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乔彬学术文集》为邓乔彬教授30多年从事古代文学与艺术研究成果的结集。本丛书按内容及篇幅分为12卷。丛书运用综合性的研究方法,尤重文化学、文艺学与文献学的三者结合,研究了诗学、词学、画学、学者研究及其他。所收的12种著作中,有7种获政府奖或学会奖,其中《中国绘画思想史》于2002年获第13届中国图书奖。学术领域广,研究有深度,是该方面领域的权威。本书为第十一卷《学者研究》,分吴梅研究、学者闻一多、论文三部分内容。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学者研究/邓乔彬学术文集 |
分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作者 | 邓乔彬 |
出版社 | 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邓乔彬学术文集》为邓乔彬教授30多年从事古代文学与艺术研究成果的结集。本丛书按内容及篇幅分为12卷。丛书运用综合性的研究方法,尤重文化学、文艺学与文献学的三者结合,研究了诗学、词学、画学、学者研究及其他。所收的12种著作中,有7种获政府奖或学会奖,其中《中国绘画思想史》于2002年获第13届中国图书奖。学术领域广,研究有深度,是该方面领域的权威。本书为第十一卷《学者研究》,分吴梅研究、学者闻一多、论文三部分内容。 内容推荐 邓乔彬编著的这本《学者研究》含两种著作:《吴梅研究》与《学者闻一多》,另有论述二人学术成就或研究方法的论文2篇。 《吴梅研究》共七章。 第一章论述吴梅的生平及为人,回顾其一生经历,肯定其青年时期创作戏曲,鼓动民主主义革命,不慕权豪、蔑视富贵,愤恨日本侵略,献身教育,为戏曲事业努力于薪火相传。 第二章论述吴梅的戏曲美学与戏曲创作论。他推许戏曲“为文章之奇观,本不以俚鄙为讳”,“天然之文,反胜于乐官之造作”;提出了“以今时之砌末,演旧日之声容”,“用故事不可蹈虚,用臆造不可征实”的创作主张。可用“总以脉络分明、事实离奇为要”及“胜场在于本色”概括他的结构、语言论;对宫调、音韵、度曲及南北曲作法,亦有系统的见解。 第三章论吴梅的戏曲史观与戏曲批评。他能较深广地论述戏曲史,较全面地评价戏曲遗产,具有较彻底的发展观。其戏曲批评详尽、客观、重视思想性、全局性。他以征实性、广泛性、剧场性规范、评论戏曲情节结构,以“蒜酪”、“工丽”铨衡杂剧与传奇的语言。 第四章论吴梅的剧作。他早年的《风洞山传奇》揭示了永历政权覆灭的原因,鼓吹民族主义思想。《落茵记》、《双泪碑》表现了对辛亥、五四间女权运动兴起的思考。《霜压三剧》的前二剧分写明末名士姜垓、清代藏书家黄丕烈,第三剧《惆怅爨》取材于白居易、杜牧、黄庭坚、陆游,抒情与剧情结合,性格语言与情节语言均胜,代表了当时剧作的最高水平。 第五章论吴梅的词学理论。主要通过《词学通论》考察、分析其词学观与词学理论。就其对“声”“韵”的见解论其声律论,从他对沈义父《乐府指迷》“四则”的重视,以及对立意与达意、择调与作法、从追琢到自然,结合他对历代词人词作的评价分析其创作论。 第六章论吴梅的诗、词、散曲创作。分别论其言志抒情、登临怀古、追忆悼念等不同题材、风格之词,及其词的艺术性。论其散曲的内容、特点及何以见当行、本色,因其艺术成就而断之为散曲创作的结穴。结合历史、时事、现实论吴梅诗歌的内容,对其以诗表达文学观、戏曲观也作了分析,并论其诗歌的艺术性。 第七章“结语”结合吴梅所处的时代及新旧文学创作态势,对其文学成就、学术贡献、历史定位,作出了评价,对其学术传承,也作了简要梳理。 《学者闻一多》是对诗人、斗士、学者闻一多先生第三重身份的专论,由闻先生所研究的课题、成就及方法,从相关学术史角度作出论述和评价。全书八章,我撰写了六章一节,另近两章由当时从我读博的赵晓岚教授写成,学术年表、参考书目亦由她撰写,联合署名出版。为求完整,现征得同意,将全书收入本卷。 《学者研究》第一章论述闻一多的古典文学研究概况。先叙其从诗人到学者的人生道路,再论其从求美到求真、求善的与时而变。郭沫若说他是鱼雷在古籍中游泳,他自称是杀蠹的芸香,故以“鱼雷与芸香”为标题论其研究的批判性。 第二章论闻一多的神话研究。评述他用图腾说研究龙。论其《伏羲考》以文化人类学辅以考古学,通过辨析、考证和训诂,完成由神话到历史的推源。肯定其图腾崇拜三阶段说。他就洪水遗民故事与龙及伏羲的纠葛,考察汉、苗关系;考证葫芦与伏羲、女娲,开西南少数民族葫芦文化研究之先;研究图腾舞,考证端午节,以图腾社会遗迹释《诗经》以鸟起兴,都足证其学术创造。 第三章论闻一多对《诗经》独到的文化发现。他透过“神圣”而将“经”还原为文学,凭藉的是社会学、文化学方法。《说鱼》、《姜螈履大人迹考》、《高唐神女传说之分析》等,从弗洛伊德的泛性论、恩格斯“种的蕃衍”说、丰产巫术与农业关系说,寻找生殖崇拜之迹,是对“国风好色而不淫”的重要发覆,是历史与文化还原。他研究《诗经》虽多用训诂、考证,却是与生产劳动、经济活动相关的新考证。 第四章论闻一多研究《楚辞》的独创性。他确立了《楚辞》研究的三大课题。用巫术文化和神仙思想观照《楚辞》,有许多独到见解。他从历史、宗教、戏剧、文学对《九歌》作了综合性研究,还出于寻回其艺术生命的动机,拟搬上舞台。他研究《天问》、《九章》、九辩》都有独到心得,对屈原的研究虽带上了现实斗争的时代色彩,但仍有许多精到见解。 第五章论闻一多的《周易》、庄子、乐府诗、古文字研究。他研究《周易》“不主象数,不涉义理”,又非“参证史事”,而是钩稽古代社会史料,将关注大事转为关注大众之事。他对焦氏《易林》作文学的研究,有特殊的价值和意义。他研究《庄子》,训释字句、疏通文意,尤以论庄子和道家精神为学界所重。他对汉乐府诗所作名物训诂,发掘比兴之义,多有创见。他用社会学方法,从生产劳动角度研究古文字,对悬疑者作出了令人信服的解释。 第六、七两章论述闻一多的唐诗研究成就。他对唐诗作“特有的历史文化的综合研究”(傅璇琮语),因之而对唐诗的分期、分派(如初唐诗三派说,盛唐诗复古三阶段说)看法独到,对后人很有启发。他的专题性研究,如“类书式的诗”,以王绩为“局外人”,“宫体诗的自赎”,“厚积的力量”,“庄严的宇宙意识”,“四杰”的重组,以及用历史意识论陈子昂,论孟浩然的“淡”,王昌龄诗的绘画美,以贵族、平民、胡风论王维、杜甫、李白的唐诗风范三类型,对李杜交游文化内涵的重视,以“逼真”和“伤感”看待大历十才子及其时代特点,论析孟郊“写实”、“敢骂”的新风和贾岛“人生的半面”现象等,都有独特之见。 第八章论闻一多的文学史观和独到的文学史研究。他认为文学史是文学与史的化合,应“在世界文学中定中国文学之地位,在整个文化中定中国文学之要点。”善于以平行比较突破本位文化,注重外来影响;认为物质、精神、行为、制度决定文学的发展,注重语言、美术、音乐与文学的关系。他提出了独特的文学史四段八大期说,对上古文学史作了拾遗补阙,对于文体史研究和文学年表,也给予充分的重视。 本卷还收录了研究吴梅与闻一多的相关论文2篇:《吴梅评传》、《传统与现代的完美结合——闻一多古代文学研究方法给我们的启示》。 另有6篇:《吴梅的戏曲批评》、《吴梅曲论评介》、《曲学大师吴梅》、《闻一多的图腾研究》、《穿越时空——闻一多先秦文学史观一瞥》、《巫术与宗教的观照——论闻一多对先秦文学独特的文化发现》,限于篇幅而存目处理。 目录 吴梅研究 序 一 吴梅的生平及为人 二 吴梅的戏曲美学与戏曲创作论 三 吴梅的戏曲史观与戏曲批评 四 吴梅的剧作 五 吴梅的词论 六 吴梅的诗、词、散曲 七 结 语 后 记 学者闻一多 小 引 序 一 闻一多的古典文学研究概况 二 以图腾学说研究神话 三 《诗经》的文化发现 四 《楚辞》研究的独创性 五 《周易》、庄子、乐府诗研究及其他 六 唐诗研究的新贡献(上) 七 唐诗研究的新贡献(下) 八 文学史观与独到的文学史研究 代结语 参考书目 闻一多古典文学学术活动年表 后 记 论文 吴梅评传 传统与现代的完美结合——闻一多古代文学研究方法给我们的启示 存目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