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直到路的尽头(忘川行走)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张子午
出版社 长江文艺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一个来自台湾年轻男子张子午的奥德赛出航。看似自我心灵的逃亡、流离或放逐,却范围显现出无比真诚的自我透视。以肉体的长征,叩叩敲问生命与人生的诸多不解与困惑。《直到路的尽头:忘川·行走》文字简约也优美,朴实细腻的坦诚书写,令人由衷感动。万里所行经处,以敏锐的底层观察,记录四海皆然的回旋曲故事,没有批判、只有纯善的拥抱与接纳。以行者取经般的谦卑情怀,走向永无尽头的人生!是阅读与心灵漫游的双重飨宴。

内容推荐

《直到路的尽头:忘川·行走》由张子午编著。

《直到路的尽头:忘川·行走》讲述了:

6月到12月,炎夏到寒冬,亚洲至欧洲。

一个人,一台自行车的单身旅行。

从中国西安出发,穿越欧亚大陆,一直到陆地的尽头葡萄牙的罗卡角。

以灰冷的目光,吸纳15,000公里旅程风景的热力。

我要逃离这座城市、这里的生活。骑着自行车,去到远方。

待真的抵达最后的终点,诗人佩索亚的故乡,是否就会发现,如同所说的,终点与起点“没有什么两样”?

目录

序章 遗失的拼图

第一章 逃离与追寻——中国

 起点与终点

 缓慢的骑行

 一个人的长征

 清真寺的下午

 如果有一天

 意外的插曲

第二章 越过边界——哈萨克斯坦

 入境仪式

 阿拉木图之夜

 I will survive

 圣地的声响

 老头的指引

 另一个家

 异乡,故乡

 火光与烈焰

 两个世界

 欧亚交界

 梦想的马戏团

 星空下

第三章 南国——俄罗斯

 穿越,抵达

 再次遇上勒索

 在夜晚,一间公路餐厅

 忽略的渴望

 最温柔的风景

 高加索的边缘

 出航

第四章 旅人的天堂——土耳其

 心荡神驰初体验

 如呼吸喝水般自然

 土耳其面包之夜

 千年一次的翻动

 斋戒月第一天

 从阿塔突克到帕慕克

 白纸

 Money、Money

 海滨小屋

 夜路

 一股鸟气

 不要忘记我

 不愿长大

 欢迎来到伊斯坦布尔

 秘密基地

 A的来信

 最后一夜

第五章 疏离之海——欧洲

 隔绝的风景

 空白的地图

 追逐A 之信

 在水里泅泳

 无家之人

 浮木

 水都日与夜

 寂寞的梦

 小小的奇迹

第六章 站在路的尽头

 回到原点

 忘记自己

 真真实实地活过一遍

试读章节

真真实实地活过一遍

连续在两个城市,我看见夕阳缓缓沉落在大西洋浩渺迷蒙的海面上。除了在俄罗斯黑海边的露营区,这么久的旅程里,还未曾见过那赤色的火球,将天际染上一层层橘红与金黄,在地平线后端沉落。

火球底下是灰蓝的海水,背后是纵横交错的云卷残迹,那不就是我一直以来,每日奋力向前正对着的方向吗?我已习惯那接近黄昏时扑面而至的灼热光芒,逼得脸颊发烫,汗水使眼镜不停滑落下来;在加速度暗下去的周遭余光中,得尽快找到落脚之处的焦虑,也是因为它。

而今我在两座城市——维亚纳堡(Viana do Castelo)与波图(Porto),站在前者的山坡上,沿着后者的杜若河(Douro)走向海岸,注视着那颗火球,那颗使得我能够看见道路的明灯,那不用指南针也能辨别方向的目标。

再向西,就只有大海与夕阳。我感到不太真实,这就是尽头了吗?

但我知道葡萄牙正在治愈我,以它辉煌的阳光、狭小陈旧的街道、敷满金箔同时陈旧蒙尘的教堂、比意大利还香醇浓郁的黑咖啡、处处显露出的老派悠闲步调,还有不可尽数,无法形容的安静、缓慢、薄雾、炊烟、暮色微光……

虽然这里仍然不可能有人会请你回他家,疯狂地与你打招呼,免费请你吃冰激凌,无保留地跟你分享他们生活的一切,但葡萄牙人那温和的一抹微笑,我想是再适宜不过的告别。

我的速度慢了下来,时常骑不到三四十公里,找到一处安静的收费营地或青年旅馆就停下来,慢慢地扎营、吃饭、盥洗、张罗生活琐事,不用挂任何行李地骑到邻近的区域闲晃。

我享受温暖阳光照射在身上的舒畅;坐在小镇咖啡店里与当地人一同啜饮小杯黑咖啡;为每个温和的脸庞感动不已;在雨雾中的寂静山林里感受神秘的震颤;咬紧牙根在摄氏一两度的暗夜里钻出满是露水的睡袋、帐篷,全身颤抖不止地在草地上小便,在源源冒出的雾气中,抬头仰望星空。

葡萄牙不是连续不断的整体,它不特别荒凉、壮阔、华丽、热情,反而有点狭小、有些穷困、有点平凡、有些沧桑。它不像是一趟壮阔旅程到了最后,会发生戏剧化结尾的场景。

它是片片断断的絮语,亲密而即时地在我耳边响起。夹在植满橄榄树的干燥山岭与无边无际的大西洋间,我在这片狭小的土地缓慢移动,让气味、声音、光线、温度、城市、海洋……团团包裹。

阳光正炽的午后,柯音布拉(Coimbra)建在山坡上的老城区里,石板斜坡小巷如迷宫般盘旋交错。我在斑驳的墙垣间漫步,阴影与光亮对比强烈,映照或遮蔽着门内华丽的地毯、古董饰品,与门外凋敝的楼宇门面。走过一扇大大的窗边,约是两层楼的高度,没有玻璃或窗框的遮挡,拉上的红色布帘随风轻拍、舞动,随之传来一阵乐音。

从一开始的模糊隐微,直到越来越清晰,一股说不上来的感觉袭上心头,我确定听过这首曲子,但怎么也想不起来是哪一首。我站在墙边怔怔地望着飘动的红色窗帘,听着这似曾相识的声音。

没有任何歌词,随着背景的钢琴伴奏,只有灵魂味十足的浑厚黑人女声,像一波波海潮袭来地低吟着、呜咽着,时而激昂高亢,时而抑郁感伤,撕心裂掏肺地像是要把她所有一切的忧伤、狂喜、愤怒、欢欣,全部一股脑地赤裸裸地坦露出来。

我突然记起来,这首歌是Pink Floyd Dark Side of the Moon专辑里的一首曲子The Great Gig In The Sky,“一场天空中的伟大演唱会”。那是某一代人永远的摇滚启蒙,也是我中学时期自己第一次花钱买的CD 专辑,结束高中生涯就没听了吧,CD 也不知丢到哪里去了。

正当我听得入迷,心神跟着跌宕起伏、激动不已时,吟唱声骤然下降,越来越细、越来越微弱,像是最后一眼的夕阳,落下在灰蓝色大海的后方,在还没有心理准备的时候,光线消逝,夜色降临。

这就是旅程快要结束前的真实感受,来得很突然,似乎是刚刚适应了这种生活节奏,然后就是尽头了。

所有的经历、情绪、感受,不管怎么样曲折起伏,就像这首曲子,在时间之流中,终有结束的一刻。那个结束的声音,不是欢庆高呼,不是激动落泪,不是以为我的人生从此变得不凡、获得改变。而是平静、低缓,偶有一丝缭绕的不舍,最后不知不觉地融入寂静。

太阳依旧灿烂,大海依旧蔚蓝,沿着里斯本往西,骑过一段平凡无奇的郊区,沿着弯曲的丘陵路面,我来到最西端的海岸旁。从现在的方向看去,弧形海岸的对面,隔着海水,一座深褐色岬角突起在海面上,荒疏不毛,只有几撮聊胜于无的绿色小点,零落地附着其上。海岬像一头沉睡的巨兽,安静无声地俯卧在那里,一动不动,接近头顶的地方,几栋矮房及灯塔依稀可见。

该不会就是罗卡角吧?欧亚大陆的最西端。我拿出地图,再三估算距离,判断方位,应该就是了。才骑了不到一上午,这么一大段时间所追寻的方向,就突然出现在眼前。既然已经来到这里,我不想再啃着面包加罐头了,经过一间海边的餐厅,完全不看菜单上的价格,直接点了侍者在桌边向我推荐的活跳跳的鲜鱼。从小菜、前菜、汤、主菜到饮料,一道接一道,自己从来没有花钱吃得这么丰盛过,而代价是五十欧元,约台币两千三百元。不知是中了什么邪,看到账单,我竟异常冷静,毫不考虑地掏出钞票付账。

沿着指标,顺着小路,一个劲地倾斜下坡,像是从高山之巅瞬间下降,强风正对着我狂灌。成排的路灯与电线后头,就是我在另一侧看见的灯塔。前方的广场上停了好几台大型游览车,成群的游客熙熙攘攘地走向海岬最末端的平台,我也将自行车牵下去,那里立了一座十字架,面向大海。

十字架底下有一块纪念碑, CABO DA ROCA 大大的字样清晰可见,还有它的方位:北纬38 度47 分,西经9 度30 分,以及一位葡萄牙诗人卡梅士(Cames)的诗句:“这里……陆地终结,大海起始。”

下方刻着这座纪念碑的建造日期——1979——我出生的那一年。

游客络绎不绝,每个人都像是中了乐透彩一般,为自己来到这欧洲大陆最西端而兴奋、得意不已。十字架纪念碑、大海旁的围墙边,永远是一轮接一轮的人群,等着拍下到此一游的倩影。没人对我多加留意。

我也站在这座跟我同岁的十字架纪念碑旁,扶着自行车傻笑,请别人帮我拍张照。拍完以后,我来到围墙边,背对人群,靠在上头,望着下方的大西洋。

路的尽头,海是最后一道界线,无边无际的深沉湛蓝,是我跨不过去的领域。

我已来到诗人费尔南多·佩索亚的故乡,已经过他的城市,抵达当初设想的终点。他的书被过多的行李杂物压在底下,加上每日奔波于途,其实一离开台湾后,已无余力翻开来看。但那些句子,我还记得。

“我希望能够远走,逃离我的所知,逃离我的所有,逃离我的

所爱。我想要出发,不是去缥缈幻境中的西印度,不是去远离其

他南大陆的巨大海岛,我只是想去任何地方,不论是村庄或者原野,

只要不是在这里就行。”

身体像有一股平静的河流淌而过,带着我一同流进这片最后的大海。

刺眼的太阳与不止息的强劲海风中,我似乎还能看见一张张相遇的面容、连续不断的身体记忆、方向与迷惑、孤独与自由、美丽与猥琐、希望与恐惧、追寻与失落……

得到了什么?失去了什么?逃离了什么?找到了什么?领悟,

或者迷惑?  我在这里,又不在这里。既看见自己,又忘了自己。

答案,好像已经不重要了。

路上的每一个细节,每一分每一秒,即使只是短暂的一瞬,都将永志不忘。因为它们如此真实。

真真实实地活过一遍。

你想要旅行吗?要旅行的话,你只需要存在就行。

Deniz,土耳其人这么称呼海,也是这台自行车的名字,我们

一路从乌鲁木齐来到这里。

到了,这就是路的尽头,我轻声对自己说。

回到公路上,我继续朝未知的地方,向前。

P306-311

序言

遗失的拼图

巴士平稳滑行在午夜的高速公路,我瑟缩在座椅上,昏沉却无法入睡。从意大利开始,感冒已经快持续一个月了,症状时好时坏,但总是无法完全痊愈。

耳朵呜呜呜响,喉咙如被烧灼般疼痛,鼻水流不停。习惯性地摸索四周,想找放在随身背包里的卫生纸。找不到,愣了两秒,才明白它已永远找不到了。

几个小时前,我的随身背包在巴塞罗那被窃,相机、存放所有相片档的随身硬碟、沿途所写的日记,全塞在里面。那就像是记忆的黑盒子,里面是一段段过往的鲜活风景。如同每一个长久浪迹天涯的旅者,我不断拍照、书写,深怕遗漏一丝丝细节,壮阔的风景、神秘的经验、无私的友谊、喷发的汗水、走过的路……黑盒子里记录了所有的思索、经验与面容,还有每个短暂相遇朋友的联络方式,走到现在的证据。

几个小时前,我刚从意大利热那亚坐船抵达巴塞罗那,整个城市找不到一个栖身之所。所有的青年旅社、平价或高级的饭店全都客满,从白天问到深夜无一例外。拖着整天未进食的病体,我决定随便买一张车票,离开这里。

当我又饿又累地坐在椅子上,吃完今天的第一餐饭时,才发现包包并没有像以往一样,在我的背上。

我推着一台满是行李的自行车进车站,想必早就引来注目与觊觎,而大意地将背包放在地上吃饭后,歹徒终于找到下手的时机。旅行太久,原有的警觉心已渐渐丧失,加上折腾了一整天,以及对欧洲的意兴阑珊,使我对外在事物的感觉愈加迟钝……

坐在开往维果(Vigo)的夜行巴士,再也睡不着,还无法从强大的震惊、失落、沮丧、懊恼中回神过来,脑袋一片空白。走过的路就这样消失了。

再也找不到卫生纸,再也找不到放卫生纸的背包。无情的现实感攫住了我。如果事发后想办法赶紧报案,多留在当地一会儿等待消息,说不定多少有机会找回一些什么;如果没有大意将背包搁在一旁;如果今晚忍着点露宿街头;如果我继续沿蔚蓝海岸而骑,而不选择搭船直达西班牙……

原来并非这么自由。

暂时抛却日复一日安全稳固的遮荫、人际与苦恼,离开这座小岛,以为远离了束缚、义务、责任,迎向新的生活节奏、新的目标、新的自由,去到那些床头世界地图上,用笔串连起来的地方。

而现在强烈的现实感袭来,我明白有一种重轭,是永远抛不掉的:那些证明我亲自到过、看过、经历过,存在的痕迹。被偷走的不只是照片与文字,还有我无所畏惧与世界接触的刹那。

我仍不够潇洒地说那些最珍贵的东西都存在我的记忆里,仍得依赖种种具体的媒介,来一点一滴收集、建构所追寻的一切。来证明旅行的意义。有点像是拼图,将记忆一片片摆放在它相应的位置上,慢慢拼出一幅完整的图像,到那个时候,便可以告诉自己与他人,我找到了。

想拨电话给A,她是我近一个月前进的动力,爱上的人。打开手机,从电话簿搜寻到她的电话号码,犹豫着要不要打。觉得有点突兀,还是鼓不起勇气,毕竟我们只有一面之缘,最后只传了一封简讯。没过多久,她回传给我:“……无论丧失多少东西,但是没人能偷走你的心。”

看到最后几个字,我忍不住打了一阵哆嗦,全身像卷入旋涡般的不停旋转,也像是掉进一个洞,被一股力量攫住,不停往后退。向下沉。在感觉快要灭顶、喘不过气之际,我紧抓着巴士的人造绒布坐垫,深吸一口气,努力将脑海中翩飞的杂乱画面一一抓下来,像是面对一堆零散的拼图碎片,用尽气力地凝神回想、寻找。从第一片开始……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8 13:3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