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报表中纷杂的数字可谓“乱花渐欲迷人眼”,而只要掌握了阅读财报的秘诀,你就会发现洞悉财报的本质不过是“浅草才能没马蹄”。本书以简明的图表、具体的实例、细致的分析告诉你:如何看穿损益表中暗藏的玄机,怎样识破会计虚增获利的手段,什么才是数据间的“完美比例”。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轻松读懂财报(选对高回报投资对象的秘诀) |
分类 | 人文社科-法律-法律法规 |
作者 | (日)胜间和代 |
出版社 | 中信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财务报表中纷杂的数字可谓“乱花渐欲迷人眼”,而只要掌握了阅读财报的秘诀,你就会发现洞悉财报的本质不过是“浅草才能没马蹄”。本书以简明的图表、具体的实例、细致的分析告诉你:如何看穿损益表中暗藏的玄机,怎样识破会计虚增获利的手段,什么才是数据间的“完美比例”。 内容推荐 史上最年轻的注册会计师投资力作。普通人也能轻松读懂财报,也能惬意赚大钱! 也许你会有这样的打算——辛辛苦苦赚来的血汗钱当然要明明白白地去投资;也许你会有这样的烦恼——财报上密密麻麻的数字真让人头痛不已;也许你会有这样的不幸遭遇——自己买的股票总是“田野绿色好风光”也许你会有这样的质疑——上市公司报表业绩良好,股价怎么就“一泻千里”…… 本书以具体的实例告诉你:如何识破财报中巧妙的人为设计?如何选对获得高回报的投资对象? 让工作繁忙的上班族也能轻松理财,普普通通的投资者也能大把赚钱!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财务报表上的会计净利不可信 做账方式的不同将直接影响会计净利的增减状况 经营者为何对“制造获利”兴致勃勃? 注册会计师与证券分析师的监督能力有限 学会辨别会计净利的真实性 第二章 请这样解读财务报表 不要被损益表蒙住双眼 资产负债表,应该如何解读? 损益表暗藏玄机,应该如何识破? 正确解读现金流量表 三大基本财务报表之间的关联 会计利益和现金利益迥然不同 有“操作”就必然有破绽 损益表Vs现金流量表 损益表Vs资产负债表 第三章 辨别虚增获利 破解会计操作的秘密 会计操作基本技巧一——借助损益表虚增获利 会计操作基本技巧二——利用资产负债表虚增获利 会计操作基本技巧三——通过合并报表虚增获利 分析财务报表时的预备事项 第四章 以证券分析师的视角搜寻会计操作的痕迹 审视财务报表关键在于数字之间的比例 体制健全企业的“完美比例” 看财务报表首页便可了解财务概况 预估的下期业绩是否合理? 通过经营绩效与财务状态验证经营的可靠性 整理对X公司的质疑 第五章 像会计师一样迅速发现破绽 面对各项数据时要客观冷静 资产负债表【资产栏】之流动资产 资产负债表【资产栏】之固定资产 资产负债表【资产栏】之递延资产 资产负债表【负债栏】 资产负债表【股东权益栏】 损益表 现金流量表 制作合并财务报表应注意的基本事项 附注事项 培养审阅财务报表的良好习惯 第六章 用投资家的眼光进行判断 阅毕财务报表 投资判断矩阵 购进股票后的后续追踪仍应以财务报表为主 结语 致谢 试读章节 注册会计师也不是万能的 说至此处,我想各位读者应该了解经营者一直试图制造获利的前因后果了吧。就此而言,虽然调整决算数字的行为不值得鼓励,但或多或少我们应该能够体会到他们的出发点——出于企业发展前景的考虑,不得已而为之。 这时,有些读者也许会提问:“等等,审计并发现调整决算数字的行为,这难道不是注册会计师的职责吗?”你说的没错,确实如此,这是谁都无法否认的事实。但是,注册会计师也不过是普通人而已,在执行监督工作时又怎能做到尽善尽美。 不可否认,注册会计师大多都在很认真地执行着监督工作。如果这个世界上没有注册会计师这一行业,那么各个企业所发布的会计利润信息,就不知会掺杂多少水分。但是,注册会计师在执行工作时也是会受到一定限制的。我之所以这么说,理由很多,在此我先向各位读者列举三大理由: 第一,也是最为关键的一个理由,即注册会计师受预算与期限限制。在日本,签证会计师所得报酬只有美国的四分之一至三分之一而已;而且注册会计师人力有限,还要在有限的日期内完成监督、签证工作。因此,对于企业蓄意隐藏的不法或不当会计手段,注册会计师在工作中出现监督不力的情况,亦在所难免。 第二,注册会计师虽然在会计方面堪称专家,但由于一直任职于事务所内,其所处单位与企业的产业形态完全不同,因此对生意经不甚了解。很多会计师在大学毕业以后,未经商海磨砺,直接走进事务所担任会计师。此外,商海变幻无穷,各种新奇生意形态此消彼长,这令会计师们很难掌握商务的实质性。因此,即使在听取企业报告时感到“有些问题”,他们也难以提出足够的证据加以辩驳。 第三个理由似乎有些俗气,但同时也是不可否认的事实。我们知道,企业的签证会计师的签证酬劳由企业支付,因此即便企业确实存在获利造假行为,只要其使用方法没有超出会计准则的限制范围,大多数签证会计师还是会睁只眼闭只眼,为其签上“OK”,以示审核通过。 综上所述,签证会计师在审查财务报表时,难免会出现纰漏,亦有可能故意放其一马。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无论“活力门”还是“佳丽宝”事件,当时的签证会计师定然早已看出其中的端倪,遗憾的是,他们没有办法挺起胸膛高声斥责——这是违法的!证券分析师需要顾全工作与面子 发生在证券分析师身上的情况大致相同。我也曾是一名证券分析师,因此对此颇有体会。再专业的证券分析师,有时受某些条件制约,也很难通过财务报告将获利来源剖析得一清二楚。 这一理由其实很好理解,在这里我再向大家简单地解释一下。证券分析师同样受到时间限制。企业在公布决算结果后,必须在第一时间内提交财务审计报告(这是因为大多数投资人只以证券公司提供的报告为参考依据)。报告提交后,证券分析师则必须在数小时的短暂时间内,将多达几十页的简明财务报表和相关投资人资料全部阅览完毕,然后在决算结果发表日当晚整理出决算审核报告。就此而论,在有限的时间内,他们根本无法对企业提供的各种财务报表加以仔细分析。 另外,证券分析师所拥有的各种资料、信息均由委托分析的企业提供,如果就此提出“此决算结果依据过于薄弱”,则很可能因无法提供客观、有力的证据,从而得罪该企业,使自己处于被动境地。一旦企业将其拉入拒绝往来的黑名单,该企业的决算报告他们将再无从沾手。因此在分析企业财务报表时,证券分析师们不得不小心再小心,谨慎再谨慎。 此外,证券分析师们还必须考虑自家公司立场。绝大多数证券分析师均来自证券公司的调查部门,与其同属一家公司但立场截然不同的另一部门,或称投资银行,他们的目标则是争取到更多将来可能需要并购的企业客户。因此站在他们的角度上看,有时机会已经就在眼前,却因“你们公司的部门兄弟——证券分析师此前曾提出过很多不利于我们的报告”,而使即将成功的大型并购案鸡飞蛋打,试想他们又岂能忍受得了(虽然法律已经将证券分析师与投资银行区分得十分清楚,但企业经营者不会这样去考虑)。因此,在证券公司内部已经达成了一种默契——分析师在分析企业财务报表时,须掌握好一定尺度,尽量避免出现过严评论。 最后,证券分析师的顾客群以只懂得购买股票的机构投资者为主,因此证券分析师便投其所好,一味地建议顾客购买这只或那只股票,而卖股票之事他们则很少理会。试想,如果他们公布的决算报告分析结果对某企业获利本质产生质疑,而这只股票恰恰又是自己推荐给客户的,那无异于自打耳光。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所有的财务报表都必须通过仔细阅读、详加审查,才能够洞悉数字背后所隐藏的获利本质。况且,部分证券分析师压根儿就没有注意到企业在会计上所施的伎俩(当然,这只是极少数)。因此,那些为“制造获利”施尽浑身解数,并被证券分析师们给予良好评价的企业,才会在某一天突然因做假账而被揭发,业绩大幅落后于决算报告预测数字的事实就此大白于天下。P11-14 序言 2006年1月爆发了“活力门”事件,当时我就职于外商证券公司,任财务分析师一职,主要工作是负责处理互联网业界的财务分析。 在闻知该事件的那一瞬间,我心中想的是“该来的,终究还是来了”。说实话,很久以前我便开始注意活力门这类企业——为增加账面获利,“积极”使用各种非法的会计手段。最终,事件的爆发直接导致了市场大动荡。这时我真的很后悔,后悔自己当初为何没有将企业操纵会计的种种手段如实地公之于世。 自“活力门”事件爆发后,投资人对于企业的谴责之声越来越高,对它们做假账的行为感到大为不齿、大为愤恨。然而,顶风作案者却依旧比比皆是,日兴证券、房地产开发商三泽九州株式会社、冷冻食品大厂加卜吉株式会社等上市公司,依然先后爆出会计做假的丑闻。其实就财务报表比例而言,做假账的企业其财务报表并不惊人。要知道,更多的企业虽然在财务报表方面称不上“做假”,它们会在“合法”的范围内,进行盈余管理,美化财务报表,使财务报表上的获利金额一直维持稳定增长。 一般而言,被媒体大肆宣扬、貌似叱咤风云的经营者,即使他们发布了全新事业计划,其真实性亦有待考察;即使该公司所策划的并购案耗费金额高得惊人,但市场资金依然会源源不断地注入其中。其实,对于亟待扩张企业的经营者而言,没有比这更好的方法了。 这种经营者,究竟何处值得媒体趋之若鹜(即便只是表面现象)?答案如下:企业利用投资人将财务报表损益的亏盈作为判断标准这一盲点,不断发布正面信息,如此,企业便可合法地虚增营业收入,其所获利润亦今非昔比,而且公司的营业收人状况以及所获利润,均会得到持续增长。综上所述,为了吸引媒体注意,经营者必然会最大限度地增加账面获利。基于经济诱因,公司会利用会计方法的可选性,进行盈余管理,美化财务报表。 但是,所有的事情并不是因此就能圆满解决。 在这种情况下,投资人所注入的大量资金并不能保证企业长期、持续获利,因为公司资产很有可能被经理人掏得空空如也。我们可以将其比做“玩火自焚”——一支火柴扔在了成捆的钞票里,转眼间便将其烧得一干二净,正是名副其实的“烧钱”。 再过几年,极尽所能、想方设法辛苦维系的“连年××期营业收入、获利正增长”的信誉保证,便会变得越发难以示人,在这种情况下,公司股价必然会一路狂跌,最终跌至最高点时的几分之一或几十分之一。 而在其中,为企业不诚实举动付出最惨痛代价的人又会是谁?就是我们投资人! 所谓的投资就是——由个人承担风险,为愿意从事有益于社会的事业的诚实企业提供资金,并从中获取回馈的行为。对诚实企业进行投资,也许会因风险而获利,亦有可能会因风险过大而遭受损失。不过,媒体对不诚实企业进行大肆宣扬、报导,协助它们暗地从事会计做假,或利用会计方法的可选性进行会计操作(即使媒体并不知晓)的行为,其本身在某种程度上说,亦是对资本主义理论的一种挑战。投资人若想维护公正的“资本主义”,帮助遵守市场机制的企业维系公平的市场竞争,就必须练就一双“火眼金睛”,必须能够明断媒体发布的信息是真是假,对财务报表详加查验,找出端倪,全力防止类似做假事件再次发牛。 我在大学时期便通过了美国会计师考试,并成为注册会计师。此后,有很长一段时间,我一直从事会计审计工作,后又转至麦肯锡顾问公司任经营顾问一职,主要负责企业新型事业提案与并购案实际推动工作。再后来,我转入外商证券公司,成为一名证券分析师。 在成为证券分析师后,市场对于获利的现实评价方式,令我大感惊异。证券市场只关注获利金额大小,却从不去考虑那个所谓的金额是如何通过做账而得出的。 某些诚实的公司虽然一再努力进行经营,却因为自身知名度不够而难以施展拳脚,为筹措资金困顿不已。然而,那些耍尽一切手段、用尽一切伎俩的公司,只因为账面做得漂亮——营业收入、获利均呈正增长状态,便可源源不断地筹集到资金。将两者之间的情况进行一番比较,明眼人又怎能不心生困惑呢?我曾经任职过会计师,查看财务报表时连同附注一并仔细查阅,这是我一直以来的习惯。因此,当我目睹财务报表上处处隐藏着会计处理的痕迹时,顿时充满疑惑——咦!这种财务报表怎么会通过会计师的审计呢? 后来,我辞掉了证券公司的工作。2007年,我成立了一家调查公司,专门对企业会计操作方法进行分析。今天,我决定为自己树立一项毕生之志——将处理公司业务时所获取的知识与信息,一一传递给市场。因此,在这里我有一句话告知各位投资人:企业获利不仪仪址“金额”上的差异,亦存在“本质”上的差异。我一直希望能够与各位共同分享这一重要概念,这也正是我撰写本书的初衷。 在学会洞悉获利的本质后,我们才能够避免会让自己后悔的事情(如果在购买股票之前,便知道那些公司的状况是如此糟糕,我又怎会去购买它们的股票……)。与此同时,它还可以帮助大家认识到那些经营状况看上去不如同行业竞争者,但却肯不断付出努力,业绩蒸蒸日上的诚实公司,去购买它们的股票。 我多次谈及“财务报表”,正因为它才是协助我们洞悉获利本质的唯一线索。某家公司的所思所想,接下来它准备做什么,经营者的高调言论——这一切究竟只是故弄玄虚,还是确有其事?我们投入的资金将来可否获利?上述种种问题的答案,已经全部隐藏于财务报表之中。 可是对于绝大多数人而言,财务报表简直就是一本天书。我想很多人都曾产生过这类感想:财务报表简直太难理解了!要求我如同专家一般理解会计学,这无异于赶鸭子上架…… 事实上,查看财务报表有一定的诀窍。在没有掌握诀窍之前,财务报表上那密密麻麻的数字,对于我们而言只是一些毫无意义的密码;与之相反,当我们对诀窍了如指掌后,破译财务报表也只不过是区区小事而已。另有一点你尽可放心,即便你尚未取得“日商簿记3级”资格,但只要掌握了查阅财务报表的诀窍,你依然能够在查验财务报表后,迅速洞悉隐藏其中的数字密码,其过程就像阅读精彩、刺激的推理小说一样。 而后,当你破译出财务报表密码时,企业的动机与会计操作手段便会自然呈现在你的眼前。同时,解密的过程与结果亦可以说充满了刺激与趣味,丝毫不逊色于真正的推理小说。也许,你甚至会为企业操作手法的绝妙之处击掌叫好。 我想我说得再精彩,你也未必会尽信,那么就请你亲自阅读本书,了解其中的诀窍,同时尽情享受其中的乐趣吧。要知道,我们唯有学会如何去分辨获利的本质,才能够识破做假的会计,守护你辛苦赚来且与自身生计息息相关的金钱。 言不多述,下面就让我们共同学习破译财务报表密码的诀窍吧!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