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诵读版岩村和朗早安大自然童话》是岩村和朗先生历时八年打造的长篇自然童话作品,作者身兼作家和画家的双重身份,用文字和插画的组合,呈现出一个清新、迷人的童话世界。
《森林傍晚的阵雨》讲述了:尖尖鼠爷爷给三个孙儿讲起了自己年轻时爬尖尖山的冒险故事。尖尖山高耸入云,爬上尖尖山的山顶,就意味着一只小尖尖鼠真正长大成人了……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森林傍晚的阵雨(美文诵读版岩村和朗早安大自然童话) |
分类 |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童话寓言 |
作者 | (日)岩村和朗 |
出版社 | 接力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美文诵读版岩村和朗早安大自然童话》是岩村和朗先生历时八年打造的长篇自然童话作品,作者身兼作家和画家的双重身份,用文字和插画的组合,呈现出一个清新、迷人的童话世界。 《森林傍晚的阵雨》讲述了:尖尖鼠爷爷给三个孙儿讲起了自己年轻时爬尖尖山的冒险故事。尖尖山高耸入云,爬上尖尖山的山顶,就意味着一只小尖尖鼠真正长大成人了…… 内容推荐 《森林傍晚的阵雨》由岩村和朗编著。 《森林傍晚的阵雨》讲述了:尖尖鼠爷爷给三个孙儿讲起了自己年轻时爬尖尖山的冒险故事。尖尖山高耸入云,爬上尖尖山的山顶,就意味着一只小尖尖鼠真正长大成人了……一路上,尖尖鼠爷爷遇到了一棵想去旅行的树、两只互相咬尾巴的蛇,还遭遇了一场雷大王领来的冰雹雨,青蛙们提醒尖尖鼠:归啊,归啊!快躲起来吧! 目录 引子 1 那家伙的眼珠 2 想去旅行的树 3 驮杉树的乌龟 4 可爱的杉树 5 曾祖太婆蜗牛 6 上下都有蛇 7 那家伙的后背 8 叫我归去的青蛙 9 雷领来了冰雹 出发,向着“尖尖山”,向着大自然(译后记) 美文诵读,唤醒自然——岩村和朗与他的大自然童话 试读章节 我爬过倒在山涧上边的大树,看见森林中有一条细细的山路沿着山溪伸展。山路两侧,一块块大石头横躺竖卧的。岩石也好,泥土也好,树根也好,全都覆盖着青苔。森林里满目苍翠。我和瓢瓢踩着厚墩墩的青苔地毯,向前爬去。爬了一阵子,回头一看,岩猴已被森林挡住,不见了。 山涧的轰鸣渐渐远去,溪水的歌唱听起来十分清脆、悦耳。 一边俯视溪水一边攀爬的时候,一块方形巨石如一堵墙挡住了我们的去路。近前一看,路分成两条,一条沿巨石左拐,另一条伸进巨石裂缝。裂缝很窄,只能容我们尖尖鼠这样的小动物通过。 刚才十万火急奔跑的那家伙,身体那么大,肯定走的是左边的路。我们就走另一条巨石裂缝中的小路。这条勉强能让一只尖尖鼠通过的小路,是一条隧道,笔直伸向前去。 我们越走越深,入口的光亮射不进来了,隧道中黑了下来,只有前方有一缕绿色的光线。临近一看,原来是出口。巨石裂缝的外面到处充溢着森林亮丽的绿光。 我们正要出去,出口的光忽然被遮住了,眼前一片黑暗。向上看,挡住出口的是个金色的大眼珠。那眼珠一动不动地盯着我们。 “什么?这,那,那个?”瓢瓢在我头上叫道。 金色眼珠慢慢向左移动,看不见了。不料,马上又有一个眼珠从右侧慢慢出现了,同样定定注视我们。 “肯定是刚才那家伙!”我悄声低语。 “是那家伙,刚才的,肯定!”瓢瓢也低声说道。 我慢慢返回隧道深处。 “怎么办好呢?” 我蹲下来开动脑筋。那家伙我从没见过,不知是什么活物,也就不知道如何应付才好。 反正这隧道中是安全的。暂且待在这里观察情况好了. “瓢瓢,你觉得那家伙是什么?” 大眼珠仍死死盯着这边。 “那家伙不是眼珠,眼珠是那家伙的。” 瓢瓢这么说的时候,眼珠慢慢往右移动,又现出一只眼珠。 “那家伙长两个眼珠。”瓢瓢说。 “那眼珠,好像是在害怕什么的。”我说。 瓢瓢接道:“两只眼珠都在害怕什么。” 我们从这边盯视着那家伙一直盯过来的眼珠,总有那样的感觉。这么说来,从岩猴那里逃出来的时候,他也相当惊慌来着。虽说岩猴突然站起来是挺吓人的,但他也用不着慌成那个样子嘛!那家伙没准是胆小鬼。 “瓢瓢,在这里等那家伙离开也够浪费时间的,咱们吓他一下怎么样?” “怎么吓、吓唬他?” “咱俩朝那家伙的眼珠奔跑,边跑边拼命喊,做出可怕的样子,肯定能把他吓跑。” “他真能害怕?真能吓跑?” “不行也不赔什么,试试看嘛!” 我和瓢瓢折回隧道入口处。 “准备好了?” 我做了个尖顶,瓢瓢爬了上去。 “准备完毕。” “飞!”我一声今下。 “嗖——”瓢瓢叫道。 “嘎嘎嘎嘎嘎嘎嘎嘎——”我一路大喊大叫朝出口跑去。 “哇哇哇哇哇哇哇哇——”瓢瓢也大喊大叫扑向出口。 两只大眼珠忽而往右忽而往左,急匆匆地转来转去。丁零丁零的声音响了起来。大眼珠害怕似的扭歪了。当我和瓢瓢快要撞上去的时候,那家伙“哎呀”叫了一声。眼珠逃开了。我和瓢瓢径直跳到裂缝外面。 我看见了正在逃跑的那家伙的背影。 “那家伙,真是胆小鬼?”酷酷问。 “那家伙,总有些莫名其妙啊!”帅帅歪头沉思。 “那家伙‘哎呀’一声。”奇奇说。 “还带着丁零丁零的响声。”酷酷手摸下巴。 “大眼珠!”帅帅又说。 “金色眼珠。”奇奇接道。 “两个眼珠。”酷酷加了一句。 “哦——那家伙到底是什么东西呢?”帅帅抱起双臂。 “喂,喂,是什么是什么?”酷酷拽了一把尖尖爷爷的背心。 “反正是不同一般的家伙。一开始我也搞不清他是怎样的家伙。更伤脑筋的是,不知那家伙是不是要吃我和瓢瓢。那种时候最重要的就是多加小心。好了,我接着活吧!” 尖尖爷爷挪挪屁股,重新坐好。 2想去旅行的树 就算那家伙再胆小,若被他来个伏击,也还是吃不消。毕竟比我大三十几倍呢。我和瓢瓢决定消磨时间,等他走远。 “闲的时候最好找东西吃。”我说。 “闲的时候找东西吃再好不过。”瓢瓢赞同。 把瓢瓢从鼻尖放飞后,我马上找蚯蚓。下到山溪里,一翻石头,一条小蚯蚓躺在那里。尽管眼前突然变亮,蚯蚓却眼也没睁,还在沉睡。好一条悠然自得的蚯蚓!我没心思吃这个跑也不跑、动也不动的蚯蚓,于是把石头轻轻放回原处,小 有一棵大树倒地烂了,烂得像土一样直掉渣。一看,一条蚯蚓的尾巴一动一动地从树孔里探了出来。我凑到跟前,用双手一把拽住。蚯蚓秃噜噜冒出洞来。冒出三四厘米的时候,他又突然“哎哟”一声缩了回去。由于事出突然,我的鼻尖一下子撞在树上,撞得好疼好疼。本以为蚯蚓马上到手,结果还是让他溜了! 弄脏我的宝贝尖顶怎么成,我赶紧下到山溪里洗鼻子尖。水凉瓦瓦的,好想打喷嚏。我咬着上唇忍住了。 鼻尖插进溪水的当口儿,瓢瓢回来了。 “怎么啦?何苦这样?” 瓢瓢落到我的尾巴上,顺脊背爬到头顶,担心地查看我的鼻尖。我说被蚯蚓闪了一下,瓢瓢哧哧笑道:“你的鼻尖是我的跳台,珍重,珍重!” 我们决定出发。沿山路爬不多久,一块圆圆大大的岩石滚在路旁。一棵怪模怪样的大树伸展粗大的树根,把大圆石整个抓在中间。 “这树到底要干什么?” 我目瞪口呆,看着怪树和圆石。 “到底要干什么呢,这树?” 瓢瓢也目瞪口呆,看着怪树和圆石。 “树大概想把大石头一口吞下去。”我说。 “生吞活剥!”瓢瓢吃了一惊,“生吞活剥,大石头难受,树也难受。”P16-29 序言 这一段时间,常和人们谈起岩村和朗的图画书。越来越多的人喜欢上了他的图画书。大人和孩子都喜欢。他们常在一起读,一起切磋,又各有所获。一本书能做到老少皆宜,很不容易。 最早读到的是他的“14只老鼠”系列,老鼠一家,充满亲情,读后那种绵长的记忆,历久不忘。绘画风格我也喜欢,色调柔和,线条细密。读这样的图画书,还可以享受到发现的快乐,这就需要我们在图画中下一番探幽寻踪的功夫。后来又读到了“两只小兔系列”“青蛙小弟和青蛙小妹系列”以及《一个红苹果》等一批书,让我和孩子的心灵安静了许多,感受着善良和友情的温暖。前些日子又读到了他专门给幼儿创作的图画书“小猴子坦坦”系列,着实让我开怀大笑了一回。一顶帽子、一条背带裤、一块手绢……魔术般地能玩出无限多的花样。这套书有很多的功能:好玩、创造、益智……这是一套绝妙的书。 现在要说的是岩村和朗的这一套新书:“岩村和朗大自然童话(美文诵读版)”。这是一套以鼯鼠尖尖爷爷为主人公的书,书中讲述的是他和瓢虫瓢瓢去攀登尖尖山的历险故事。故事的开始,尖尖爷爷用最简洁的三句话概括了这个故事的主旨:“尖尖鼠的祖先是尖尖山生出来的”。“尖尖鼠家族,年轻时都要爬一次尖尖山”。“因为爬了一次尖尖山才长大独立的”。这里有探险,有探究,有寻访,还有发现。爬尖尖山的过程就是成长的过程。成长需要坚强的精神,是战胜自己的过程,因而这也是一个励志的故事。 作者巧妙地以尖尖爷爷自述的口吻展开故事,读着读着,我便分不清哪是尖尖鼠爷爷哪是作者了。因为这故事的叙述太生动有趣了。作者一路写来,触景生情,触物成趣。我读这套系列童话美文,好像是和尖尖爷爷结伴同行,一路上的惊险智斗,欣赏美景,有惊有喜,应接不暇。 尖尖爷爷刚出发,就遇到了小灰蝶、斑蛛、豉虫,他们说风是尖尖山生出来的,云是尖尖山生出来的,大家都是尖尖山生出来的,大家就都是“亲兄弟”了。这个开头给故事定下了一个调子:大家都爱尖尖山。进入故事中,我感受到的是,在作者的气质中,有一种对大自然的亲和力。他置身于大自然中,他便成了大自然的一部分。他有一双善于观察、善于发现的眼睛,因此才能揭示自然万物内在的和谐,才能像诗人那样显示他的美感和智慧。 作者对于山水的形态、色彩、声音、光亮是那样的敏感。我感受到作者心中有一个永不消失的童年,因此,他才具有了灵心慧眼。一位七十多岁的老人,仍像一个孩子,怀着新鲜感,带着好奇心,置身于大自然,那里的花花草草,虫嘶鸟鸣,就像晴光耀耀般地洗涤着他的岁月,任何的游丝蛛网都不能障翳他的眼睛。他深入到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一花一叶之中,他既有观察的视野,又有洞察的深度,因此他才能探视到它们生命的精髓底蕴。对于那里的山水花草,他点化入妙,成为了蔚为奇观的画图,特别是那些鸟兽,仿佛受到了人的同化,失去了它们的野性,具有了美感和智慧。这些生动的映象,活跃着儿童的想象力,培养着他们诗意的气质。所以,当尖尖爷爷讲完一个故事,他的三个小孙子就受到了启发,他们说出了这样的话:有活力的草吃有活力的土,喝有活力的水……有活力的空气吃有活力的森林……大家都是一起活着的。孩子们富有哲理的话,是在尖尖爷爷的故事里被发现的。 诵读每一章“大自然童话美文”,我们的心便贴近了大自然,仿佛身临其境,睁大了好奇的眼睛,在寻找中,在发现中,在惊喜中,在感悟中,一路攀登尖尖山。在那里,我们似乎不再祈求别的福祉。我们的生命已和大自然相融合,已得到那山那水那花那草的活力。在这里,我们吸收到的是生命的精华。从此,我们也懂得了尊重生命。 我读“岩村和朗大自然童话(美文诵读版)”,是在慢慢地赏读,一面默读文字,一面欣赏绘画,在想象中,在发现中,阅读着这部图文并茂的大书。正因为作者是位作家,又是位画家,他以诗的语言叙述描绘,又用画笔淋漓点染,诗与画的珠联璧合,给了我们更多美的感受,产生了一种艺术的奇妙的阅读效果。 作者在给中国读者的信中提出了这样的希望:“和尖尖山的尖尖一起,朝着尖尖山的山顶进发。”愿我们读者的心中,也有一座“尖尖山”,我们去攀登,一路风景伴随,体验“长大独立”的快乐。 后记 这是童话,一本本系列性童话。 如果说,故乡这一字眼撩拨着人们对已逝岁月绵绵不尽的情思,那么,童话激起的则是对未来旅程朦胧的希冀和向往。有谁不曾在童话园地里留下童年歪歪斜斜的脚印呢?她,或如阳春三月暖洋洋的阳光,抚摸过你一时委屈纠结的心灵;或如夏日山间光闪闪的小溪,滋润过你心中渴望长大的幼苗;或如秋夜的满天星斗,引发过你无边的遐思和幻想;或如冬季浩瀚无边的大海,带给你最初的躁动和激情…… 这就是童话、童话世界。 不妨说,人的正直、坚毅、诚实、善良、悲悯、爱等美好品性,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童年阅读的优秀童话。而当时涂抹的将来时“自画像”,尽管那么稚嫩,那么依稀莫辨,却是你一生无可替代的宝贵财富。毕竟,人的当下是往日那幅“自画像”的翻版。换个说法,你的现在是你小时想象力的具现。而你小时的想象力,必定同你读过的富于想象力的童话密切相关。 这,正是童话的价值,童话的伟大之处。 而你手中这套童话——“岩村和朗大自然童话(美文诵读版)”之一或之二、之三……正是这样的童话。作者岩村和朗想象了一座神奇的尖尖山,你看了,一定会想象一座更神奇的 “尖尖山”。于是你日后有了始终不忍合弃的人生制高点。 一切成功都源于想象。努力来自想象力。在这个意义上,没有想象力的努力不会是有创造力的努力。 事实上,我们的孩子都很努力,但未必具有想象力、创造力。因此,努力的结果之~个我们常常引以为豪的结果,是中国孩子数学成绩很好。一个名叫“教育进展国际评估组’’的国际组织前不久对世界二十一个国家做了一项调查。结果显示,中国孩子的计算能力世界第一,但创造力倒数第五。接受调查的中国孩子,只有4.7%认为自己有好奇心和想象力。不难想象,如果孩子们失去了想象力,或者说失去了做梦的能力,那么“中国梦”如何化为现实昵?小而言之,如果失去上天人地五彩缤纷的想象力,我们的孩子就有可能失去灵感、灵性以至诗意情怀,而变成工于计算甚至算计别人的无聊的“小大人”,如一朵朵没有芬芳、没有晨露和蜜蜂的花朵,那是多么令人失望啊! 说得极端些,没有想象力,等于什么也没有。 因此,在最需要培育想象力的童年阅读富于想象力的童话,在我看来,可能比多做几道数学题要紧得多。至少应该在做完数学题后进入富于想象力的童话世界,例如进入“岩村和朗大自然童话(美文诵读版)”——向尖尖山出发,去尖尖山来一次冒险,参加一次想象力的演习和盛宴。不说别的,原本乖乖站在地面不动的蘑菇,在那里都会奔跑、嬉笑、歌唱。后来还飞上了天,飞到天上另一个世界。在那里和尖尖鼠爷爷再次相遇…… 想象力的翅膀无疑飞翔在大自然广阔天地,而关于大自然的描写在作品中所在皆是。试举两例: △瀑布泻落途中撞在石崖上,顿时水花四溅。而钻进下面的深潭之后,又很快浮了上来,长叹一声,静止不动。而后靠着岩壁,若无其事地进行长途跋涉后的休整。我坐在瀑潭边的岩石上打量水们的姿影。有谁的声音混在瀑布声中传来,听起来似乎是“咕嘎、咕嘎、咕嘎”。莫非是刚才的红蛤蟆?(《森林傍晚的阵雨》) △山路穿过森林,曙光在我们头顶扩展开来。白雾像爬一样飘过山坡,红瞿麦花摇曳着细茎,纤弱的粉色花朵微微发颤……这时,东面天空忽然云消雾散,火红的太阳放射出万丈光芒。太阳正从尖尖山森林远处连绵起伏的山岭冉冉升起。一只红脑袋蜻蜒飞来了,落在我站立的岩石边上盯视太阳。翅膀和眼珠都染成了红色。(《那家伙的铃铛》,中文版尚未出版,暂译此名) 今年七十四岁的作者岩村和朗早在三十五岁那年就离开了自己出生长大的东京,搬到乡下居住。住所附近就有树林。他常常在林间小路上散步,观察树叶的变化,“感觉每一片树叶都有不同的表情”。叶落时节躺在满地落叶上,觉得就像躺在母亲怀中,感受几乎遗忘的母亲的温暖。创作“岩村和朗大自然童话”系列过程中,他几乎游遍了日本有名的深山老林。这使得他的作品更加充满大自然原始而神秘的气息,充满了对大自然的爱、对动植物等所有生命的温情。“大自然给了我许多恩惠和灵感,我在书中希望把大自然带到孩子们身边。实际上大自然离孩子们越来越远了。”他在今年九月来北京演讲时这样说道。 的确,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我们接触大自然的机会越来越少。生活在城里的孩子们就更不用说了。没有摸鱼摸虾的小河,没有打滚打盹的山坡,没有捉迷藏的干草垛,没有爬树摘的山核桃,没有爆豆般的满天星斗,没有黄瓜架下三三两两的萤火虫,没有野径鸡鸣的清幽,没有山衔落日的辉煌……一句话,没有了自然情态的大自然。而没有大自然,想象力也就没有了飞翔空间,甚至没有了飞翔的翅膀。 所幸,“岩村和朗大自然童话(美文诵读版)”带孩子们走进了大自然。带来了对大自然的爱、对生命的爱、对宇宙奥秘的敬畏与感悟,带来了人与自然、人与动物和谐共生的先进理念,带来了对天地之大美的体察、向往与陶醉。还带来了亲情、友情,带来了为攀登尖尖山、为尽快长大独立所需要的坚强、执着和勇敢。也就是说,为孩子们带来了人类高贵的品性和情感。儿童文学作家、研究者彭懿先生说:“岩村先生的书,无论读哪一本都能体会到三点,一是自然的丰厚,二是生命的喜悦,三是家庭的温暖。”说得真好。与此同时,作品集知识性与趣味性于一体,融科学性与人文性于一炉。绘画机警幽默,栩栩如生,语言清新晓畅,诗意盎然,实为不可多得的童话佳作。 最后说两句翻译。我译的书不算少了,有七八十本,但译童话还是初次。不用说,译童话和译村上春树的作品不是一回事。童话,吐露的是童心。书之以童心,译之以童心,读之以童心,是童心与童心的相偎与对流。所幸,我自以为还没有失去童心。作者岩村和朗七十多岁了还没有失去童心,何况我呢!说到底,童心在本质上与年龄关系不大。或许由于这个缘故,译起来还是比较得心应手的,可以说一路顺畅,仿佛自己又回到了童年。儿童语言也随之汩汩流出,很快注满稿纸上的一个个绿色的方格。当然,偶尔也用了成语或类似成语的四字词语——毕竟,人总要长大。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