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艺术研究院编著的《典藏文明之光(追忆汉字)》里有字形演变记载的故事往谈、时俗移易,同时,也有将符号本身物理成形,乃至字迹湮没过程中呈现的传播方式的嬗变。我们不能不说,很大程度上汉字的魅力正是来自于“变”,“字”的概念和“书”、“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一方面,语言文字的流传广播缔造了中华文明共有的底色,另一方面,个人化的书写和字迹的转移也不断创造出新的差异和个性;在这样的流程中,汉字同时具备了两种不同的属性,一方面,汉字固着于媒材的表面获得了物理的属性,书卷之美,抑或金石铭刻的威仪莫不源出于此;另一方面,字迹又是“虚有”的,它只是通过“痕迹”而暂存的空影,不断成形而又被持续擦去,那
些不复存世的字迹,将在后人的摹写和追忆中获得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