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处底层时,要乐于向上级学习。
职场新人看见上级领导,总会认为他们得到现在的位置,不是因为走运,就是因为具备某些普通人没有的才能。事实往往并非如此。我认识的大部分成功人士,几乎都是从零开始。当然,他们有才华,但也会努力工作,并向身边的人学习。不管他们有没有意识到,他们都在遵循某些规则,某些可能会引导新人或那些位居中层的人迈向高层的规则。
我的一个女儿上大四后,就工作问题来征求我的意见。我细细回想了一番,还是没想起来她是不是问过我这事儿,或者我有没有给出意见——也许二者都有可能吧。和许多年轻人一样,她憧憬着自己会进入哪个行业,是否应该留在家乡芝加哥工作,还是去华盛顿或别的什么地方。我的看法是,她漏掉了一个最重要的问题:在哪儿工作不重要,重要的是,跟什么样的人一起工作。
回顾我的职业生涯,我有幸与这个国家——或者应该说全世界——最优秀的人共事。我看到、听到、学到了很多。那些经历不仅让我成长为一名更优秀的员工,也让我变成了一名更优秀的领导。一九五七年从海军退役时,我二十五岁,有妻子、有个孩子,却没钱、没人脉、没工作。我完全料想不到,之后的生活会那般精彩。
我曾靠奖学金就读于普林斯顿大学。离开海军后,我联系该校的就业办公室,得到了人生的第一份工作。之后,来自俄亥俄州沃伦的众议员——戴维·丹尼森写信给学校,想找名行政助理。我向来对政治和政府工作感兴趣,于是便从芝加哥赶到华盛顿参加面试。
戴维·丹尼森完全符合我心目中众议员的形象。他非常正直,且为自己能成为家乡——俄亥俄州东北部的代表而深感荣幸。当他把助理一职给了我时,我真是高兴坏了。
然而,在国会山工作的兴奋感很快便被不知所措取代。我完全是个新手,之前从未做过办公室工作。大学毕业后,我便成了一名海军飞行员。对我来说,要适应如此繁杂的工作——追踪法案、处理选民来信、起草演讲稿、安排广播节目——几乎是不可能的。快节奏的工作,加上经验不足,我每天下班回家的时候都心乱如麻。
在我的整个职业生涯中,很多聪明老练的人都使我受益匪浅。比如,在为丹尼森工作之后,我曾为精力充沛的罗伯特·P。格里芬——一位来自密歇根州的年轻众议员工作过。后来,他当选为美国参议院议员。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我与格里芬的关系还促进了历史的改变。在我首次当选众议员,还未宣誓就职时,格里芬就邀我跟他一起反对老派共和党领导层。他支持他的朋友兼同事——杰拉尔德·鲁道夫·福特竞选众议院共和党领导人。我与福特在一九六二年结下的友谊改变了我此后的人生——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改变了他的人生。的确,可以肯定地说,一九六四年,如果我们没有劝说福特竞选众议院少数党领袖,那么十一年后,理查德·尼克松也不可能选他做自己的副总统。
作为美国众议院科学、航天与技术委员会年轻的一员,我认识了德国火箭专家沃纳·冯·布劳恩。有“希特勒火箭专家”之称的冯·布劳恩博士是V-2火箭的设计者之一。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这种导弹夺去了数百名英国人的性命。战争结束后,虽然受到苏联的邀请,他还是来到美国,为美国太空计划的成功立下了汗马功劳。我之所以对弹道导弹产生兴趣,离不开冯·布劳恩的影响。这种导弹带来了威胁,同样也带来了机会。数年后,我支持在美国建立导弹防御系统,这些早年的经历也是原因之一。
一九六八年,理查德·尼克松当选总统之后,敦促我放弃国会中的席位,加入他的政府。我拒绝了很多次,但最后还是接受了邀约。事实证明,我在行政部门获得了极其丰富的经验。我密切关注丹尼尔·帕特里克·莫伊尼汉,因为他总会说些有趣又深刻的话。我向诸如乔治·舒尔茨、阿瑟·伯恩斯、赫布·斯坦和米尔顿·弗里德曼之类的经济学家学习,也向尼克松总统学习。总统深知,听取他的政府中这些专家的意见,是非常重要的。
P7-9
唐纳德·拉姆斯菲尔德观点尖锐,果敢冷硬,是美国政界最具人格魅力的人之一。他这本充满经验之谈的书,无疑是引人入胜、极具启发性的。
——亨利·基辛格
引言 借来的智慧
第一课 身处底层的策略
身处底层时,要乐于向上级学习
越努力工作,我就越幸运
向老员工们学习
别觉得自己是老板,你不是
如果一件事不需要老板亲自定夺,你就全权负责了吧
倘若犹豫不决,交给老板处置
如果你搞砸了,告诉老板,并迅速纠正错误
不要责备老板,他的麻烦已经够多了
别让紧急需求排挤掉重要需求
不赞同并非不忠
如果心存疑虑,那就别做。如果仍无法确定,那就做正确的事
第二课 开会的技巧
正确思考离不开倾听的艺术
首先需要考虑是否真有开会的必要
要想得到支持,就不要剥夺他人全程参与的权利
即便会惹怒某人,也要鼓励他人各抒己见
发言的目的是让别人听懂
迟钝是最愚蠢的事
不论是否有价值,新观点总会招致反对
不要因为提出建议的人或许会惹你生气,就做出错误的决定
一致同意不是胆怯,就是缺乏批判性思维
会议的最后一个要点:“我们漏掉什么了吗?”
第三课 识才
成员是一个组织能否成功的关键
勇于做出艰难抉择
每年都删减业务、产品、活动和人员
一流的人雇用一流的人,二流的人雇用三流的人
简历不能晦涩难懂
很多人都有检查并改进事物的能力,但只有极少数人能确定遗漏了什么
危害最大的领导是那些自以为是,实则大错特错的人
人才能打中其他人打不中的靶子,天才能打中其他人看不见的靶子
绝对不要雇用你无法开除的人
不要认为自己是必不可少或永远正确的
雇错人的责任全在雇主,而非员工
第四课 战略性思维
若顺其自然,你就是在走下坡路
如果你被收件箱牵着鼻子走,那你就是在优先解决他人的事
没有目标,便只能随波逐流
如果你不知道先做哪三件事,那你就根本没找到需要优先完成的事
最好经常问一句“为什么?”
卷入某事比抽身而退容易得多
没有言明的假设会给你带来麻烦
尽量做到准确无误
监控带来进步
要想确定事物的发展方向,就使用“门扉测试法”
第五课 做好迎接未知的准备
一旦开始应敌,任何计划都会不可避免地发生改变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学会说“不知道”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战场上最难预料的就是取胜之道
想对某事十拿九稳,要么就熟知有关它的一切,要么就对它一无所知
告诉别人你知道什么,不知道什么,然后再说出你的想法
希望我今天说的话还算动听,因为说不定明天我就会后悔
一定无权可能是有趣甚至舒心的,一定有权却可能是危险的
缺乏证据并不等于没有证据,更不等于证据不存在
第六课 未知的未知
无可避免之事永远不会发生,意想不到之事却经常出现
让你失败的,往往都是未知之物
成功的伪装很难被人发现
世界上唯一值得惊讶的事就是我们还会一直惊讶下去
这场战争不同于上场战争,也不同于下场战争
不要认为你永远不会做的事,别人也不会去做
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多一个人知道机密文件,它被泄露的风险就急速上升
陷入困境时,记得转移人们的视线
第七课 面对危机
你放弃的那条路看起来总要更平坦一些
相信你的本能
不要像新飞行员一样“过量操控”
只有在困境中才能看清一个人的本质
第一批报告往往都是错误的
做好充分的准备,才能从容不迫
速度至关重要
我们永远都不应该错过一场严重危机所带来的机遇
第八课 面对媒体
首先,要说实话。其次,尽量言简意赅
你不是目标,就是源头
人们的反应与你的付出成正比
并非所有负面新闻都有失偏颇
不要接受一个前提不准确的问题
将采访录下来,以确保其准确性
事实胜于雄辩
信任易失不易得
如果你不想让某些话见诸报端,就管好自己的嘴
与媒体打交道,没有什么东西是“私底下的”
认为新闻界的每个人都在寻求真相,是一种战略失误
真理未出门,谎言传千里
第九课 摔跤里的学问
要是不奏效,就霸王硬上弓
想他人所想
无论是运动还是生活,都应有所储备
沟通时,别觉得自己时刻都要发言
你一直都有两个选择:行动VS恐惧
第十课 与官僚机构的抗争
要想有摩擦力,就得先摩擦
如果你不喜欢改变,就更不会喜欢与自己无关的事
要想掌握军中所有事,就跟用茶匙舀出波托马克河里的水一样难
自上而下清晰传递的命令,再加上共识,便能营造出信任、信心和团结
领导力在于让人赞同,而非强制命令
想办法分散任务、裁减员工
向各个阶层的人寻求建议
发现的本质在于试错法
如果要克服所有反对意见才能开始,那便只能永远都一事无成
记住“牙尾比率”
减少管理层级,它们只会拉开公司高层和顾客之间的距离
律师就像海狸,会跑到河中筑坝拦水
有时,必须要杀鸡儆猴
第十一课 军中的启示
不要死等上级、同事或员工们的反馈
一系列命令后,不要再下达任何补充命令
发号施令的将军,一个就够了
存活下来的不是最强大或最聪慧的种族,而是对变化反应最灵敏的种族
攻击和防御相辅相成,没有什么是一成不变的
如果你的敌人正在犯错,不要制止他
只能由任务决定联盟,不能由联盟决定任务
你如果选对了人,并让他们训练有素,他们就有可能成功
弱点是有刺激性的,常常引发冒险行为
第十二课 任职白宫
政客也是人
你已经无暇分身,没法再管第一家庭的事了
友谊是人生中最美好的事之一
不要为了工作牺牲一切
白宫办公厅主任扮演的角色,就好比一名“标枪捕手”
亲近总统需要付出的代价之一是你有义务把坏消息传达给他
当副总统很难,不要再雪上加霜了
别慌张,事情或许并不像内部人员看到的那样糟
如果不能随时告诉总统你的想法,就别接受那个职位
如果你强烈反对,就不要自动服从总统的命令
在总统的领导才能中,最重要的就是使用语言和时间的能力
让内阁和企业内的各部门做决定吧
努力维护和加强总统职权的完整性
尽情享受担任公职的时光
第十三课 资本
基于利益的、巧妙的自由市场体系导致了富裕
对自由本身缺乏信仰,是人们反对自由市场的根本原因
花别人的钱,永远没有花自己的钱小心
联邦的钱都来自纳税人,要将其视作“辛苦钱”
懂得72法则
联邦政府通常都不是第一个求助对象,而是最后一个
若政府不能做好政府的事,那还如何让别人相信政府也能经商?
“大胆、革新、创新”这个概念出来以后,我们就要当心了
人类的每一个问题都有一个众所周知的结论
美国并不是世界出问题的原因
第十四课 愿望的乐观性
要对自己的智慧感到悲观,对自己的意志感到乐观
我这一生太常犯错,已不会再为此脸红了
我从批评中获益良多,并没感觉因此而损失了什么
保持你的幽默感
我们无法保证一定能成功,却可以在成功到来之际做到受之无愧
致谢
附录一 拉姆斯菲尔德个人履历
附录二 拉姆斯菲尔德的金科玉律(完整版)
借来的智慧
漫漫人生路,我们很多人时不时都会遇到一些有趣或睿智的事,并暗想:“我应该把它记下来。”好吧,打记事起,我就开始这么做了。这个习惯,我很可能是从做老师的母亲那里继承来的。她鼓励我遇到生词都先记下来,过后再查。结果,我发现自己一直在记录,不仅记下了生词,还记下了各种只言片语和格言警句,并把它们都放进了鞋盒里。
比如,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父亲驻扎在一艘航母上。我给他写了封信,说自己想退出童子军,以便有更多的时间和朋友们做运动。数周后,我收到了父亲的回信。当时,那种薄光泽纸写的信就是众所周知的“胜利邮件”。父亲说我有权决定是否退出,但他接着写道:“放弃一次,以后就会放弃第二次。很快,你就会变成一个轻言放弃的人。”我把这条建议存进了鞋盒。
数年后,在佛罗里达州的彭萨科拉参加海军飞行训练时,我用SNJ机——一种单引擎涡轮螺旋桨飞机学习飞行。我在该机型的指南手册上找到了一些简明扼要的建议:“如果迷失了方向,记住三点:爬升、节油、呼救。”“爬升”意为飞行员应该达到一定的高度,以获得更广阔的视野,从而确定方位;如有必要,关掉引擎滑翔,以便安全降落。“节油”意为减慢飞行速度,“释放出”燃料混合物,节约用油,以争取更多时间辨明方位。“呼救”意为迅速接通无线电,向任何可能在收听的人求救:“我迷路了,需要帮助!”
我们都会偶尔迷失,或随波逐流。因此,对任何人来说,“爬升、节油、呼救”都是条不错的建议。如果某件棘手的事让你迷惘困惑,那就后退一步,好好观察一下。不要急,深呼吸。如果你依然毫无头绪,就勇敢面对,不要犹豫,赶紧寻求帮助吧。
多年后,在理查德·尼克松总统的政府里供职时,我和尼克松的首席国内顾问丹尼尔·帕特里克·莫伊尼汉相交甚笃。丹尼尔极有天分,曾供职于肯尼迪和约翰逊政府。每次和丹尼尔交谈之后,我都能学到点儿新东西,并觉得生活变得更加美好了。无论大事小事,他几乎都感兴趣。有一次聊天,丹尼尔突然冷不丁地说了句:“唐,只买黑袜子就好。”我疑惑地看了他一眼。他说:“这个颜色百搭。”我认为他想说:在一个繁忙的世界里,最好用某些简单的习惯和决定让事情变得更容易。不过,这也可能只是着装建议而已。
一九七四年,我在国会的老友杰拉尔德·福特一被选为总统,就迫不及待地邀我出任白宫办公厅主任。因为理查德·尼克松令人震惊的辞职,突然成为总统的杰拉尔德·福特面临着极大的挑战。他上任初期,某天,我偶然提到了自己收集的某条“规则”。得知我还有很多关于如何管理政府的“引言”和“观察结果”后,他提出想都看看。 于是,我让自己的老助手利昂娜·古德尔把它们打印出来。稍加润色后,我便交了一份复印件给总统。他立刻为它们取了个名——“拉姆斯菲尔德的金科玉律”,并要求我为白宫里的每位资深成员都复印一份。从那以后,总统、政府职员、商业领袖、外交官、国会成员,以及很多成就卓著的人都读到了那些规则。的确,它们似乎已经有了自己的生命。
值得一提的是,“拉姆斯菲尔德的金科玉律”并不全是拉姆斯菲尔德说的,而且它们也并不全是规则,很多都是生活经验和我从别人那里收集到的睿智之言。说实话,我都不知道自己是否有真正原创的思想。我喜欢结交比自己聪明的人,他们懂的比我多,也做到了我未能做到的事。通常,棘手的事我都会与别人商量。这些人往往都是各行各业的精英,是商界、军界、政界的领导者,是处理政府事务和全球事务的好手,这本书里的很多规则都来自他们。其余的那些则来自我的耳闻目睹,以及我这八十多年来无比幸运的人生。
简而言之,这里讲的就是规则的种类。我已归总了出处明确的规则,但我自己的以及出处不详的规则——我想,你或许可以用“已知的未知”来形容这些规则——则未另行归总,只收录在了文中。
我想,这些规则之所以有用,是因为它们洞悉了人类本性,是经得住时间考验甚至现代科技试炼的真知灼见。大多数规则的适用范围极广,无论你是想成为政界、宗教界、商界、体育界还是军界的领导,它们都能对你有所帮助。它们蕴含着从日常生活中提炼出的智慧,能让你在谈话中和会议上更具洞察力,能为你提供一个更有说服力的论点,或成为你做出决策的指路标。
最初的那些规则于一九七四年汇编成册,不过,它们绝非一成不变。每每获悉新的东西,我都会及时更新它们——这样的事几乎每天都在发生。不如说,无论是对我的生活而言,还是对世界而言,这四十年间都发生了很多事。我不仅在三届政府中出任白宫办公厅主任和内阁官员,还是两家世界500强企业的执行总裁,以及其他多家企业的董事。
我在生活中学到的东西,对我所从事的公职同样影响至深,从这些规则中就可见一斑。从未间断的笔记,以及本书中提到的各种经历和逸事使它们越来越丰富。有时候,“拉姆斯菲尔德的金科玉律”来自我目睹的他人犯下的错误;有时候,它们是我自己努力吸取经验教训的结果。这么说来,它们就是从一段人生经历中提炼出的、蕴含着个人智慧的独特见解。
当你翻开这本书时,我想告诉你我最喜欢的一条规则,一条值得铭记在心的规则:“所有的概括都是谬误——包括这一条。”这条规则的要点是:规则无法取代判断。正因为如此,领导力才如此难得,真正卓越的领袖才如此稀少。做决定不仅需要权衡利弊,还需要考虑原则,有时甚至还得打破规则。的确,有时候必须得挑战传统智慧、舍弃主流、另辟蹊径,抛开所有的规则手册。道格拉斯·麦克阿瑟将军曾经说过:“规则大多都是用来被打破的,但懒人们常常躲在其后。”麦克阿瑟的说法有些夸大。毕竟,在朝鲜战争中,正是他打破规则,无视三军总司令命令的做法,才导致哈里·杜鲁门总统开除了他。不过,卓越的领袖可以并应该打破规则的情况当然是存在的。生活并非步步都有指导手册或路线图;遇到难题时,也没有万无一失的答案。任何规则都不可能适用于所有情况。
不论你处在人生的哪个阶段,不论你从事何种职业,这些规则都是有用的。某些可能适用于你目前的情况;某些也许要等你职位升迁,承担起更多的责任后,才会体现出它们的价值。
本书各节课按主题而非时间顺序安排。所以,你可以自由选择阅读方式——可以从头至尾按顺序读,也可以跳读,直接翻到你最感兴趣的那一课。我希望,至少,某些规则能让你会心一笑。
作为海军飞行员、国会众议员、白宫办公厅主任、美国驻北约大使、内阁官员、总统特使、国防部长、执行总裁、公司董事、丈夫、三个孩子的父亲、七个孩子的祖父,直到今天,我还常常寻求这些规则的指导。但是,不可否认,我也并非时刻都遵循它们。比如,我最喜欢的一条规则就是:“如果要制定规则,永远不要超过十条。”
这本《拉姆斯菲尔德规则(美国最高级别的管理课)》凝聚了唐纳德·拉姆斯菲尔德五十多年从政、企业管理经验,是少有的美国最高级别领导人亲身讲述的管理课程。全书分为十四章,以专题形式进行阐述,方便读者以最感兴趣的话题为切入点进行阅读。内容涵盖身处底层时应当如何努力工作以获得升迁、作为管理层如何甄别人才、制定战略、应对危机、面对媒体等,甚至包含如何组织开会等细节内容。书中所展现的观点,洞悉了人类本性,是经得住时间考验甚至现代科技试炼的真知灼见。大多数建议的适用范围极广,无论你是想成为政界、宗教界、商界、体育界,还是军界的领导,它们都能对你有所帮助。同时,拉姆斯菲尔德在行文中保持了其一贯睿智、幽默的语言风格,将这部美国最高级别的管理课打造得妙语连珠,极具可读性。
这本《拉姆斯菲尔德规则(美国最高级别的管理课)》为美国前国防部长唐纳德·拉姆斯菲尔德所著,是极具思想性、启发性的管理和领导艺术培训读本。在漫长的职业生涯中,拉姆斯菲尔德总结出了数百条关于管理、领导、策略、人生的智慧之语,这些真知灼见对于提高领导力、洞察力、执行力大有裨益,将给读者以极大的激励和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