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内容涉及了方方面面。其中如此谈到财团的未来方向:“包括东南亚在内的东亚世界,具有庞大深厚的历史积蕴和从古到今相互交织的错综复杂的关系。就其历史及地政学的条件,以及从繁荣与贫困、开发与环境等许多方面来看,它都关系到了整个地球的未来。出于这种认识,在我们近邻的亚洲世界里,构筑邻居之间互相承认、促进建立多元互补和共同发展的关系,也即相互尊重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网络,对于财团来说,是一个极为重要的课题和一个极为重要的目标。”愿本书的出版,能够起到进一步促进东亚各国之间的友好关系,成为东亚各国人民之间心心相通之桥梁的作用。
序
前言
第一部 东亚的文化空间
共同认知和教养主义——从祗园祭来看
“同志歆朋为雅集”——清季中朝文人交往与文学交流
日本耶稣会士对汉字的认识与研究
第二部 东亚共同文化认知的先行者
孙中山和神户——考察近代日中关系的一个素材
明治维新时期中日间的感性交流——以宫崎滔天与孙中山之关系为中心
东亚共同体的历史尝试与教训——以孙中山和石原莞尔为例
宫岛大八与张裕钊——欲求硕师、万里不遥
第三部 超越东亚“近代”的实距
东亚共同体的构想和历史的障碍——日韩、日审应该怎样超越过去
借鉴的对象,竞争的对手——_20世纪初期的商务印书馆与日本
近代“国学”问题与共同文化认知——从日本帝国主义殖民地大学的经验谈起
日本近代化进程中的华侨——以神户的火柴贸易和流通为例
第四部 寻找通向东亚共同文化谁知的桥梁
“东亚共同体”和亚洲的价值观
关于东洋文明、共同价值观和共同认知
东方共同文化谁知的三个基本问题
“东亚”、“亚洲”话语的魅力
第五部 东亚共同体:在理想与现实之间
文化交流与东亚共同认知的可能性
和而不同——东亚文化共同认知的可能性
现在为何再提东亚——共同的历史学课题与解决方法
永恒的《藤野先生》(代结束语)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