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癌魔的挑战,我们该如何应对呢?怎样才能有效地预防和治疗癌症?如何减轻放疗、化疗带来的毒副作用呢?如何预防肿瘤复发和转移?又该如何控制癌性疼痛?怎样带病生存、延长生命……在整个医疗过程中有许多的环节是需要引起癌症患者注意的。为了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延长生命,本书将从患者如何就医、如何饮食、如何运动等不同角度,层层展开,向读者介绍、推荐一些简便易行、行之有效的康复措施,希望能给癌症患者带来帮助。希望通过本书,你能掌握癌症康复时期的基本知识,并从中找出最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法,同时也希望你可以树立信心,战胜癌症。
癌症是严重危害人们身心健康的恶性疾病。据统计,全世界每年死于癌症的患者约700万人。其中,中国约占100万,每年新发癌症患者为160万,并逐步呈上升趋势。
为了能为广大癌症患者提供帮助,本书系统地介绍了癌症的发病、治疗及预防保健等方面的知识。本书共包含4个章节:癌症的基本知识、癌症的治疗方法、癌症的康复指导及抗癌明星的经历,针对每位癌症患者在康复过程中都可能会遇到的恢复体力、选择治疗方法、饮食与运动、对抗疲劳、情绪变化以及心理障碍等方面的问题,提出了良好的康复建议。无论你被确诊为何种癌症,也无论你接受过什么样的治疗,处于哪个治疗阶段,阅读本书并按照书中的方法去做,都会使你更快、更好地实现康复。
◎癌症离我们很近
近年来,癌症已经成为威胁人类生命的最大“杀手”。迄今为止,就有数位我们所熟知的名人死于癌症:世界三大男高音之首的帕瓦罗蒂,香港歌坛“大姐大”梅艳芳,好歌数不尽的歌王罗文,一代喜剧大师赵丽蓉,事业如日中天的傅彪,天上掉下的“林妹妹”陈晓旭……癌症像一只食人兽,悄然而至,不近人情地将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吞噬。我们在感慨明星殒落的同时,也不得不相信这样一个事实,癌症,原来离我们这样近。
癌症虽然对我们来说都不陌生,但它是怎样的一种疾病,恐怕不是每个人都清楚的。一言以蔽之,癌是一种由正常细胞恶变而来、生长不受控制而且能转移,可变异的肿瘤。医学上,肿瘤有良性和恶性两种,良性肿瘤容易清除干净,一般不转移、不复发,对机体的组织只有压迫和阻塞的作用。而恶性肿瘤可以破坏机体组织、器官的结构和功能,引起坏死出血合并感染,它便是老百姓常说的“癌症”。
随着人年龄的增大,患癌的几率会随之上升。有数据显示,1973~2007年,癌症的总发病率已增加到24%,全球每年有超过700万的人死于癌症,也就是说,每4个人中有1个就可能患这种疾病。其概率如此之大,实在令人恐惧。与其他疾病相比,癌症让人更为痛苦。昂贵的经济费用,手术及无休无止的放疗、化疗,还有癌症带来的疼痛、腹水、消瘦、呕吐、残疾等一系列症状,都是人们“谈癌色变”的理由。
癌症那么恐怖,患上了还能继续生活吗?答案是不确定的,但唯一可以肯定的一点是——如果你整日怨天尤人、悲泣度日,那么你是永远也战胜不了癌症的。
肿瘤就是人身上的一块肉,一个细胞组织,它也有自己求生的欲望,我们要科学地去对待它,不要片面地把它当做深恶痛绝的东西对待,这是不正确的观念。据专家分析,一个人如果能活到120岁,体内会有3~4个恶性肿瘤,但它们不会影响人的生活质量,也就是说,每个人完全可以带着肿瘤继续生存。
身患癌症,当然是人生中的最大不幸,但只要我们面对现实,正视疾病,全力拼搏,就能延缓肿瘤的出现和生长,有效地控制它。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有生的希望。
◎它是这样来的
当被确诊为癌症后,许多患者都感到异常震惊,他们拒绝相信这个事实,也不了解为什么癌症单单挑中了自己。因此,在我们言说癌症之前,首先要搞清楚一个问题——癌症是怎样来的?只有了解这些诱因,才能从根本上进行治疗和预防。
健康的机体,其细胞的代谢会处在一个良性的动态平衡中,就像皮屑、头发的自然脱落一样,我们的机体也是如此,该死亡的细胞没死亡,就可能导致细胞恶性增长,形成了癌症的初期,如果由原发细胞增长部位向其他地方扩散,就到了中期,这种扩散如无法控制即为晚期,肿瘤将侵犯重要的器官而引起器官衰竭,最后导致死亡的发生。促使细胞恶性增长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先天遗传因素,二是后天综合作用的结果。确切地说,癌症80%以上与环境因素及日常的生活方式相关。 1.不健康的饮食 由于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越来越多人都出现了饮食不均衡、营养不足的现象,随之而来的就是自身的免疫系统功能下降。美国癌症学会指出,美国每年550 000的癌症死亡病例中,有1/3是可以通过健康的饮食加以避免的。专家们认为,摄入过多动物性蛋白质与饱和脂肪,都会引起直肠癌、胰腺癌、肾癌、乳癌、子宫癌和前列腺癌等癌症的发生。
红色肉类是引发癌症的重要因素之一。据美国营养专家调查,经常食用红色肉类的女性罹患乳腺癌的概率比一般人要高出1倍。同样,经常食用红色肉类的男性罹患前列腺癌的概率比摄入植物性食物的男性要高出近3倍。红色肉类除了含有大量脂肪,还含有高量的动物性蛋白质。这类饮食不仅会令骨骼中的钙质流失,导致骨质疏松症,还会耗尽体内储存的钙质,对骨癌患者非常有害。
植物性食物在抗癌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日常饮食中多摄取芥蓝、菜心、菜花、花椰菜等十字花科蔬菜以及绿色多叶蔬菜,可以减少患结肠癌的危险;多吃木瓜、橘子等橙色水果,可以降低罹患肺癌的可能性。
2.肥胖与缺乏运动
腰围变粗是许多中年人常见的身体变化,千方不要以为是“发福”的现象,这也可能是罹患癌症的危险征兆。据统计,在所有癌症死亡病例中,至少有16%的人群与身体过重有关。虽然人们对肥胖的细胞如何引发癌变并不是非常了解,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肥胖会增加蛋白质水平以及加重胰岛负担,从而导致某些细胞在体内不受控制地生长。其中,堆积在腹部的肥胖细胞最为可恶。
举例来说,肥胖的更年期女性患乳腺癌的概率比正常体重的女性要高出50%;体重超重的女性罹患子宫内膜癌的风险是体重正常女性的2倍,患有肥胖症的女性其风险率将增高到3.5~5倍;肥胖的人患肾脏癌的概率将会比体重正常的人高出1/2;肥胖的人患食道癌的概率将会比体重正常的人高出3倍。
缺乏运动的生活方式会导致人的身体肥胖。适度的运动有益于帮助控制体重,调节体内荷尔蒙,从而减少罹患癌症的危险。更重要的是,人经过运动,体温可以上升,利于促进免疫细胞的功能。同时,在运动过程中出汗也可以帮助身体排出体内的毒素。如果你的工作很忙,没有时间进行定期的运动,专家建议要经常深呼吸,以促进淋巴循环。P2-4
“癌症”——相信在面对这样的诊断时,即使是心理承受能力很强的人也会有如晴天霹雳般,脑中一片空白。我们怎么会接受这个现实——曾经看似遥不可及的恶性肿瘤以猝不及防的速度入侵了我们的身体。我们又怎敢再继续往下想,一时间,曾经觉得漫长无边的生命竞变得短暂起来。
其实,我们身上都存有潜在的癌细胞。据专家统计,世界上每3个人中就有一个是癌症患者。但当大家面对癌症时却出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有的人昂起了头,有的人却吓破了胆。于是,也就出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即自己救了自己和自己吓死了自己。
事实上,人们把“难治”与“不治”等同起来了。如今医学技术在飞速发展,随着人类基因组工程的完成以及多种抗癌方法的建立,医学工作者已经找到了行之有效的治愈癌症的办法。因此,向全社会普及防癌、抗癌知识,让每个社会成员都学会关注健康、关爱生命已经迫在眉睫
面对癌魔的挑战,我们该如何应对呢?怎样才能有效地预防和治疗癌症?如何减轻放疗、化疗带来的毒副作用呢?如何预防肿瘤复发和转移?又该如何控制癌性疼痛?怎样带病生存、延长生命……在整个医疗过程中有许多的环节是需要引起癌症患者注意的。为了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延长生命,本书将从患者如何就医、如何饮食、如何运动等不同角度,层层展开,向读者介绍、推荐一些简便易行、行之有效的康复措施,希望能给癌症患者带来帮助。希望通过本书,你能掌握癌症康复时期的基本知识,并从中找出最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法,同时也希望你可以树立信心,战胜癌症。
编者
2009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