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艺林闲思录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周加华
出版社 中西书局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前些时日,有朋友来一通电话长聊,很激动,在略作寒喧之余,便是一阵唠唠叨叨的叙说,看情形似乎有着非常的苦闷而烦恼之极。

电话听得我很累,但有碍于彼此多年的友情交往,我不得不假以辞色,把握耐心,作认真的听取,还要时不时地予以附会“嗯、啊”几声,以表示理解与同情,并不断地搜寻些适当的遣词用语来加以劝而导之,企图尽绵薄之心力来帮助舒缓朋友的这番焦灼情绪。

我当时的诚意劝导,就像是一位善解人意的心理医生.在努力为患者治疗。

可我这位朋友所烦而恼之的一堆伤心事,恰恰又都是些社会日常生活现象中到处可闻可见的鸡毛蒜皮之小事,有诸如工作环境之不顺心、自己能力的无人赏识以及家庭生活中的种种负担等等,如此这些是如何地让我这位朋友久处压抑的困境而心力交瘁云云,说到激动处,我这位朋友居然还会禁不住悲悲戚戚而不胜伤感。

如此有差不多一个小时的对话,终于在相互一阵唏嘘之后放下了话筒,至于这位朋友能否采纳我一番苦口婆心的劝导,我茫然得很,我只算是尽了一份绵薄之心力。

不过,这通电话的长聊,却让我想了许多。

其实生活于当下世俗的社会空间里,自然会有着许多的心灵疾苦与烦恼,甚至还常会遇上些莫名其妙的困扰。是是非非,非非是是,会沉浮于社会生活的常态中而困人心智,只是个个有着程度深浅不同的显现罢了。而所有的诱发端倪,几乎都是由男人、女人、名誉、利益之欲望诉求的不平衡,从而导致人们的心灵疾苦与烦恼。倘能够理性地顺其缘由,抽丝剥茧而究其根本,我想,会不难发现,这一切的苦衷,绝然是源自于每一个人自我心灵中的“贼”在作祟而遭迷惘所致,因此而怨天、怨地、怨人,这自然也就是人的生存意义所区别于一般自然界生命的明显特征——人之欲望的企图“心”使然。

然而,这“心”为何物?在形而下的条件认知,它只是一团血肉的生理器官——心脏,它统率、作用着人之身体内的五脏六腑;但是依从形而上的常识概念,它却又是直指人的精神思维——“心”之“灵”动,具有着人类心理、伦理的象征,它的重要性,更是涵盖、包括了人之所有行为的视、听、言、动的生发枢纽,以其主宰一身。

很显然,唯有“心”的存在,才意味着人生的真实存在,才能构筑当下世俗天地间万事万物的存在意识。

人心只是一个灵明,充塞于世俗的天地间,否则天地间的万事万物,就必然如同漫漫之千古长夜,是一个没有丝毫意义和任何价值的茫茫世界。

自古道,天、地、人三才,人显然是天地之“心”。

而天地间万事万物的显现,也自然会归属于人“心”之“灵”动的知觉感触而生发、演绎,所谓的“纵心所欲”,也一定是从知觉感触的“心”之“灵”动,这个价值判断的原点来理解当下世俗天地间万事万物的存在意义之是是非非。

当下世俗的社会生活中,按传统人文自然的生活现象来解读,早已呈世风日下的形势。原先较为淳厚的仁义、道德、礼让、情谊,及助人为乐的传统人文习俗的普世价值,正不断地被现代物质消费的时尚嗜欲所汲汲吞没。贪好逸乐的向往、追逐,以金钱和权势为尊的价值观念,亦已成了当下世俗社会中最为重要的衡量尺度。而维系人类社会的道德标准也正在不断地沦丧堕落,在人与人之间的情义互动关系上,已然由着对物质消费的嗜欲追求,转变为对金钱与权势的依赖。

人们那种极具聪明灵巧的智慧、用心,也都不免时时只在“钱”和“权”字上作功夫,唯“功利”是图。在社会现实中,民风日趋于专尚奢华,营营苟苟,你争我夺,早巳把传统人文历史中一些优秀的道义精神,几乎都抛却于以往历史的尘埃之中,迷迷惘惘而自以为是。

但凡人之性情中所固有的那份恻隐之心、是非之心、辞让之心、羞恶之心,自然也被蒙上了一层层厚厚的嗜欲污垢而变得愈来愈模糊不清了。在人们各自的“心”之“灵”动的功效中,似乎只有“功利”之浅见,是唯一的诉求与企盼,而不惜罔顾自己有限的生命能量,竭尽全力地在世俗社会里奔波与角逐,这完完全全,都几乎在贪婪嗜欲中消耗生命。P7-9

后记

在人的生命秉性中最重要的,莫过于自我身心的健康和获得诚信、明察、宁静、平和的生活状态。

生活在天地社会间,不过是情感抒发的境域,但凡人情物理,随着日出月入,一昭一幽,有感于心,亦有慨于事,有达于性,亦有郁于情。

在刹那的现实生活里要祈求生命的丰富和充实,就必须从自我性情的真率和胸襟的宽仁去建立正确的处世观念,不要患得患失,让平静的生命,不辞痛苦与忧愁,亦不震撼于虚荣和屈辱;辛、酸、苦、辣、甜的个中味道,我只在乎自己的感受。

我以为生命的价值是诞生于一个最自由、最充沛的身心的自我意识中,乐天知命,以享受朴素的生活。

岁月匆匆,我踉踉跄跄地一路走来……

偶尔一回头,56个春秋年华已然成为过往历史的记忆,而镜中的我,已是两鬓斑白。

在这个年龄段,恰如是到了人生的秋的季节,金黄而浓郁,应该是硕果累累,成熟而丰富,也意味着生命的圆熟和思想的稳健。

……夏日茂盛的画面,似乎还在我的记忆中闪现。

值此时节,将以往见诸报刊的一些文字,编纂整理,聊作收获。

其中似乎可以窥探到我对人情物理的态度和文化主张,亦所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自得其乐罢了。

2012年6月13日

目录

入世境界的感悟

虚拟的身份

破除自我心中的“贼”

我、妻子、儿子

阳光灿烂的童年印象

刻骨铭心的记忆

姻缘际会

父子亲情

儿子,似乎已经长大了

儿子,真的已经长大了

我的图画故事

童趣与职业选择

我的老师

在幻觉中寻找自我

解读我的绘画语言

方寸之心,制之在我

——我的图画声明

我所崇尚的精神境界

绘事杂言

我和敦煌艺术的结缘

追忆和纪念

附:访谈孤独的入世者

文化的社会价值

繁华背后是文化的缺失

糟糕的一天

——被一日二则新闻所困扰

西风东渐

——美术创作领域的一个怪圈

意识形态的错位交易

——美国苏富比“亚洲现代艺术拍卖”有感

茫然与畸形

——闲聊“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窘境

假冒伪劣,混淆视听

——闲话文化产业之“美术商品”市场

从壮怀激烈到颓废茫然的悲凉

——时中国当代艺术发展现状的批评

重拾信心,找回尊严

——寄语中华工艺美术事业

日本画廊和艺术市场

中国“敦煌”在日本

平山郁夫谈文化的引进消化发展

欧洲三国游札记

看吉伯特与乔治访华展览

新生代的锐气

——解读俄罗斯现实主义新生代作品展

附:访谈艺术家要有“士”的文化精神

城镇改造的思考

不妨先做一些减法

——要重视都市环境的视觉污染

不妨再做一些加法

——博览万国建筑之余

上海城市公共环境中的雕塑景观

策马入林

——阿曼作品在城市空间的律动

国际化都市形象与房产品牌意识

淮海路570号的改头换面

九亭新都市计划

“颛桥小镇”的创意由来

——品嚷龋椿她厦罪一片腑旧菜地韵去屡

一道道深刻又明显的建筑裂痕

——参访德国慕尼黑

老家的宅院和门口的一条老街

寻找记忆中的江南小镇

附:访谈老街改造要先找到文化属性

游走在朋友的作品间

宁静、自在、悠闲的油画家汪志杰

中国当代水彩画业界又一朵奇葩

——品味汪志杰的水彩艺术

孔柏基作品的人格力量

纯粹超然的艺术家李山

张跃的抽象油画

夏予冰的艺术坚持

华丽转身的逸趣

——程凭钢的抽象油画

画与诗的和谐变奏

——齐铁偕的抽象艺术

沉重的历史使命

——读李坦克新作《故土在召唤》

“一往情深”的喜好

——有感于刘主仪的图画创作

美哉,自然

——解读新加坡画家陶祚增作品

冷宏作品的变脸

缤纷五彩的律动

——序方广泓作品展

一南一北两地情

——序白羽平、张冬峰画展

一个非常有趣而又有意义的组合

——序汪志杰、王维新、方广泓赴温州画展

初识张洹先生

出访归来

——序王维新作品展

勤奋而专注执意的画家——王维新

很现代,又极富传统笔墨的涵育承载

——序陈古魁先生作品展

强健而持久的创作诉求

——读古魁先生作品有感

她是一位真正意义上的艺术家

——感慨于瞿倩梅作品的力量

游走于古典与现代的浪漫里

——解读阿曼作品

经典·时尚的水墨演绎

——王天德的“水墨图像公式”

从认识陆涌生到“尚雨”

墨香情深处

——走进张雷平的水墨天蚰.

徜徉在山山水水的图像中

——牵文连先生的水墨山水情结

焕然一新的图画风格

——有感于李文连先生的年来新作展

淡泊、执着

——访卢山先生

我在孙信一先生的作品里读到了许多

郑辛遥的漫画

自然造化的神奇所给予的生命再造

——丁伟鸣先生的雕刻作品

张森的书法印象

袁银昌的装帧艺术

再见辉煌

——读永乐宫壁画摹本《朝元图》随想

藏家姜佩华的胆略与情趣

我所认识的台湾朋友陈森田先生

云缕心衣

——中国古代内衣文化

眷恋与执着

——续写中华内衣文化的企业家王文宗

论诗与画的精彩律动

——有感于白桦的诗和赵抗卫的画

玩摄影还可以这样玩的

——读韩生影像作品的启示

小猫“基诺”的故事

为小猫“基诺”编故事的动因

小猫“基诺”之一

小猫“基诺”之二

小猫“基诺”之三

小猫“基诺”之四

小猫“基诺”之五

序言

我曾在加华《我的图画故事》里,看到这位不同凡响的画家,是怎样用西洋油画的画笔,把厚重的中国文化精神,那样契合地涂抹在一块块画布上。那古树、古屋,那嫩叶、月亮,那寂静的大地和冷峻的天空……这些在现实生活中难以寻觅的景象,是怎样被这位怪杰式的画家建构成一组组崭新的画面,它们既承载了几千年中国历史文明的沉重负担,又透露出这古老文化正在突破旧时代的外壳爆发出新时代的勃然生机。但我们仍然希望更多地了解这位画家是怎样生活的?是怎样成长的?特别是在艺术思维上他的一些特殊见解是怎样形成的?他是怎样走上一条颇为特殊的艺术道路的?摆在读者面前这本《艺林闲思录》中许多短文,为我们提供了很多饶有趣味的回答。

加华对人生的态度很值得玩味。本书开卷第一篇,首引庄子名言,“人之生也,与忧俱生。”他对人生看得超逸脱俗,似乎早已步人出世境界。但在生活中他又是个柴米油盐烟酒茶、实实在在的人世者,艺术上更是个红橙黄绿青蓝紫、天马行空般的创意者。他爱祖国,爱人民,爱家庭,尤其爱护自己的接班人。他积年累月、辛勤劳累地培养着爱子,从怎样做人到怎样成才,以身作则,谆谆教导,终于把他的爱子教育成为朝气蓬勃的、成绩卓越的、文明艺术的CE0。他的这种精神很值得某些好高骛远、实际上不懂生活的书生型家长学习。

内容推荐

周加华编写的《艺林闲思录》是一本散文集,大致分为6个章节,人生杂忆、画外之音、山外看山、城市寻味、谈艺论道和基诺列传。从人生到艺术,有感悟有辨析,作为一名画家,其笔耕不辍,本书较为全面的收录了周加华先生各个时期的文学创作。

编辑推荐

周加华编写的《艺林闲思录》是一本散文集,内中收录了《九亭新都市计划》、《“颛桥小镇”的创意由来——品嚷龋椿她厦罪一片腑旧菜地韵去屡》、《一道道深刻又明显的建筑裂痕——参访德国慕尼黑》、《老家的宅院和门口的一条老街》、《寻找记忆中的江南小镇》、《附:访谈老街改造要先找到文化属性》、《游走在朋友的作品间》、《宁静、自在、悠闲的油画家汪志杰》等作品。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5 9:2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