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增寿、栾新春、王振龙编著的《孙禄堂与孙氏武学》记述了孙禄堂生平,包含孙禄堂传,孙禄堂的故事(传说性质),孙式武学理论,孙禄堂的女儿孙剑云、儿子孙存周以及主要传人的简介以及现代孙式武学协会发展概况。记述了孙禄堂生平,包含孙禄堂传,孙禄堂的故事(传说性质),孙式武学理论,孙禄堂的女儿孙剑云、儿子孙存周以及主要传人的简介以及现代孙式武学协会发展概况。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孙禄堂与孙氏武学/文化望都系列丛书 |
分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作者 | 韩增寿//栾新春//王振龙 |
出版社 | 河北大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韩增寿、栾新春、王振龙编著的《孙禄堂与孙氏武学》记述了孙禄堂生平,包含孙禄堂传,孙禄堂的故事(传说性质),孙式武学理论,孙禄堂的女儿孙剑云、儿子孙存周以及主要传人的简介以及现代孙式武学协会发展概况。记述了孙禄堂生平,包含孙禄堂传,孙禄堂的故事(传说性质),孙式武学理论,孙禄堂的女儿孙剑云、儿子孙存周以及主要传人的简介以及现代孙式武学协会发展概况。 内容推荐 韩增寿、栾新春、王振龙编著的《孙禄堂与孙氏武学》介绍了孙禄堂颇具传奇色彩的一生。孙禄堂是望都县东任疃村人,在中国社会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的危急时刻,抱着强族强种武术救国的信念投身于武术运动行列。从师李奎垣、郭云深得形意拳精义,从师程庭华得八卦掌神髓,结识郝为真得太极拳真谛,其武功臻至化境,享有“虎头少保天下第一手”之称。与国外拳家比武,信手击败俄国技击名家彼得洛夫,轻取日本柔术高手阪垣一雄,一举战胜日本五位格斗高手的联合挑战,大大振奋了民族精神,大长了中国人的志气。 《孙禄堂与孙氏武学》扼要介绍了孙禄堂的武学理论。在中国武术发展史上,集武术家与武学家于一身的人寥寥无几,孙禄堂是近代的优秀代表。 目录 人文望都的写照(总序)/1 前言/3 武学宗师/1 一 孙禄堂传/2 二 武功轶事/26 定兴设教/26 驰马绝技/26 猿窟脱险/27 遇匪得剑/27 古刹藏奸/28 独战群盗/29 旅店惩凶/30 弹弓神术/31 傲徒悦服/31 茶肆袭击/32 平定兴/33 力斗阪垣/33 步行如飞/34 入眠之时/34 将军之谈/35 敬师之德/36 一人对六人/37 取帽子/38 太极打手/38 内外功夫/39 修炼道功/40 团团围住/40 腾云驾雾/40 改变重心/41 后院有人/41 一气之作用/42 壁上挂画/42 踏雪无痕/43 一晃三剑/43 叔试侄功/44 津会周祥/44 少弟拜兄/44 太极内功/45 以指角力/45 宴惊沪帮/46 折扇换拐/46 先发制人/46 会友谈真诀/47 掌毙枪匪/47 津门论枪/48 三 民间故事/49 承教师兄/49 钻板凳/50 石头遇“鬼”/51 三擒三纵/53 好西瓜和坏西瓜/54 威震十八村/56 二十块大洋/59 放账/60 彼得丢丑/62 拳打阪垣/66 状元拜师/72 “不收你这徒弟!”/74 燕子抄水/76 捉迷藏/76 戏惩扒手/77 不解之迷/81 四 武学理论/82 (一)著述文论/82 (二)著述内容/83 (三)武学贡献/87 附:1.《形意拳学》(节录)/89 附:2.《八卦拳学》(自序)/91 附:3.《太极拳学》(自序)/92 4.《拳意述真》(自序)/94 五陵园墓地/96 六孙氏家谱/98 孙门弟子/99 一 一代弟子/100 (一)孙存周传/100 (二)孙剑云传/1 16 (三)其他弟子/128 (四)一代弟子名录/139 二 再传弟子/141 (一)主要弟子简介/141 (二)望都弟子简介/146 (三)二代弟子名录/148 武术之乡/1 49 一 蒲阳拳社/150 二 东任疃武术队/152 三 望都县孙氏太极拳研究会/154 四 望都县孙氏太极拳青少年培训基地/157 五 望都县首届孙氏武学交流会/159 六 望都县孙氏武学交流暨孙禄堂逝世八十周年纪念活动/162 七 国内外孙氏拳协会/177 后记/179 试读章节 孙禄堂,讳福全,晚号涵斋,生于咸丰十年十一月十五日申时(公元1860年12月26日),逝于民国癸酉年十月二十九日卯时(公元1933年12月16日)。河北完县东任疃村(今划属望都县)人。 孙禄堂自幼聪慧,父亲孙国义,母亲安氏夫人,有一兄一妹。父亲生前读书做官,受封为文林郎,虽属正七品,却是个闲职。他慷慨好义,济危扶贫,解人之难,闻名乡里。孙禄堂7岁人私塾,随吴姓拳师习练拳术,学得六十四散手、童子功、轻功铁锡碑和弹弓等少林武功。12岁考录附生,因家资窘迫辍学。于是乃父转托好友,让他随文武兼修的镖师李奎垣读书兼习形意拳,15岁时孙禄堂的武功已经不凡,李师常感叹孙禄堂在技击上天赋超迈,于是将孙禄堂推荐给自己的老师形意拳大师郭云深处深造。郭云深乃深县马庄人,河北形意拳创始人李能然的大弟子,当时北方著名拳法大家,纵横江湖数十年,阅人无数,见面后,亦惊叹孙禄堂技击天赋不曾多见,当即收下。年余后,郭云深感叹道:“能得此子,实乃形意拳之幸也!” 1878年,孙禄堂随郭云深在西陵习艺时,河北大旱,饿殍载道。乃父家虽不足,于乡里之危,有求必应,无不尽力。斯时,家窘益甚,乃父更忧人之忧,疾愁而殁。其间,为使孙禄堂安心习艺,未告之家窘病疾之情景。直到父亲去世后,孙禄堂才知道,立即辞师返乡安葬老父。他愧悔交加,悲痛至极,于夜半在村外枣林自缢。清晨时被过路的人救起,此时因孙禄堂已内功超绝,故能复生。处理完父亲丧事后携母亲到保定投一亲友经商。翌年,城中举人张瑞看孙禄堂人品禀赋超凡,定为门婿,并帮助孙禄堂抚养其母,劝孙禄堂返郭处深造。于是这年孙禄堂再返回郭云深处继续深造武学。郭云深让孙禄堂与自己一同吃住,无论到哪里都把孙禄堂带在身边,随时指教。常常是郭云深骑马奔驰,孙禄堂则步行于后,提气腾空,奔逸绝尘,时而揽马尾以借其力,时而立马背轻扶郭的双肩,日行百数十里,全然不觉疲惫。 这期间,郭云深经常带着孙禄堂去访问那些有一技之长的师兄弟和盟友,让他们把各自的特长教授给孙禄堂,孙禄堂悟性极高,一学就会,所以大家就更愿意教。于是孙禄堂的技艺更加全面。1880年秋,郭云深带孙禄堂去山西拜访郭的师兄弟车毅斋、宋世荣等。车毅斋、宋世荣是李能然在山西的得意弟子,深得形意拳之精义,成为形意拳的一代名家。在晋期间,郭云深让孙禄堂与同门内外各路高手广泛交流切磋.孙禄堂每战必胜,未尝一负,胜人而不伤人,谦逊如仪。郭云深赞叹日:“此子真能不辱其师。” 孙禄堂出众的人品、高超的武功和非凡的天赋给车毅斋和宋世荣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车毅斋擅长打法,宋世荣擅长内功。1881年,宋世荣来信让孙禄堂再来山西交流。这样孙禄堂征得郭云深同意后,再入山西,得宋世荣讲论炼神还虚之法并论及内外家之别。由是孙禄堂内功进至虚境。之后孙禄堂再返郭云深处,与郭云深共同研究归纳整理形意拳理法,总结出形意拳有三步功夫、三层道理、三种练法。三步功夫是易骨以壮其体、易筋以腾其膜、洗髓以虚其内;三层道理是练精化气、练气化神、练神还虚;三种练法是明劲、暗劲、化劲。 1882年,孙禄堂已经前后研修了10年的形意拳,其中跟郭云深在一起的时间最久,近8年。为了彻底揭示拳学原理,就需要研究易经。因为白西园对易经颇有研究,于是郭云深让孙禄堂从白西园学习易经。白西园是北京大兴人,清末宫廷御医,也是李能然的得意弟子之一。在白西园处,孙禄堂见到形意拳拳谱,并由此萌发欲参照易经来阐发拳谱的想法,不久又遇见了郭云深的朋友、老乡程庭华。程庭华是八卦拳宗师董海川的大弟子,功夫最接近董海川,出师后,程庭华在北京与各路高手比武,从没有败过。八卦拳与形意拳都是以内功为基础的拳法,但在技术上又各有特点:形意拳的特点是劲力整实、动作简捷;八卦拳的特点是身法灵活,手法多变。两种拳法各有擅场。程庭华见到孙禄堂后,非常喜欢孙禄堂,于是主动提出来教孙禄堂八卦拳。这时孙禄堂正在随白西园研究易经,白西园告诉他:“八卦拳之理,依其名,应出自易经。”于是孙禄堂决定跟程庭华学习八卦拳。 1882年,孙禄堂来到北京,在前门大栅栏眼镜铺找程庭华未遇,又到京郊通县寻找。见面时,以纵身擒之飞鸟献给程师。程师受其鸟,观其轻功,赞一声好个“赛活猴儿”。至此,“赛活猴”成为孙禄堂在武林中的绰号。P2-4 序言 望都县是清末民初时期武术界一代宗师孙禄堂故里,孙氏武学发祥地,宣传孙禄堂及其武学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在中共望都县委挖掘和弘扬地方优秀文化工作方针的指导下,我们编辑和出版了这本书。 本书介绍了孙禄堂颇具传奇色彩的一生。孙禄堂是望都县东任疃村人,在中国社会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的危急时刻,抱着强族强种武术救国的信念投身于武术运动行列。从师李奎垣、郭云深得形意拳精义,从师程庭华得八卦掌神髓,结识郝为真得太极拳真谛,其武功臻至化境,享有“虎头少保天下第一手”之称。与国外拳家比武,信手击败俄国技击名家彼得洛夫,轻取日本柔术高手阪垣一雄,一举战胜日本五位格斗高手的联合挑战,大大振奋了民族精神,大长了中国人的志气。 本书扼要介绍了孙禄堂的武学理论。在中国武术发展史上,集武术家与武学家于一身的人寥寥无几,孙禄堂是近代的优秀代表。孙禄堂总结几十年的成功实践,研究各门各派的拳术,吸取儒释道诸家学说的精华,撰写了《形意拳学》《八卦拳学》《太极拳学》《拳意述真》《八卦剑学》及一系列武论文章,创立了拳与道合的孙氏武学思想及理论技术体系,开创了武学研究的新纪元,从而大大提升了武术的社会地位,成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组成部分,其历史成就与老子、孔子一样具有极高的永恒的人文价值。 孙禄堂一生讲学各地,弟子学生灿若繁星,在京津、东北、江南等地培养了一大批卓有声誉的武术名家。本书记录了百余年来孙门主要弟子的简要事迹,使读者了解孙氏拳在不同时期传承及发展状况。孙氏拳发源于望都县,县内孙门弟子众多,以孙氏拳为主要内容的武术活动日益普及,涌现出一批武术佼佼者,在各种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我们相信,这本书的出版将会使人们对孙禄堂及武学有更全面更深刻的认识,从而激发人们的浓厚兴趣,自觉地投身于武术健身的运动中,提高人们的身体素质与文化素质,孙氏武学这棵参天大树会更加根深叶茂,硕果累累。 后记 2011年底,县委宣传部、县文联的领导委托我和县孙氏太极拳研究会的同志编写这本《孙禄堂与孙氏武学》,我高兴地接受了。孙禄堂是我崇敬已久的伟大英雄,他武德高尚,武功绝顶,武学卓绝,成为一代武林宗师,是望都人的骄傲。10多年前,我在县志办公室工作时就已经整理过他的材料,写过一些文章。这次能够系统地整理孙氏武学资料,在更大范围内宣传,实在是我人生一大幸事。于是我不遗余力搜集资料,远到北京、天津,近到保定、顺平,又三番五次去孙禄堂故里东任疃村及周庄学校等地,拜访孙禄堂的后人、弟子及知情人。电脑资料、图书馆藏、个人藏书都是我寻求的目标。经过半年时间的工作,资料搜集工作基本完成。2012年6月开始编写初稿,又经月余时间,初稿撰写完毕,征求各方意见。 本书参考的书目有:孙剑云大师编著的《孙禄堂武学录》,童旭东先生编著的《孙氏武学研究》,孙婉容老师主编的《孙氏太极拳剑》以及《一代宗师孙禄堂逝世六十周年纪念册》《孙禄堂诞辰150周年纪念册》《一代宗师孙禄堂传奇人生》《保定老区论坛》《望都民间文学选集》等。童旭东先生的《孙氏武学研究》资料翔实完备,阐述精辟严密,本书做了大量援引。望都县档案馆陈文杰同志为复制照片做了大量工作,保定北方胶印公司也做了很多技术性工作,在此谨向童旭东先生和每一位提供资料帮助的同仁同志表示诚挚的谢意。 由于本人非孙门弟子,缺乏武术专业知识和对武术史的研究,编辑本书的时间较为紧迫,书中难免出现错讹和纰漏,敬请读者指正。 韩增寿 2012年8月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