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图解菜根谭
分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伦理学
作者 (明)洪应明
出版社 中国华侨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洪应明编著的《图解菜根谭》辞藻优美,言简意赅,通过洞察人生百态来点化世间万事,是囊括五千年中华处世智慧的奇书。本书以明刻本为底本,在原文的基础上增加了译文和精读解析等栏目,在对原著箴言进行解读的同时联系当下,帮助读者找到指导现实生活的经典智慧。本书中包含600余幅精美图片,与文字相辅相成,将阅读变成一种赏心悦目的享受,让读者充分体验阅读的乐趣;图文互注的编排形式、新颖独特的版式设计,帮助读者深入了解原著内容,更加直观地领悟《菜根谭》博大精深的思想内涵。本书用科学简明的体例、充满智慧的文字、精美珍贵的图片、注重传统文化与现代审美的设计理念,多种视觉要素有机结合,打造出一个彩色的阅读空间,全面提升本书的欣赏价值和艺术价值。与经典同行,汲取无穷智慧,本书是值得你一生收藏、品读的珍品,也是馈赠亲朋的佳品。

内容推荐

洪应明编著的《图解菜根谭》成书于明万历年间,距今已有四百年的历史。“菜根”一词本出自北宋学者汪信民的一句“咬得菜根,百事可做”。洪应明偶见此言,一时有感而发,便以此立意,定“心安茅屋稳,性定菜根香”为主旨,写下了几百年传世不衰的菜根箴言。这些箴言融合了儒家的中庸思想、道家的无为思想,深入浅出地讲述了关于修养、处世、出世等多个方面的人生哲学,告知后世读者享受平凡、活出真我,自会觅得人生真味。

《环球》杂志介绍《菜根谭》时说:“论企业管理的书籍成千上万,而从根本道理上说,多数抵不过一部《菜根谭》。”其实,不仅企业界、商界的人爱读它,政界、学术界的人甚至普通大众也爱读它,更有人认为,《菜根谭》与《孙子兵法》、《三国演义》等具有同等的文化地位,并称它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之作。

为使《图解菜根谭》更好地启迪人生、造福社会,我们精心制作了本书,以明刻本为底本,并在原文的基础上,加了精妙传神的译文,阐述其微言大义;以现代人的视角,在对原著箴言进行解读的同时联系当下,找到指导现实生活的经典智慧,既保留了原著的精华,又彰显了《菜根谭》的现代价值和文化魅力。品读本书,可以让人心旷神怡,重温那种已被淡忘了的真趣;也可省察己身,使被烦恼、压力束缚的身心得以解脱。

目录

绪论

 《菜根谭》女口何成为永恒经典

 集三教真理、智慧于一身的《菜根谭》

 清新隽永、雅俗共赏的精华小品

 因何名为“菜根谭”

菠德修身——高处立,平处坐,低处行

 洁身自好栖守道德

 与其练达不若老实

 心地光明才华韫藏

 真味是淡至人如常

 有木石心具云水趣

 福祸无常泰然处之

 心想高处不安现状

 正气清白留于乾坤

 欲路勿染理路勿退

 富贵名誉自道德来

 至善无痕施之不求

 花尚好色人行好事

 舍勿处疑恩不图报

 立名者贪用术者拙

 天机最神智巧无益

 人活一世晚节更重

 种德施惠无关地位

 君子改节无异小人

 人品极处本心使然

 德怨两忘恩仇俱泯

 权衡利弊扶公却私

 蹉跎岁月磨炼本领

 以德御才恃才败德

 不能养德终归末技

 勿昧所有勿夸所有

 为人以诚待人以信

 善事奉行恶事莫做

 君子立德小人图利

 慈悲心肠如沐春风

 一念慈祥寸心洁白

 堂堂正正本来不失

 学会感恩一生无憾

 机心不用质朴显诚

 坚守良知保全清白

 坚持原则当止则止

 不昧己心造福他人

 过俭者吝过谦者卑

 心如止水浊中悟道

自省克己——慎独自修,心无妄念

 秉持原则污泥不染

 闻逆耳言怀拂心事

 静坐观心真妄毕现

 自我审视再现真心

 多心为祸少事为福

 气度高旷自省慎独

 心体光明暗室青天

 恶中有善引人向善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自知自戒胜私制欲

 喜怒不愆好恶有则

 戒疏于虑警伤于察

 恶隐祸深善显功小

 律己要严待人宜宽

 为奇不异求清不激

 不听谗言不掩己过

 末路晚年精神百倍

 喜忧安危勿介于心

 冷静处世逍遥而游

 长不欺短富不凌贫

 责人情平责己德进

 闲时吃紧忙时悠闲

 常思常想灵活变通

 忙不乱性死不动心

 出世心态淡然生活

 富贵知贫少壮念老

 闹中取静冷处热心

 少时思老荣时思枯

 一念不生真境自现

 放下我执少些烦恼

 舍得舍得有舍有得

 人生福祸皆因念生

 根蒂在手不受提掇

 观心增障齐物剖同

 宁默毋躁宁拙毋巧

 了心悟性俗即是僧

 造化人心混合无间

 该忙时忙 该休时休

 乐极生悲苦尽甘来

 纷纷扰扰随常以待

 人我一视动静两忘

 不计妍丑不争雌雄

 就身了身以物付物

宽心从容——达观处变,静待人生起伏

 达不足喜穷不足忧

 处患不忧心系苍生

 心宜旷达切忌狭隘

 盛衰无常强弱安在

 宠辱不惊去留无意

 从冷视热从冗入闲

 荣辱皆忘冷暖自知

 生死成败任其自然

 随人接引随事警惕

 前念不滞后念不迎

 看透生死悠然自得

 身心自如融通自在

 从容放下自由畅快

 孤云出岫朗镜悬空

 心胸豁达随遇而安

 热不必除穷不可遣

 人情世态平常看待

 过而不留物我两忘

 顺应天性乐观生活

 心闲日长意广天宽

 身在事中心超事外

 满腔和气随地春风

 从容处世淡然观事

 得固不喜失亦不忧

 看得圆满放得宽平

明心交友——辨真识假,看清人情世故

 侠心交友素心做人

 不恶小人有礼君子

 善人和气凶人杀气

 忘功念过忘怨念恩

 热心之人其福亦厚

 毋形人短毋忌人能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阴者勿交傲者勿言

 故旧之交意气愈新

 交友识人独具慧眼

 亲善杜谗除恶防祸

 警言救人无量功德

 着眼内在呜其天机

 趋炎附势人情通患

 宽之自明纵之自化

 守口应密防意应严

 细处着眼施不求报

 做事论事明晓利害

 谦逊低调立身之珍

 以诚待人以德服人

 通权达变善于倾听

 气量宽厚兼容并包

 君子易处小人难待

 不畏谗言却惧蜜语

 气度平和悦纳他人

 闻恶防谗闻善防奸

 用人不刻交友不滥

 风斜雨急立定脚跟

 轻诺惹祸乘快多事

 茫茫世间以真示人

 少番思虑少番臆度

方圆处世——路退一步乃宽,礼让三分为功

 心胸开阔与人为善

 路留一步味减三分

 和衷少争谦德少妒

 洞悉世态低调通达

 目光放远胸怀放宽

 内敛谨慎明哲保身

 为人处世方圆并用

 不争功劳不矜成就

 折其两端取其平衡

 偏见害人聪明障道

 知退一步加让三分

 不可浓艳不可枯寂

 高处立身低处处世

 当方则方当圆则圆

 无为养心半分做人

 心域打开宽心待事

 宽宏大量胸能容物

 君子懿德中庸之道

 固守操履不露锋芒

 美味快意享用五分

 胸无芥蒂养德远害

 藏巧于拙以屈为伸

 奇人乏识独行无恒

 宽而容人不形于色

 高调做事低调做人

 功过分明恩仇糊涂

 气量宏大宽待他人

 有难同当不共富贵

 念头宽厚尽善尽美

 恩威并济先严后宽

 操履严明谨慎行事

 异行涉祸庸德远害

 平和雍容游刃有余

 聪明不露才华不逞

 居官有节居乡有情

 一言一行切戒犯忌

 万事有度物极必反

 进时思退得手思放

 狭路相逢宽忍上策

 急流勇退与世无争

 能屈能伸收放自如

 履盈满者冲虚谦下

 让一步为高宽一分是福

功业沉浮——事穷留初心,功成思末路

 得意回头拂心莫停

 看淡荣辱远离骄矜

 永葆初心不受纷扰

 头脑清醒登高思危

 相观对治方便法门

 苦中有乐得意生悲

 居安思危天亦无伎

 偏激之人难建功业

 安贫乐道磨砺心智

 终身役役无缘成功

 未雨绸缪有备无患

 富贵丛中心境淡泊

 人心一真千种可能

 大处着眼小处着手

 深谋远虑着眼长远

 百折不挠苦难辉煌

 修身种德事业之基

 养精蓄锐百忍图成

 圆融谦虚丰功伟业

 胸襟宽广驭才有道

 成大业者不贪小利

 沉潜蓄势厚积薄发

 不义之财不图不纳

 抓住关键迎刃而解

清心寡欲——功名不求盈满,利欲恰到好处

 清清白白无所负累

 名缰利锁淡泊自守

 脱俗高远减欲超圣

 利毋居前德毋落后

 抱负远大心智淡泊

 放下功名超凡人圣

 无德为忧尸位为羞

 拔去名根融化客气

 沽名钓誉未厌名利

 无名无位无忧无虑

 无所妄念追求自然

 不恋富贵不贪权力

 不昧惺惺不受诱惑

 有求无欲人生至境

 一起便觉一觉便转

 不耽富贵自在放旷

 持盈履满君子谨慎

 达不足贵穷不足悲

 公论不犯权门不沾

 贪婪遭祸守逸味长

 不迷物欲内心逍遥

 抛开物欲得失泰然

 贪者常贫知足常富

 无欲则寂虚心则凉

 超越嗜欲只求知足

 不为物役尘情即理境

 恰到好处用心把握

 沉淀欲念豁达康乐

 欲时思病利来思终

 欲有尊卑贪无二致

 无欲无求悠然无滞

淡泊明志——凡事随缘不变,淡中趣味深

 一念之差失之千里

 多分清醒多分放下

 静闲淡泊观心证道

 志从淡泊来节在肥甘丧

 君子之心不滞不塞

 参透生死自性真如

 看得豁然生活安然

 清淡明志雅淡抒节

 心态平和达观进取

 无为无争低调谦让

 不可刻意不能执拗

 不存纤芥心境坦荡

 顺应因缘顺应自然

 心无系恋乐境仙都

 浓处味短淡中趣真

 减省欲望乐享生活

 清净内心自在解脱

 喜时则喜怒时则怒

 知足则仙善用则生

 洗尽铅华大美不言

 无名多趣省事心闲

 清静无为内心澄澈

 简单做人简单生活

 胸无物欲眼白空明

 溪壑易填人心难满

 遇事从容身心自在

 正确定位自在生活

 淡定冷静谨慎从事

 艳为虚幻返璞为真

 食无求饱居无求安

 减却一事轻松一世

 平凡真趣简单欣喜

 生活平淡万般滋味

求学问道——成败名誉不挂心,读书明理须深心

 修德忘名读书深心

 心地干净方可学吉

 学以致用学有所威

 触类旁通乃真学问

 兢业心思潇洒趣味

 书中修身谦逊知礼

 锲而不舍百炼成金

 谦虚为学实在为人

 一心一用全神贯注

 幼时定基少时勤学

 虚心受教大器晚成

 扫除外物直觅本来

 磨炼福久参勘知真

齐家育人——诚心和气,教子安家

 攻人之恶思其堪受

 愉色婉言家庭和睦

 教育弟子交友要谨

 崇俭养廉守拙全真

 心无矫饰乐活自存

 立业念难倾覆思易

 家人有过宽容以待

 不贪富贵家和为贵

 父慈子孝伦常天性

 从容处变剀切规友

 放低心态戒骄戒躁

 惟恕情平惟俭用足

静心达生——保持心性清静,生活随处安然

 天地和气人心喜气

 闹中取静苦中作乐

 控制情绪化解矛盾

 心虚性现意净心清

 忙里偷闲闹中取静

 物自为物我自为我

 躁急无成平和得福

 趣不在多景不在远

 劳攘自冗徐生安然

 乐山乐水陶冶心性

 外物浮华不如淡忘

 静躁稍分昏明顿异

 活在当下坦然生活

 趣味在心不在境遇

 不睦繁华宁静致远

 诗意禅味自在人心

 乐享自然安享闲逸

 置身自然静心默想

 远离虚妄不受熏染

 高天可翔万物可饮

 清静之心品悟生活

 秉持天然趣味悠长

 心中清明矢志不渝

 珍惜自性机神触发

 放空心境包容万物

 因顺自然回归质朴

 景与心会自在天然

 见素抱朴本色可贵

 意气行事难有作为

试读章节

《菜根谭》如何成为永恒经典

《菜根谭》是明代还初道人洪应明收集编著的一部论述修身养性、为人处世的语录集。吸收了儒、释、道家修为智慧、处世哲学的结晶,和万古不易的人生道理。《菜根谭》文字简炼明隽,雅俗兼采,言辞浅白优美而意旨深远,通过洞察人生百态来点化世间万事,对于人的正心修身,养性育德,有不可思议的潜移默化的力量。

书中的内容,涉及人世万象:劝善、立志、处世、修身、养性……品尝天地问的各种美妙景象,可谓无处不达,无所不包。因其睿智的思想,豁达的境界,清新的语境,并描绘出种种令人向往的人生佳境,数百年来流传于民间。此书不仅被文人赞赏,也被普通百姓喜欢,成为一本广受欢迎的书。

《菜根谭》采用语录体来展现处世思想,是格言式小品文集。囊括了中国几千年处世智慧和修养精髓,引人入胜且耐人寻味。其旺盛的生命力更在于人人都可以在其中汲取有用的智慧,仁者见人,智者见智。

作者早年热衷于世间的纷华,经历了风波顿挫之后,晚年潜心礼佛。在通晓中国古代学说和思想的前提下,结合自己的经历,终著成《菜根谭》。书中包含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理想,也囊括了赏月、弹琴的闲情逸致。

“不昧己心,不尽人情,不竭物力。三者可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子孙造福。”不违背自己的良心,不违背人之常情,不浪费物资财力。做到这三点,就可以在天地之间树立善良的心性,为生生不息的民众创造命脉,为子子孙孙造福。

“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无论是光荣或者屈辱都不会在意,只是悠闲地欣赏庭院中花草的盛开和衰落;无论是晋升还是贬职,都不在意,只是随意观看天上浮云自如地舒卷。

现代人与四百年前的人在思想观念和生活、行为方式上当然有很多不一样,可无论是寻找修身养性的途径、做事待人的准则,还是经商从政的谋略判识等,《菜根谭》都给人以深刻启迪,没有因日月的推移而销磨其智慧的光采,因此成为永恒的经典。

近年来,《菜根谭》在海内外风靡一时,得到了海内外读者的认可和喜爱,受到了足够的重视。其出世入世的法则和为人处世的道理,给世人以启迪,催人奋进,因此深受人们的喜爱。

《菜根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之作,是继《孙子兵法》、《三国演义》之后,企业家争相竞读的又一部奇书。集三教真理、智慧于一身的《莱根谭》

《菜根谭》全书内容涉及修身、处世各方面内容,它把儒者关注人世的热情,道家超然世外的洒脱,佛家明心见性的彻悟结合于一体,既让人有积极面对人生的态度,又有超然于名利的情怀。提倡积极进取的人生姿态,又强调不刻意强求的超然脱俗。

作者糅合了儒家的中庸、道家的无为、释家的出世和自身的体验,形成了一套为人处世之方而传于后人,表现了中国人对人生、人际、人性的独到见解。

“人之过误宜恕,而在己则不可恕;己之困辱宜忍,而在人则不可忍”,这是说对于别人的过失应该采取宽恕的态度,而如果错误在自己那么就不能宽恕;自己遇到困境和屈辱应当尽量忍受,如果困境和屈辱在别人身上就不能置之不问。体现了儒家的“仁恕’,思想。

“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春日气象繁华,令人心神骀荡,不若秋日云白风清,兰芳桂馥,水天一色,上下空明,使人神骨俱清也”,体现了道家的清静无为和出世的超脱。

“人生福境祸区,皆念想造成。故释氏云:‘利欲炽然即是火坑,贪爱沉溺便为苦海。一念清净,烈焰成池;一念警觉,航登彼岸。’念头稍异,境界顿殊,可不慎哉!”,“人心多从动处失真。若一念不生,澄然静坐,云兴而悠然共逝,雨滴而泠然俱清,鸟啼而欣然有余,花落而萧然自得。何地非真境,何物无真机?”体现了佛家的人生观的禅理。

《菜根谭》反映了明朝时期,文人雅士追求儒、道、释三教合一的思想,成为人们为人处世的体系。作者通晓儒、道、释三家的学说和思想,结合自身的经历著成《菜根谭》。在现代生活的今天,《菜根谭》似一股清泉,洗涤我们的心灵,让我们找到精神的栖居。P2-3

序言

《菜根谭》成书于明万历年间,距今已有近四百年的历史。著者洪应明,字自诚,号还初道人,早年热衷仕途功名,晚年归隐山林,潜心读书立文,最终将自己的人生体会、读书心得和生活参悟付诸笔尖,挥毫泼墨,著了这洋洋洒洒的三百多条错落有致的语录集。

“菜根”一词本出自北宋学者汪信民的一句“咬得菜根,百事可做”。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一个人只要坚强地适应清贫的生活,不论做什么事情,都会有所成就。

洪应明偶见此言,一时有感而发,便以此立意,定“心安茅屋稳,性定菜根香”为主旨,写下了几百年传世不衰的菜根箴言。这些箴言融合了儒家的中庸思想、道家的无为思想和释家的出世思想,深入浅出地讲述了关于修养、处世、出世等多个方面的人生哲学,告知后世读者享受平凡、活出真我,自会觅得人生真味。

《菜根谭》辞藻优美,言简意赅,通过洞察人生百态来点化世间万事。它是囊括五千年中国处世智慧的奇书。书中倡导积极人世、经营天下、为民谋福、泽被后世的进取精神;主张亲近自然、悠游山水、修身养性、清静无为的隐逸趣旨;宣扬悲天悯人、普渡众生、透彻禅机、空灵无际的超脱意蕴。可谓一身处世、只眼观花。初读其书,似觉矛盾错杂,神龙虎尾无迹可寻;详思再三,始悟狡兔三窟,随处可安身立命。得志者读之,能悟人生无常,居安思危,匡世济人;失意者读之,能起死灰之心,自强不息,终有所成;富贵者读之,能知艳为虚幻,履满慎思,遗泽子孙;贫贱者读之,不坠青云之志,安贫乐道,培植善根:它揭示出人生之真谛,振聋发聩、医愚医贪,堪为人类“心灵之药石”。

然而,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人们并未给予《菜根谭》足够的重视,直到最近几年,对其内涵的研究热潮才兴起,并流行于海内外。其实,不仅企业界、商界的人爱读它,政界、学术界的人甚至普通大众也爱读它,更有人认为,《菜根谭》与《孙子兵法》、《三国演义》等具有同等的文化地位,并称它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之作。

《菜根谭》之所以能于当代见称,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它的精神启发性和生活指导性历久弥新。其中,方圆并进的处世哲学、心平气和地对待人生起伏的平常心态、修身养德的精神境界以及回归自然陶冶心性的生活之道,都可以作为当代人在工作学习、享受生活、修身养性等过程中的经典法则。

为使《菜根谭》更好地启迪人生、造福社会,我们精心制作了这本《图解菜根谭》。本书以明刻本为底本,并在原文的基础上,加了精妙传神的译文,阐述其微言大义;以现代人的视角,在对原著箴言进行经典解读的同时联系当下,找到指导现实生活的经典智慧。既保留了原著的精华,又彰显了《菜根谭》的现代价值和文化魅力。

《菜根谭》之形式,精言雅致,字字珠圆;隽语风流,句句玉润。读来朗朗上口,谐金石之声;思后悠悠沁髓,夺宫商之韵。其体虽散,备意阳春白雪;其章虽促,融情流水高山。译文例解,恰使全书节奏明朗;原文新语,同奏和谐韵律。品读本书,可以让人心旷神怡,重温那种已被淡忘了的真趣;也可省察己身,使被烦恼、压力束缚的身心得以解脱;同时,也会帮我们稀释现实生活中的种种困惑和焦虑,找到解决这些症结的方法。无论是在阅读中还是合上书页后,我们会在不知不觉中放松下来,开阔心胸,放慢脚步,在实现人生价值的同时享受生活。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3 9:3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