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抢了你的麦克风——互联网改变中国纪事》由徐江善所著,是一本生动记录互联网影响中国的书籍。作者徐江善先生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新华社的资深记者,潜心观察、研究网络多年。在该书中,作者匠心独运,全方位、多视角的透析网络文化,深度解读自互联网登录中国以来的风雨历程,再现了近些年的博弈“网事”,从历年的重大公共事件如“邓玉娇案”、“石首事件”到各种网络精灵、网络趣事,举凡与网络中国有关,作者均悉心爬梳,用力搜罗,凝铸成这本可谓一网打尽一览无余的中国“网事”全记录。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谁抢了你的麦克风(互联网改变中国纪事) |
分类 |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中国政治 |
作者 | 徐江善 |
出版社 | 中国文史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谁抢了你的麦克风——互联网改变中国纪事》由徐江善所著,是一本生动记录互联网影响中国的书籍。作者徐江善先生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新华社的资深记者,潜心观察、研究网络多年。在该书中,作者匠心独运,全方位、多视角的透析网络文化,深度解读自互联网登录中国以来的风雨历程,再现了近些年的博弈“网事”,从历年的重大公共事件如“邓玉娇案”、“石首事件”到各种网络精灵、网络趣事,举凡与网络中国有关,作者均悉心爬梳,用力搜罗,凝铸成这本可谓一网打尽一览无余的中国“网事”全记录。 内容推荐 《谁抢了你的麦克风——互联网改变中国纪事》由徐江善所著,当前中国的很多问题已经不是精英的权利。更多的恰恰是草根的权利,很多草根最后又会变成意见领袖……这些意见领袖的行为方式大概有两种:第一种中是所谓的“公民记者”,自动自发地上载传统媒体不想、不能或尚未来得及报道的内容。第二种是“广场评论家”,是就某一事件使用“大众麦克风”进行评论,通过网络发文或高数量的跟帖等左右舆论,影晌事件的后续发震及其处理。网络正在产生改变中国政治生态强大的力量。 本书作者在充分肯定鹂络的意义同时,也提出了,在互联网时代,网络显然呈现7相当程度的民意,但如何不被“民意”裹挟,如何警惕网络陷阱,这是亟待思考的新问题。 目录 开篇:经典新解——潘多拉的魔盒 第一章 鲜花与陷阱 1.总理与网民 2.奥巴马神话 3.网络暴力第一案 4.“艾滋女”陷阱 5.黄赌浊流 6.网络黑客 第二章 警惕价值颠覆 1.白毛女嫁给黄世仁? 2.周扒皮:半夜鸡不叫? 3.教授“换妻游戏”第一案 4.呼唤道德重建 第三章 维权时代的网络力量 1.上网与上访 2.自焚女与土炮维权 3.尴尬信访 4.用协商谈判代替罢工——让罢工止于网络 第四章 正义与邪恶较量的橱窗 1.惊人的“十三跳” 2.“牵尸要价”与雷锋传人郭明义 3.赵作海冤案与涉法暴力 4.危险的“屠刀” 5.网络诽谤是与非 第五章 一呼百万应 1.喻国明教授的网上网下观 2.网事多棱镜——“躲猫猫”的警示 3.钱云会之死与热点共振 4.“瘦肉精”风波与食品安全 第六章 关注网络社会仇恨 1.消弭仇官情绪 2.谨防仇富升级 3.当心仇警蔓延 4.盲目仇恨不可取 第七章 网络问政如春风 1.“史上最牛官腔”与“微博打拐” 2.网上问“青天” 3.“问政”艰难 4.冷新生的“网上问题网下解决” 第八章 网络颠覆传统媒体 1.报纸消亡? 2.大众麦克风时代 3.传统媒体何处去 第九章 马云现象·网络改变人生 1.网络造就奇才马云 2.扭曲的“天使”人生 3.“寂寞党”现象 4.网络红人如潮涌 第十章 积极应对网络事件 1.蝴蝶效应——解析山西疫苗事件 2.现代版杞人忧天 3.网络热词与网络民意 4.孤独的舞者——伍皓 第十一章 游走在网络的各色精灵 1.新媒体异军突起 2.“意见领袖”纵论风云 3.“网络推手”风生水起 4.删帖公司潜伏水下 5.博客和“围脖” 6.论坛与哄客 7.草根拍客 8.第五媒体——手机 9.新名词——物联网 第十二章 网络的今天和明天 1.互联网——人类最伟大的发现 2.明天会更好 3.颠覆与催生 结尾:打开魔盒之后——希望在激荡中 试读章节 2010年2月27日14时40分(正月十四),满面春风的温家宝总理提前20分钟来到新华网在线访谈现场,这是温总理继2009年2月28日后,第二次通过互联网与网民直接对话。 宽阔的大厅安详而宁静,在鲜艳的五星红旗映衬下,温总理面带微笑轻击鼠标,全神贯注地看着网民提出的各种问题。在两个小时在线交流中,从对蜗居的感受,到大学取消行政级别;从医患矛盾,到自己的母亲因“袭鞋”事件患脑溢血的病情,总理娓娓道来,分别回答了网友18个问题。 总理的亲民与坦诚的胸襟,令广大网民难以忘怀。时间飞快,在线访谈该结束了,总理依依难舍。他与网友“钩指相约”,明年再聚网络。 总理网聊引来网民热议,共发来提出问题的帖子超过40万个,还有10万多手机用户发来短信提问…… 网聊的消息立即引来国内外舆论关注的目光。一些在京的外国观察家把全国两会召开前中国总理的网上在线看作高高矗立在共和国上空的风向标:一个大国总理频频网上在线,与网民交流,显现的已不仅仅是这个国家政治生态园林中的靓丽风景,更加凸显的是网络在这个迅速崛起国度的无限风光。 网民们对总理践行“钩指相约”,第三次与网民在线交流赞叹不已,“明年我还来!”这是总理在去年与网民在线时对网民的承诺,恪守诚信,让大家看到了一国总理的高尚风采。 春天的讯息在金色的秋天再次引起国际舆论的目光:2010年9月12日,人民网报道网民留言可“直通中南海”的新闻引发网民高度关注。媒体迅速跟进报道,中国共产党新闻网推出新栏目供网民给中央领导人留言,又一次成为舆论的焦点。 这是一个重大讯息,这是党的最高层核心层对网络民意的响应。 我点开人民网,进人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主页,看到“中国共产党新闻”页面有“直通中南海”的醒目标题,还有“中央领导人和中央机构留言板”。右首是“直通中南海给中央领导留言”,一旁有胡锦涛总书记的头像,还有其他中央领导的头像。 这是中国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据媒体报道,网民留言十分踊跃,给胡锦涛、温家宝的留言迅速突破一万条,主要集中在反腐败、高房价、教育改革、医疗改革等方面。 在网页左下方有“网友留言摘录”,我随手摘录了几条,有:“腐败是中国和谐社会最大绊脚石”“中国的国情是有户籍制度,可是这样真的很限制人口流动的,俗话说,人挪活,总是要在移动中创造财富发展经济呀。”“关注民生,不要忘记,领导是人民的公仆”“希望党的机构实行精兵简政”…… 网页的上方有一则“直通中南海说明书”。 P4-5 序言 《谁抢了你的麦克风》是一本生动记录互联网影响中国的书籍。作者徐江善先生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新华社的资深记者,潜心观察、研究网络多年。在该书中,作者匠心独运,全方位、多视角地透析网络文化、深度解读自互联网登陆中国以来的风雨历程,再现了近些年的博弈“网事”,从历年的重大公共事件如“邓玉娇案”、“石首事件”到各种网络精灵、网络趣事,举凡与网络中国有关,作者均悉心爬梳,用力搜罗,凝铸成这本可谓一网打尽、一览无余的中国“网事”全记录。 截至目前,中国网民人数已突破四亿,超过了世界第一大国美国的人口数,毋庸置疑地成为了全球第一互联网大国。网络以其特有的传播方式成为影响人们生活方式、改变人们命运、进而影响社会公共舆论、改变社会发展进程的新媒介。这主要在于,网络在设置议题、引导舆论、报道事件真相方面具有其他传统媒体无可比拟的优势。网络正是通过一场场“小战役”,在介入社会公共事件、推进社会朝着健康、良序的轨道上前行发挥着不容小觑的作用。 本书详细研究了网络时代是如何将议题设置变成一个公共事件的。作者通过大量的事例,让我们理解了网络议题设置的目标、逻辑和策略。就议题设置的目标而言,主要是抗议和赋权。一般来说,意见领袖先进行抗议,表达心中的不满;再进行赋权,通过网络议题赋予民众一定的权利。而议题设置的逻辑也十分独特,所以很多议题都是针对公众权利和社会财富。议题设置的策略主要有两个路径,悲情~民愤一诉求或者娱乐一民怨一诉求。 能把议题引导到网络的是一些掌握信息技术的人,所以议题设置的主体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原来可能是一些从事新闻媒体工作的人,或者是所谓的学者和官员,在他们设置议题的时候必须经过其所在单位的同意。现在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出现了一批主体多样的设置议题的人。所以当前中国的很多问题已经不是精英的权利,更多的恰恰是草根的权利,很多草根最后又会变成意见领袖。中国现在有很多网络意见领袖。这些意见领袖的行为方式大概有两种:第一种是所谓的“公民记者”,自动自发地上载传统媒体不想、不能或尚未来得及报道的内容。第二种是“广场评论家”,就某一事件使用“大众麦克风”进行评论,通过网络发文或高数量的跟帖等左右舆论,影响事件的后续发展及其处理。 也正是在这些意见领袖的努力下,网络的影响力变得十分巨大。一方面,网络广场通过舆论压力对社会权力的执行过程和方式进行了影响,从而缓解公民与政府的紧张关系,最终避免街头群体性暴力事件的发生;另一方面,网络广场可能会掀起更大的民愤。所以网络广场是介于有序和无序之间的。中国的很多问题就是在这种有序与无序之间博弈。更为重要的是,这种新广场政治并不是完全虚拟的,它已对我们的现实生活产生了重大影响。本书对执政者如何使用网络并高度重视网络带来的问题的描述充分说明了这一点。而且,就网民而言,也不仅仅停留在虚拟网络空间里,他们还会通过网络走向街头。厦门PX事件就充分说明网络不仅仅能设置议题,还是虚拟与现实之间采取行动的路径,它已经成为社会行动的动员方式。也正是通过这些事件的研究,本书作者在充分肯定网络的意义的同时,也提出了在互联网时代,网络显然呈现了相当程度的民意,但如何不被“民意”裹挟,如何警惕网络陷阱,这是亟待思考的新问题。 但无论如何,都可以说,网络正在产生改变中国政治生态强大的力量。其一,网络这种新科技、新技术本身就是一种强大的力量。这种力量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不管你想多少办法进行封锁,我们都能很容易地知道外面的信息,很容易发出自己的声音。这种新科技发展的社会已经超越以前很多国家和地区追求民主政治的环境,不需要再办那种秘密的杂志,开秘密的会议。我们在一个新的技术条件下找到我们的政治发展之路。这一点我们一定要有充分的认识。其二,在这种新科技发展的社会中,公民社会可能会产生。走在新公民社会前列的可能就是掌握了新科技、新媒体的这一批人。这些人应该是奠定中国公民社会基础的人。所以,中国目前的政治应该能在新的科技条件下找到一条新的发展之路。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改善目前的官民关系,改变中国的政治社会生态。 正因为如此,在我看来,网络时代将影响中国的传统政治发展道路。我们也许能超越中国几千年来的暴力政治之路,也许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以世界政治文明为旨趣的“训政”,也许一个真正民主自由强大的国家在不久的将来出现在世界的东方。而实现这些的决定性力量,也许就是掌握信息技术并具有民族崛起意识的中国民众。只有他们的共同努力,才能使那些有志于中国政治改革的政治家们有勇气和有力量,对不适应时代要求的体制进行改革。正因为如此,我希冀一切关心中国命运的民众,特别是知识分子,要运用好各种信息技术来维护我们的利益和坚守我们的原则。 以上这些,就是我读这本书的体会。是为序。 (序者为法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教授)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