天蓝色的衣裙,扎着天蓝色的发带,静默在一幅叫“蓝山”的画中。杰克从来没有见过她,敢问芳名,她原来是旅行社的导游,因为作家们对蓝山的了解比她还多,她只好闭嘴了。对方听他自报家门,大眼睛里充满了惊奇和崇拜,她说她读过杰克所有的小说。 杰克问了一个近来令他困惑的问题,你知道我的小说都是虚构的吗? 她笑了,掩着嘴,眼一垂,不胜羞怯地说,当然知道,是小说嘛。你要真是这样的色狼,就不会这么写了。 杰克和他相见恨晚的崇拜者边走边谈,雨后的山道有点滑,杰克不由自主地拉住了她肩上的挎包带子,她一惊,皱起鼻子,掀起唇角,眼珠斜掠过来,招架不住的媚。 下午的座谈会就在山上的旋转餐厅里召开,她坐在门口的位置,饶有兴味地听着这些不断从作家口中吐出来的金玉良言。不过,凭良心说,她听进去的只有杰克一个人的高谈阔论。 晚饭以后有舞会,在轻柔的音乐中,她和男女作家一起摇曳着,旋转着。 旋转的杰克碰上了她的旋转,他们抬起头来,相对一笑,这笑竞有一点诡秘,有一点默契,好像有什么事要发生,要发生的是自然,是宿命,杰克有点不安。当他们终于结成舞伴,旋转在一起的时候,舞会快结束了,杰克从握在手里的小手感到了她的灼热。 第二天上午都起得很晚,因为晚上和整个上午都是作家们的创作时问。 下午,旅游车开去了珍罗兰洞。游洞有专门的导游,他头戴矿工帽,手执手电筒,大概是为了安全,开启一个洞,游一个洞;然后关闭,再进下一个。洞中有千姿百态的钟乳石和潺潺溪流,时暗时明的灯光,增加了神秘的气氛。 杰克干什么都是首当其冲的,她也在第一组。刚开了第二个洞,灯还没有亮,导游让他们等一等,他要去关闭第一个洞。杰克摸黑进去了,然后拉她一把,可能太用力,正好把她拉到胸前,杰克低下头,她正好抬起头,两片嘴唇温柔地碰在了一起。这一吻极其自然,却又好像预谋已久。灯亮的时候,他们早已恢复了平静,那个烙印变成了杰克心头的一股活水。 笔会很成功,主办单位收到的稿子,数量和质量都超过了期望值,唯独高产作家杰克没有交卷,他答应一周后’E—mail稿件给主编,他这次要用心写的中篇小说是《爱情是蓝色的》。 难得不出车的夜晚,杰克先睡了,忽然被嘤嘤的哭声惊醒,妻坐在床上,背对着杰克,哭得肩膀一耸一耸的。他坐起来,扳过妻的肩,妻泪眼婆娑,怎么啦,你?杰克紧紧抱住妻,用自己的脸去抹干她的泪。 妻推开了他,杰克这才发现妻手中有他的笔记本电脑,一定是在为他整理行李时发现的,心里暗暗叫苦,嘴上却说,你哪里不舒服?我去给你倒杯水。杰克已经站起来了,妻却把他拉回来,指着他的笔记本冷冷地说,这绝不是编的!P1-5 序言 有人曾说,地不分东西南北,凡有人类生活的地方,就有华人的身影。话虽有玩笑的成分,但当前华人遍布世界各地,却也是不争的事实。扎根世界各地的炎黄子孙,他们的生活状况如何?他们的情感世界怎样?他们的所思所想何在?……要找到这些答案,阅读他们以母语写下的文字无疑是最好的方法之一。诚然,并不是有华人的地方就有华文创作,但在一些主要的国家和地区,华文创作几十上百年来一直薪火相传所结出的果实,显然也是令人瞩目的。遗憾的是,因为多种原因,国内的读者多年来对海外的华文创作了解甚少。尤其对广布世界各地的华文微型小说这一重要且具代表性的文体,更只是偶窥一斑而不见全貌。“华文微经典”丛书的出版,可谓弥补了这一缺憾。 海外的华文微型小说创作,主要分为东南亚和美澳日欧两大板块。两大板块中,又以东南亚的创作最为积极活跃,成果也更为突出。东南亚华文微型小说创作兴起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各国在时间上又略有先后。最早开始有意识地从事微型小说的创作,并且有意识地对这一新文体进行探索、总结和研究,而且创作数量喜人、作品质量达到了一定艺术高度的,是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稍后于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的是泰国,再后是菲律宾和文莱,再后是印度尼西亚。在发展过程中,各国的创作曾一度因具体的历史原因而存在较大的差距,但这一状况在近十年来正日益得到改善。 美澳日欧板块则因创作者相对分散,在力量的聚集上略逊于东南亚板块。不过网络的发展正在弥补这一缺憾,例如新移民作家利用网络平台对散居各地的创作进行整合,就已显现出聚合的成效。 新移民的创作是海外华文微型小说创作中近十多年来涌现出的一股新力量。尤其是近年来随着作家对当地文化和生活的日渐融入,其创作已日渐呈现出新视野,题材表现也开始渐渐与大陆生活经验拉开了距离,具有了海外写作的特质。 以上是对海外华文微型小说发展的一个简单梳理,而“华文微经典”丛书的出版,正是对这一梳理的具体呈现(为避免有遗珠之憾,丛书也将有别于中国内地写作的港澳地区的华文微型小说写作归入其中)。通过系统、全面、集中的出版,读者不仅可以得见世界范围内华文微型小说创作风姿多样的全貌,更可从中了解世界各地华人的文化与生活状况,感受他们浓郁的文化乡愁,体察他们坚实的社会良知,深入他们博大的人文关怀,触摸他们孜孜不懈的艺术追求。书籍的出版是为了文化和文明的传播与传承,我们希望这一套丛书能实现一些文化担当。我们有太长的时间忽略了对他们的关注,现在是校正这种偏差的时候了。这也正是丛书出版的意义和价值之所在吧。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