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仲南编著的这本《永类钤方》是中医非物质文化遗产临床经典名著系列之一。全书共二十二卷,详论内科、外科、妇科、儿科、五官、骨伤之疾治疗方药。本书注释明白晓畅,所引用古籍数十部,对中医文献整理及临床运用均有很高的参考价值,也是广大中医爱好者必备的书籍,可供广大中医爱好者以及在校师生阅读使用。
《永类钤方》22卷,为综合性医书。元·李仲南著,孙允贤校。作者出于寿亲养老之孝道,检古今医书,并以脉、病、因、证、治为五事,钤而为图,予以贯串,编成此书,初名《锡类钤方》,后易名《永类钤方》。
李仲南,元代医家。一作中南。居栖碧,而号栖碧山中人。尝学习丹术,并研习方脉,意在奉养母亲,使能享高寿。遂汇集古人医书,撰成《锡类钤方》。此书得其友人孙允贤相助而成。孙允贤以此书略于治法,故为之详加补订,备述治法。书成,其母已辞世。李氏茹痛而更其名日《永类钤方》。于至顺二年(1331年)刊行于世。
该书本之医经,伤寒有法,杂病有方。伤寒属外因,杂病通三因,而以风、寒、暑、湿四中、四伤居其前,并分脉、病、因、证、治五个方面加以论述。卷一,有诊候六脉入式图,选奇脉诀撮要,中风、中寒、中暑、中湿钤图方论,伤风、伤寒、伤署、伤湿钤图方论及三阴三阳六经伤寒证治等内容。卷二至卷七,以内、外科病证为主,伤寒居前,杂病居后,相互对应,别具风格。卷八,南阳活人书伤寒集要方。卷九、卷十,和剂局方杂病集要方。卷十一至卷十四,辑录诸名医杂病集验方。引用《济生方》、《太平圣惠方》、《三因方》等十二部方书之方。卷十五至卷十九,为妇科病方。包括经、带、胎、产多种病方。卷二十至卷二十一,为儿科。包括痘疹、急慢惊风等多种病证之辨证、治则、方剂。卷二十二,为风损伤折。对各类骨折与关节脱位的整复手法作了较为详尽的记载,如用俯卧位过伸复位原则,治疗脊柱骨折及以有无“粘膝”征(指患侧膝关节屈曲、内收与运动障碍)作为鉴别髋关节前、后脱位的主要依据等,均属首次记述,对后世正骨术的发展有一定影响。
全书搜罗甚广,包括临床各科病证,每病先简述概念、证候、治则,继以脉、病、因、证、治顺序论述,一目了然。所引古书籍数十部,如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宋·陈自明《妇人大全良方》、宋·严用和《济生方》等,书中保存许多失传之方,对后世有较深影响。对中医文献整理及临床运用,均有很高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