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每次挫折都是机会
有谁愿意遭受挫折?有谁不希望自己一帆风顺?有谁不希望成功的喜悦永远围绕在自己身边?然而,挫折和失败这两兄弟就像人生的必修课,在期许与幸福之间,我们难免要走过一条布满荆棘的坎坷之路。
生活中的每一次挫折、每一桩磨难、每一场失败,都是命运给予我们历练与改造的机会。这些“机会”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我们的潜能,促使我们为改变境遇而发奋;这些“机会”能磨炼我们的意志,增长我们的智慧,使我们在面对各种问题的时候多一份清醒;这些“机会”能让我们对人生有更深刻的认识,进而积累更多的知识。
谦逊和善解人意是大多数成功者的基本素养,那是因为他们经过了岁月的磨炼,并从中领悟出无数道理,真正懂得了挫折的意义。所以,他们才能做到成不骄、败不馁,宠辱不惊。
公元前99年(天汉二年),李陵出击匈奴,兵败投降。司马迁为李陵辩护,触怒汉武帝,下狱受腐刑。他几次想血溅墙头,一了残生,但一想到《史记》还没有完成,便打消了这个念头。后获赦出狱,为中书令,发愤著书,终于完成了《史记》的撰写和润饰。
司马迁撰写《史记》,态度严谨而且考证详实,实录是其最大的特色。他写的每一个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都经过大量的调查研究,并对史实作了反复核对。司马迁早在20岁时,便离开首都长安踏遍名山大川,实地考察历史遗迹,了解到许多历史人物的逸闻轶事以及许多地方的民情风俗和经济生活,开阔了眼界。汉朝的历史学家班固高度评价了司马迁的科学态度和《史记》记事的翔实,说:“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也就是说,他的文章公正,史实可靠,不空讲好话,不隐瞒坏事。《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和传记文学巨著,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面对挫折,我们不能有畏惧的心理,而应该心不烦、意不乱地去回顾过去,面对现实,创造未来。是挫折让我们明白了,美好的生活来之不易,对待任何小的幸福都要细心呵护。拿破仑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困难之时,就是离成功不远之日。”
成功必然要经历无数磨炼,我们更应该好好珍惜眼前的一切。遇到挫折,我们更要相信自己,把它们当做命运赐给我们的礼物。只有这样,才能有迎接挑战的勇气,才不会在厄运面前打退堂鼓。人生真正的崛起,往往是在战胜挫折之后。
让我们再一次将人生比作旅行,没有挫折就是顺境,遭遇挫折就是逆境。“顺境”仿佛顺水行舟,不需要耗费心思,拼尽全力,很轻松地便可以抵达目的地。然而,“逆境”则不同,逆水行舟考验的不仅是我们的智慧、技能,还有心理素质。只有带领队伍逆流而上,抵达目的地的人才是真正的英雄,也只有经历过风雨的胜利才会更加深刻,才更有意义。
生活中经常可以见到一种人:小时候成绩不好、爱打架、动不动就请家长的“坏孩子”,长大后却能有一番作为;而小时候听话、成绩又棒的“好孩子”,在长大后却没有什么成就,甚至在“坏孩子”手下做了职员。有人研究这一现象后得出结论:是挫折造就了“坏孩子”的成就。 由于“坏孩子”在小时候总喜欢惹是生非,经常遭到家长的指责、老师的批评。但恰恰是这些童年的挫折,造就了他们日后创业所必需的品质。
首先,挫折使他们变得“脸皮厚”。这些“坏孩子”通常都是乐观的,面对别人的批评早就习以为常。不怕被拒绝,这正是创业时面对客户所必备的基本素质。
其次,“坏孩子”的抗挫折能力极强。由于小时候受到的挫折太多,他们已经锻炼得百折不挠、百毒不侵了。所以,他们不会因为困难和打击而一蹶不振,垂头丧气。
第三,他们敢于冒险。“坏孩子”从小就不掩饰自己的好奇心,也不会畏畏缩缩,早已练就了独立的性格。而纵横商场,冒险精神是绝对不能少的。
最后,他们讲义气。成绩差、调皮捣蛋的孩子往往身边都有一大群朋友,而搞好人际关系也是做生意的基础,这正是“坏孩子”的强项。
人生之路崎岖无常。平静、安逸、舒适的生活,往往很容易使人安于现状,养成好吃懒做的恶习,在舒适的环境中沉沦。反过来,一个相对恶劣的环境更能激发人们的进取心,使人们在想办法脱离困境的过程中变得坚强起来。
从古至今,凡是英雄人物总免不了经历磨难;而娇生惯养之辈,因为缺少某种气概,最终伟业难成。古人云:“人生忧患,十之八九。”雄鹰翱翔长空,有伤羽折翼之危;骏马驰骋草原,有失蹄断骨之险。在人生旅途中,既有风和日丽,也有阴雨绵绵,一切都是风景,一样令人着迷。
鲁迅彷徨过,哥白尼忧郁过,贝多芬还曾想过自杀……但这些人最终还是通过斗争,坚定地走向真理,同时磨炼了自己的意志,增强了自身的毅力。奥斯特洛夫斯基说得好:“人的生命似洪水在奔腾,不遇着岛屿和暗礁,难以激起美丽的浪花。”
既然是人在旅途,又岂能少得了风雨雷电?面对困难,面对挫折,我们不应该因胆怯而退缩,更不应该因自卑而消沉。克服困难,战胜挫折,顽强拼搏,努力进取,这才是我们应该具备的意志品质!最后,我们应该记住一句话:“当我们遇到挫折与不幸时,机会一定就在前方不远处等待着。”
P46-49
第一章 扼住命运的咽喉
1.为什么好命的人总好命,倒霉的人总倒霉/1
2.英雄不问出处/3
3.命运在自己手中/6
4.哀叹命运等手做无用之功/8
5.只想不做永远不会成功/11
6.命运常在坚持不懈中改变/13
7.现在开始改变永远都不晚/17
8.别忘了时刻反省自己的不足/19
9.无法选择父母,但可以选择和谁在一起/21
第二章 一分辛劳一分收获
1.世界上有过乌托邦,可从来没有过绝对的公平/24
2.富人为什么富,穷人为什么穷/26
3.社会不因牢骚而动容,只因努力而改变/29
4.山不过来你过去,让不公平在你面前低头/32
5.发牢骚之前,想一想你付出了多少汗水/35
6.改变你的想法,就会改变你的世界/38
第三章 学会在挫折中成长
1.塞翁失马,焉知非福/41
2.大海上没有不带伤的船/43
3.每次挫折都是机会/46
4.从来就没有救世主,只有自己才能拯救自己/49
5.因能力而改变,因坚韧而强大/52
6.别无选择,同自己作战/54
7.困难时给自己一个坚持的理由/57
8.坚强的人永远不怕输/59
9.身处黑暗,才更容易看到光明/62
第四章 天生我材必有用
1.每一个人都是被上帝咬过的苹果/66
2.上帝关上门的同时打开了一扇窗/69
3.爱自己,接纳自己/71
4.有遗憾才真实/74
5.摒弃牢骚,学会接受和欣赏/77
6.身体的缺陷不可怕,不要因此造成心灵的缺陷/80
7.眼睛总盯着痛处,就看不到光明/83
8.不要把宝贵的生命浪费在虚无的完美之中/86
第五章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
1.压力是人进步的原动力/90
2.乞丐也为下顿饭操心/93
3.战胜你的恐惧感/95
4.把外在压力化为激发自己的动力/99
5.压力会毁掉一个人,也能造就一个人/102
6.了解职场上的“共生效应”/105
7.找到缓解压力的良方/108
8.坚定的信念能支撑你步入胜利的殿堂/111
9.跟压力做朋友/115
第六章 在工作中实现你的价值
1.积极地投身工作/118
2.每个人的工作都有缺憾/120
3.再怎么跳槽也还是不如意/122
4.挑战自己,寻找工作的乐趣/125
5.接受工作的全部,不只是益处和快乐/127
6.边干边学,摆脱本领恐慌/131
7.“加薪”都是努力工作的回报/134
8.干一行爱一行,把优秀作为习惯/137
9.你从事的是职业更是事业/139
10.打工心态害了谁/141
11.转换角色做老板的合伙人/144
12.爱上自己的工作/147
13.爱上自己的工作将改变你的一生/150
第七章 与人为善,广结善缘
1.讨厌对手并不能战胜对手/154
2.指责别人,于事无补/157
3.从鲶鱼效应看竞争对手的价值/159
4.放低姿态,懂得为他人喝彩/162
5.贬低对手就是贬低自己/165
6.不断设置自己的超越对象/167
7.对他人过分苛求,迟早会刺伤自己/169
8.埋怨别人的过错,惩罚的是自己/173
9.感谢身边没有帮助你的人/176
第八章 用爱去经营你的婚姻和家庭
1.埋怨是婚姻的一剂慢性毒药/180
2.学会用爱的方式表达负面情绪/183
3.体谅会让两颗心更接近/185
4.别从窗口去看别人的幸福/188
5.用宽容来对待婚姻中的小事/191
6.爱在生活的点滴中彰显/193
7.让反思成为婚姻的保鲜剂/195
8.对你的爱人报以感恩的心/198
9.沟通的魅力:每天给爱十分钟/202
第九章 感恩,让你更快乐
1.珍惜,不让已有的幸福流失/205
2.感恩,为你所拥有的一切而庆幸/208
3.宽容,敞开胸襟摒除牢骚/211
4.平和,不要用高标准去为难自己/214
5.独立,把自己托付给自己/217
6.坚强,持久坚韧的快乐/219
7.自信,你永远不会低人一等/222
8.吃亏是福/225
9.寻觅,幸福就在你身边/228
10.控制,不要做剥夺自己快乐的人/231
11.忘却,别让过失成为你心中的阴影/234
12.原谅,才能更好地生活/236
我们生活在同一个时代,年龄相若,智力相仿,甚至从事着同样的职业,但为什么总是别人吃肉,轮到你,只剩下能照出人影的冷汤?于是,牢骚不绝于耳——
都怪我没有一个富爸爸;
都怪上天对我不公,使得我一出生就遭遇身体上的不幸;
都怪父母没有给我一个漂亮的脸蛋;
都怪高考那天我生病,结果上了这所不入流的大学;
都怪我没有什么过硬的关系,大学毕业只能从勤杂工干起;
都怪没有遇到一个慧眼识才的老板,上班几年了还是个小职员;
都怪时运不济,别人炒股都赚了,我却赔了个底朝天;
……
总之,就是上天特别不照顾你,你总是遭受不公正的待遇,这难道就是别人吃肉,你喝汤的原因吗?不!
生活就像是一面镜子,你对它怎样,它也就会对你怎样。如果你对它哭,它也会对你哭;如果你对它笑,它也会对你笑。谁能说那些在自己的领域取得一定成绩的人,就一定是上帝的宠儿,到哪里都顺风顺水?
任何事情都可以从多个角度来审视,你为什么偏偏选择对自己最不利的那个角度去思考?你究竟有没有仔细想过:你的牢骚有价值吗?能够帮你改善现状吗?会使得别人把手里的肉和你手中的汤换一换吗?谁敢说,你满腹的牢骚能带给你一丝一毫的积极意义?!
牢骚,才是导致别人吃肉,你喝汤的原因。而这个结果还不是最糟糕的,最糟糕的是,你一边喝汤,一边继续抱怨,那么,很快,你连汤都没得喝了。
牢骚,只会转移你的注意力,影响你的心情,让事情往坏的方向越走越远。那些好命的人之所以总是吃肉,倒霉的人总是喝汤,是因为前者从来没有怨天尤人,就算有什么不如意,也绝不抱怨,而是想办法去改善,去行动。如果你这次只喝到汤,那么你不妨去找找没吃到肉的原因,去找找别人吃到肉的方法,然后积极改变自己,争取下一次吃肉的机会。
有无数人为了吃到一点肉而打得头破血流,还有无数人为了抢走你手中的汤而绞尽脑汁。现实是残酷的,你必须想办法保住你的汤,用尽力气去想怎么才能抢到肉吃。
如果你想改变总是别人吃肉,你喝汤的处境,请读一读这本书。它带给你的将不仅是心灵上的震撼,它将引导你以全新的态度和角度来看你的处境,如果你能付诸行动,那么,你的人生必将发生根本性的转变。
《为什么总是别人吃肉我喝汤》由张笑恒、尹博编著。
《为什么总是别人吃肉我喝汤》讲述了: 为什么幸运的人总幸运,倒霉的人总倒霉?
为什么总是别人吃肉,自己只有喝汤的份?
每一个人都有诸多的不如意,在生活、事业、感情、人际关系、经济收入各方面都各有各的烦恼。看着与你曾经在同一个起跑线上的人,现在过得比你好,赚得比你多,你的失落会进一步放大。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差距?我们应当如何去正视?是怨天怨地还是埋头苦干?这正是本书要告诉你的答案。
要让事情改变,先改变自己;要让事情变得更好,先让自己变得更好。
如果你感觉自己做事不成功,做人不快乐,生活不幸福,你首先要努力检讨自己,你必定有需要改进的地方。
你感觉你的世界不对,那是因为你自己不对;你感觉自己不成功,不快乐,不幸福,那不是世界不好,只是因为你还不够好。
我们跳不出来的一个思维常态就是:重复做同样的事情,却妄想有不同的结果。
跳出来,我们就能活得更好!
要想有不同的结果,就得有不同的做事方式;要想有不同的生活世界,就得有不同的自己。你要改变命运,就要学会改变自己。
这个世界上最伟大的发现是:人们可以通过改变自己的态度,从而改变人生。
我们跳不出来的一个思维常态就是:重复做同样的事情,却妄想有不同的结果。跳出来,我们就能活得更好!
如果你想改变总是别人吃肉,你喝汤的处境,请读一读由张笑恒、尹博编著的《为什么总是别人吃肉我喝汤》这本书。它带给你的将不仅是心灵上的震撼,它将引导你以全新的态度和角度来看你的处境,如果你能付诸行动,那么,你的人生必将发生根本性的转变。