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美国人的名人,现在的孩子们更多地会说出奥尼尔、艾佛森、乔丹这些体育明星的名字,或者是小甜甜布莱尼和动作巨星施瓦辛格。其实,在很多美国的名人中,有很多伟人也是星光闪闪,比如:林肯、富兰克林。本书就详细地介绍了林肯,带您走进他的波澜壮阔且富有传奇的一生。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人性的光辉 |
分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作者 | (美)戴尔·卡内基 |
出版社 | 天津人民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提起美国人的名人,现在的孩子们更多地会说出奥尼尔、艾佛森、乔丹这些体育明星的名字,或者是小甜甜布莱尼和动作巨星施瓦辛格。其实,在很多美国的名人中,有很多伟人也是星光闪闪,比如:林肯、富兰克林。本书就详细地介绍了林肯,带您走进他的波澜壮阔且富有传奇的一生。 内容推荐 本书是卡内基先生继《语言的突破》之后的第二部成功之作。它不仅是一部记述林肯总统一生的传记,更是部讲述一个普通而平凡的人如何能够走向伟大的人生故事。本书共分为四部分,分别为奋斗、攀登、胜利、尾声,记述了林肯在人生事业与成功道路上的艰苦跋涉。书中还包含了成就伟人的生动事例和鲜为人知的奇闻轶事。 目录 第一部 奋斗 一、弗吉尼亚 二、童年记忆 三、勤奋学习 四、初露锋芒 五、泪水缤纷 六、初识玛丽 七、婚礼风波 八、步入婚姻 第二部 攀登 九、家庭生活 十、穷苦律师 十一、讨厌回家 十二、议员仕途 十三、折中方案 十四、帝国之星 十五、获得提名 十六、挥别乡邻 十七、步入白宫 第三部 胜利 十八、首战失利 十九、空谈专家 二十、雪上加霜 二十一、宽广胸怀 二十二、解放黑奴 二十三、葛底斯堡 二十四、任用悍将 二十五、赢得连任 二十六、内战结束 二十七、总统夫人 二十八、刺杀总统 第四部 尾声 二十九、下葬仪式 三十、凶手末日 三十一、虚假传言 三十二、暗淡无光 三十三、盗墓事件 试读章节 三、勤奋学习 在林肯十五岁时,他已认识字母表中的字母,而且还能读懂一点东西,但他读得挺吃力,也不会写字。1824年秋天,有一位居无定所的边远林区教书匠来到了皮金河边的定居点,并在那儿开办了一所学校。林肯和他妹妹每天早出晚归走四英里路,穿过森林,去阿泽尔·多尔西这位新来的老师那儿读书。多尔西办的学校那时被人称作“嚷嚷”学校,孩子们的学习是出声的。那个老师认为,学生以这种方式学习,他就能知道他们是否在努力学,他在教室里走来走去,手里拿着教鞭,谁不出声他就抽谁一鞭子。由于对大声嚷嚷如此鼓励,每个学生都尽力大喊,想把其他学生的声音压下去,他们发出的喧嚣声常可在四分之一英里之外的地方听到。 在这个学校上学时,林肯戴着一顶松鼠皮帽子,穿着一条用鹿皮做成的裤子,裤腿的下边远远够不着他的鞋面,使得棱角分明的几英寸小腿因暴露在风雪中而冻成了青紫色。 学校设在一间粗陋的小木屋中,屋顶挺低,老师在里面站着勉强不碰脑袋。木屋没有窗户,用圆木拼建的每面木墙都特意少放一根木柱,形成的缝隙用油纸挡着,以使光线能透进来,地板和座位是用圆木从中劈开得到的板材做成的。 林肯的识字课以节选自《圣经》的篇章做教材;在他的写字练习中,他以华盛顿和杰斐逊的笔体作为临摹对象,他的字体很像他们的字体,通常字迹清楚、笔画分明。大家对他写的字颇有好评,有些不识字的附近居民甚至步行好几英里路找到林肯,让他为他们写信。 那时候,他确实尝到了学习给他带来的甜头,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学校学习的那几个小时太短了,于是回到家里后他接着学。纸张稀少,是件奢侈品,于是他就用木炭当笔,在一块木板上写字。有时,他在构成木屋墙的劈开的圆木平的一面计算,每当原先没字的平面写满了数字和词语时,他用一把刮刀把它们都刮掉,然后又开始在上面写。 因为穷得买不起算术书,他就借了一本,把书里的内容抄在普通信笺纸那样大小的一张张纸上,然后用麻线把它们缝在一起,这样他就有了一本自制的、他自己的算术书。在他去世时,他的继母那儿还保存着这本书的若干部分。 在那个时期,他开始表现出一种个性特点,这种特点使他显著有别于边远林区的其他学习者:他想把他对各种问题的看法写出来。有时,他甚至尝试写诗。他把他写的诗和散文拿到一位名叫威廉·伍德的邻居那儿去,征求他的批评意见。他默记和背诵自己写的诗,他的随笔引起了人们的注意。他写的一篇关于国家政治的文章给一位律师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这位律师把它寄了出去,使它公开发表了;俄亥俄州的一家报纸也曾刊登过林肯写的一篇论气质的文章。 不过,刚才说的这些是后来发生的事,他在学校那儿所写的第一篇文章是被他的玩伴们残忍的找乐行为激发出来的。这些玩伴常常逮来泥龟,然后把燃烧着的煤块放在它们的背上。林肯会请求他们停止这种恶作剧,并马上跑到龟那儿,用光着的脚把龟背上的煤踢走。他的第一篇随笔是请求人们善待动物的呼吁书,早在此时,孩提时期的他已经显示出了他对受苦受难者的深深同情,在他成年之后,这种同情心成了他的性格特点之一。 五年以后,他时断时续地上过另一所学校,他自己把这称作“一点儿一点儿地学”。 他试图获得正规教育的努力就这样结束了,累计起来,他上学的时间不超过十二个月。 1847年,他当选为国会议员,在填写一个有关个人背景的空格时,他遇到的问题是:“你的文化程度怎样?”他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是一个词:“有缺陷的。” 当他被提名为总统候选人后,他说:“当我到成年年龄时,我知道的东西并不多,不过不知怎么的,我会读、会写,也能按照两个内项的积等于两个外项的积这条定律进行计算,可我知道的也就这么多。从那时到现在,我一直没再上过学,与那时我所具备的文化基础相比,现在我已有了一点儿进步,这进步是我在‘没文化不行’的压力下,断断续续积累起来的。” 那么,他的老师是谁呢?是那些笃信巫术、相信世界是块平地的、愚昧的流动教书匠。可是,在那些断断续续、时长时短地接受教育的时间里,他培养起了人可能具有的最有价值的特点之一,即爱知识、好学习。即便是接受过大学教育的人,这一特点也是非常宝贵的。 阅读能力为他展现了一个崭新的、神奇的世界,一个他先前做梦也没有梦见过的世界。这种能力改变了他,它开阔了他的眼界,赋予他想象力,而且,在长达二十五年的时间里,阅读一直是他生活中最主要的感情寄托所在。他的继母在嫁给他父亲时带来了为数不多的五卷藏书:《圣经》、《伊索寓言》、《鲁滨逊飘流记》、《天路历程》和《水手辛巴德》;年轻的林肯认真研读这些书,视若无价之宝。他把《圣经》和《伊索寓言》放在一伸手就能拿到的地方,经常翻阅,以至这两本书对他的行文风格、他的说话方式以及他的论述方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不过,这些书还不足以满足他的读书欲望,他渴望能读到更多的书,可是他没钱买书。于是,他开始向别人借阅书籍、报纸,只要印在纸上的东西都行。他曾步行去到俄亥河岸边,从那儿的一位律师手中借到了一本《印第安纳州修订法律大全》,从这本书中,他首次读到了《独立宣言》和《美国宪法》。 他常为住在他家附近的一位农夫刨树桩和锄玉米地,他从他那儿借到了两三本传记读物,其中之一是帕森·威姆斯撰写的《华盛顿传》。这本书使他读得入了迷,在夜晚,只要光线许可,他会一直读下去;入睡之前,他把它插在木墙两根圆木之间的缝隙中,这样,第二天一早,当光线一透过木墙缝照进棚屋时,他就又可以接着往下读了。有一夜起了暴风雨,书被淋湿了,当林肯还书时,书的主人不乐意了。作为对此事的赔偿,林肯只得整整三天为他切玉米秆并弄成束堆,以便日后用作饲料。 不过,在他所有的借书经历中,他寻获到的最有价值的一本书是《斯科特教程》,该书在公共演讲方面使他受益匪浅,并使他首次领略到若干著名演讲词和语段的风采,它们包括西塞罗和狄摩西尼的演说和莎士比亚笔下人物的话语。 他常手持翻开了的《斯科特教程》,在树底下来回踱步,或是朗诵哈姆雷特对演员们的嘱咐,或是背诵安东尼在凯撒尸体旁的演说词:“朋友们、罗马人、同胞们,听我说,我到这儿来是为了埋葬凯撒,而不是为了颂扬他。” 当林肯读到他觉得尤其精彩的一段话时,要是手头没有纸,他就会用粉笔把它写在一块木板上。最后,他做成了一本收录精彩语篇的集锦册,他在册子中写下了所有他最喜爱的语段,他所用的笔是用■■的羽茎做的,墨水是美国商陆的汁。他随身携带着这本集锦册,不时研读,直到他能背诵册子中收录的许多长诗和演讲词。 当他去地里干活时,他总是随身带着书。当马匹在玉米地的尽头歇息时,他就坐在围栏顶部的横杆上读书。在午饭时间,他不好好坐着和家里其他人一起吃饭,而是一手拿着个玉米饼子,另一手拿着一本书,脚抬得比他的头还要高,注意力完全被书中的内容所吸引。P15-P18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