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换性与技术测量》融入了编者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参考了多种版本的同类教材,采用最新国家标准,重点讲述基本概念和标准的应用,力求语言简炼、条理清楚。同时在配套的实验指导书中,较详细介绍了几何量各种误差的检测方法、测量仪器的结构及操作步骤,便于实验教学的进行。本书由胡凤兰、任桂华任主编。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为普通高等学校机械类和近机类专业技术基础课教材。全书共分为9章。包括绪论、极限与配合、技术测量基础、几何公差、表面粗糙度、光滑极限量规、常用结合件的互换性、圆柱齿轮传动的互换性及尺寸链等内容。各章均附有习题。
本书系统而精炼地阐述了互换性与技术测量的基本知识,互换性部分介绍了“极限与配合”“几何公差”等最新国家标准及其在机械设计中的应用;对技术测量部分,主要介绍了检测的基本知识,并在配套使用的实验指导书中介绍了尺寸、几何误差、表面粗糙度、螺纹和齿轮等常用的测量方法、测量仪器及其结构和操作步骤。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可供高等院校机械类和近机类各专业“互换性与技术测量”课程教学之用,也可供机械制造工程技术人员参考。本书由胡凤兰、任桂华任主编。
第1章 绪论
1.1 互换性概述
1.2 标准化概述
1.3 产品几何量技术规范(GPS)
1.4 本课程的研究对象及任务
习题
第2章 极限与配合
2.1 概述
2.2 基本术语和定义
2.3 极限制
2.4 公差带与配合的标准化
2.5 极限与配合的应用
2.6 一般公差 线性尺寸的未注公差
习题
第3章 技术测量基础
3.1 技术测量的基础知识
3.2 测量误差及数据处理
3.3 用普通测量器具检测
习题
第4章 几何公差
4.1 概述
4.2 形状误差与形状公差
4.3 轮廓度公差与公差带
4.4 方向、位置、跳动误差与方向、位置、跳动公差
4.5 几何公差与尺寸公差的关系
4.6 几何公差的选用
4.7 几何误差的检测原则
习题
第5章 表面粗糙度
5.1 概述
5.2 表面粗糙度的评定
5.3 表面粗糙度的标注
5.4 表面粗糙度的选用
5.5 表面粗糙度的测量方法
习题
第6章 光滑极限量规
6.1 概述
6.2 量规的设计原则
6.3 工作量规设计
习题
第7章 常用结合件的互换性
7.1 滚动轴承与孔轴结合的互换性
7.2 键和花键连接件的互换性
7.3 普通螺纹连接的互换性
7.4 圆锥结合的互换性
习题
第8章 圆柱齿轮传动的互换性
8.1 概述
8.2 圆柱齿轮精度的评定指标及检测
8.3 齿轮副精度的评定指标
8.4 齿轮坯精度
8.5 圆柱齿轮精度标准及其应用
习题
第9章 尺寸链
9.1 基本概念
9.2 极值法
9.3 统计法
习题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