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完,一反以往乐观、豁达、无所畏惧的性格,不胜伤感。
站在孙中山身边的校长蒋介石和军校党代表廖仲恺都不由一怔,面面相觑,他们不明白孙中山临行前为何口吐如此大不吉利之言。
蒋介石(1887-1975),名中正,字介石,浙江奉化人。1908年留学日本时加入孙中山仓4立的同盟会,1924.年5月被孙中山任命为黄埔军校校长。1927年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疯狂屠杀共产党人和广大革命民众。1936年12月“西安事变”后,接受中国共产党和各界爱国人士的抗日主张,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二次合作,成为全国抗日最高领袖。1948年5月在南京当选“中华民国”总统,1949年1月21日下野,同年12月10日飞往台湾。1975年4月5日病逝于台北。
廖仲恺(1877—1925),原名思熙,字仲恺,祖籍广东惠阳,出生于美国加州旧金山旅美华工家庭,1893年回国。1903年3月留学日本,人早稻田大学预科政治系,同年结识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1905年加入同盟会。1924年4月,受命担任黄埔军校党代表。1925年8月20日在广州遇刺身亡。
谁也未曾想到,孙中山此时已知患上不治之症,大限将至,乃有感而发。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先生在北京病逝。
因此,他也更放心不下,“革命尚未成功”,这病来的可真不是时候。他特意用眼神示意了一下蒋介石、廖仲恺,与他们有话要交代。
孙中山的话语重心长,革命这么多年,至今尚未成功,不能总是偏居广东一隅,必须打过长江,北伐中原,统一全国,结束军阀割据的混乱局面。“本党人才匮乏,要早做储备,以为将来需要,我已与苏联政府有过协定,请他们帮助我党培养各类干部。环顾列国,惟苏俄是我们真诚的朋友。”
刚刚还沉浸在对学生演习颇为满意的喜悦之中的蒋介石、廖仲恺,顿时感到了一种压力、一种责任,立马表隋很是严肃地频频点头,表示尽快遴选人才,实现先生的心愿。
“就在这些学生中挑,他们是本党的希望。”孙中山用手指了指演习场上龙腾虎跃的年轻人。
孙中山的指示精神还未来得及贯彻落实,广东形势突变,陈炯明及各地军阀次第发难。陈炯明叛军更于1922年6月16日包围了广州总统府,并炮击孙中山住所观音山粤香楼,企图杀害孙中山。孙先生在随身工作人员的护卫下,登上永丰舰(后改为中山舰)。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导致广州革命政府一夕三惊,平定内乱成了当前第一要务。因而,在接下来的几年里,广州革命政府连续发兵讨伐各路军阀、叛军。在最终1925年短短的一年时间里,连续发动两次东征讨伐陈炯明的战争,彻底摧毁了其残余势力。蒋介石所率领的黄埔军乃东征绝对主力,数月来征战不息,血染战袍。P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