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敏感(人生没有规定动作)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高敏
出版社 北京时代华文书局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由高敏著作的《敏感(人生没有规定动作)》:

首部世界冠军打造的励志励心书。

一道道困境阻隔,一浪浪压力席卷,一次次伤痛袭击,她用70余枚金牌创造7年垄断世界的神话,但终要面对退役之壑。

成功难,成功之后更难;创造幸福不易,守护幸福更不易。任何时候,我们都需要强大的心应对变化的世界与沉浮的人生。

最真实、最巅峰的励志,世界冠军是最有励志经历、精神和价值的人,垄断世界7年的跳水皇后独家讲述70余枚金牌之上的身心灵修炼。

最独家、最一手的揭秘,首度袒露冠军神坛之上以及从神坛到退役的隐秘挣扎,并以明星教头的视角透视《星跳水立方》跳水大战中韩庚、吴建豪、王丽坤等14位明星在人生舞台上不为人知的腾跃和沉浮。

最深刻、最人性的审视,逆境、苦痛、压力、平凡、成功、幸福,不过是一场冷暖交替的考验,我们始终需要穿越一场场考验的内心之舵。

每一个世界冠军,都是掌控人生的专家。

也许,每个人都有机会成为冠军式自己。

内容推荐

由高敏著作的《敏感(人生没有规定动作)》以从未有过的视角切入人生的不同剖面,聚焦选择、逆境、苦痛、压力、平凡、成功、幸福等一个个主题,展现了一代跳水皇后高敏如何以强大的内心应对变化的世界和人生。

她和很多普通人一样,从逆境中起步,经历被看轻、挫折、苦痛、迷茫、犹豫,在不断面对、拷问和改变自己中,冲出全运会、亚运会、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世界杯、世锦赛、奥运会等一场场大赛,一步步走上人生的顶峰,成为一代跳水皇后。这里,有她与困境交锋的不同寻常的经历、思考和体悟。

在冠军舞台上,她遭遇了不为人知的巨大的内心煎熬和挣扎。她在争议中退役,从3米台跳向万丈红尘,面对重新走入平凡生活的尴尬和失重,她远遁异国,又重新回国。2013年,她站上水立方,指导一群明星在新的舞台上翻腾、起跳。这里,有她对成功、平凡和幸福的敏感体悟。

掀开命运的石板,发现人生的力量。每个人都能从中找到自己的共鸣、体会,找到内心一直向往的撬起自己的支点、动力。

《敏感(人生没有规定动作)》由杨澜、许海峰、李晓华、刘劲、包小柏励心推荐。

目录

序言

第一章 选择的鸿沟

第二章 逆境超越

第三章 有些苦痛,无法省略

第四章 没那么简单

第五章 压力美学

第六章 平凡的力量

第七章 这可不是开玩笑

第八章 他们为什么是明星

第九章 幸福十刻

后记

试读章节

第五章

压力美学

压力,是长在我们心里的一颗刺。

它在你感知环境、感知他人、感知自己的挣扎中,长出绿莹莹的尖,划出冰冷的轨迹,它如影随形,你越成长、越成功,它也越长大。

它相对平等,不论平凡还是伟大,不论贫穷还是富贵,每个人都会面临生活、生存和生命的欲求和挣扎;它相对平衡,当你普通时,有普通人的不甘,却有普通人的轻松、无所谓、肆无忌惮;当你成功时,有物质、荣耀和光环,却更想拥有、更怕失去。

它会在关键时刻,突然青面獠牙地刺痛你、刺穿你,让你功亏一篑;也会在关键时刻,冷酷地扎醒你,让你绝地反击。

或许你无法承受,任凭它变成一个毒瘤;或许,你在困苦中坚守,等待它开出鲜艳的花。

但是,没有一劳永逸的解决方式。下一次,它还会蓄谋刺出来。

1992年5月,为迎战第二十五届奥运会,我来到海南三亚开始封闭训练。

生命不止,压力不息。4年的巅峰生涯,越往后走,越窄小的路,越重的伤痛,越紧的内心包裹,越深的孤独,一点点折磨着我。

刚练3个星期,肩伤就发作了。为争取尽快恢复训练,不得已,我要求打了一针封闭。一看,离奥运会只剩下不到6周的时间,我的心里开始涨潮。

晚上睡觉,我梦见我站在奥运会的跳板上,跳砸了一个关键动作,全身颤抖,我能清晰地感到我的身体穿越梦境在发抖。

我惊醒了,再也睡不着,怎么办?这样下去不被练垮,也会被梦吓垮的。

打完封闭针3天,我开始训练。为了弥补这3天的缺失,我每天早晨6点开始水上训练,一直练到天黑,晚上回到房间就散了架,躺床上就睡了过去。

半夜还是常常被噩梦惊醒——我的身体停在半空中,眼光正好落在两个膝盖上,怎么也掉不进水里。我不知道梦境除了心理和潜意识的投射外,是否还有其他寓意。

那段时间,我的技术水平很不稳定,时好时坏。我自我安慰,现在处于低潮,一个月后奥运会刚好是最佳状态。我的主要任务是想办法度过低潮,但肩又疼得不能练了,刚打完封闭针不到3个星期,难道再打?

实在没有其他办法了,只好请医生再打一针。这一针,却打得无比艰难。

医生好不容易找到痛点,把针扎进去,药水却怎么也推不进去。他只能跳到凳子上,用全身俯冲的力气,从上面强行用力推,我的肩还是顽强地抗拒。药水,最后在我的哭声中,一点点渗进去。  打完针后,我来到了海滩。天很黑,像没有光照进去的心,海滩上人很少。我躺在沙子上,静静地等着即将风起云涌的剧痛,一丝一丝,一阵一阵,我清晰地感到它正在慢慢地袭来,较痛、痛、大痛、剧痛。

我再也无法忍受了,放纵而凶狠地大哭,使劲地把沙子往海里踢。我再也不想控制自己,也控制不了自己。我没有退路,只能往前冲!要是放弃了,没有人能理解我,也不会有人原谅我。

为什么是我呀?为什么把我放在这个位置上?难道就因为我比别人能吃苦,就要让我吃更多别人吃不了的苦?

我在海边大吼着,不管侧目的行人,不管明天,什么都不管,直到精疲力竭,瘫倒在沙滩上。眼泪流了出来,淌过脸颊,流进了耳朵里,不管我怎么有情绪,我还是本能地赶紧站起来擦干它,生怕耳朵再发炎,影响比赛。

这就是我的路。

我坐在沙子上,无助地看着天上的星星,它们和我的泪光一起一闪一闪。在这无边的星际和大海前,我是那么的渺小,那么的无助。

对很多人来说,体育可以是一种娱乐,甚至是享受,但对我永远是厮杀。我不仅仅是我,我的背后,有那么多舍身忘我、那么多孤注一掷、那么多付出、那么多担心、那么多荣誉、那么多期待,只要进入赛场,我就代表中国,我甚至不仅是中国的世界冠军,也是世界的世界冠军。我不能让中国失去冠军,也不能让世界冠军失去世界水平。只是,我看着我自己越走越远。

我的胆小、脆弱、怕输,从心底逃了出来,我的光环、责任、使命,疯狂地在血液里跳动,两种力量的撕扯让我备受煎熬。

3天后,我又开始全力以赴地训练,直到用完最后一丝力气。

这是1992年奥运会前我内心的挣扎。这种挣扎,曾真实而自然地流过我的生命。它常常在瞬间穿过时间的黑洞,让现在的我颤抖,让我生命的河流在经过险滩后,变得更加宽广平缓。

不管我受过多少折磨,我始终觉得这种挣扎不是虚伪的,是有价值的,是值得的。

它让我明白了我的世界到底有多大。

1992年7月27日,我和队友抵达西班牙巴塞罗那。

晚上,我躺在小床上琢磨明天的训练安排,怎么做准备活动,先练什么……想着想着就睡着了。梦的大幕拉开,以前总没做完的动作,终于有了结局,我跳到了水里,只见“哗”的一声,我趴到了水上。

我一下醒来,手心全是汗,坐起来一看表——夜里12点。  我认真地回想了我的梦,那是一个屈体动作,所以,我看到了我的膝盖,因为没有翻腾力,才趴到了水里。

难道真的要以失败结束我的运动生涯?不然,为什么总是做同一个噩梦?

终极之战,无法确定的结果,让我堕入深渊。

让我接受失败是件难事,让我做好失败的准备也不可能。我不想失败,所以从不去准备失败!想着想着,我又睡过去了。

比赛仍然在进行,对手们一个比一个跳得好,我怎么办……又醒了,一看表,不到凌晨2点。

时间怎么过得这么慢!

我一闭眼,各种动作就会跳到眼前,只好睁着眼,看着天花板,想我的动作,直到睡意再次漫来……

早晨6点,我翻身起床,在奥运村里跑步,压关节,做模仿,之后到餐厅强迫自己用牛奶送下一个鸡蛋,回到房间又躺到了床上,一闭眼,又是比赛。我爬起来,站到阳台上,打开随身带的书,翻过来翻过去,就是看不下去。我打开行李,叠了一遍又一遍衣服。

下午训练,我和徐教练都很满意,并约好第二天上午再训练,以便适应预赛的时间。训练完,虽然有些累,但整个人感觉没有那么紧张了,悬在嗓子眼上的心有一半回到了胸腔里。

但是,一停下来,不停地折腾自己,成为我本能的反应。

世界上很多事往往事与愿违。我想放心睡觉,噩梦却在我闭上眼睛那一刻准时出现,我不停地动作失误,入水时一个动作在背上、一个动作在胸上,没完没了地重复……我只好睁开眼睛,看着天花板,对天花板说:你真漂亮!

8月1日,预赛。40个队员参加,差不多半小时才跳一个动作。两个动作下来,我的身体开始发僵,跳到第四个动作时,肩开始痛了,越来越痛。

我心想:最后两个动作完了!我的肩伤在神经上,风一吹,一冷就会痛,但一点心理准备都没有,我恨自己没把困难想充分。

果然,第五跳时由于肩太痛,做不出技术,一起跳,身体就在空中停住了,眼睛停在两个膝盖上。入水时我整个人趴在了水里,几乎没游泳就被水冲到了池边,我从池里出来,脑子还停留在刚才那一刻,和梦中一模一样!

第六个动作,我完全还没明白怎么回事就稀里糊涂地掉到了水里。

比赛结束后,我排在第三名。

梦境在压迫我,对手在敌视我,伤痛在欺负我,命运在捉弄我,明天在催促我。

如果输了,我将身败名裂。所有为我付出的人的付出,将付之东流。从最顶峰之上的摔落,将会摔出我一辈子都消化不了的冲击波。  我焦急了,担心决赛再出现同样的失误,更担心我的肩能否坚持到决赛。换衣服时,突然感到腰又“空”了。

回到奥运村,我直接去了医务室。中国代表团的医生告诉我,现在有一种新药,打进去就可以止痛,而且第二天就能训练,但由于对伤痛没有了感觉,在止痛过程中可能会造成更重的伤。

我不关心这个,只问了一句:“这药能管几天?”

医生说:“几天没问题!”

“打!肩上、腰上都来一针。”我冲口而出。

打完针后,我到了餐厅。整个人像僵尸一样麻木,肩和腰什么感觉都没有。

我坐在餐厅里就像在做梦一般。来回走动的运动员、教练好像离我很远,看着他们就像在看电影。餐厅里“嗡嗡”的声音,离我也很远,像是另一个世界发出的。

晚上8点,我回到房间,打开训练日记,才感到肩上的麻木有多严重——笔根本不听我的话!

我只好放下笔,读起训练日记来。每次读训练日记都能让我感到一丝平静,因为上面记录着我每一天的汗水和心血。我现在能依靠的,也只有这些汗水和心血了。

晚上我很快就入睡了,可能是麻药的作用,没有梦,一直睡到凌晨2点35分才醒。这是我进奥运村后睡得最长的一个觉。

我一直等到早晨6点才出早操。

吃过午餐,没等到中午我就去了游泳池,因为只有到了游泳池我的担心才会减少一些。

训练并不顺利,我还没适应毫无感觉的肩和腰。跳动作时,我并不知道我的肩和腰是否听大脑的指挥。入水时,也和平时的感觉不同,身上一大片是冰冷的、一大片是麻木的,说不出什么感觉。

徐教练和王队长走过来问我怎么样?我勉强笑着说:“不痛,没感觉!”

徐教练说:“好好睡一觉。”

我点了点头。

上了回奥运村的大巴,看着车窗外一闪而过的各种风格的建筑、人满为患的体育场馆,我突然感伤了,明天再见时,我会是什么样的心情?我真希望时间能停止,永远不要到明天。

晚上,回到房间,躺在床上,顺手拿起一本杂志来翻。几个字突然抓住了我:“……劳其筋骨……拂乱其所为……”这句人尽皆知的名言,不,这不是名言,这是另一个生命的泣血,在这一刻割开了长久以来笼罩在我心头的阴霾。坐“老虎凳”、10米台肺被摔破、肘关节骨裂、耳膜穿孔、进国家队后控制体重,今天又因压力太大,吃不下睡不好、精神濒临崩溃边缘……

所有的这一切,都是在为明天做准备。  躺到了凌晨2点,我实在躺不住了,起身打开了训练日记,分析了这一年来的比赛,我知道我的实力集中在自选动作上。由于肩伤,规定动作的入水不好,而自选动作不用全靠入水,仅靠空中完成动作的高度和细腻就会很惊人,入水再好一点,不管谁都不是我的对手。

写完分析日记一看表:凌晨3点半。我又躺到了床上。

早晨5点半我睁开了眼,感谢老天让我睡了一觉。等到6点,我出门到奥运村场地做了45分钟的准备活动,之后和王队长一起到餐厅喝了一杯牛奶、吃了一个鸡蛋。

这一天是8月2日,我的比赛是下午3点。上午我在奥运村找了一个安静的地方,把下午要比赛的动作做了几遍模仿,并在脑子里加强了几遍,可一闭眼动作就跳坏。这次,我干脆把跳坏的动作拿出来分析,以便比赛时,即使在空中再出现做梦的现象,也有对策。

我一个人在房间安静了一会儿,就拉着王队长提前去游泳池。到了游泳池,我的心才能平衡一些。中午12点,我走到秤前一称:93斤。又降了一斤!我喜欢这个数字。我找了一张没人用的垫子,躺在上面准备睡觉,并请王队长在1点15分叫醒我。

比赛开始了,12个参加决赛的运动员都在一起做准备活动,谁都没心情聊天,大家见面只是点点头,连说一声“嗨”都觉得多余。

苏联选手拉什科的规定动作相当漂亮,加上她预赛排在第一,今天只要不失误,裁判一定会倾向她。训练结束,开始运动员介绍,当介绍到拉什科时,我突然想到,自从与她比赛以来,在预赛中她从未赢过我,以前的比赛总是她先跳、我后跳,今天要反过来,我跳完了她才跳,也许她会不适应。

这一点点的空间,在我的脑海中迅速放大。只要我跳好了,所有的压力都会转到她的身上去,如果我没跳好,那她一定会越跳越好。

一想到我要跳不好,对手就会越跳越好,我浑身不自主地发起抖来。

这届奥运会跳水比赛规定,教练员不准进游泳池,只能在场外进行指导。徐教练在游泳池外找了一个有电视的地方,让我坐下,这样我们可以从电视上看到整个比赛的情况。

我回到休息处,把毛巾衣穿上,抬头看了一眼徐教练,马上把头低了下来。我从徐教练眼睛中看到了从未见过的紧张和杀气。

我咬了咬牙,再也没抬头。

徐教练在我耳边不停地给我讲动作,我很喜欢那种感觉,就像一下一下地在为我敲木鱼。

跳到第五个人时,我离开徐教练进到游泳池。我紧张到只能用目光狠狠地钉在地上,觉得自己快要爆炸了。  第一个动作我站在板上,两条腿不停地发抖,手指开始抽筋,脑子里什么都有又什么都没有。

裁判一吹哨,我赶紧走了出去,我知道,多站一秒钟,我可能就垮了。

起跳、空中、入水……

入水那一瞬间,我的手没抓住,滑开了,头顶到了水,水花一下飞起,挡住了我的身体。我的头被水一拍,就像做梦醒了一样——“我在做什么?!”

这个失误使我排在了12个决赛运动员中的第十一名。

巨大的压力,在这一瞬间刺醒了我,让我变得凶狠异常。

接下来的4个规定动作中,我从第七、第五、第四追到了第二。

进入自选动作时,我与排在第一名的苏联选手拉什科相差6分。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对自己说:“咬住了,不要想跳得太好,跳出训练水平就行了。”

第六个动作,我比拉什科先跳,我得了9分,拉什科也得了9分。我们之间的分数一点没有变化。

第七个动作,我一起跳就预感到不对——要碰板,怎么办?

在空中不到1秒钟的翻腾过程中,我脑海里飞速出现了好几种挽救方法,最后我决定早打开,让脚擦着板下去。碰到板后,被板反弹的可能性小一些。翻腾一到两周,我果断地展开身体,两只脚和我的感觉一样,刚好碰在板上,我把全身的力量都集中到腿上,做好被板反弹的准备,但把脚放得很松,让它顺着我身体下降并配合着板的弹性滑了下去。这个动作在空中的整个过程是1秒,碰板那一刻不到1秒。

这一秒,却穷尽了我一生的精力,不仅是22年来的,更透支了今后的。

在水下,我非常担心裁判是否看出来了,一旦被看出,我就完了!可又一想,一般运动员在翻腾中,碰到任何东西思路都会被打乱,身体会出现松散或抖动,但我没有,就是裁判看出我碰板,也不敢确定,所以我没管它,一出水还是那一笑。

我听到观众席上的观众在鼓掌。我站在热水池旁,急不可耐地等着裁判的分数,7分!果然,没有一个裁判确定我碰板。

这个分数不高,但足以给对手带来压力。我紧紧地抓住热水池的扶手,就像什么都没发生似的走了进去。一进热水池,我整个人就瘫了。

我从热水池里出来,正好是拉什科跳她的第七个动作。我没敢看她的起跳,两只眼睛只盯在她将要入水的水面,“哗”的一声,她整个人躺在了水里。我情不自禁地松了一口气,这一口气的声音,大到连离我不远的对手们都能听见。

第七个动作结束后,我一下超了拉什科10分。

第八跳,经过几轮的比赛,我终于挤到了第一的位置。尤其是碰板都没被裁判看出,我预感今天能搞定了。

在做准备活动时,我开始兴奋。但经验告诉我,比赛中越兴奋越容易失误,我努力控制自己的眼光不超过平行的位置。徐教练讲动作时,我除了点头,根本不去看他的眼神,我怕进入视野范围的东西太多会分散注意力。

站在跳板上时,我在发抖。于是我给自己定下了一个最低的要求:走板时不要掉到水里,而且只用80%的力量去完成这个动作。

果然,我直直地进入水里。

跳完后,我能感到拉什科的压力非常大,只要我保持动作不失误,不管她怎么发挥,都不可能超过我了。

拉什科在第八跳上又出现了小的失误,这使我们的比分差距拉到了20分以上。

第九跳,也就是我在预赛中“做梦”的那一跳。我想反正肩已经没有感觉了,怎么用它都不会痛,干脆放开了。果然,我发挥了我的最高水平,得到了9分。

这一跳,拉什科也发挥出色,但她的难度比我低,我们的比分拉大到30分以上。最后一个动作我只要不跳失败,冠军就是我的。

第十跳。当我回到徐教练身边时,我的心态已和刚开始比赛时完全不同了,现在更多的是求稳,而不是跳好,同时,我也意识到这是我一生中最后一次在赛场上出现,更是我跳水生涯的最后一跳!

我很想抬头看一眼徐教练,再感受一下我们一起奋斗、一起创造“高敏时代”的过程,可是因为紧张,我的眼皮抬不起来。我走向了那决定我终极命运的3米跳板。这时,我听见观众的掌声和欢呼声特别大,一半以上的观众已经从座位上站了起来,为我鼓掌。

我站在板上静静地等了一会儿,直到观众的掌声慢慢地静下去后,才开始准备跳动作。我对自己的要求还是很低:不要掉到水里!

起跳、转体、入水,一气呵成,整个动作轻松、飘逸,入水干净。在水下,我感受到自己在飘,头顶上的水变成了一片一片飞舞的云,6岁时第一次跳到水里的感觉奇迹般地重生。

我慢慢地游动着,慢慢地游到池边,感受着这一池绿波带给我的抚慰……

从水里出来,我向观众和裁判深深地鞠了一躬,也对我的跳水生涯深深地鞠了一躬。

穿上领奖服,走出更衣室,看着硝烟还未散尽的赛场和不远处意味着“辉煌”的领奖台,再回头看看自己身后那条用心血与汗水、伤痛与酸楚一寸一寸铺就的石子路,我把脚上的鞋脱了,赤着脚,踩着石子,走向了那里。

领奖台上,在泪水点燃的欢笑中,我接过鲜花和金牌。  这一刻,我的心里,一直折磨着我、让我痛恨的压力,真的开出了一朵灿烂的野花,芬芳扑鼻至今。

压力,让我们警醒,也让我们敬畏。

它告诉我们,不论准备了多少,在最后一刻,仍然不够;它也告诉我们,你付出的更多努力,经历的更多挣扎,承受的更多苦痛,会在最后一刻让你更自由地表达自己;它更告诉我们,人生始终有未达到的地方,不管前面是什么,仍然会有路。

这就是压力之重,压力之痛,也是压力之美。

P93-123

序言

小时候,我在家乡的釜溪河水中自在漂游。长大后,我从那条小河里

游出来,一直游向全世界。多少年过去了,当我静下心来回首往事时,我忽然发觉,人生只要一路向前,就一定会看见波澜壮阔的大海。

1981年,我离开家乡四川自贡,坐上绿皮火车去省城成都,我不知道前方的陌生有多深多广。

1985年,我颠簸北上,我不知道这一路将有多少弯、多少坎、多少站。

1986年,我第一次站上世界赛场,跳板在我双脚的击踏下剧烈颤动,我不知道在这如战场般的赛场上我能挺多久。

1992年,我脱下鞋,赤着脚,最后一次站上属于我的“世界之巅”。

之后,我放下一切.融入茫茫人海,开始未知的崭新的生活。

未知,是人生最难的地方,也是人生最有诱惑力与希望的地方。在写这本书的过程中,我尝试回头去看清,曾经的自己是如何从—个个未知中走向今天。

我看到了荣耀之路上的压力与挣扎,也看到了平凡生活中的纯朴与幸福。我深深地感到,无论成功还是平凡,都是自己选择的生活轨迹。我最终领悟出,人生的目标并不是一时的成功,而是一直追寻自己的内心。

2013年春,机缘巧合.我走进“水立方”,见证了一群明星在跳台上起跳、翻腾、转体、入水,那熟悉的水声再次激起了深藏于我心中的一片片人生的水花……

后记

2013年春天,我走人“水立方”,指导并看到很多明星跳水。在这个过

一程中,我的内心被唤起很多不平静,一些往事和经历不断闪现。

我终于下定决心,逼着自己安静下来,回顾自己曾经走过的路、经历的事。这种回顾对我而言,意义很大。因为我不是简单地回顾往事,而是回顾自己一路上面对的人生问题,以及面对这些问题时的特殊经历和思考。

无论顺利还是坎坷,无论成功还是平凡,都是我自己选择的生活,它们深深印在我的生命里。

在此,我想特别感谢两个陌生人。

1981年,我参加在上海举行的全国赛,那是我进入省队后第一次参加全国性比赛。我没有选择跟我年龄相当的少年组,而是跳级选择了成年组。比赛中,我觉得跳得不错。但由于难度太低,我还是得了最后一名。无比沮丧中.有一名观众跑过来让我给他签名,并坚定地对我说:“我相信你一定会成为世界冠军。”这一句,激励过我很多年。

1992年,中国跳水队远赴加拿大萨斯卡通参加比赛。比赛中我发挥得不错.即使在半决赛中碰板。也没有影响我领先的优势。但在决赛前的10分钟。出现了一个我从来没想到的意外——我从水里出来,怎么也找不到我的吸水毛巾了。吸水毛巾是每个跳水运动员必不可少的一件“装备”,每个运动员都会对自己的吸水毛巾有特别的依赖感,因为它不仅吸水,更是吸掉了面对大赛时的沉重压力。当时,我急死了,慌了起来,开始胡思乱想——赛前几分钟吸水毛巾意外失踪.是不是一种什么不好的暗示呢?但就在运动员入场的前一分钟,一位不知道姓名的中国人把一条还没来得及从毛巾桶里取出来的崭新的吸水毛巾送到我的手上.我如释重负,接过毛巾时只说了声谢谢就匆匆进了赛场。真的很奇妙,我的心一下稳了下来,我以绝对优势拿下冠军。比赛后,我去找给我吸水毛巾的人,准备好好谢谢他,却怎么找都没有找到。后来,我特意带着这条毛巾参加1992年奥运会并夺冠。

感谢你们,希望你们能看到这本书,更希望你们通过我的微博与我联系,我想当面表达我的谢意。

感谢所有我要感谢的人。

书评(媒体评论)

著名主持人杨澜:与高敏同时代的跳水运动员是不幸的,而作为她的观众与读者却是幸运的:她以最优美的姿态突破身体极限,又以最诚恳的态度披露内心挣扎。

中国首位奥运冠军许海峰:高敏给我的感觉是永远都“静”不下来,《敏?感:人生没有规定动作》告诉我们——人生没有捷径!这是一本超越成功与失败、感受平凡与不平凡的人生励志书。

香港华达投资集团董事局主席李晓华:“贤妹”高敏激励过无数人,是我们的骄傲。我相信,这本书会激励更多的人。

著名影视演员刘劲: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当舞台不在,心归平凡,人生并没有落于沉寂,而是得到了另一种升华。高敏就是这样一个能在舞台的有无、生命的繁华与沉静之间寻到真谛的人。

著名音乐人包小柏:人生不仅是为了成为冠军,也不仅是为了保持不败。读完这本书,你会看见光亮,会觉得人生没有什么过不去的坎儿。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8 20:2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