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弗兰肯斯坦/外国惊悚悬疑小说译丛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作者 (英)玛丽·雪莱
出版社 漓江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科学天才弗兰肯斯坦对生命科学有着狂热的追求,他用死人的各部分造出了一个类人的怪物。这怪物甫一出世,就遭到创造者的遗弃,以及其他各类人群的驱逐。在人类的憎恶里,本性善良单纯的它学会了仇恨,并展开疯狂的报复行为:杀害弱小与良善,逼迫弗兰肯斯坦为它造一个女性伴侣……怪物与人类之间的爱恨情仇纠缠不清,然而随着弗兰肯斯坦的病逝,怪物也“消失在远方茫茫黑夜中”。
作者简介
玛丽·雪莱(Mary Shelley,1797-1851)是英国著名的小说家、短篇作家、剧作家、随笔家、传记作家及旅游作家,因其1818年创作的《科学怪人》(或译《弗兰肯斯坦》)而被誉为科幻小说之母;其他代表作有长篇科幻小说《最后一个人》等。玛丽·雪莱是英国著名浪漫主义诗人和哲学家珀西·比希·雪莱(Percy Bysshe Shelley)之妻,她曾帮助她的丈夫编辑和推广他的作品。
目录
译本序/王逢振
作者导言
原序
罗伯特·沃尔顿致姐姐——英格兰的萨维尔夫人
的前三封信
第一封信
第二封信
第三封信
罗伯特·沃尔顿起锚扬帆,绝境奇遇维克托·弗
兰肯斯坦
第四封信
维克托·弗兰肯斯坦回首往昔,罗伯特·沃尔顿
笔录整理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恶魔向维克托·弗兰肯斯坦诉说其弃善从恶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第十五章
第十六章
维克托·弗兰肯斯坦接续前言,故事曲终人散
第十七章
第十八章
第十九章
第二十章
第二十一章
第二十二章
第二十三章
第二十四章
罗伯特·沃尔顿致姐姐
——英格兰的萨维尔夫人的信(续)
序言
众所周知,《弗兰肯斯
坦》是公认的第一部科幻
小说,它的作者是著名浪
漫主义诗人雪莱的妻子玛
丽·雪莱,也是著名政治学
家和作家威廉·葛德文的女
儿。
玛丽·雪莱原名玛丽·沃
尔斯通克拉夫特·葛德文,
出生于1797年。出生不久
便失去了母亲,由威廉·葛
德文抚育成人。后来雪莱
与葛德文成为朋友,常到
葛德文家拜访,交往之中
玛丽爱上了雪莱。虽然葛
德文主张婚姻自由,但一
开始并不赞成女儿与雪莱
成婚。于是,二人于1814
年私奔,从此二人的命运
便联结在一起。1822年,
雪莱溺水身亡,他们一起
生活的八年对她产生了深
刻影响。她接受洛克的哲
学思想,相信达尔文和约
瑟夫·普里斯特利等人的科
学理念,阅读康蒂拉克的
《论情感》,构建自己的
精神世界,并开始以哥特
式的方式写作。20岁之前
,她完成了第一本著作《
弗兰肯斯坦——现代的普罗
米修斯》,1818年3月11日
匿名发表。此后她还先后
发表了《瓦尔帕加》(1823
)、《最后的人》(1826)、
《罗道尔》(1835),以及其
他一些作品。另外她编纂
了雪莱的长诗《生命的凯
旋》,出版了《雪莱诗集
》(1839)。
读者和评论家一致认为
,《弗兰肯斯坦》是玛丽·
雪莱杰出的独创性小说。
小说的主人公维克托·弗兰
肯斯坦是一位从事生命科
学研究的学者,他力图用
人工方式创造出生命。在
他的实验室里,通过无数
次的探索,他终于利用新
鲜尸体的各个部分合成了
一个躯体,然后赋予他生
命——一个面目可憎、奇丑
无比的怪物。开始时,这
个人造的怪物秉性善良,
对人充满了善意和感恩之
情。但他感到孤独,要求
他的创造者和人们给予他
人生的种种权利,甚至要
求为他创造一个配偶。因
此,他的创造者对他非常
厌恶,人们也对他充满歧
视。他感到非常痛苦。他
憎恨一切,想毁灭一切。
他杀害了弗兰肯斯坦的弟
弟威廉,又谋害弗兰肯斯
坦的妻子伊丽莎白。于是
,弗兰肯斯坦开始追捕他
所创造的怪物。最后,以
弗兰肯斯坦的病逝和怪物
的自杀为结局。
《弗兰肯斯坦》的叙事
从沃尔顿船长写给他姐姐
的信开始。沃尔顿驾驶航
船去北极探险,在靠近北
极的海域被浮冰困住。沃
尔顿站在船舷边向远处眺
望,四周是一片望不到边
的冰雪世界。突然,他看
到大约一公里以外,出现
了一个驾着雪橇的奇怪的
高大身影。第二天早晨,
天刚蒙蒙亮,人们发现船
边的一块浮冰上停着一驾
雪橇,上面坐着一个形容
枯槁、奄奄一息的人。船
员们七手八脚地把他弄到
船上,用酒给他擦了身子
,然后给他裹上毯子,安
顿在火炉边。过了一段时
间,他苏醒过来,缓缓讲
述了自己的经历——他叫维
克托·弗兰肯斯坦,是伦敦
一所大学的生物学教授。
弗兰肯斯坦的叙事构成
了小说的主体。另外,怪
物讲述了自己的生活,他
受的教育,他与人们的格
格不入,以及社会对他的
拒绝。他还讲述了一个关
于不公平的故事,关于德
拉西的故事,还有他自己
的栖身之处。
小说的特点之一是对知
识的狂热追求。不论是弗
兰肯斯坦还是沃尔顿,这
种追求对他们来说意味着
一切。弗兰肯斯坦赞颂探
索精神,甚至怪物扼住他
的咽喉时也表示继续坚持
。小说的另一个特点是故
事不是发生在伦敦,而是
发生在雄伟险峻的高山之
中。怪物的凶悍与巍峨的
群山和暴风雪交相辉映,
产生出一种独特的效果。
小说的独创性在于对新旧
时代的表达。弗兰肯斯坦
的实验是一种获得无穷力
量的梦幻,属于缺乏信仰
的自由思想体系。他之所
以能够成功,皆因他抛弃
了前科学时代陈旧的参考
书,潜心于实验室里的研
究和实验。在1818年那个
循规蹈矩的时代,这种做
法令人惊讶,甚至可以说
是一次小小的革命,因为
它质疑旧的东西,体现了
新旧之间的差异:经典不
再是寻求帮助的所在,古
老的智慧正在被现代的实
验取代。
毫无疑问,《弗兰肯斯
坦》预示了科学发展是一
把双刃剑,它既使我们获
得发展带来的成就和便利
,也使我们对改变原来的
事物充满忧虑。这一点今
天尤其明显,例如汽车改
善了我们的交通,同时也
增加了大气污染,损害了
环境;人工智能使人们生
活更加方便,同时人们又
担心被其控制——实际上,
手机几乎已经变成了像人
体器官一样不可或缺的组
成部分。
《弗兰肯斯坦》还是一
部由进化论引发创作的小
说。在这部小说里,上帝
不见了,人们必须自己解
决问题。这也许正是小说
副标题“现代的普罗米修斯”
的意旨。雪莱在长诗《解
放了的普罗米修斯》里表
明,虽然朱庇特把普罗米
修斯锁在岩石上,使其备
受折磨,但推翻朱庇特之
后,他最终获得了自由。
弗兰肯斯坦追求的目标是
知识、力量和自我实现。
这也是人类发展的必由之
路,只有这三者相辅相成
地全部实现,人类才能达
到自由。
弗兰肯斯坦的困境也是
现代人的困境,涉及后卢
梭主义的个人与社会的二
元对立,科学对社会的侵
袭,人类的双重性,以及
从猿人继承的好奇心带来
的成功和灾难。弗兰肯斯
坦过度追求,结果弄巧成
拙;
导语
《弗兰肯斯坦/外国惊悚悬疑小说译丛》讲述小说主角弗兰肯斯坦是个热衷于生命起源的生物学家,他怀着犯罪心理频繁出没于藏尸间,尝试用不同尸体的各个部分拼凑成一个巨大人体。当这个怪物终于获得生命睁开眼睛时,弗兰肯斯坦被他的狰狞面目吓得弃他而逃,他却紧追不舍地向弗兰肯斯坦索要女伴、温暖和友情;接踵而至的更是一系列诡异的悬疑和命案。
精彩页
第一封信
对于我此次外出探险,你曾担心会凶多吉少,但出发至今,我并未遭遇任何麻烦。听到这个消息,想必你会颇感欣慰。昨天我抵达这里之后,要做的头件事情就是给我亲爱的姐姐写信,告诉她我一切安好,好让她对我此次探险定会圆满成功更有信心。
此刻我在远离伦敦的北方,漫步在圣彼得堡的街头,寒冷的北风迎面吹来,让人精神抖擞,满心欢喜。我此时此刻的心情你能理解吗?这凛冽寒风正是发源于我即将前往的那个地方,它让我预先领略了一下那一带天寒地冻的滋味。它是希冀之风,给人以灵感,让我脑海中的胡思乱想变得愈发强烈,愈发明晰。我试图听信人言:北极一带寒冰彻骨,一片荒芜。但无济于事,因为我脑海中所浮现的北极永远是风景秀美,欢乐祥和。玛格丽特,那里太阳终日可见,它那硕大的轮盘拱卫着地平线,闪耀着永恒的壮丽光辉。在那儿——我的姐姐,因为你不在身边,请允许我对先前的航海家们抱有几分信赖——在那儿,冰雪和霜冻已不见踪迹;在风平浪静的海上扬帆远航,说不定还会随风漂至一仙境胜地,其神奇隽秀、瑰丽夺目是迄今为止人类所栖息的地球上所发现的任何地方都无法相媲美的。在这块仙境胜地上,物产奇特,地貌瑰异,世所罕有;正如在那些人类尚无法探索的天体上可能存在着奇观异象一样,在这个日辉恒久之地,还有什么不会出现呢?兴许我会在那儿发现吸引铁针的神奇力量,还有可能理顺数以干计的天文奇观——只需此次远航,便能一劳永逸地将这些看似光怪陆离的天文奇观梳理得井井有条,而我那强烈的好奇心也将会因为我目睹这荒无人烟的地方、亲自踏上这人迹罕至的地方而得以满足。这一切都让我心醉神迷,足以克服我对任何危险和死亡的恐惧,激励我踏上这艰苦卓绝的航程。我就像个孩子,满心欢喜地与其他度假的小伙伴登上一叶扁舟,沿着家乡的河流去远航历险。退一步说,即便所有这些猜测都不成立,我也将在北极附近探明一条通往那些国家的航线,而目前前往那些国家需耗时数月之久。兴许我还会发现磁场的奥秘,倘若真有可能揭开这一奥秘,那像我这样的远航就势在必行。总之,我将让世世代代受益无穷,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想到这些,我写信之初的紧张不安便一扫而光,心中洋溢着一股热情,让我感觉好似腾云驾雾,直冲云霄。目标的坚定最能让人情绪镇定,这是任何力量都无法与之比拟的,因为人的灵魂会将其智慧之眼凝聚到目标之上。此次探险活动是我年少时梦寐以求的事情。我曾如饥似渴地阅读了有关航海家们经北极附近的海域进入北太平洋的各种航行记录。你兴许还记得吧,我们的好叔叔托马斯的图书室里,全是些记载各种海上探险的书籍。那时我对学业略有懈怠疏忽,但我对阅读这些书籍却是情有独钟。我夜以继日一卷卷地读,而且读得越多,我心中那份由来已久的遗憾便愈发强烈——那时我还是个小孩子,当我听说父亲临终前留下遗言,不允许叔叔让我去海上闯荡时,心中这份遗憾之情便已油然而生了。
P3-5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6:2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