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锡炜编著的这本《中国步入低生育率(1980-2000)》侧重从人口学角度进行分析,试图揭示中国1990年代总和生育率始终维持在1.5左右这一低水平状态既与妇女终身生育数量减少有关,也受到妇女生育时机推迟的影响;换句话说,少生和晚育是导致中国1990年代时期生育率变化的两大人口学机制。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中国步入低生育率(1980-2000)/21世纪人口学研究系列 |
分类 | 人文社科-社会科学-社会学 |
作者 | 巫锡炜 |
出版社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巫锡炜编著的这本《中国步入低生育率(1980-2000)》侧重从人口学角度进行分析,试图揭示中国1990年代总和生育率始终维持在1.5左右这一低水平状态既与妇女终身生育数量减少有关,也受到妇女生育时机推迟的影响;换句话说,少生和晚育是导致中国1990年代时期生育率变化的两大人口学机制。 内容推荐 1992年以来,对中国总和生育率水平的争论逐渐从人口学界蔓延至全社会乃至全球,争论本身似乎也演变成一个社会问题。争论的实质在于:对于一个仍处发展中,而且生育转变主要是由计划生育政策强力诱致的国家,人们对中国总和生育率短期内从远高于更替水平迅速下降到远低于更替水平这样一个事实难以理解和接受,进而产生深切的怀疑。 《中国步入低生育率(1980-2000)》借鉴国际人口学界近年来针对发达国家低生育率甚至超低生育率现象进行研究的思路和方法,创造性地利用1997年和2001年两次全国性调查得到的妇女生育史数据,从生育推迟角度分析了中国1990年代中期以来低生育率的出现。以这样一个新的研究视角所得到的结论有助于认识和理解中国低生育率的发生机制。 《中国步入低生育率(1980-2000)》由巫锡炜编著。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对1990年代中国生育水平的争议和重新估计 第三节 研究目的、研究内容、研究意义和研究视角 第四节 数据来源及其检查 第五节 全书结构安排 第二章 基本概念与生育转变理论 第一节 生育水平测量的基本指标 第二节 更替水平生育、低生育水平及其分类 第三节 生育转变理论回顾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递进生育的分析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年龄递进生育模型 第三节 应用年龄递进模型对1980~2000年中国生育水平的分析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去进度效应模型的分析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去进度效应模型简介 第三节 应用去进度效应模型对中国1980~2000年生育转变的分析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队列生育分析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队列分析的基本原理 第三节 数据形式的简要说明 第四节 应用队列生育分析对中国1980~2000年生育变化的分析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生育推迟的微观机制:对2孩生育的分析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理论考虑 第三节 数据说明、方法简介和模型设定 第四节 结果与分析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主要结论与讨论 第一节 主要结论 第二节 可能的贡献与不足 第三节 若干研究议题 参考文献 中文文献 英文文献 附 录 附录1 中国历年总和生育率:1949~2006 附录2 中国历年自然增长率和出生率:1990~2004 附录3 中国与世界主要国家或地区总和生育率:1980~2008 附录4 合并数据所得结果与其他来源结果的比较:敏感性分析 附录5 年龄别生育亏损或盈余:全孩次,1946~1950队列为参照 附录6 年龄别生育亏损或盈余:孩次1,1946~1950队列为参照 附录7 年龄别生育亏损或盈余:孩次2,1946~1950队列为参照 附录8 年龄别生育亏损或盈余:多孩,1946~1950队列为参照 附录9 1997年全国人口与生殖健康抽样调查个人问卷 附录10 2001年全国人口与生殖健康抽样调查个人问卷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