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变龙记2096(Ⅲ心灵秩序全球首发珍藏版天地灵近神三部曲)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吴尚
出版社 九州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吴尚所著的《变龙记2096(Ⅲ心灵秩序全球首发珍藏版天地灵近神三部曲)》以变龙记把我们带进一个迷人的故事意趣中,有着人类孩童时代的天真趣味,源源不断地生发出新的故事。小说采用散点结构,情节似断似续,想象奔腾恣肆,弥漫在事件、情节、人物、对话以外的氤氲,构成了特殊的魔幻色彩。本书以极大自由度去再现生活,表现人生,抒发感情,非常注重于个人化表达,越来越逼近心灵世界。小说假托天命的东方玄幻色彩,如同谶语,对未来带有应验性的预言或隐语。

内容推荐

吴尚所著的《变龙记2096(Ⅲ心灵秩序全球首发珍藏版天地灵近神三部曲)》中异怪肆虐华夏,巨龙再现中原。

黄河之渊,成为异类生物狂舞叫嚣的水沼……

长江之源,成为稀奇怪物疯癫顿踏的泥谭……

河北、山西、内蒙古、陕西、甘肃,宁夏的古长城沿线,又起滚滚狼烟……

当更多怪物如狂潮般汹涌之时,他们应该退缩,还是迎头向前?

历史与未来……记载与现实……就在今天,就在身边,穿越时空,多维齐发……也许,正是他们的幻变,使当下的一秒,成为永恒的庆典!

终于,地球的灭顶之灾,在那个寰宇大亮的时刻,出现神圣转机……当我们接触到宇宙万物的本源和规律,人间灵魂的生发与皈依之后……中国与世界,东方与西方,逐渐领悟了这一系列惊天怪事背后发人深省的玄异与灵光……

也许《变龙记2096(Ⅲ心灵秩序全球首发珍藏版天地灵近神三部曲)》中还有更多未知,仍在遥远深邃的宇空深处,等待探索与发现……

我们,竟然都是其中一员。

目录

第36章 陨落天穹

第37章 川府龙颜

第38章 巨人巨怪在青海

第39章 淮南白龙

第40章 神奇牧马人

第41章 河源之战

第42章 客观中原

第43章 齐鲁新龙

第44章 江源大战

第45章 可可西里繁星

第46章 群龙飞中原

第47章 巴渝美龙

第48章 中岳会首

第49章 圆桌探索

第50章 夜谭古卷

第51章 生生不息的系统

第52章 大爱无疆

尾声

后记

试读章节

第36章 陨落天穹

珠穆朗玛脚下的雪谷当中,四处都是燃烧着的地底族类尸骸和冒着青黑烟雾的战机残架。戈壁石巨龙段青悄无声息地立在雪谷中央的积雪上,庞大的岩青色龙躯岿然不动。

他高昂龙首,仰望着珠穆朗玛那座耸入云霄的俏丽山顶,仰望着万里苍天上浮荡飘飞的乌黑阴云。岩青色的龙髯随着狂野的陡谷烈风四下飞扬,这幽深空寂的冰雪之谷第一次带给他阴冷砭骨的感受。

天穹上浓稠的云层越压越低,越积越重,笼罩着万里高原大地,覆盖了千座雪岭银峰。而他觉得雪峰和天空变得越来越影影绰绰,愈来愈模糊不清——是他的龙睛中涌出了滚烫的泪水,顺着龙颊的青鳞簌簌滚流而下,把谷底的积雪烫穿许多直径数米的巨洞……

他的右前爪依然紧紧握着齐瞳的OVONEL电话,而此刻,珠穆朗玛的峰顶忽然间也扯起两道天然的旗云。他那双巨大的脚爪,牢牢抓着谷底厚重的积雪,在脚爪右侧,两大团乳白色的黏稠物正在雪地上慢慢消融……

黄金哲龙齐瞳,四翼银飞龙夏侯峰云消失了!

他听到雪谷上空传来呼啦呼啦的振翼声,身边的积雪被席地卷起,飘飞半空——从北侧砾石大地飞过来的六条巨龙,正接连盘旋着进入雪谷。

“啊,甘肃兄弟,地底族类逃掉啦!”雨花烈龙兜拢双翼,嘭地落到青龙身旁。而后立刻惊声大喊,“他们呢?!——齐瞳和夏侯呢?”他浑身上下没有一处完好的体肤,斑驳透明的龙血顺着鳞甲汩汩涌流。

其他五条巨龙也嘭嘭地落到青龙左右,雪谷中央一时白雾飞腾。

戈壁石巨龙段青双睛迷蒙,哀伤地望着大家,悲楚哀痛,沉默无语。他脚下的砾石雪地早已青湿一片,那是热泪和岩青色龙血的混合物。

“到底怎么了?段青兄弟!”绿龙楚怀然的声音微微发颤,低头看着那两片消融的白色黏液。在他身躯的四侧,同样也都是些流着绿色龙血的伤口。

“他和我说过……”青龙缓缓嗫嚅着,“齐瞳……和我说过,他说张川博士告诉过他……那些恶心的黏液让白鼠消失了……消失了……我们在故宫杀死的‘圆盘子’,刚才天上那些‘圆盘子’,夜灵人斯东尼说的‘幽冥飞灵’!”

除了冯崇,众龙都已恍然大悟,惊惧万分!

“你告诉我们!”古灵铜龙猛地高举起巨爪,愤怒地嘶吼着,爪中那个火狼飞人被他攥得胡乱扑腾。“我们两位兄弟呢?他们怎么啦?那些家伙喷的是什么?告诉我们!他们怎么啦?”

“澳萨图卡,习目杜亚库拉……呜呼、呜呼!”那家伙叨唠着古怪的言语,腔调喑哑,声音低沉。而后,又抖着红毛卷曲的身子,龇着乌黑的利牙狰狞狂笑起来。

“你不会讲我们的语言吗?”藏地苍鳞龙瞪着那个火狼飞人,“我以为你们都会!”

“呜呼、呜呼……萨利亚杜,呜呼、呜呼……瓦杜纳……拉……”

戈壁石巨龙怒火冲天,他从古灵铜龙的巨爪当中一把夺过那个火狼飞人,歇斯底里地猛吼着:“咋不说了?你们不是能说汉语吗!不是流利得很吗?”他的巨爪越攥越紧——那家伙终于停止了狞笑,甚至停止了呼吸。

“啊!段青兄弟,会杀了他的!”藏青龙喊声未落,那个火狼飞人的脑袋已歪向一边。

众龙仍然愤怒地瞪着已死去的火狼飞人军士。

“看来……这里我最无知喽!”红鳞龙冯崇嗡嗡嘟哝着,并开始展动双翼,“尽管,你们说的事情我还没弄明白,但我听出来喽,应该去找找那些喷黏液的啥子‘飞灵’,兴许还有活的。”他双翼扑起的雪雾,再次弥漫了深谷。  故国赤龙伸出巨爪,轻轻安抚着戈壁石巨龙厚重的龙脊,说道:“这位‘从天而来’的朋友说得对着哩。兄弟,我们再去找找看。只是,不知道那些东西会不会讲我们的话!”

猛然间,戈壁石巨龙似乎想起什么——他用爪尖敏捷地捏着齐瞳那部OVONEL随身电话,然后小心翼翼地拨了夏侯峰云的号码……

但是,过了几十秒钟,依旧索然无声——被叫电话毫无反应,或许已跟随主人一同坠入地狱!

段青哀伤地摇晃着龙首,慢慢将齐瞳的电话塞入腹部的横鳞。突然间,那电话却嗡嗡震动起来,段青巨大的手爪在慌忙中下意识地按动了接听键——

“喂!齐瞳,你还好吗?刚才怎么不接电话呀?天哪,你还在那个鬼地方?还在阿里高原?!”三千公里以外,林薇薇的急促呼吸声,夹杂着眼前珠穆朗玛雪谷呜咽的风声,一同灌入青龙的耳鼓,“喂!讲话呀你倒是?都怪我,让我说中了,西藏真的出现怪物啦!哦,太可怕啦!阿里高原遍……遍地尸首,一眼望不到边,我可是第一次见……见这种场面,像是远古的战场,天哪!前些日子出现过的龙,正在珠穆朗玛和国家空军一起抵抗怪物!”说到这里,女孩嘤嘤哭了起来,“我很害怕!还有……还有青海和长城!这些事你都知道吗,齐瞳?说话呀!……”

“喂,姑娘……啊,不……小姐……”青龙哽咽了,不知如何是好,而后就这样嗡嗡隆隆地说着,“齐瞳……齐瞳他……他不在……他现在不在这里……他……”

这时,立在侧旁的古灵铜龙何远辉用左前爪轻拍青龙的硬脊,似乎是想告诉他不要跟对方说得太多。

“啊?我上午还和他通过话!”女孩的声音非常惊讶,但似乎稍稍平静了些,“你们是一起去西藏的吗?你们没碰上那些怪物吧!齐瞳他干吗去了?你们现在是在哪儿呢?那么大的风,你说话的声音怎么……”

就在这时,青龙自己的OTOM电话也在腹甲中响了起来。他立刻挺起庞大的龙腹,是想让旁边的龙替他接听——站在他左侧的绿龙楚怀然,用右爪趾尖从他腹甲中捏出了电话——

“哦,我们知道……知道还有两河源和长城。”青龙继续与林薇薇嗡嗡地对话。但他感觉,自己实在无法继续讲下去了,“齐瞳……他……等他回来,我让他打给你,你看咋样,小姐?”

P1-3

序言

我们是龙的传人

读过这部小说,你会得出一个结论:我们是龙的传人。

这部书传递了这样一些信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呼唤,改革推进社会前行的期冀,正义终将战胜邪恶的礼赞,世界归于和谐的企盼。

沈从文先生在《记胡也频》一文中写道:“文学是用生活作为根据,凭想象生着翅膀飞到另一个世界里去的一件事情,它不缺少最宽泛的自由,能容许感情到一切现象上去散步。什么人他愿意飞到过去的世界里休息,什么人他愿意飞到未来的世界里休息,还有什么人,又愿意安顿到目前的世界里,他不必为一个时代的趣味拘束到他的行动。若觉得在‘修正这个社会的一切制度’的错误,而把意识坚固,做一点积极的事情,他也仍然不缺少那个权利。他有一切的权利,却没有低头于一时兴味的义务。”这就是文学的独创性与独立价值,这也是作家的独立人格与良心。

鉴于这样一个主题选择,作者借鉴了西方奇幻文学的超脱想象和时而与自然规律相悖的纯幻想故事;也还可以看到科幻小说的痕迹,即想象的科学与技术对社会和个人的影响。虽然其情节不发生在已知世界,但其基础是有关人类或宇宙起源的一种设想;还可以看到中国武侠、玄幻小说的影子,那些身怀绝技的侠客义士的见义勇为和叛逆造反行为。这些体裁,可上溯到东西方世界的古代神话与传说:黑暗之神降下灾祸,英雄挺身而出,解救世界。这种情节构成,便造就了魔幻现实主义和独创的憧憬文学。

作者的语言流畅自如,从遣词造句中看出了东方的智慧与幽默。那些富于哲学思辨的段落,则看出西方现代文学的影响,那就是哲学与文学的联姻。这里吸取了存在主义哲学家们的思想,如基督教存在主义者克尔凯郭尔,无神论存在主义者萨特以及尼采、海德格尔、加缪等。他们都兼有文学家的特质,他们的某些作品,将哲学、文学、美学融于一炉。加缪就曾这样说:“伟大的文学家也是伟大的哲学家”。这种借鉴,增加了这部小说的哲理内涵。

这部小说有这样四重蕴含:1、故事层面,以变龙记把我们带进一个迷人的故事意趣中,有着人类孩童时代的天真趣味,源源不断地生发出新的故事;2、文学层面,采用散点结构,情节似断似续,想象奔腾恣肆,弥漫在事件、情节、人物、对话以外的氤氲,构成了特殊的魔幻色彩;3、思想层面,以极大自由度去再现生活,表现人生,抒发感情,非常注重于个人化表达,越来越逼近心灵世界;4、隐喻层面,表现在假托天命的东方玄幻色彩,如同谶语,对未来带有应验性的预言或隐语。

中华民族以“龙”作自己的图腾。龙的图腾特征就是兼容并包,将各种有用的部件组合在自己身上。这是我们始祖的特点,也就是开放的、包容的、向上的、融合的。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都曾创造过龙的传奇。近代的封闭,积弱积贫,使巨龙变成小虫。变龙记,呼唤着巨龙的雄起,中华的腾飞,它将战胜鹰、熊、象,乃至虎豹豺狼,走向世界,促进世界的和谐和发展。

我们是龙的传人,到那时,说这话底气就更足了。

燕赵客

2011年5月

后记

《变龙记2096》与无处不在的宇宙灵光

这部书的创作室一次心灵与宇宙的交融碰撞。

回忆创作时的心情,依然能感受到处处透射者神圣奇异的宇宙灵光。我坚信,已无限接近那浩大无垠又微小无比,无处不在又无迹可寻的“宇宙精神,世界规律和万物本源”。

作为一位触龙人,我真诚地期冀,能把这份纯粹而坦城的心灵感悟,通过不甚考究,欠缺雕琢的粗陋文字。传达给每一位龙的传人和世界公民。

也许,本书写出了一部分70、80、90后乃至更小的朋友,对我们民族和整个世界的从前、当下的共同感受,以及对未来的共同憧憬(值得庆幸的是,近些年,已有许多更年长的朋友对作品传达的思想和情感表示了理解和支持)。

也许,本书只能阐明个人极为个别的情感特例。但无论人们的感受如何,我必须要表达内心这份感触、思绪、冲动。因为这是我用心灵与众神接触,用脑波和天地共振之后,获得的最真实也最直接的灵光体悟。

《变龙记2096》约98%的文字写作于2002年11月到2004年10月。在那个时刻,我的确是怀着一种前所未有的复杂心境,写下了这些奇异的文字。由于环境和个人的诸多原因,沉寂近10年,才得以发表。

2002年,我还是个26岁的青年。从高中自愿辍学至当时,我打过三份工(快速消费品业、地产业、广告业。均为私人企业);得过一个全国奖(广告)、一系列地方奖(广告);创过两次业(广告公司、管理咨询公司。当然也是私人企业)。

1999年10月,23岁的我,为所在的城市赢得了第一个中国级别的广告创意奖。除了赚钱自足的生活需求外,自然而然地,心中树立了一个更高的目标:冲击世界创意巅峰——法国嘎纳广告节——的奖杯。不曾想,正因为心中有这样一个天性使然的梦想,苦恼和纠结便接踵而至……

宏观气候上,当时国家的开放程度还很低(找不到门,很不给力。更有甚者,主管工商广告的官员,不知嘎纳是‘何许人’也)。

纵观行业上,本土广告行业的理念依然保守并固步自封(嘎纳、奥斯卡算神马?比得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我想说的是,伟大的中华文化的确值得每一个炎黄子孙为之骄傲,但在历史的映照和当前的形势下,同样伟大的西方文化和随之而来的思维方式,也需要我们快速地吸收学习)。而且,几乎整个广告业都在靠叫卖房地产过活(到今天这一点也未改变。我们无法埋怨广告业必须面对经济现实这一基本的商业准则。只能说,世界性的广告一定得做给行销世界的品牌。没有科技和工业经济的坚实繁荣,广告业自然落寞。至于房地产,仍是街坊邻居的蜗居。插句题外话,至于前几年流行过的“蜗居”,当下流行的“神马”、“浮云”,也许因为无独有偶,您都能在这部更早年创作的书中找到原型)。

微观现实是,创意水准更高一筹的外资广告公司,不但全凭藉背后强大的跨国品牌客户而称霸智力高峰,并且清一色由外国人领衔。

个人始终认为,本土创意人一样能摘取世界创意桂冠(尽管台湾和香港华人早已多次赢得此类殊荣)。稍感欣慰的是,曾经的个人梦想,8年后——在我从广告创意界转入管理咨询业,乃至又自我放逐入文学艺术领域——的2009年6月,终于被本土与智威汤逊的合资公司——广州旭日因赛广告公司第一个摘取。

在重重困扰和沉重打压面前,“壮志未酬”,“有力无处使”的我,只好辞去工作,接连开始了两次意在改变周遭人群的封闭观念,但却极不成功的义愤性创业——创办广告公司(为改变我所能接触到的企业的营销和创意观念);而后又创办管理咨询公司(为影响官方,半官方企业和传媒的管理思维方式);再之后,干脆开始了文学创作(为触动弥散社会的观念——因为我不得不承认,我们社会的问题颇深,还有太多需要深思和进步的地方)。

但纠结的是,那时我几乎找不到太多有共同志向和思想的朋友,形成了单枪匹马挑战“城府”和“陈腐”的结果,这对“匹马”来说也许是悲哀的。但没马挑战的结果,对于集体无意识的失语马群来说,可能将是悲惨的……各类全球视野的新鲜创意构思乃至背后的思维模型,在迟滞甚至凝滞的现实面前,再次碰得头破血流。

2002年中期,26年的生活与7年的工作中积累的所有困惑和疑问,愈来愈尖锐而不可调和。自认为,早已领悟到世界与国家潜动的大势,并始终按自己的理解不懈努力着。所以,在日积月累的困惑和疑问面前,越加感觉到现实环境的“陌生”和周遭人群的“冷漠”。

26岁生日过后,想起17岁高中辍学时曾给自己定下的目标——25岁成为一名以正义方式(我决心不违背良心准则、不倚靠裙带关系、不官商勾结、不阿谀奉承、不卑也不亢)获得小成的商人——倍感失望和颓丧。除了对自身的不成器和不现实作“深刻的反思检讨”外,也想去考量求索外部原因,也想去追溯这一切“陌生感”的源头。

既然现实如此“冷漠”,我只好去拷问内心。我决定将自己放逐,将自己投入脑海中的虚拟空间,去尝试领悟这个现实世界,去尝试探索我们的社会到底怎样才能更加美好。

还记得,那是2002年初冬一个周末的下午,我在家独自面对电脑。突然间,那种强烈地想要抒发心中积存许久的感情的冲动终于爆发——我意识到自己内心憋着的许许多多情感、思绪和心灵体悟,已到了必须表达的时刻;我想只身一人前往未来,去发现那个更美丽的现实……这种冲动一旦爆发,便一下激起脑海的狂澜和胸中的炽焰,这汹涌的脑电波一开始激荡,便足足泛起十年长的涟漪;这澎湃的心血管一开始鼓动,便足足燃起十年长的焰息。

自己也没想到,那个下午,不经意间竞启动了人生的另一条路一一文学创作。

刚开始创作的半年,我正在打第四份工——在一间电视传媒公司任创意总监兼大客户经理。上班时,接待着油头粉面的“大客户”,重复着人云亦云的“大提案”(很遗憾,那时我的总经理和大多数客户依然在否定“一切新鲜的思路”)。一下班却立刻像换了个人,兴奋地跑回家,打开电脑噼噼啪啪敲打起键盘……

半年后,出于对公司经营策略和用人政策的不解,我辞了职(大约又过了10个月,原来的同事告诉我,公司倒闭了,总经理提前离开,两个幕后老板亲自收拾残局,损失千万。当然,这一切和我的辞职毫无关系,但和思路和策略一点也脱不开干系)。

或许是因为在电脑中创造的“未来新世界”实在太有魅力,辞了职的我不但没有像往常一样急于找工作或再次创业,竟然还几乎昼夜不息地闭门写作了一年半。其间,还一反常态地推托了许多找上门的业务和日常的应酬。

2004年10月,当由数十万汉字构筑的“未来新世界”建设完成时,心中的喜悦无法言表。回想创作过程中曾经的汗如雨下,夜不能寐,看着被自己敲掉了字母印痕的键盘(那时的兼容机外设,质量是有些不太好),读着已经泛花的显示屏上的字符,强烈的幸福感充盈肺腑。

要特别感谢父亲、母亲和妹妹。当时全家人住在一起,创作期间的起居生活都是家人在照顾。没有亲人的关照,就没有这部作品的诞生。家庭从小的熏陶浸润,父母的文化素养和艺术遗传,给了我这第一次文学创作极大的助益;父亲的宽容豁达,母亲的关爱叮咛,无形中也促使我更快更认真地完成了作品;英文专业的妹妹经常充当我的英文指导——毕竟,那时还没有百度、谷歌和爱词霸。

记得2002年写作初始,曾懵懂地感觉,正在写下的文字可能就是对曾经那一系列困惑和疑问的自我解答。2004年创作完成时,我已28岁,那时又领悟到,电脑屏幕上闪烁着的汉字,可能就是我30而立时刻,能送给自己和所有亲人、友人、同仁的一份答卷或礼物(苦于当时,打工和创业都未能取得足以自豪的成就,权且把这些文字当作一种慰籍)。

未曾想到,作品完成之后,却开始了漫长的等待煎熬……

两年后的2006年,当我真正30而立那一刻,这部作品却未能按设想出版。不但如此,这一拖竟然一直拖到2011年。近10年漫长的等待(长辈们常说,人生有几个10年啊)……过程中陡见一座座希望高峰,而后又数度坠入失望深渊的感觉……我想,任何有过长期为某件事业辛苦劳作,而期待结果的人,都能体会那种如坐过山车般波澜起伏的“奇妙”感受吧。

2004年底,当满怀激情的第一波出版推荐备受冷遇后,我才傻呵呵地发现,我国的出版体制如此严重地滞后于经济社会的开放与进步……总之,当时我着实“被OUT”了一把(当然,今天我必须要感谢出版业的宽容解放)。

一气之下,2005年初,把小说约90%的内容上传到当时刚蓬勃兴起的原创网络小说平台上……结果既有欣慰,又有打击。打击的是:小说在首发平台上只获得了3万多个点击(我后来才从一些专业网络写手那里得知,专为网络而写的小说,提高点击的必须秘诀是每次上传最低限制字数,定时定点上传,尽可能增加上传频次,尽可能拉长上传时间。像我一般,半个月内一股脑地把全文毫无规律地传上网络,获得这样的点击已属难得);欣慰的是:很多“知名读者”给作品留下了令人倍感宽慰的评价。

无论如何,是网络给予这部作品最早的互动反馈,并给我了莫大的心理慰籍。在此,要向自由而平等得多的网络致敬。也颇感荣幸,《变龙记2096》第10章一段关于网络的预言,几年后,真的率先在大洋彼岸的美国成为现实,接踵也发展到我国(多么希望这是一个反过程。但我愿意相信,以后会有其他创新的反过程传播):

1、人对人高度平等,实名交互的网络应用出现——2004年美国创立的FACEBOOK成为全球流量最高的网站(更不用说令人称奇的用户自组织“维基百科”,以及近年出现的“微博客”这样越来越平等、自由、博爱的伟大应用);

2、覆盖全球的互联网正将等级制的金字塔社会逐步平面化,正将跨国跨文化的樊篱快速拆散——2007年,美国作家弗里德曼出版的《世界是平的》中有很深刻的描述;

3、网络世界开始影响现实政治——2008年底,黑白混血的奥巴马先生竟在很大程度上依靠网络的力量当选为美国总统。

如果说,2002年小说中对网络影响世界方式的未来判断,还只是一种期许性预言的话,现在可以肯定地说:网络已切实成为日益系统化世界的物质基础。

事实上,从网络读者的评论中看出,当时真正读懂作品的朋友并不多(也可能源于我刻意保留了结尾几章构思没有上传,请那时的读者原谅我谋求出版的“私心”,毕竟彼时想依靠艰辛的心灵感悟过活)。在这里,要感激那些愿意留下弥足珍贵话语的读者。无论是赞赏,是批评;是喝彩,是挖苦;或是纳闷和不解,正因为有人愿意发出声音,才让我感觉在求索的路上并不孤独。

我也坚信,又经过近10年的现实亲历,更多过往的读者在此时此刻,将会真正理解我当时想表达的一切。

为了让“三十而立”的小小目标达成,2005年中期,一边为了生计第三次创业(承揽起企业电视片的摄制业务),一边快马加鞭地开始了新小说的创作。

2006年6月,心目中认为的两部更容易被世人理解和接纳的30万字青少年主题长篇小说《麦当劳秘境1:惊疑之旅》、《麦当劳秘境2:巫妖挽歌》完稿。这次做了充足的心理准备……虽然推荐出版的过程依然曲折离奇……但终归功夫不负有心人——三年后,2009年,我已33岁,开始步入中年的时候,这两部后写的小说终于面世。在此,特别感谢童书出版人杨佃青先生的首肯和插画代理人刘少庄女士的帮助。

劳心费神,虚无缥缈的创作,严重影响了切实的生计业务,第三次创业并未持久。《麦当劳秘境》的创作及出版推荐工作,占用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这当中,客户慢慢出现流失,业务逐渐开始下滑。无奈之举,最后毅然决定停止牵扯精力太多的摄制业务,又开始了为糊口而行的第四次创业,开办了两家小型零售企业。这也许是唯一可以边创作边经营的事业。

在此,要对过往支持过我的客户和同仁表示深深地歉意,为了艺术创作,当时不自觉地冷落了许多更现实的朋友。

尽管《麦当劳秘境》系列的出版更早,但《变龙记2096》作为我的第一部小说,依然是心目中分量最重的作品。就个人而言,这部小说也的确是情感最真挚透明,思想最厚重深邃,艺术最精巧别致的灵光之作。

此时此刻,回头想来,工作十六年,从事过五个行业,担任过众多职务,唯一坚持不懈并取得了一丁点成就的竟然是半业余的创意写作事业。或许,自己最适合做一名社会思考者和艺术创造者吧。尽管,商人这个职业一直非常热爱,并始终未能放弃。但真的感到,在仍处于纷乱复杂、体制重叠、机制不顺的转型期的中国,想做一名以坚守正义的方法(或仅仅是比较正常)而荣膺成功的商人,何其困难。

最后,再来说说小说中另外2%的文字。

这些文字增补修订于2010年1月到6月。增补修订的目的是为了体现时代的变迁发展(虽然小说描写的是2096年,但经常会提及“遥远”的过去——也就是昨天和今天),书中诸如:四川汶川大地震、青海玉树地震(原来只提及唐山大地震。创作时,汶川和玉树的灾难还未发生。为死难的同胞默哀!)、叶问(原来只提及黄飞鸿。在《叶问》未上映之前,确实不知道佛山还有这位培养了李小龙的武林宗师)、MJ之死(原来只提及列农之死)、上海世界金融中心的元宝中空(写作时,官方原设计为椭圆中空,因为疑似日本国旗而更改方案,作品中的提及自然也跟着改了)、奥巴马当选美国总统、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金融危机波折、环保减排……等等等等,凡是2004年10月后才发生或才知道的事和人,都出自这次增补。

说起为何直到2010年才开始增补,确实颇具反讽意味,因为我得感谢几部美国电影——《2012》、《阿凡达》乃至不久后的《盗梦空间》。正因为这几部好莱坞电影在我国的公映,已被我放弃推荐,尘封6载的《变龙记20962,又一次得到许多朋友的反馈——2010年初,连续一个多月,我的EMAIL、QQ、MSN不约而同收到很多朋友的邮件或留言,正是这些朋友,把正沉浸于《麦当劳秘境》后续创作和零售生意的我,拉进了许久未进的电影院(感谢你们还没忘记这部几乎被我自己忘掉的作品)。

在银幕前,恍然大悟——201 O年好莱坞出品,立足西方,全球视角的《20122和《阿凡达》,竟拍出我2002年用文字描绘而成,立足东方,全球视角的一系列相近的情节和场景——首先是《20122的西藏情节(虽然我不完全认可《20122的价值观,但在正常社会机制下以正义方式荣膺成功的奋斗者,应该受到全社会的尊敬)……紧接着,是《阿凡达》的奇异怪物、曼妙景致、敌我反思……处处都有相似的蛛丝马迹。甚至,《阿凡达》中的异星“纳美人”竟和《变龙记20962中“刺羽鹰人”对“龙”的称呼完全一致(这一点非常耐人寻味,也令人有些微妙忧心……怪不得导演先生的名字叫詹姆斯·卡没龙)。

甚至开始怀疑,美国友人在网上看过这部作品,并进行了创作互动?

不过,更有可能的原因,也许还是书中想表达的系统演进观点之一——无独有偶。

紧接着,2010年下半年上映的《盗梦空间》中的多重环形梦境,又一次让人开始惊叹这连续不断的“无独有偶”——事实上,《变龙记2096》的整体结构就是五个环形,环环相扣又交织缠绕的多重梦境。

也不禁有点哀怨,为何又要美国先拍出类似的影视作品(其实也仅是一点类似而已),大家才能回头来相信一个企盼东方崛起,并先于西方9年的同胞的文学想象力呢?!

哀怨过后,还是要感谢许多真诚帮助过我的朋友和机构。

特别感谢我的出版代理公司天禾佳诚国际文化传媒公司总经理洪振雷先生,客户经理江华先生及所有相关朋友。没有他们高效的操作和细致耐心的帮助,这部书不可能快速面世。

特别感谢本书的出版机构九州出版社的领导,编辑老师,发行老师……没有他们的首肯和大力帮助,就没有这部书的付梓发行。

感谢时任凤凰出版传媒集团编辑的黎平先生。2010年初第一次读过作品,黎平先生对作品给予了极高评价,认为无论在深度还是广度上,都超越并包容了《狼图腾》、《2012》、《阿凡达》等东西方的文学、影视作品(在《盗梦空间》上映后,我们又加上这部意识结构大作)。作为10年来第一个对作品有认真反馈的出版业人士,黎平先生和我有过近一年的沟通互动(10年来,一直在期待此类持不同价值观者的真诚互动)。过程中,黎平先生和我有很多灵感触发,互相也有许多珍贵收获。黎平先生的反馈,也让我自己更进一步认识了这部早年创作小说的丰厚内涵和意蕴。

感谢海归出版人高先生。高总高效率的反馈和坦诚的沟通,给了我巨大的鼓舞。同为70年代出生的我们,分别在2002年做出不同的人生抉择——出国深造和艺术创作。但这不同的选择背后,却是极为相似的个人情感、现实经历,乃至一致的困惑。这部书的出版,可能已为我们答疑解惑。

感谢多年创作历程中曾协助我经营生计业务的好友晓光、国平、胖军。

感谢我的三位重要的生计客户浩国先生、绍晟先生、韩悦女士。

感谢曾为我提供大量业务支持的刘先生、张女士、冀女士、杨先生、李女士。

感谢好友昂子,作为这部书最早的读者之一,不但给我提了很多珍贵意见,还帮我设计了精美的网络封面。

感谢在许多快乐或失意的日子,陪我深夜共醉的十多年的好友胖军、昂子、玉中、东坡、巍子。

更要感谢我的爱妻芬,没有妻子多年来在背后默默的奉献,我不可能花费如此大的精力创作并去促成这几部书的出版。

还要感谢许许多多不知名的网友,无论是支持者还是抨击者,都是鼓励着我不断进步的最大动力。

最后,我要把最深厚诚挚的感谢,奉献给正在阅读作品的您。

个人才疏学浅,书中的差错和疏漏再所难免。创作时,个人感情上虽冲动,但已尽可能保持理性上的冷静客观。无论如何,已尽己所能把最真实的感悟表达出来。自认为是个积极、乐观并认真的人(一方面是个人性格使然,另一方面也是吸收欧美文化的结果),但希望朋友们不要对书中观点太过较真,毕竟是文学创作,一切构想均与现实无关,都是想象力的结果。

书的内容似乎包罗万象,并尽可能兼顾了不同地域和不同群体,但个人经验毕竟有限,难免挂一漏万。写过这部书后,自己的体会是,历史已成历史,无从更改。当下,我们只能从自己做起,着眼未来,并尽己努力对后代有所交付。

同时,对民族、国家和世界尽可能多些建设性思考,刚毅、坚韧并永远保持团结,也许才是我们最需要的品质。

非常期许,您能在作品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心性之神”。但从您捧起这部书起,已成为我的“顾客之神”,“衣食之神”。只有您能从故事和文字中体会到温暖、明亮、洁白、真诚,合上书后又能若有所思、眼放光芒、会意微笑,我才能感受到来自内心深处的欣悦。不胜感激!

作者:吴尚

2011年5月20日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9 5: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